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进程的决议》着重指出,借鉴“万千工程”的成功经验,构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效体系。. h$ F7 b! h& i! \& {" y) b5 G
+ R6 E% E8 |5 \: o6 {& y3 ~
人才是国家兴盛的基石,对于乡村振兴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F0 l" J1 N2 R8 f6 I
3 o3 o9 N7 V' u/ Y! [) \
基层党组织应灵活运用“巧策略”、坚实推行“务实策”、勇敢采取“强硬策”,在汇聚人才、精心培育、有效留用上持续用力,与人才并肩绘制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让广袤乡村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潜能,成为国家繁荣稳定的重要基石和乡村振兴的闪耀亮点。" _) @4 \. ~/ a% ]% }
" c* t1 k* W# h# G! o
在“精准选拔、拓宽路径”上运用“巧策略”,激活乡村振兴“才智源泉”。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人才是关键。' m+ ~2 P' m$ ?' B# v/ s
" X6 \1 i6 {1 S# ?3 |! Y3 v各级党组织需将人才吸引视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应坚持德才兼备的选拔原则,强化政治素质考察,联合多部门进行全面评估,对品德不佳、信用不良者实行一票否决制,确保引进的人才既具备专业能力又拥有高尚品德。
& @9 i X( q4 A+ U- n/ T Z7 r, c$ O7 s9 p
要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等限制,实施“才智汇聚”行动,通过发布人才需求清单、组织乡村人才交流会、构建乡村人才数据库等措施,广泛招募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本土专家、回乡创业者等加入乡村振兴队伍。/ J$ ?& e; }, R9 w, {3 {$ z0 _- O. ~
9 u0 E" Q6 j; `+ U! j; y- I* {
同时,要关注并挖掘乡村本土人才,从种植养殖能手、手工艺匠人、文化传承人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以个体带动群体,激活乡村人才的内在活力。
2 W3 {/ u2 @1 w% X& a+ N4 L/ R% E: g( {( Q) j4 {1 d4 Z
在“技能提升、实践磨砺”上实施“务实策”,打造乡村振兴“精英团队”。不仅要吸引人才,更要让他们在农村发挥作用、扎根生长。
+ v6 C' C3 x8 F. ]- w# E3 e
" z1 C. W+ ?/ c" X; q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党校、职业院校等资源,开设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通过邀请知名学者、行业专家授课,为人才提供丰富的政策学习和业务能力提升机会,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 I6 [% Y: U4 n3 V6 O8 P7 |
同时,要选拔有潜力的优秀乡村人才作为“领头雁”培养对象,通过项目支持、资金激励和技术指导等方式,助力他们快速成长,成为乡村振兴的引领力量。. H$ o9 o) d" ?# K% v; j6 J
' N& W9 P) v7 v" n& }$ G此外,还需鼓励人才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实践活动,设立“人才实践基地”“人才示范项目”等平台,为人才提供实践锻炼和展示才华的机会,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最终成为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
! K: R3 ~. l0 i! x5 b
& A4 U, L6 U7 N v: H在“激励保障、环境优化”上采取“强硬策”,增强乡村振兴“人才魅力”。. u, [( \ H) a8 _* g1 L j$ u
3 \) }3 q6 j1 g) l
人才振兴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
+ I6 ]4 e! E; r8 R; `$ a, {% F7 L3 V+ ^% Z
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方案”,对在乡村振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
+ R; X! g7 W8 X
( _. N1 a3 F4 n8 o" P5 I$ ]% E F同时,还需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构建“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资金扶持等全方位服务,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事业。7 |. M. B C# K, i1 m- o9 V2 ^* j
; F1 Q5 q! D9 `* W1 @
此外,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媒体和网络平台广泛宣传乡村振兴的人才政策,营造尊重人才、关爱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辉煌篇章。(何洁)(来源:金羊网)
0 x, \2 w5 i. s% }0 v
: a/ ]8 z0 I- q' N/ D) G) N4 V编辑: 金石( U x/ v$ `$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