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89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钱做完体检,说好的工作却没了?求职者的体检费也被盯上了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66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2 18:06: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体检费收款方多为个人账户,需前往指定医院进行体检,涉及公司多为人力资源类。但在要入职时,求职者的岗位又迟迟不能得到落实或者突然发生变更。另外,工厂招聘是这类套路的“重灾区”。
  “我现在维权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回钱,而是想让更多的求职者避雷。”想起今年2月的求职经历,张茜(化名)至今愤愤不平。
  此前,她在招聘平台上投递了简历,有一家宁波企业邀请她前往办公地点面试了。张茜在对方的要求下开通新的手机卡,还交了238元的体检费,收款方是个人。入职几天后,她察觉出“不对劲”,怀疑自己可能遭遇了招聘收费套路。
  银柿财经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近期有不少网友发帖讲述了自己被骗入职体检费的经历。他们先交了一笔体检费用,前往指定医院体检,招聘公司承诺工作时间满足一定条件后给予报销。但最后,有的求职者没能成功入职,也有求职者在入职后发现实际工作与面试时承诺的不符。
  在追要体检费的过程中,这些求职者发现了些许端倪。他们反馈称,缴纳的体检费用较高,招聘公司可能赚取了部分体检费用,甚至有些体检机构或参与其中。
  近日,银柿财经采访多位求职者,实地暗访了涉及的一家某二级医院体检中心,试图还原这类招聘骗局套路,揭开入职体检费用背后可能隐藏的“猫腻”。
  百元体检套餐收超200元?
  今年年初,张茜开始在各大招聘平台找工作。宁波豫熙贸易有限公司经理“林女士”在招聘平台上挂出了人事专员岗位,工作内容是“在网上招人过来面试”。看到薪资可观,张茜便投递了简历。
  “面试很快,差不多10分钟左右,没有提到要任何缴纳费用。”张茜回忆称,直到自己前往公司办理入职手续,对方才说要先办新电话卡充值200元,之后又给出一张印有个人收款码的纸张,说要做入职体检,微信收取了238元。她提供的支付截图显示,收款方的昵称是一个符号——“.”。 宁波豫熙贸易有限公司经理“林女士”发布的岗位,目前该岗位已下架
  2月份,张茜被带到宁波海曙新欣医院进行体检。“项目少,也不用排队。”这可能是张茜经历的用时最短的体检,据张茜回忆以及出具的体检报告,她当时做的体检项目包括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等)、色觉检查、视力、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她在入职其他公司时也曾到公立医院做过体检,用了半天时间才做完所有的项目。
  尽管这次体检让张茜心生疑虑,但想到对方承诺工作满26天后报销体检费、现在找工作也不容易,她还是选择入职了。没想到,之后又出现了种种异常。
  张茜没有收到劳动合同,而是被要求签一份《个人和公司合作协议》,甲方还是另外一家公司“鼎科通信有限公司”。“对方说有几张营业执照,鼎科通信也是他们的公司。”考虑到已经支付了超400元,为挽回损失,张茜签署了这份协议。 收取体检费的个人账户
  更关键的是,入职后她了解到,同事们缴纳的体检费用不一致,自己从新欣医院方面打听到,项目比较简单的套餐价格差不多就是100多元。而且在社交平台上,张茜找到十几名求职者,他们此前在宁波豫熙贸易有限公司求职面试时,都给个人转账了体检费用。
  担心之后会有更多的成本投入,张茜很快就辞职了。再次谈起这些,她感到特别生气,“感觉自己遇到了连环套”。
  在西安找工作的阿文(化名)也遭遇了这类套路。他告诉银柿财经,2024年12月自己在一家人力资源公司面试某工厂岗位时,被告知要前往西安市莲湖区爱心综合门诊部体检。
  “到了医院体检中心之后,我才发现是缴费给个人的,当时收款二维码藏在桌子下面,扫码支付了282元。”完成体检后,阿文却被告知要调厂调岗,无奈放弃该岗位。
  综合多位受访对象讲述,他们的经历相似:入职要先缴纳较高的体检费,收款方多为个人账户,需前往指定医院进行体检,涉及公司多为人力资源类。但在要入职时,求职者的岗位又迟迟不能得到落实,或者突然发生变更。另外,工厂招聘是这类套路的“重灾区”。
  承诺的报销成为“泡影”后,受访的求职者不由得猜测,招聘公司是否存在骗取体检费的情况。
  银柿财经查询发现,张茜面试的这家宁波豫熙贸易有限公司,在去年10月已更名为宁波豫商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李向向。2月25日,银柿财经致电其询问情况,李向向声称:“费用是支付给个人的话,就去找个人。(我是)找中间人对接医院,(中间人)收多少(我们就)给多少。”
  但当银柿财经进一步提问时,对方却坚持表示,是有人在平台上冒用营业执照招人,公司现在没有“林女士”。
  对于这个情况,银柿财经也向招聘平台工作人员核实。对方表示,“林女士在注册账号时通过了公司银行账户打款认证,这是我们认证对方是该企业员工的方式之一。”
  分成中藏有暗箱操作
  对于这类入职体检费套路,也有求职者质疑招聘单位和体检机构给出的价格“不透明”。
  目前,市面上入职体检套餐价格不一,不同地域、医院等级、项目数量等可能都会影响到报价。以杭州多家体检机构对外的普通入职体检套餐为例,价格从90元~450元不等,公立三甲医院套餐价格较高,多在三四百元左右,大部分机构套餐一两百元。
  普通工种的入职体检项目基本包括一般检查、内科、外科、眼科、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正位片等。而有些特种行业岗位对求职者体检会有额外要求。
  多家体检机构工作人员介绍,单位和机构合作,可以拿到类似于团购的优惠价。但多名受访求职者认为自己没有享受到折扣,反被收取了一笔比较高的费用。
  为了弄清楚招聘单位、体检机构合作背后是否隐藏了“猫腻”,银柿财经来到宁波海曙新欣医院体检中心探访。 宁波海曙新欣医院
  这是一家民办二级综合医院。体检中心套餐价格表显示,“招工体检套餐”价格为150元,包括12个常规项目。
  根据张茜出具的体检报告,银柿财经未找到与之匹配的套餐。比对150元的“招工体检套餐”,花了238元的张茜,体检项目 中反而少了尿常规、肾功能、胸部正位片等。 新欣医院体检套餐表
  当天,银柿财经以人力资源公司洽谈的名义见到了医院体检中心的相关负责人王晓莉(化名)。摸清楚银柿财经的心理价位后,王晓莉直接推荐了150元招工套餐,并表示“我这边权限可以谈到6折以上,更低折扣要找董事长谈”。
  询问是否有“分成”时,对方没有避讳,称有这类合作。“我们中心有人员、设备、房租、水电等成本,你要看折扣能不能往上提。”王晓莉介绍了具体分成方式,一种是按照人头计算,另外一种是按照具体比例计算。
  一番计算后,王晓莉称打八折行得通,分成能给到“10块钱一个人”。如果是按照提成比例来算,她提到“如果不打折,可以提20个点”。
  费用结算有多个选择。王晓莉以某合作单位为例介绍了一种简单的方式,不用签合同,“他(向人)收180元,交进来(医院)150块钱,30块钱自己留着。”
  她还贴心称,“你这边结算多少钱,我这边电脑操作就给设多少钱,价格跟客户保密的。”而这正好给了招工方比较大的体检费报价操作空间。
  另外一种方式则是,医院方面收到款项结账之后,王晓莉提取出分成费用,再私下返还给招工者。这种情况需要签署合同,但不会将约定的分成内容写进去。
  王晓莉透露,这种分成合作可以专门设置好套餐,区别于市场上对外的套餐内容。“有些项目可以删掉,比方说肾功能、空腹血糖,这样下午都可以带人来体检。”当银柿财经询问王晓莉个人是不是在体检费用上可以拿到分成,对方予以了否认。
  值得一提的是,招聘单位、劳务中介等和体检机构之间的分成合作并不是个例。
  “我们近期在处理一起投诉,目前暂时不考虑进行这类合作。”2月19日,银柿财经联系上阿文前往的体检机构咨询分成合作,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以前有过这类合作,具体怎么分成要和领导谈,“一般这种合作都是200人起的,一天有几十人过来体检”。
  “要看两方是否有主观恶意”
  不仅是报价和实收价格之间有“水份”,招聘单位或者劳务中介个人收取费用的方式可能也存在蹊跷。
  多家制造业公司招聘HR表示,他们公司在招人时有入职体检的要求,往往不会指定求职者前往哪一家医院体检,只要是正规的医院都行,更不会自行收费。
  受访律师强调,招聘单位或劳务中介公司个人账户收取体检费用涉嫌违规。四川昱坤合律师事务所律师邓秀介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值得注意的是,法律上对普通员工的入职体检没有明确规定。像《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涉及的“健康检查”条款,针对的是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比如《职业病防治法》有提到,对于这类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也因此,关于普通员工的入职体检,招聘单位并没有统一的做法。有的公司会和固定机构合作,有的公司会给予报销,也有公司和求职者约定好由劳动者自行支付体检费用。
  不过,邓秀指出,即便用人单位提前约定好由劳动者自行体检,用人单位应告知具体的体检标准。体检机构的价格应当公开透明,不得远高于市场价,否则可能涉嫌价格违法。
  “一般情况下,到了入职体检环节,招聘单位、劳动者双方已经差不多达成了用工意向。”北京市国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冰表示,如果劳动者体检合格,最后工作却无法得到落实,那么此前诱导劳动者缴纳体检费用就是一个设计好的典型骗局。
  在多地警方发布的求职“花式骗局”中,骗取体检费用是典型套路之一。应聘者交费后,招工者要么迅速脱身,要么找借口不给安排工作,钱财积累到一定阶段人去楼空。
  面对自己经历的套路,多位受访求职者也正在谋求维权,他们想要知道招聘单位、体检机构方面是否合规,对方是否要承担责任。
  “招聘单位、劳务中介等和体检机构之间约定收取的费用、提成,这是一种正常的商业促销行为。”王冰分析称,判定这类行为是否违规,主要看是否有主观恶意,即两方之间是否做过串通,以诈取劳动者钱财为目的、分取利益。
  他还提到,如果招聘单位或者劳务中介拿到的分成返点过高,达到一半或者超过一半以上,这种情况在商业上或涉及不正当竞争行为。 邓秀也指出,如果招聘单位并没有真实的用工需求,仅是以招聘为由赚取体检费,这种行为可能构成《刑法》中的诈骗。招聘单位与体检机构绑定,拿取返利的行为可能涉及商业行贿,体检机构或面临行政处罚的风险。
  通过网络搜索,银柿财经也找到了虚假招聘赚取体检费回扣的判决案例。据媒体报道,检方指控称,2015年张某在招聘网站上发布虚假信息,要求前来应聘人员前往指定的北京华亚医院进行体检,而在此前她已与北京华亚医院相关人员约定,医院收取应聘人员每人298元体检费后返给张某150元。据调查,张某与同伙骗取48人共计14304元。张某当庭认罪,法庭作出一审判决,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
  针对维权,受访律师表示可以先尝试向劳动监察、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如果发现有更多人遭遇了这类骗局套路,可以考虑对招聘单位发起集体诉讼,主张对方承担违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损失。”王冰补充道。

+ M8 n/ k5 d$ o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5-16 02:32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