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威远中学校2024届毕业生熊嘉琪右眼先天性失明,母亲在她1岁时离家出走失联,父亲在她8岁那年因病去世。小学每每写与父母有关的作文,她都有些无助,脑海里只留有父亲模糊的少许记忆。9 h- {/ I8 n% n4 e
& t0 U4 K% a7 p: @; k, u
在爷爷奶奶和小叔的照顾下,熊嘉琪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家庭情况而自卑胆怯,她学习刻苦努力,性格阳光开朗,主动帮助他人,高中年年获评优秀学生干部。今年高考,她取得了文科532分的好成绩,超一本分数线3分。
( D5 V6 q! l/ f$ B/ n. l; F; X( W
" M C0 T% f* p 7月30日,在威远县山王镇坭河村的家中,熊嘉琪分享了她的成长故事。
不幸接连发生( e. O L) L% w& S$ g# [4 b
3 J; a9 d. Y4 q$ `- ]- o6 F
8岁那年父亲去世 自己又确诊右眼失明
$ f g# e6 G' t8 x& o" d
3 o0 M6 `7 V/ ~) V6 C 熊嘉琪的家是几年前通过危房改造项目新建的一座平房,政府补贴2万元,余下的自行承担,至今家里还欠着1.5万元的贷款。虽然地面没贴瓷砖,墙面也没粉白,但屋子内外干净整洁。
) r; ]- {1 d/ y j8 j7 _0 ?
% B: l4 w# `" E! j- K5 n* W3 l 坐在客厅的板凳上,熊嘉琪的奶奶阚友英回忆起过往,眼睛泛红,不停地抹泪。她的丈夫熊德明年轻时在煤矿厂工作了二三十年,拇指被机器截断,还患上了尘肺病。大儿子熊健,也就是熊嘉琪的父亲,在2013年因尿毒症去世,小儿子熊杰今年37岁。
8 v. @; B7 r- f5 K1 |1 X' G* U4 X9 y! ~; t3 \) `. V
一家人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熊杰在工地打零工为生,村里为熊嘉琪和熊德明办理了低保,两人每个月有580元的补助。
9 I, W8 j' O. w" H) a6 k" Q6 U2 r$ @3 Z3 \' y
家里人忙于生计,一直没注意到熊嘉琪的眼睛不正常。一直到她8岁那年,父亲去世后不久,班主任老师向奶奶反映,熊嘉琪看东西喜欢斜着看,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这才确诊右眼先天性视网膜脱落。恢复视力是不可能的,但为了避免眼球萎缩影响外貌,在志愿者捐助和贷款下,熊嘉琪接受了手术,眼睛看起来和常人无异。. e% e+ U; D1 E( ]; Y" a* x
& I3 l# ?6 o, n- N$ d
自幼品学兼优
9 }2 H H! e2 |9 x
7 y: S P7 D) F! P z, R 省钱买学习用品 多做笔记加深记忆* L5 K3 |! [% H2 g
# v8 t& Z: J: V# a. c 母亲出走,父亲去世,熊嘉琪成为一名事实孤儿。因为深知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所以她自幼便懂事上进,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E* g; l& L, I& H. u6 H# g" P
9 } `4 o9 H B7 Y
小学时,熊嘉琪在村小念书,放学回家除了做作业,还会帮爷爷奶奶做农活、煮饭。中学时,她到了县城读书,尽管学校对住宿费、学费给予了减免,但生活费仍然捉襟见肘。“有时回来拿生活费,我们就想方设法地凑,比如卖点鸡鸭。”阚友英说道。
; L% d @) @2 D: x# Q4 L# \* O6 Y- `3 U$ X
熊嘉琪也不攀比,她的衣服大部分都是亲戚穿过的。“只要能吃饱,穿暖就行。”熊嘉琪坦然地说,有时需要买学习用品,她也不好意思找家里要,而是选择那一周吃差一点或者少吃点。因为缺乏营养,她时常感冒。
) u; D# T5 l( r0 n& Y5 P
1 {, g( ] Z. [# H 高中考上威远中学后,熊嘉琪更加刻苦勤奋,有时轮换座位,坐在后排看不清电子白板时,她就把凳子搬到前排去听。凡是老师讲过的重点,她都记下来,多看几遍加深记忆,她的笔记总比同学们多一些。读书期间,她几乎没有自费买过课外教材,除了有老师赠送的因素,更多的是将学校发的教辅资料学深悟透。高三模拟考试,她一直名列班级前三名。
# }! c- T) V6 b, ?& V4 D# R3 ` Z0 Q$ X8 m" G, X4 n; P" o+ d
性格开朗外向
: ?8 C/ {# b9 B; A3 V V
& @7 g9 t- }& D' \9 z; y 热心帮助同学 打暑假工挣大学学费9 A6 L& _( o4 d3 T6 q5 E
1 t. F/ D- G- J' t9 t A
在高中班主任教师欧涛看来,熊嘉琪最难能可贵的是乐观开朗的心态。三年来一直担任班干部和学校自治会干部,不仅协助老师和学校开展相关工作,还热心帮助同学。
) T4 j) c7 J6 z& ~% R
3 z6 a8 i' \2 n: G 熊嘉琪说,高考期间有些紧张,数学考试没发挥好,532分并不是她的理想成绩。尽管如此,她也接受现实,高考志愿填报的是川内一所二本院校。和其他同学不一样,她并不向往大城市,只想离家近一点,方便照顾爷爷奶奶。
& Z' V+ q( l8 I7 t* E8 p
' A3 D! y0 r# S& W2 l 不久前,熊嘉琪在威远县城找了一份暑假工,在保险公司做电话销售,锻炼口才的同时也赚点大学学费。
! F& m% S6 o$ m( X- U+ w3 w1 P, a$ S" F6 z# g/ j
看着熊嘉琪主动为家庭分担,小叔熊杰十分欣慰。11年前哥哥临终托孤,他含泪答应无论如何也要将侄女养育成人。为了完成这一承诺,他在工地上加班加点,找另一半也要求必须接受侄女,虽然至今未婚,但是他并不后悔。
% S* q. j( C8 X0 [, l: w
# i/ n- D) p3 q 这两年随着工作机会的减少,熊杰的收入也在减少。采访时,因为上一个工程结束,下一个工程还没着落,他在家休息,正焦虑熊嘉琪即将面临的大学费用。
* E- ]$ q6 R* C
6 k' B) S9 k& P7 R t'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