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日11时51分接到报警求助,有2名驴友在浙江台州黄岩区屿头乡石人峡野外溪流落水失联。接警后,黄岩区组织应急管理、公安、卫健、消防救援、属地政府及社会专业救援力量等全力开展搜救工作。
事发现场视频截图
- q& e* F+ `9 M% R因搜救区域自然环境复杂,地势陡峭,水流湍急,给救援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经全力搜救,2名失联驴友于今日10时许被搜救人员找到。经确认,已无生命体征。目前,善后相关工作正有序进行。浙江两驴友横渡溪流被冲走 有驴友称曾见水流太急折返6月2日,两名游客在浙江台州石人峡横渡溪流时被水冲走。多家媒体报道中,事发后,当地公安、应急等部门和民间救援力量正在合力搜救。
网友发布的涨水前后对比图
* i/ W) y1 C0 {- e3 s! n- l Y, z
事发前
) P- v, [" r7 ~7 J; m B+ G: _9 K, e; A) X
有驴友见水流湍急未渡溪$ o( G: V9 X/ P7 Q
) l$ ]+ O# \6 i一则时长3分22秒的视频记录下两名游客被水冲走的过程。视频显示,在峡谷湍急的溪流中,一根黄色绳索一头绑在插在溪流中间的楼梯上,一个戴帽子的男子坐在楼梯上抽烟看守。一男一女借助绳索横渡,男子身穿红衣并无安全措施,女子身上系有安全扣。女子突然失去重心,红衣男子见状上前营救,落入水中的两人均依靠绳索以防被水冲走,两岸人员见状在两头拉绳索,试图将两人从水流中救起来,但绳索崩断,两人均被急流冲走。石人峡曾是一个收费景区,现在已经废弃,但因为沿途有步道、吊桥、瀑布等,成为当地户外圈有名的徒步和玩水胜地,出事地点本来水流并不湍急。根据黄岩区气象台发布的信息,受冷空气和南海热带低压共同影响,6月1日14时7分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6月2日10时20分解除暴雨蓝色预警信号。由于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仍需注意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影响。
' v3 G z3 {. G& x! P, ?4 x: I$ J7 J$ T- I$ b' F7 [
台州的章先生是一名有10多年户外经验的驴友,曾多次前往废弃的石人峡景区游玩。6月2日上午,章先生和一名朋友曾前往石人峡游玩。章先生告诉红星新闻,他和朋友先于出事的那群驴友到达事发峡谷,达到的时间大约是上午9点,章先生看到峡谷水流湍急,和朋友在岸边游玩了十几分钟,并拍下急流的视频。考虑到渡溪的危险性,他们决定折返,上午11点就离开了。当日下午,章先生才知道上午到达的地方出了事。" @9 ]' y! w' f: e: S$ G
; f: Y+ f7 L$ g } U# C
多年户外经验的驴友:) g4 `& e6 ?* s3 C& i% w6 D+ b
; Q- e6 J T! n1 K9 T( A
在场的人“大意”了
7 J6 y2 x* r3 t! ~
# p6 l1 i4 n( f5 ~% U. a+ c: h在章先生看来,正常天气状况下,游玩石人峡并不危险。他看了事发时的视频,觉得这起事故刚发生时在场的人“大意”了。首先,水流很急的情况下,应该终止横渡;其次,绳子应该绕在梯子一侧的大石头上会更牢固一些。红衣男子应该先到岸上,女子身上系有安全扣,或许后来还不会掉下去。
. O. _2 K3 a2 v" _
4 e2 n, B9 g6 z3 H, y9 [$ P/ h宁波户外圈的吴先生(化名)有多年的户外经验,他告诉红星新闻,这起事故的视频在当地的户外群内引发讨论。2016年左右,吴先生曾前往石人峡游玩,涉事的峡谷原先有一块板桥,估计水流太大被冲走了。有群友提到,被水冲走的一男一女均为宁波户外圈的驴友,有一定的经验,红衣男子在宁波的驴友圈还小有名气。 p4 V" R) t3 b- N) |
, t2 d; h4 }% k7 s( U5 L吴先生提到,大雨天后,洪水可能使得山谷的水流情况变得很复杂,危险性变大。在水流很急的情况下,理智的选择是不要“硬着头皮过去”。视频中看出,当时在场的人渡溪采用的绳子,不是户外专业的承重上限达吨位的救援绳,在渡河时也没有将绳索固定在相对稳定的树或者石头上。而坐在梯子上的人,拉绳子的时候也一会松一会紧,容易让人重心不稳。% r0 K; n; A& l3 r- X
( H/ ^ v* K: B* y+ n) N, ?; P吴先生称,落水后救援的方法最好是一头松开,另一头的人才使得上劲,齐心协力把人拉上来。
" A& L4 }. _3 @5 s( N8 c% L1 g( Z1 j$ T1 a-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