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32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四次被中央环保督察点名,“湖北之肾”洪湖水生态状况持续下滑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40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2:20: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洪湖生态不平衡了”,“原来有荷花荷叶,还有各种水草,那时候水质很好,现在成了浑水”。* _4 |* v- E# u: O3 B, f

: s( N6 F. m2 T1 y; J( V  f2 O去年以来,在社交网络上,有许多关于洪湖水质恶化、生态破坏问题的讨论。在长江流域水质整体持续向好的背景下,洪湖作为湖北省第一大湖泊,水环境水生态状况持续下滑。
% i" u( G. ~8 M& Q) m
  ?5 j8 U$ [) C. o0 ^. m' v5月17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通报典型案例时指出,荆州市和有关部门对洪湖生态保护治理有畏难情绪,决心不够,不碰硬、慢作为,流域规划统筹不力,推动落实洪湖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主要措施不到位。洪湖水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退化问题突出。* S+ N! ^8 @& {

' o% q/ ^# B  u, G0 D. p8 i; L- p湖北是“千湖之省”,洪湖被誉为“湖北之肾”。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梳理发现,自2017年4月以来,八年间中央环保督察组4次向湖北指出洪湖水问题,但洪湖水质恶化的趋势并未遏制。2012年以来,洪湖水质持续恶化,2021年至今一直为Ⅴ类。4 c  J& I" Z4 Q+ m- a  F6 w. ?2 h

8 O5 M8 a; D6 Y. D, K. A同时,洪湖的水生态状况也持续下滑:水生植被覆盖度仅占全湖面积12%,不到有记录以来历史较好水平的五分之一,沉水植物几乎消亡,野生红莲面积大幅度减少,底栖动物多样性降低,物种数仅为有记录以来历史较好水平的四分之一。: [6 o; J2 s5 x. p$ F

5 }1 O3 a; F# ^& y) r城镇污水直排
" ]( M3 j# F; N. s
- {) f# G* r8 P! d上世纪50年代以前,洪湖与长江江湖相互贯通,是名副其实的“长江水袋子”。随着一系列水利工程的修建,洪湖与长江江湖连通的自然关系被阻断,洪湖成为一个半封闭状态的浅水湖泊。 洪湖及周边主要河渠区位简略图洪湖流域水系复杂,但洪湖水源主要来自四湖总干渠、西干渠、东干渠、田关河、螺山干渠和排涝河。这些河渠沿途接纳两岸洪涝渍水,经洪湖调蓄排入东荆河或长江。
' e( ^, x2 t) \0 W( _5 H
9 a8 {) e/ Y0 `( J9 ^9 }, {5月14日记者来到监利市城区,林长河穿城而过,在湿地公园中心处分流形成新旧两条并行的林长河。
- u2 ^) o6 N0 A8 F& d$ J6 X( q& K/ o- P  j  t) I/ g
新林长河2023年经过一番治理,水质较清,而南边的旧林长河则与新林长河形成鲜明对比,住在河南岸的居民说,旧林长河经常会闻到臭味,“温度高的时候很臭很臭”。
2 f# a/ }3 P5 {, F
/ M. P! i( L- ~, _# A' w& F0 [“我们这里是两条林长河,一条清的,一条臭的。”居住在河边的居民指着河水说,“前段时间还是臭的,就这两天上游开闸放水‘洗河’,水质才变好一点,暂时闻不到臭味。”. V- G8 v2 M6 N# u( q
+ ?3 `4 b" x& r3 {4 S  H9 @
几位年长的市民纷纷抱怨,“只是做做表面功夫”,“污水还有在排”,“河底的泥都没有清干净放放水有什么用”。 5月14日,湖北监利市城区,多位居住在周边的市民向记者反映,督察进驻前,旧林长河长期发臭,督察进驻前后上游开闸放水“洗河”,河流水质“临时”改善 5月14日,湖北监利市,在林长河湿地公园中心亲水廊道附近,林长河在此分流形成新旧两条河,附近市民称,新林长河经过整治后平日水质较好,旧林长河水质一直很差,形成鲜明对比,“一条净的,一条臭的”。' ^! B8 p% s2 f

/ c- @: p8 f# R! U# v& ~: w, U7 ^" d洪湖所在的四湖地区系长江和东荆河之间的河间洼地,这一区域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区域内河渠纵横、水网密布,但最终都会通过四湖总干渠、螺山干渠的闸口汇入洪湖或通过洪湖调蓄后排入长江。林长河的污水也是如此。
  l7 k# l3 W% R
; W+ d# V( A! ~; @, y: r5月17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通报典型案例时指出,荆州市城镇生活污水直排问题突出。监利市江城路截污闸东南雨排泵站大量直排雨污水,化学需氧量超标 1.4倍,在林长河形成超过1公里漂浮污泥的污染带。
3 _8 [! ~0 `% i: D% K; k, S! V& N( i) D
通报指出,洪湖是荆州市主城区、监利市、江陵县等城镇排水的主要受纳水体。2018年12月湖北省印发《洪湖湖泊保护规划》,要求到2025年完成现有建成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荆州市管网排查任务目前仅完成城区65%,错混接问题依然严重,管网建设改造迟缓,部分区域污水直排问题突出,对洪湖水质造成影响。 2024年4月19日,督察组暗查发现,雷家垱大量雨污混合水直排河道。 督察组供图
6 `4 A' J: |0 v# w
$ X  X! o9 b; D; R督察还发现,荆州市主城区雨天大量雨污混合水通过雷家垱、草市等6个雨水泵站直排河道。监测数据显示,雷家垱雨水泵站外排水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浓度为1510、17.8毫克/升,超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的 29.2倍、2.6倍,草市雨水泵站外排水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浓度分别为110、21.8毫克/升,超标1.2倍、3.4倍。江陵县2014年陆续开发建设的万佳时代小区,建筑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直排污水形成黑臭水体,最终都通过沟渠流入洪湖。% r- X6 {9 P& O
. H6 c4 K$ F* O) s9 H5 ?7 [
农业畜禽水产养殖对洪湖污染贡献大 5月14日,荆州监利市网市镇,一台挖掘机正在挖掘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旁排灌渠内的底泥。此前,督察人员在抽查时发现养殖场存在粪污外排现象。 5月14日,荆州监利市网市镇,畜禽养殖场旁排灌渠内挖出的底泥散发着恶臭。
- w6 f0 c* S/ c2 o; v5 c1 x0 E: S3 ]$ A1 g/ Y0 D
在荆州监利市网市镇,规模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有13家。5月14日,记者来到网市镇圆梦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由于此前督察组抽查时发现这家养殖场存在将生猪养殖粪污抽排至场外沟渠,13日开始,一台挖掘机开始正在场外沟渠清挖淤泥,作业现场散发出恶臭。, ]4 k7 m6 x) S+ H5 X) h

' B( u+ m8 i$ I8 q6 E监测结果显示,这条沟渠内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分别高达130、12.9、2.7毫克/升,沟渠的水通过水闸排入隆兴河,隆兴河也是洪湖流域河网的组成部分。% U( e1 T* ~; Y: b) {1 P% x. E
5 \% @* _9 }/ S7 R7 H8 {8 ^8 [8 B
水产养殖尾水也是入湖污染的重要来源,据荆州广播电视台2023年10月报道,2022年荆州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87万亩,淡水产品总产量122.2万吨,面积和产量连续29年居全国地市第一。 洪湖内斗湖渔场. q+ R0 ]7 s2 Z1 O4 K  Q# D
2 Q7 a- R; f$ a# z4 w
督察组发现,大量未经处理的水产养殖尾水,通过沟渠排入四湖总干渠,最终汇入洪湖,污染贡献大。2019年以来,国家和湖北省均要求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大力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推动实现尾水达标排放。洪湖流域荆州市目前完成养殖池塘改造治理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3.2%,尚未安排后续治理任务。抽查发现,部分已建成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运行也不正常。监利市毛市镇光荣村项目治理设施长期停运,养殖废水直排;新沟镇振华渔业项目生物接触池、生物刷大面积破损,不正常运行。0 D, E1 }/ d2 b0 h9 Y# J6 R0 @

% s- ~/ A+ W8 `: [& c1 T此外,2019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方案要求,荆州市 2021年1月底前完成19.99万亩退垸还湖任务。荆州市以开展生态种养等理由保留了4.5万亩,抽查发现,胜利大垸、滨湖渔场、斗湖渔场围垸内有多处名义为“人放天养”模式的生态种养,实际上仍然是传统的投肥养殖模式。. X1 W1 z) o  M7 j% ]* W0 S

; V' @% q1 s8 a6 a6 G3 m8 o“双源叠加”恶性循环
/ \# I( h  w4 C7 A
- X% Q, P4 |8 @2018年12月湖北印发的《湖北省洪湖湖泊保护规划》要求,在茶坛东南、西南角以及下新河入湖口等重要河口和植被稀疏区域设置湿地植物恢复点,在茶坛和金坛之间区域栽植327.8公顷耐干扰性强的沉水植被,在清水堡示范区恢复浮叶植物群落面积405.4公顷,督察发现上述项目均未实施。蓝田河口示范区恢复浮叶植物群落面积615.4公顷生态恢复项目,也未开展初步设计。
; ?2 M; m+ Q2 p/ a7 I$ N2 s9 m1 n% f! y- G
2022年9月,湖北省有关部门印发《湖北省洪湖“一湖一策”实施方案(2021—2025)》要求,应于2022年底完成的洪城河、张大口河、挖沟子河清淤工程,均未实施。2021年1月,省有关部门印发《湖北省五大湖泊防洪排涝与生态调度意见》要求,通过水量水位调节,促进湖区植被恢复和实施生态补水。督察发现,习家口闸、荆襄河闸和高场南闸部分时段入湖生态流量不足,达不到补水要求,生态补水措施难以满足水质改善要求。 洪湖部分区域水质已富营养化$ N6 j, j) p* Y) `
9 ?/ ^$ W+ j0 y) D
历史上,洪湖水质清澈见底,并且是一座巨大的种质资源库,近年来,受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长的长期累加影响,洪湖外源入湖污染物不断增加,同时,湖内受围垦、围垸养殖、拖螺等不合理资源开发利用河人为活动的不断干扰,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不断下降。
, T0 K: V# r' w: E) a
$ O; R9 j. u) w) M# Y水体透明度降低、水生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督察指出,洪湖水生植被覆盖度降低,沉水植物几乎消亡,野生红莲面积大幅度减少,底栖动物多样性降低,物种数仅为有记录以来历史较好水平的四分之一。
/ j/ k% D$ Q- B7 d+ l3 G
$ S5 p8 p2 I6 t' a# @* E水生植被退化造成洪湖底泥失去植被保护,容易受风浪扰动,沉积物再悬浮增强,内源释放增加,从而形成了水质恶化与水生植被退化的“恶性循环”,形成“双源叠加现象”。
4 g; m& x! r- Z2 k1 _! z+ N: a9 Q/ h3 _/ h: n0 [( H- c
如今,洪湖浑浊发黄的湖水依然浪叠层涌,“洪湖水浪打浪”的景象仍在,但昔日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风光难寻。
1 [  g7 }0 ~) Q: ?5 V) X: J& x1 c% l' u2 S3 t; W  ]1 [3 F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9-14 00:31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