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饭煲几乎是每家都必不可少且使用率极高的家用电器之一。
1 t* U8 [- [1 Y2 \( p' q但最近网上流传着不少关于使用电饭煲致癌的消息:“世卫组织呼吁:停止使用电饭煲,其或是肝病的诱因,别不在意”“停止使用电饭煲,它或是肝癌的‘催化剂’”……
) [' K2 ~' I* A
* w6 Q e2 a0 E) J3 y2 g使得人们对电饭煲的安全性产生怀疑,那么电饭煲真的是癌症的“催化剂”吗?
01使用电饭煲真的会诱发肝癌吗?
3 n+ A, k8 F* ^, U: q" E+ O+ t6 B8 r# J# M7 j
我们都知道电饭锅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外壳,二是内胆。$ @: s1 a& H+ [4 H+ w0 o& s. |
- V0 ?5 Y- m% I$ Q4 ~因为内胆需要直接接触并加热食物,因此内胆表面增加了涂层来提高安全性,而一般的内胆涂层主要有两种:特氟龙、陶瓷。其中,使用率较高的是第一种特氟龙涂层。
3 R% O0 \7 R% r0 S6 l7 o( @& `" F5 I* ^+ M% `( ]& J+ e
特氟龙别名“聚四氟乙烯”,俗称“塑料王”。它是以四氟乙烯作为单体聚合制得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化学稳定性。
7 i Q$ ] |1 Q/ M
4 q3 I0 C8 w0 C央视的一档叫《生活提示》的节目中,曾有进行一项关于“特氟龙涂层”的实验。
1 `% ~! ?, R& s+ C$ e
) C, P0 H) j# x& H( c实验证明,当温度加热到300℃时,该涂层才开始进行分解,并且产生一类无法被人体所代谢具有一定的生理毒性的“永久性化物质”——多氟烷基物质和全氟烷基物质,简称PFAS。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主任季春勇表示,我们日常使用时电饭锅的温度大多在180℃,也就是说,正常使用并不会导致电饭锅内胆涂层进行分解,自然也不会给人体造成伤害,更不会导致癌症。
' `) h; Q* e8 Y! k8 M' H02电饭煲的内胆涂层掉了还能用吗?
7 \7 u6 D4 B- U6 \/ r, M: u! M, x( w/ W9 d
虽然电饭锅内胆涂层并不会因为正常使用时所产生的高温度而进行分解,但随着使用时间过长、清洗时清洗用具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内胆掉漆,就可能会产生健康风险。
对此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孙树侠表示,电饭锅内胆掉漆后极易出现粘锅现象,食物长时间粘在内胆上容易糊掉,从而产生致癌物质“丙烯酰胺”。& l4 t2 P# p% G' n K8 L
7 w l- w6 b. |8 c K$ L5 j5 }6 W
并且涂层掉落后内胆就变成了“铝胆”,长期使用会使铝随着食物一同进入到人体内,随之导致神经系统病变,影响人体对磷、钙、维生素D的吸收,增加老年痴呆症、软骨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患病率。
因此,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生活电器检测中心副总工张兆明提醒,若电饭锅内胆涂层大块脱落或有明显划痕,仍继续使用会影响食物的营养价值,建议应立即停止使用,更换产品。. \* R2 t& Y U& G
03安全使用电饭煲,这三点要牢记
, o; \8 r) M+ h* r$ b8 M# D; I& A, X% H) w, W
电饭锅作为家家常用电器,使用率这么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安全地使用呢?
对此北京化工大学博士、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工程师褚昱昊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6 l& E0 y; u/ _/ n; s+ j# Z
8 M: x# _8 G* ~$ n k+ \7 M. Q1、避免使用时间过长
" ]( K$ B- s# T1 R5 P5 k3 H6 R% P9 j) P6 j
电饭锅合理使用时间为1-2年,长期使用易导致内胆涂层大面积脱落,涂层脱落后的铝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内会给人体带来不小的危害;
x0 d8 `! `9 h c- Q* L- r) b \& [) n
2、避免清洗不当
: q0 H0 q; u9 a2 L1 n& k
2 N% T8 M$ @$ J" J清洗内胆时应避免使用钢丝球等硬质清洗材料,避免内胆温度过高时直接清洗,易导致温度骤变而引发涂层变形加快脱落;
; |$ E) u- F* `1 [$ T& `3 M8 H! _3 e l, l9 }% y5 ^, Q7 B
3、避免经常使用电饭锅烹饪酸性较强的食物2 _3 x! X7 U, Y
2 j; F5 w5 U8 ]2 a因内胆涂层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缺口,酸性食物更容易将铝析出,从而迁移至食物上,随之进入人体。
电饭锅内胆涂层完好无损时可以放心使用,一旦出现脱落的情况,还是不要大意,应立即更换,以免因小失大。
7 V0 G7 _; j$ o4 A' k' D! h! F/ T% N# L7 O$ R& Z4 w8 n5 U, R3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