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新京报(北京)
& O/ G' A. i* e6 M _奉节宝塔坪一处移民统建房社区。1996年至2003年间,奉节在新县城修建移民统建房293栋,20000多套。 新京报记者 安钟汝 摄
8 j! r% V4 Q0 {( k7 X王老太又来了,每次到移民局,她都指定移民局局长吴应俊亲自接待,每次接待时间,都超过一个小时。 K7 N$ {$ P; o' T: P
吴应俊咕咚咕咚喝了一杯水,“还是反映移民统建房的问题。她在老县城没有产权房,非要住到统建房不走,让分给她一套。”
, h) k9 ]3 I8 ?3 \算上6月初的这次,这是她第102次来了。吴应俊说。但按要求,她的房子是必须要被清退的。& q: }# r) x- R3 s% x- G
40多岁的吴应俊,可以说是目前奉节最忙碌的公务员之一。去年11月开始,奉节开始启动被非法侵占的统建房清收工作,半年时间,吴应俊说他和同事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天神经绷得紧紧的。
& j# {9 Z+ h1 ]9 s$ n S$ @9 h% }2012年,吴应俊调任奉节县移民局局长,第二年奉节就动议清理移民统建房。“感觉每天都在打仗。”吴应俊说,清收涉及目前居住在统建房的近两千户居民,谁都不愿搬,以各种方式软磨硬抗。
% I/ i+ b6 q6 J3 _1 j5 s奉节一位老干部告诉记者,移民统建房问题由来已久,现在已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
4 X( k4 D. @- r0 O/ N. j2 I“侵占者”$ g- }: X! E+ w; U; m0 X' E
“狗都住得,人住不得?”一些居民说,这难免不让人红眼,干脆撬锁住进安置房。7 R- E3 }8 u5 Z! g8 V
统建房,是指在三峡工程建设期间,为了安置三峡移民而由当地政府利用三峡移民资金修建的安置房。. ]7 d6 L5 H; q% h2 O% \3 F( z2 \
据了解,奉节县移民统建房建设于1996年至2003年间,共分两期,主要为了安置因三峡蓄水而整体搬迁的老县城移民。在老县城有房产的居民,可以在新县城获得一套相应面积的移民统建房,没有房产的居民,“主要利用廉租房安置。”2 g' X# L7 ]$ E+ X& G
奉节在新县城修建了移民统建房293栋,20000多套,面积近91万平米。3 i) v# X! F* ` {4 U
吴应俊介绍,当时符合条件的老县城移民都已搬入了统建房,先后共安置移民超过两万户。% N" G4 q. I& ?" y
2014年10月,移民局对移民统建房摸底发现,除去符合条件的移民住房,还剩余2142套,4.5万平米。
2 u6 |+ A: `5 W“实际上,就是当时盖多了。”当地一位熟悉情况的老干部说,但这盖多了的2142套并没有空置,用吴应俊的话说,“因各种原因,被某些单位和个人侵占。”8 r! `2 S1 x4 B% K3 ]- V3 O. x
这些“侵占者”情况不一。
2 a( k+ ^0 [: q8 y8 ]; s陈更、葛海(均为化名)住在三马后山的一处统建房小区。他们坚称自己不是非法侵占,而是合法被安排进来的人。他们的底气来源于一张证明。
o* u, u% W6 A6 S* Q: a“六年前,移民局把我安排在这里,我有证明。”陈更向新京报记者出示了一张奉节移民局开出的手写便条,便条上详细写着陈更的住处,并且加盖了奉节县移民局的公章。
" |8 j4 @4 }8 v葛海是奉节中学的一位退休教师,奉节县城搬迁时,没有住房的葛海找到了移民局,要求解决住房问题,移民局就给葛海开了一个条子,将他安排在三马后山32栋一套住房内。
# D. ]! z, b9 q“在奉节移民统建房内,像陈更、葛海这样从移民局拿了条子住进来的人不下800户。”吴应俊承认这些条子确系移民局所开。“为了不影响三峡工程,地方政府就把老县城没有房产的租赁户、棚户区居民临时安排到了剩余的统建房内,这是作为过渡房让他们住的,结果一住进去就不愿意出来了”。5 K4 \$ D* M; A+ E& P7 Z8 B1 w3 @& a
“最大的问题是把这些人安置到统建房以后,没有做好有效管理,造成了移民统建房的失控,给现在的清收工作造成了困难。”% o$ ^9 S% [( U9 B" a
除了这些“条子户”,有的空置统建房是作为临时避灾房使用。6 N' H0 ^/ ]. K; L( U
按照移民局规定,临时避灾房用以安置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居民,一旦灾区秩序恢复,必须上交。2 [( t4 ^) a1 L
2009年,奉节师范附小幼儿园附近一个商业小区发生裂陷,政府把一些居民转移至三马后山一栋统建房内用以过渡。灾情解除以后,一些过渡居民却不愿意搬离。张涛(化名)直到现在还拿着钥匙,搬出之后,把房子作为仓库使用。3 A0 ]2 E* P4 v: k: d
“因为管理混乱,一些没有住房困难甚至和移民沾不上边的人也住了进来。”一位熟悉情况的老干部说。
& W2 F0 V& j0 l# u* M来自奉节农村的刘先菊(化名)并没有统建房的入住资格,但2012年,她从片区负责管理空置统建房的胡秋来(化名)手中租到一套两室一厅。第一年房租是2200元,目前房租6000元一年。: B$ s' N2 J) ^9 Q+ i0 @/ n, o0 a
据社区里的群众介绍,胡秋来掌握着七套剩余统建房,全部用来出租,每套年租金在4000元以上。6 V5 a8 m8 e2 e5 G) P
吴应俊说,政策规定,统建房不能用来出租。胡秋来这样的人,是移民局找的专门负责对空置统建房进行日常管理维护的,都是社区的普通群众,移民局一个月给他们450块钱工资。7 `& b/ B7 m# h0 J l4 O
“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监守自盗。”吴应俊说,“他们收的租金,都揣进自己的口袋里了,移民局并没有拿到。”
9 s, b( B" \9 q+ k3 X) T8 \统建房小区里的住户说,胡秋来还专门腾出一间统建房用来养狗。6 @7 y2 F$ ? y) {
“狗都住得,人住不得?”一些居民说,这难免不让人红眼,干脆撬锁住进安置房。半夜的时候,听到门口有呼呼啦啦的声音,第二天,就会看到新邻居。
+ b. o2 ^* m- U5 ^) T6 |, i6 {新京报记者根据社区群众提供的地址,多次上门始终未见到胡秋来。
! u% p0 `+ N# c& `5 \+ }: R! |必须解决的“顽症”* `6 _1 q* b! O- b- ^8 a/ d; a$ T6 s# m
记者注意到,奉节县已把清收并合理处置统建房提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
# n- a* Q6 z4 G5 p4 `$ O- O在奉节电视台、纸媒、广播、广场大屏幕等媒介上,依法清收被占用统建房已成为近来最热的话题。在奉节手机报上,每天都会发布统建房清收处置进度,城区公告栏、小区内则张贴着有关清收的通告。“看得出这次政府是下决心要解决,动真格的了。”一位当地老干部认为。! a, s* x) f2 \( Y: j/ m
2013年4月,奉节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决定收回被单位和个人占据的剩余移民统建房。2014年7月29日,奉节县召开“三大专项行动”工作会,剩余移民统建房清收处置工作作为三大行动之一正式全面铺开。奉节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统建房清收处置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
. G$ _( E5 a5 N4 x* v据了解,奉节对被侵占的移民统建房将通过优先购买、公开拍卖、出售给房管所三种方式进行清收处置。" E) G5 C6 \) [' b; v5 L
记者注意到,奉节县已把清收并合理处置统建房提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
- f3 ~$ Y; P! P% E3 ~/ p7 w今年1月29日出版的夔门报登载文章说,多年来,因管理缺位,奉节县剩余移民统建房大量被擅自占用,导致移民资产流失毁损,此行为无视党纪政纪国法,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破坏了正常移民工作秩序。为此,群众怨声载道、深恶痛绝,部分县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通过议案和提案也在反映,大声疾呼要彻底清理统建房。面对如此困难复杂的局面,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要彻底清收、合理处置统建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正本清源。 v0 K: g) ^( B6 i* x( Z5 C
重庆市移民局副局长彭亮也表示了对奉节的支持。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对移民统建房的清理工作由重庆市移民局推动,各地方移民局具体执行,此次下决心彻底解决这个顽症。
. d K: U8 _4 r吴应俊承认,对拒不配合清收工作的“侵占者”,实施过断水、断电、断气等强制措施。据当地媒体报道,在第一批清收中,对强占多套统建房的居民,由公安刑事拘留非法出售统建房的2人,起诉至法院2户,发送律师函65份。对多次上门无法找到住户的335户,由街道办、移民局、公安局、公证处一起对该房屋清收封存,对房内物品按无主财物依法处置。( d/ P( d2 \, i+ |+ R5 `
“优先购买权”/ m2 \8 ~5 U6 L9 `5 R; j3 K
一位居民举例说,他目前居住的统建房每平米买的话3200元,而位于新县城较为中心位置的高档楼盘滨江国际,才卖四千多元。
& J" g- @) y5 O6 f! `8 l对统建房的侵占者,吴应俊将其分为四类。
s$ D$ V' y; \+ }一类是承认自己侵占了统建房,但愿意出钱购买,就让他们优先购买;一类是无人户,本来有住房,却又撬了锁,在侵占的房子里堆放杂物;第三类是无房户,因为搬出统建房,无处可住,就占着不愿意搬离;第四类是问题户,这些人有的和移民政策沾边,或是在老县城就存在房屋产权纠纷的,也不愿意搬离。
) T9 c4 W1 V% K" v: P对于第一、二类,移民局已经强行清收,吴应俊告诉新京报记者,这类侵占者清收出400多户。
2 C; I0 p9 d0 G6 u: L N“最难解决的是第三类和第四类”。“他们有实际的住房困难和问题,但是根据有关移民资产管理政策,又不得不清收。”1 M- M3 J% {6 R I
吴应俊告诉记者,为了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目前非法居住在统建房里的群体可以优先购买。居民一次性付清购房款优惠10%。
I' z5 X E6 M然而,对于这个“优先购买权”,大多数人并不买账。一位居民举例说,他目前居住的统建房每平米买的话3200元,而位于新县城较为中心位置的高档楼盘滨江国际,才卖四千多元。
- h7 a* ?- l3 R, b% Q: R+ k' r“不愿意买,又不愿意搬离。就成了钉子户。”吴应俊也很纠结,“截止到5月初,清理拍卖统建房不到800套。”而对比上面要求的2142套的任务,完成了还不到一半。
& N. V3 a' j0 z& L重庆市移民局副局长彭亮告诉记者,对于剩余统建房,拍卖后剩余部分将交给房管所,作为廉租房出租给有住房困难的群众。1 z. r+ e2 Q; c9 W5 f/ J P
按当地媒体登载的数据,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全县剩余移民统建房公开处置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优先购买、公开处置、出售给房管所三种方式合计出售统建房730套、3.17万平方米,成交金额达9638万元。其中,通过公开拍卖成交的346套统建房评估价为3624万元,拍卖成交价为5076万元。
% j, W! @( b- f) |" j# i8 k吴应俊告诉新京报记者,第四批统建房清收拍卖工作已于6月6日启动并公示。
& U+ u, B* v- C( k o1 g尽管工作很难推进,但吴应俊表示,“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移民统建房清收工作。”( L3 F# {$ [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