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75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夜寻“土龙” 2024年扬子鳄野外种群资源调查活动开启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2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8:24: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5月20日,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安徽师范大学,开展2024年扬子鳄野外种群资源调查活动正式启动。自2021年以来,这样的野外调查已经连续四年开展,目的是摸清野外扬子鳄的种群数量、分布和栖息地状况。当晚记者跟随调查人员来到保护区红星片区,在月光下的水库和塘口里,寻找在野外生存的扬子鳄。 蒋宣清乘船在水库里找寻扬子鳄
+ O; i3 V: @; _) K/ k* u为何在5月下旬的晚上进行野外调查?
! |' [3 c; ?2 E2 K! ^, I% s% x+ b/ \# I1 r2 {
5月20日,农历四月十三,小满。% S3 ]5 }! Z% A) Z8 |; z* W( X$ e" l
7 k! j, U: D+ D! k, e) ]
晚上八点,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工作人员以及安徽师范大学学生一行,来到了位于宣城市宣州区周王镇境内的红星水库边,穿上长筒胶靴、拿起手电筒,开启2024年扬子鳄野外种群资源调查活动。
% l+ ]" F1 w2 d0 y" ^, O, ?1 o2 u$ r) C, T! c9 U7 X8 h
调查范围涉及扬子鳄保护区所在的5个县市区,活动在5地同时开展,计划时间为5月20日至25日。
8 I  ]8 l5 U7 A  M/ W) Y  z
- [- t( n5 D* ?" D& U- i当晚,在红星片区的野外调查活动分两组进行,一组主要在红星水库水面调查,另一组则调查片区内其他区域的塘口。野外调查工作主要是寻找在野外生存的扬子鳄,并记录相关信息。大皖新闻记者穿上救生衣,跟着管理局自然保护科负责人蒋宣清和巡护员张宏安一起,乘坐一条小船,开始在水库里寻找扬子鳄。) I% h  ^. y1 V' i- W
! v; o) o3 h6 u9 n, F0 n1 M
为什么要晚上开展野外调查?“因为白天很难发现,晚上用手电筒照过去,扬子鳄的眼睛会形成一个光点。”蒋宣清很快用手电在水库靠近岸边的一处发现了一只扬子鳄。颇有经验的张宏安告诉记者,年纪大些的扬子鳄眼睛的红色光点比较明亮,年纪小一些的红色光点稍弱。蒋宣清的手电所指向的位置主要是水库岸边,及水库中的岛屿和滩涂周边区域,“扬子鳄很少会出现在水面中央。”张宏安慢慢划着小船,蒋宣清用手电仔细寻找,大家说话的声音都不自觉变小了。过了一会,蒋宣清突然说,“那边有一条。”大皖新闻记者顺着他手电的光,看到了几十米远处、水库中一座岛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光点。张宏安慢慢将船靠近,在距离只有几米远时停下,在手电的光照下,记者看到露出水面的一条扬子鳄头部。虽然船已经十分靠近,但并未将它惊走。 扬子鳄并未被靠近的人惊走" O/ Q  G1 R: V( [! `. }0 d# [# m
: w7 W* ^1 L* L4 C! c. P
选择在5月下旬开展野外调查也有讲究。“再早一点的话,虽然扬子鳄已经结束了冬眠,但早晚温差大,它晚上可能会躲进洞穴里,看不到它。”蒋宣清介绍,到了6、7、8月份,是扬子鳄觅食和繁殖的季节,外出活动多,此后扬子鳄要开始整修洞穴为越冬做准备,而在5月下旬,扬子鳄会走出洞穴,并待在附近,便于开展野外调查。9 {/ k3 }0 H" Q, [6 `( R% p

9 t/ |: \; _1 D  c" M夜晚的水库十分吵闹。划船行于水面上,虫鸣、蛙声不绝于耳,两座岛上生活了很多白鹭,或许是被手电惊扰,也不时被惊飞。! F6 o0 j# r& u

9 z5 L7 z: N) ?5 Q7 ~+ G/ ^: [时间过得很快,在水库里寻找扬子鳄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两个小时。整个水面巡查结束,蒋宣清和张宏安共发现了16条扬子鳄。“去年我在这里找到了30多条。”蒋宣清分析,今年水库里扬子鳄变少的原因可能是水库周边的栖息地环境不断改善,扬子鳄也逐步向外迁移了。
8 Q4 }+ t# K2 O8 y: }+ s' N
1 z0 f0 A) p* c" o* a: A$ V- n; I- W! J上岸之后,记者所在的一组人又开始到保护区其他塘口里寻找扬子鳄。$ O- S; J- c  h6 H. ^

6 P9 F: w1 W; C, m, H- H这一家4人接力守护野外扬子鳄水库属长江流域青弋江水系,是一座小(二)型水库,其主要功能是防洪、灌溉、野外扬子鳄栖息地,集水面积约3.2平方千米。2003年,安徽省首次放归3条人工繁育扬子鳄的地点就在红星水库。
& m; w& r* Q  G$ Q
6 ?8 L4 ^. O( g- m9 I/ P/ b今年62岁的张宏安自小就生活在红星水库旁,今年他从哥哥张宏华的手中接过了巡护员的工作,成为他的家中第四位参与野外扬子鳄保护的人。- u6 ]  C/ f( ^$ c7 Z  a
& G8 S; O# T- P8 T( L# w
“你看,那里也有一条。”在村民戴国华家门口的水塘里,协助进行野外调查的张宏安很快发现了两条扬子鳄,并拍摄照片记录。他告诉记者,作为巡护员,他每天巡护的路程大约有50多公里,要注意是否有破坏保护区环境的情况,平时还会协助管理局开展宣传、野外调查、环境管护等工作。 张宏安(右)和蒋宣清一起夜寻“土龙”
; N4 u" m- |+ W; y7 ~3 X8 W0 ~' h% b+ G+ h) k
上世纪八十年代,年轻的张宏安和兄弟在家门口的红星水库里游泳,游累了之后想去岛上摘桃子吃,没想到却在岛上发现了一窝不认识的蛋。“我父亲那时候是村干部,后来找到专家鉴定才知道是‘土龙’蛋。”张宏安说,“土龙”是当地人对扬子鳄的称呼,虽然在那之前他从来没有看过“土龙”,但早就听闻了关于“土龙”的故事。也是从那之后,他们一家人就开始接力守护野外扬子鳄。
. A! a2 F. k! z4 i
  i# B9 O( n  H# m9 q0 M- J张宏安的父亲张绪宏是他们家中最早的扬子鳄守护人,还留下了23本扬子鳄保护日记。2005年,张绪宏去世之后,一直在协助他的老伴佘世珍接下了这份重担。“守鳄奶奶”佘世珍也因此荣登“中国好人”榜。后因身体原因,佘世珍的大儿子张宏华接下了母亲的嘱托。今年68岁的张宏华因年纪渐长,又让弟弟张宏安接力。这一家人与“土龙”有了越来越紧密的羁绊。& E0 \. A8 j: e3 T+ C. J: f0 \  w

; o" M. b) U* o3 S& u  l- l扬子鳄野外种群发展态势良好
6 X! n& S3 b* q8 C4 ?3 n8 g. r* b5 g. n4 W* [/ j- `1 e
据介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扬子鳄保护区较全面的野外调查共计开展了11次,其中自2021年至今,每年都开展扬子鳄野外种群资源调查活动。“一般情况下3年、5年开展一次野外调查,但2019年至2023年,我们开展了规模化放归,共放归了1500条人工繁育扬子鳄,近几年每年开展野外调查也是为了及时掌握这些放归扬子鳄的生存情况。”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三级调研员孙四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野外调查能够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工作人员在沟渠中发现了扬子鳄马光荣摄
6 x% p! H% O! @' D. g8 V; _
8 y6 k( `3 Y1 _“今年我们有9名学生、2名老师参与扬子鳄野外调查。”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晏鹏5月21日告诉,学生们主要是协助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进行野外调查的记录,为后期形成报告打好基础。他表示,野外调查主要是感性掌握野外扬子鳄种群目前的生存状况,监测它们对栖息地的适应性如何?“蛮好的。”晏鹏介绍,从近几年野外调查掌握的情况看,最近几年放归的扬子鳄对栖息地适应性不错,生活习性正常。
% `& p. o# O# S( m* W, C( G* M$ g* ~' w/ i( W1 b6 V# Z
2023年调查数据显示,保护区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近1400条,近3年累计监测到野外扬子鳄产卵57窝1322枚,孵出幼鳄772条,创历史新高,显示了野外种群良好的发展态势。
; m7 K/ `- D; W" z6 H! _( N! m& x" |8 p9 h
5月20日深夜十一点多钟当天的野外调查工作结束,工作人员介绍,共计发现60条扬子鳄。在今年为期六天的野外调查活动中,他们将完成宣州区范围内两个片区的野外调查。1 Y8 E) k- b3 m0 W/ }; d1 W4 r1 h

% R! D; G! \6 T7 @1 C* G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9-8 13:16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