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上海一位年轻漂亮的妈妈,为了儿子能上所谓的“名校”,把自己豁出去了,“睡”服了该校的校长。) n$ N- q$ O; g7 q, x. o# L0 |
/ }) U$ |2 [! U5 m
聊天内容不仅很X,还震碎三观!
王小姐肤白貌美,形象佳气质好,是男人看了一眼还想再看多几眼的那种大美女。$ i3 u! R W& E/ Q6 ^
. l: v* h8 N6 X! ]) _4 s# W
儿子三岁了,王小姐不想儿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把儿子送进一所双语教学的幼儿园。但是名额有限,儿子上名校的机会扑个空。
; D, U3 r4 x; t$ f+ z1 }
+ A7 W+ M n. ?/ P' A7 w4 K" u经过多方打听,便“有幸”加了校长的微信。9 }; Z0 P# x3 Q4 o8 c
, m, X- o6 M/ W% j m& [8 g8 t m
一开始,这个校长话里有话,说“你儿子不太适合我们学校。”但又说“机会是靠人创造的。”
( v# j& h5 z3 A9 n p8 ^* ]3 r) c9 c$ E! b' P& r( x9 @, M" v
王小姐以为,创造机会的意思就是给校长送点钱、送送礼啥的,就能插上名额了。
王小姐把资料补齐后,校长却说这件事没那么好操作,要求见面聊。$ Y, a% v9 e& u& r
( u# R9 l1 k8 i, c$ {校长发现王小姐不懂他的意思,他就直接开始试探性的话题。- `1 J8 d# v$ u; I% A9 n* b
* X5 h3 M* \* ]) ?$ z$ K9 R$ y7 @
王小姐懂了校长的需求,于是便去见了校长。
王小姐本以为,陪了一次校长,孩子的学位名额就该有着落了。但这件事一直迟迟还没落实。
7 e5 n: J' W5 Z+ k- r
- N& E- X" c X; V& H8 o& O$ \校长再次找王小姐聊天,为了儿子的名额,王小姐又再一次妥协。
一而再再而三的,一次又一次的妥协。
直到事情曝光。' j5 A& F7 E0 Z: e/ N
0 G F* A& e# Q* a& q6 Y
王小姐“睡”服校长为儿子争取名额的事,被她老公发现了。, l/ n/ j- p9 {( `% _0 |3 V
/ A8 s6 K3 K! o4 |老公火冒三丈,质问王小姐。但是王小姐反而委屈起来了。反问老公:“阿甘正传,阿甘的妈妈为了她儿子能上学,也和校长搞了。你当时还说这是母爱,为什么到了我这儿,就是出轨?王小姐这三观也是绝了。- N5 x7 O" U8 L
( s6 r' {" E9 n" e4 [/ y
她还怒怼老公一个月2万块工资丢人,做事情幼稚。
”老公的痛处被戳到了,两个人吵了起来。老公要求王小姐立马断绝与对方的往来,让孩子退学,并声称以举报该校校长。但王小姐并不认可老公的做法。
& ~ t8 k3 l. L
/ U. D7 G- I! {0 q+ _/ p王小姐觉得,这是她能负担得起的最好的私立双语学校了,也是为儿子争取到的最好的学习机会了。付出这么多,好不容易上了,怎么说都不肯退学。
所以,你们怎么看待家长们为了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盲目付出?
$ ?; q! E! h" U$ j
: O) e9 h6 o3 A3 ^$ f: |1 d* T到底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的教育还是学校?2 ?0 ~2 }" [% v$ ~& R$ r6 j
" s1 `6 N, }) ^1 p- W2 b& f" I
家长总说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孩子的起跑线,从来就是父母,而一直说这种话的父母,根本摸不着别人家孩子的起跑线。. ]7 A. V9 O0 u+ m0 L4 g
" o7 w+ d2 N: \4 ~托尔斯泰曾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1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 [6 k+ z: Y# b, i4 w
# I9 s: T, L- g) v: T0 M正所谓,真正的好教育,就是拼爹妈!这里拼的不是资产、权利,而是父母的观念、眼界、格局、思维方式、教养方式,以及创造的家庭环境。
" p: q9 i7 p/ E2 F: {) u. F( u7 U7 t, u&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