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3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男子3年隔空猥亵40多名未成年人,获顶格量刑!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40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3-29 11:44: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3月28日,据北京海淀检察院消息:一男子3年隔空猥亵40多名未成年人获顶格量刑。2022年8月,一家互联网平台在后台巡查时发现,男子舒某向未成年人索要身体隐私部位的照片和视频,于是立刻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将舒某抓获。
$ |2 B) X5 M: L* o$ F! d" f在舒某的电脑和存储设备中,公安机关发现了40多名未成年人的私密照片和视频。这些证据显示,舒某索要照片、视频的行为已经长达3年之久,但没有一名被害人报案。 那么,这40多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为何不报案呢?舒某与被害人的聊天记录显示,一旦对方将照片发给舒某,就落入了他的圈套。之后,舒某就会要求对方拍摄他指定的身体部位或是他要求的动作。一旦被害人犹豫或拒绝,舒某就会威胁对方 面对威胁,有些孩子不敢把自己的遭遇告诉父母,也害怕自己的私密照片被公布甚至传播,只能继续听舒某的话,完成下一个指令。还有一些孩子把遭遇告诉了家长,或是家长主动发现了孩子的遭遇,但这些家长也仅仅是切断了孩子与舒某的联系。# k6 s. h+ C5 e9 I5 i& @  `

3 e$ e# d8 q+ {  a0 K02. d8 w# P& ^- h- Y1 _/ m1 Z

  ]( ~+ L+ [* e7 W检察机关认为,舒某利用网络,诱骗40多名未成年人发送隐私部位的照片、视频,甚至发送侮辱淫秽的语言,对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侵害。
; _* o) G, s. r8 l- _- E, g! ], m
- c8 b/ \9 \( [  t4 h- R* n6 n' O2023年9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舒某犯猥亵儿童罪,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今年3月上旬,这起案件已经开庭审理,舒某犯罪情节恶劣,检察机关建议按照这一罪名的量刑标准,顶格量刑有期徒刑15年。
+ J# D( k4 k8 P0 V& z; S2 x, C. q: p- N/ A( x! b1 z- j
法学专家认为,犯罪分子在网络上对未成年人实施侵害,虽然不存在身体接触,但是同样会对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侵害。0 H4 u& M: t* r& [$ r

; x  y+ A0 G$ `7 X- O5 v法学专家还提到,基于网络实施的侵害行为,危害后果持续的时间会更长。由于网络空间内的数据储存机制,犯罪行为实施期间所产生的视听资料留存记录相对简便,一旦行为人在网络空间中传播这些视频、图片,不良影响将会被无限放大,而且网络数据资料快速复制后也难以从技术上予以根除。
, t: b8 F5 ]) z
3 O  Q: W; y1 f2 w6 s, [, x3 z% W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通过保存视频资料等相关方式,坏人可以继续勒索、敲诈小朋友,小朋友的家庭也会遭到灭顶之灾,而且可能会发展到线下等。 在这起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民警和检察官用了一年时间,找到一个个被害的孩子,搜集到了舒某犯罪的关键证据。面对孩子遭受侵害,他们的家长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检察官到被害者家中取证时,亲眼目睹了家长们的真实反应。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还不健全,父母的责骂实际上是推责的表现,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除了专业的心理帮助,家长们可以通过共情和引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 {% q- S( R5 [5 l2 K" H. y; ~8 u: X1 w1 n
在这起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网络平台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今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不仅明确规定了网络平台的法律责任,还加以严厉约束。. l1 S6 L# r' U5 q$ M8 p
: w) Z  j# k0 w' `7 f5 Q
《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未成年人私密信息或者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发布的个人信息中涉及私密信息的,应当及时提示,并采取停止传输等必要保护措施,防止信息扩散。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未成年人私密信息发现未成年人可能遭受侵害的,应当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公安机关报告。 为了让网络平台可以更早地发现侵害未成年人的端倪,《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还督促网络服务提供者完善技术,对未成年人用户实施更加周密的保护,减少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伤害。
( {( J! I' g2 a3 }6 i! j
2 j# Z3 W% m2 M6 J检察官建议,网络平台识别出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后,除了向公安机关报案外,还应当第一时间封禁有关账号。此外,发现某些用户有违法犯罪行为后,平台应当了解到用户加入了哪些群聊,判断群聊内是否存在潜在危险,进行进一步的筛查,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 X7 N. }& s3 O6 X: P5 Q; Q& ^! |0 D- p! G& E% O: \- S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9-13 20:02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