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0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震后24小时:寒夜里的守望互助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68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0 11:22: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12月18日深夜,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气温约-10℃,当地居民大都已进入梦乡。; }; |  S' v# o+ g# W; X, }
) @4 E* M6 Y) ~* P
23时59分,地动山摇间,一场6.2级地震猝然袭来。一个多小时内,余震超过百次,周边青海海东等地也受到地震影响。 截至19日13时,地震已造成甘肃113人死亡,536人受伤。地震影响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化隆、循化三县46个乡镇419个行政村。截至19日16时50分,地震累计造成海东市死亡14人、受伤198人。# b+ S. c- C$ t+ n2 R

+ i$ }' D* b/ ~4 D4 t9 ~' q9 T地震发生后,多方力量驰援甘肃,救援队、医疗队、志愿者队伍陆续抵达震中,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正在紧张展开。
6 b! T! ]1 K+ y" E4 o( ]: q& t
7 Z  k9 H2 [" F: u7 F与此同时,在约零下10℃的寒夜里,一场场居民们守望互助的场景也在悄然上演。: x" `; Q- G# o. z& V' A
) R1 R* s7 [9 o4 p* }" Y9 G
老师从宿舍抢出棉被给学生御寒
4 m$ E  ]+ U4 H8 `. z
' m: y1 F  h: n1 q6 W: \“衣服都没敢穿,就跑出来了。”深夜,地震发生时,绝大多数人都在熟睡,在积石山县保安族中学读高中的张佳(化名)也不例外。
1 ]3 M4 A4 s$ y. z' S" j' u  B) f/ r6 Q8 K3 l4 X* f9 S
张佳回忆,地震来得突然,没有任何征兆,摇晃间她听到有人大喊“快跑”,老师们很快赶来招呼大家转移到空地。当时,很多同学和她一样,连衣服都来不及穿,便爬出被窝,撒丫子往楼下跑。9 s5 n1 T; ]- T) ~% K# p
) c$ n) R% u% m: p$ y! F
“当时只穿着一套秋衣,冷得有些扛不住。”张佳说,那时几名老师看到大家冻得直哆嗦,等到摇晃幅度稍小之后,又回到宿舍帮大家抱来了棉被。那一晚虽然狼狈,但好在同学和老师们都被顺利转移到了安全的位置。
+ X% ^2 y7 A( P' I+ I, y. l* v& B; \% c5 W# Z
张佳的外婆就住在离她学校不远的四堡子村,地震发生时,老人家从床上摔了下来。$ ]0 w" n7 l7 D

/ P8 j2 k" n: d  I“外婆已经73岁了,昨晚腿疼了一夜。”张佳说,外婆摔倒后腿疼得厉害,当时镇里又缺帐篷,她父亲只好整夜发动小车,让外婆在车里取暖。好在熬过了第一个夜晚后,就有政府工作人员帮忙,把外婆送到了20多公里外的县人民医院,“今天外婆已经拍了片子接受治疗,人也已经回到了镇上。”
& X* F# h6 T& u* e$ [. H; p; `* t8 T) G, z& W1 a9 O1 j
居民自发成立临时安置点$ Q4 R# S* h% y. |0 }

3 o# f7 o& D/ Y0 B% _在四堡子村附近一个废弃学校内,包括张佳一家在内的数十名居民,自发成立了一个临时安置点。
! @$ T4 W0 L0 \/ k5 O% c! o: U3 U8 c- s) z( q' Z% \- ?, C+ I
12月19日晚7时许,这处临时安置点内已经用碳和木材生起了火,虽然仍旧缺少帐篷,但大家围坐在碳火边,却也能感受到阵阵暖意。 这处临时安置点仅有的一顶帐篷内,休息的都是老人和孩子。21岁的林曲(化名)说,他们年轻人总比老人和孩子能扛得住寒夜,目前炭和木材也都充足,“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帐篷”。3 V5 e/ x" S0 G, `6 K
$ c0 a$ [' F* Y' A5 L! B% S& [7 w" K* R
张佳也希望帐篷能够尽快运来。她说,19日凌晨他们家的车子已经开了好几个小时,如今油量已经不多了,19日上午,她父亲还曾开车出去加油,但也没能加到油,“要是没了车里的暖气,外婆肯定受不了。”
# t5 H* y9 e' y& B1 h9 a  |+ Y: E) `% }
" r. w" C! [1 S+ L4 y张佳说,由于腿脚不便,如今外婆如厕也是个难题,这两天都是邻居和一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轮流帮忙背着外婆去上厕所,她很感激大家。
4 S6 j; [2 G6 S5 W' p! ^
' Y9 z, ^  @5 o* c0 r6 P餐馆老板自制帐篷: }  B8 R) K  S- R) j4 E0 s: N

" Y, `" ], ^' ^5 k5 a; o) A在积石山县开餐馆的陈庆(化名),也一度为没有帐篷而发愁。  x3 Y$ V; k) I: ?
( P' H' ~& ?0 n; Q6 x
陈庆说,他们家的房子在地震中受损,因为墙面出现裂缝,一家人不得不搬出房子。他们找到村委会,想要一顶帐篷,但村干部也在焦急等待物资,震后第一晚他们选择在车上度过。" ]% t" K! q0 t( P
5 Y; S  w  a0 T
“包括我们家在内,隔壁左右总共有4户人家没有着落。”陈庆说,他们思来想去车上汽油有限,一直在车上过夜不是长久之计,他便想到将平时招待客人用的棚子进行改造。6 q7 P( F0 A0 A) s* {1 ^+ d; N( O' i- I
# O+ o& j) H  \) i$ g( [
陈庆架起来的棚子约有四五平方米,四面均缝有透明胶带,陈庆和邻居用石头和铁块将胶带压住,确保自制帐篷不会漏风。 “我们四家共十多个人都挤在这个帐篷里。”陈庆介绍,四家人里面最小的孩子只有两岁半,也有接近70岁的老人,目前食物还比较充足,他相信很快就能挺过难关。( k7 ?2 ]+ r5 Z' x5 Q2 K! c: a* v
6 W, U$ v/ G1 ~& S. i1 p
外地市民自购棉被送往灾区1 |2 d- X0 M3 u7 R

8 F! _  L; E7 S9 F2 W3 ?( E5 S寒夜里,来自四面八方的善意,也不断向积石山县汇聚。
# {' N; L' i1 v# m5 @' \- C6 I0 I& A* \7 `* c
在得知灾区缺棉被的消息后,住在西固的王先生约上自己的好友,专程驱车赶往积石山县。王先生说,他看到网上有消息说震中最缺的是棉被,他便自购了30多床棉被,“面包车空间实在有限,硬塞进去30多床”。 不知道往哪里送,在高速上就一路跟着救援车辆。”王先生说,在他抵达大河家镇不到10分钟,车上的棉被就被灾区居民全部领走。. u% Z- L9 _3 x* H; c8 O* ?) n& q
  e2 {7 H' e2 X- m1 |
“想多拉一些,但是车装不下,这辆五菱宏光是我们能借到的最大一辆车。”王先生说,在大灾面前,他只是尽一些绵薄之力,未来若还有需要,他会继续驰援灾区。; I' T/ X. b7 w2 E' s+ q: x; W0 ?
0 t+ ^2 v' `; _$ K: |2 O
据大河家镇居民介绍,地震发生后,就陆续有救援车辆陆续抵达大河家镇,这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 ], i# {7 ]; f% d; F" A+ w
  W9 M$ E# k1 a# X
青海民和县官亭镇与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隔河而望,在地震中,官亭镇也受灾。镇子街面上,一些房屋的门头在地震中碎裂坍塌,有的房子则发生垮塌。镇上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地震发生后,大家就连夜开展救援,该镇下辖的十多个村的村民已经就近进行了安置,食物和水送到村里,目前正在分配帐篷、棉被、取暖的炉子是类似餐馆的煤气取暖炉。物资送到了,他们就得赶紧联系村里,将这些物资尽快送到村民手中。 截至当日16时,650顶帐篷、4080床棉被褥、1604套折叠床、3120件棉大衣、5000双棉鞋、300套火炉等中央和省级应急救灾物资已运至积石山县。+ b5 g  r. I0 l- x% u! B2 ]1 e
5 n: o0 J- o, q0 I5 u9 t6 }: k
12月19日晚,震后24小时,在约零下10℃的寒夜中,救援和自救仍在继续。
4 k. p1 ~6 V5 L6 n* ]1 k$ C
6 ^/ ^; L3 c! s7 u  n+ T- W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7-23 18:14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