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27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富民 乡村旅游成凉山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11:3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 d7 M  D' ~3 k+ K( D0 U7 L/ j
游客穿上当地摩梭人的服装。

" P. z! ]3 w, y5 r# W

- R+ Q) d; u& l
泸沽湖村民划船渡游客。
  □本报记者 吴梦琳 钟美兰 何勤华 文/图/ c. U$ S; x; u0 p2 z( x4 j' j9 I
  端午小长假,西昌天气晴朗,黄水乡又迎来旅游小高峰,每天有近千人到这里玩水上冲浪。
3 q2 _9 H( a* b6 c; E  6月22日,黄水乡公路沿线一家小餐馆里,罗老板忙得不可开交。罗老板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在外打工,村里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才回来开了这家餐馆。/ e" ?+ P# H! a. E! ~
  6月23日,凉山州旅游局发布信息,据不完全统计,端午小长假期间,全州共接待游客93.91万人次,同比增长15.61%,实现旅游经济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23.48%,川、滇、渝等地自驾游客是旅游客源市场主流。
! z% Z+ k0 P& A7 o, T5 e  近年,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凉山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去年,全州乡村旅游总收入达47.25亿元。而也就在去年,全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启动,凉山普格、布拖9县72个村入选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这些村如何将旅游资源与扶贫需求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旅游富民?成为该州面临的新课题。
" s% B; k: K' r" X  1
8 r7 _8 |5 S! ]  建设基础设施和打造特色品牌并重
; v2 R% Y+ U! L  M: v) Q  老狼哥是成都一家自驾游俱乐部副会长,喜欢自驾和户外运动,端午小长假,他和家人又自驾到了西昌。“十多年前刚开始自驾时,经常是几个朋友一起,只要有路的地方就敢去,夜晚没地方住就睡帐篷,是旅游但更带有苦行探险的性质。”老狼哥说,随着家用小汽车越来越普及和全民旅游热情高涨,现在自驾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旅游方式,而且经常是亲朋好友集体出行,有老人有孩子,目的地和沿途的基础设施就成为很重要的基本要素。在老狼哥看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正是依托于自驾旅游的发展,“现在乡村游最火的地方,并不一定风景最美,但交通一定便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k; n% b4 |! s6 Y, l& M6 [
  同样,张熙铭在北京自己创办了一家从事旅游规划和景观设计的建筑设计公司,曾多次参与了江西、湖南、贵州等地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在他的设计中,一个重要要素就是旅行途中吃住行的舒适便利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本就落后,要实现旅游扶贫,首先要改善环境条件。”张熙铭说。
: }* `  n/ Y" m2 ?  事实上,现在西昌市乡村旅游居于龙头的黄水乡,此前一度冷寂。2013年,当地一个休闲农庄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全市唯一的水上冲浪项目后,情况开始改变,黄水乡一跃成为全市夏季乡村旅游最热门地之一,旅游主题也由农业观光变为水上乐园,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前往。
$ {( @& k4 o% N* c6 y( _  乡村旅游缺少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个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一大瓶颈。8 i# x, A/ p6 s" S, s6 J# I
  在去年西昌举行的环邛海旅游经济交流会上,四川师范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国良等多位专家提出,凉山应该着重结合本土民族文化风情,打造特色品牌,实现文旅结合。
& z' A( e+ \5 R& o, j" B& ?  2
/ W: z$ u; q- D& `4 `$ H  扶贫关键点在培育村民旅游经营意识
0 N3 T$ l9 C; [2 O/ E  i* b  文旅结合,在泸沽湖最为明显——既有高原湖泊自然美景又有摩梭风情民族文化,让泸沽湖成为凉山乃至西南地区最出名的旅游景区之一。7 ?$ y# y4 K: r( i
  6月21日,盐源县泸沽湖边博瓦村村民拉洛一早就起床,到岸边划船拉游客。“这两天游客多,每天要跑四五趟。”拉洛说,等学生们放暑假了,游客就更多了,每天可以跑七八趟,人均收入几千元。' I0 R# G) B+ `5 T4 Y
  泸沽湖渡船运营均采取以村为单位、村民自愿入股形式,共同出资购买、运营游船,收入都是村民平分,大部分村民光是游船一项,每年都能分得几万元。同时,一些村落还开办篝火晚会,也是采取共同参与收益均分的方式进行运营。“这样可以让村里有意愿的人都能参与,避免村民之间的竞争,让大家共享旅游产业发展成果。”拉洛说。“旅游扶贫除了发展旅游,最终还是要让当地村民受益,实现脱贫致富。”张熙铭说,一方面要通过政府或大型企业投资带动,另一方面要强化村民的参与,成为旅游经营者。
6 A; [+ f; H  B4 ~* k0 b  事实上,就算是在已开发多年、相对较成熟的泸沽湖,很多村民都选择将自家房屋出租出去,交给别人来经营客栈,只是每年收取租金。: b$ w8 r' D/ I! f  s
  为了更好培育旅游经营意识,凉山各类旅游培训班相继启动。今年4月,马湖景区管理局组织马湖景区乡镇干部及部分群众代表专程赴洪雅、蒲江等地考察民居房屋风格设计、古镇打造和湖泊旅游开发工作。
5 _& R0 H6 h! L- I7 U) ]* O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9-27 12:49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