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远大可建公司采取模块化建造技术用19天时间在长沙建造的57层高楼施工现场。
* n" h$ M( u+ g 据施工方介绍,大楼采用可持续建筑模块化材料,95%的工程量在工厂内完成。大楼外墙采用多种特有技术,据称比常规建筑节能80%。6 o! t9 P7 @/ `% j) D2 _
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是我国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和举措。记者调研发现,当前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北方已成规模、南方仍是“零敲碎打”“穿外套”,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态势,普遍存在资金筹措困难、改造主体不明确、改造方式不系统等问题。
9 V' Y$ g& R" D9 B* E& X5 j 负重前行:
7 p/ c/ H8 ^% Z9 ~. w+ U( ^7 v 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8 a0 r: b1 G. K. R6 Z, G* d, i; w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既有建筑面积超过500亿平方米,90%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城镇节能建筑占既有建筑面积的比例仅为23.1%。. ], {; g* d3 g5 o: @
贵州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陈宗强说,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度,中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至3倍。无论是资源、环境的现实压力,还是群众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迫切要求,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势在必行。# ?+ `4 ^5 i" P! N( T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针对建筑中的围护结构、空调、采暖、通风、照明、供配电以及热水供应等能耗系统进行的节能综合改造。针对南北方不同气候特点及用能形式,国家分别出台了北方采暖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技术导则和资金奖补办法。" S8 v# i& x# a; i4 T
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 @% u' x- h+ W: @2 X* ]- J7 Z
各省市也相继制定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行动方案和“十二五”期间的改造任务。贵州省明确“十二五”期间,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为重点。安徽省也将门窗改造作为“十二五”期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 }/ t1 Q$ [& M* c3 x9 X+ ?
记者在贵州、安徽、河北、吉林等地采访了解到,由于既有建筑存在产权形式多样、结构形式复杂、改造标准不一、改造费用筹集困难等诸多因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为节能工作难点。 s9 x5 n# a3 N4 f) M
地区失衡:北方成规模南方“穿外套”
! u' Q4 j- T1 T" g 记者调研发现,目前各地也相继出台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配套政策,但整体推进仍然缓慢,且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态势。河北、吉林等北方采暖地区的既改已成规模,基本能完成“十二五”既定目标;贵州、安徽等夏热冬冷地区既改基本上还停留在试点阶段,零敲碎打,不成规模,部分地区的改造仍然停留在“文件”阶段。
1 [+ U) c# p; u: f* N$ |: o 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底,北方采暖地区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7.5亿平方米,全面超额完成国务院明确的4亿平方米改造任务。2014年下达改造任务计划1.75亿平方米,已完成99%。
+ q, F+ A! t* O 记者在贵州、安徽、深圳等地采访了解到,目前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还是停留在少数大型公共建筑改造的试点阶段,而且不少地方主要是采用在外墙加保温隔膜和涂层这样简单的“穿外套”方式。! ?; n+ l( A2 {& k9 d" a) T& q
贵州省六盘水市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中心主任臧朝利认为,造成“北强南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气候特点导致的居民对节能改造的不同层次需求。在北方寒冷地区,供热系统是居民日常采暖的迫切需要;在南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是通过围护结构的改造以提高隔热保温性能,降低居民空调使用带来的电耗。
2 h. R+ ?) E/ M$ v1 I& c" E “在有条件的夏热冬冷地区,‘夏天开空调、冬天用电暖炉’很普遍,虽然多用电费,但使用简单效果也好”,臧朝利说:“没有需求就没有动力,即便政府有足够的补贴,很多人也不愿意因为‘可有可无’的改造耗费精力,影响正常生活。”
% L9 w6 p9 L! ] X, b2 S 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余涵认为,相比北方采暖区,南方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有太强的外部性。“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带来的经济性和居住舒适性其本身难以量化,且回报周期长,极大降低了居民对节能改造的认同感和积极性。”: E1 R' i% p8 R$ y, ?
( s/ Q# G( }- F3 o 1 2 下一页 7 ?6 a3 M3 g% B
* q% A/ r4 `! E& ~5 C/ o4 }7 @% c) t1 t% Y% p% \" w' L
G8 J5 {" T$ L9 h# F1 s2 f, K) L3 `! V/ u8 L# I% ]: U+ n
8 K G4 N* D% n7 g
) D7 ^+ J! \) s4 l8 w" c5 w8 }$ _" b
多重困境:谁出钱、谁来改、怎么改" \" i. D; j2 R5 Y2 n
记者调研发现,国家大力支持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前在改造资金、主体和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困境,“谁出钱,谁来改,怎么改”的问题亟待解决。: F$ k; A/ y: ?! j1 w
一是产权分散、效益不“明”致资金筹措难。《物权法》规定,既有建筑物的业主享有该建筑物的改造权利,并且由业主负责筹集改造资金。而按照“谁受益,谁改造”的原则,居民和政府应承担既改任务并筹集改造资金。( U* m$ Y) |3 v4 Q3 f% j
目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成本是每平方米200元左右。北方采暖区的节能改造基本上都有省(直辖市)级配套资金,部分地区县级也有配套,加上中央的财政补贴基本上能满足改造所需。吉林省各级财政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15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内蒙古基本上按110元补贴,辅以“早改者多奖”的政策。9 m S7 f) m8 z' o, f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南方安排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配套资金的省份并不多,大多仍是依靠国家层面出台的奖励办法,这就需要居民自主筹措相当比例的改造资金。
: w9 |7 t1 t5 ^ “商住房的产权比较分散,属于所有业主,对房屋公共部分的改造需要经过2/3业主的同意,就目前的情况看,迈过2/3这道‘门槛’难度不小。”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院长万军说,部分节能意识较强的居民可能会主动更换节能门窗,但对于墙体这些公共部分就无能为力了。- |! p' J$ F. E ] H J$ j' N- L
二是部门权责不清,“领头人”不明确。专家认为,目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缺乏一个高效的运行机制,行政体系责权不明,划分不清,沟通不畅,行政效率较低。& ?, f* h- Z$ ]0 K
节能改造涉及业主、企业、政府三个方面,仅政府部门就包括建设、规划、环保、财政、市政等多个部门。贵州、安徽等地为了节约利用资源,采取将节能改造与老城区改造、危房改造等项目结合起来做。- i4 m/ f' z h: `* \# ^7 _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各地住建部门基本上都设有类似“墙改办”“节能与科技”的相关处室对建筑节能改造进行管理。但因为人力缺乏、“级别”不够,难以很好发挥统筹管理的作用。9 m0 X8 q. A, u/ @
“从前期的建筑能耗测量到项目招投标、到具体施工,再到后期的运行维护都需要人管理,移动外墙面上的一根电话线可能就需要跟几个部门打招呼,协调起来很难。”西部某住建部门工作人员说。
2 t* z9 U, G7 t; w/ A { 三是综合改造率低,亟待系统化。根据住建部办公厅2012年1月印发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指南》,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主要内容有:外墙、屋面、外门窗等维护结构的保温改造;采暖系统分户供热计量及分室温度调控的改造;热源(锅炉房或热力站)和供热管网的节能改造;涉及建筑物修缮、功能改善和采用可再生能源的综合节能改造等四项。
7 Y: c4 N/ M7 _7 o 记者调研发现,无论北方和南方,已完成的既改项目仍然存在改造“碎片化”,综合改造率低。北方采暖区主要着力于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南方夏热冬冷的改造大部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穿外套”阶段。+ b- A6 J6 M, O2 P
河北省住建厅科技处处长程才实告诉记者,河北省2012年和2013年完成综合改造的项目只占当年改造总面积的22%左右。“由于综合改造比例低,既改完成后未能同步实现热计量收费,影响了节能改造效果,有的甚至造成计量设备闲置和损坏。”: b: K$ L9 h2 T1 E5 ?; _# L
安徽省墙办主任杨全城认为,单纯的“穿外套”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风险大,涂层易燃,且容易脱离;二是形成的外保温只能达到大约20年的有效期,之后效果会下降。/ z- ^. V% _( _" j$ C$ K( r
[url=] |0 j( J8 a, N3 e7 S0 |5 p# w& d
[/url]: T' O0 A0 C7 t
; ]7 \( h1 R& m( X5 b
$ H3 I& O8 D( d2 V; \- C5 Z
* m k1 ]& Q1 k1 Z% b& A6 W$ 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