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短4年,潘家正见缝插针,先后认了一个"干爸",两个"干妈",又在已有婚姻关系时同时,交往3名女子,骗取5名被害人钱款,共计人民币400余万元。
: n) o- C4 U3 M! ^1 i( o
2 R. E0 ?0 i K9 ^9 O7 }5 R. V在此期间,竟也没冷落了自己的"老本行",入户盗窃他人价值3000余元的财物……% E1 \5 f6 d' f9 f
5 |. B6 E- ~' u8 h/ h
"干儿子"两次帮忙买卖房产' E: ?& w( B3 E) t. F# y) a
7 u7 Y) \' p8 E9 @"这套房产明明是自己从干儿子那里购买的,几百万元的购房款已经交付,怎么会有人出来说自己是房东呢?"潘家正,这个丁老伯夫妇再熟悉不过的名字,是两人认了4年的干儿子。4年来,潘家正经常在丁老伯夫妇需要帮忙的时候跑前跑后,这套房产也是他帮助丁老伯夫妇买下并过户的。; x' W& Y$ w& W' C4 M9 B
& Y& R# ?6 X3 p, s3 e0 V发现不对劲后,2022年7月18日15时许,丁老伯选择报警。7月22日,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
+ L/ c0 t: N' V5 i' H$ X' g! }% l! C, V& f2 o
丁老伯夫妇与潘家正相识于一次短途旅行。初次见面,潘家正给丁老伯夫妇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往后的两年时间里,潘家正和丁老伯夫妇保持着每月看望两次,每周电话两次的频率,逢年过节还会给他们带点小礼物。
5 Y T. ` j5 a
" |+ `; w' D# K两个女儿都在国外工作,身边陪伴的只有外孙女一人,丁老伯夫妇不免时常感到孤单。潘家正的种种举动让夫妇俩感觉十分温暖,两人也常常留潘家正在家里吃饭。一来二去,潘家正走入两人的老年生活,并成了他们的"干儿子"。2020年中,当潘家正得知丁老伯夫妇远在国外的小女儿有购房意愿,两人也持有小女儿140余万元卖房款时,他提出愿意将自己名下一套市值220余万元的新房低价转让给老人的小女儿。
6 g$ S5 s$ D/ C1 E8 |5 A* p8 n& _) y# G" K- n, q" L# I7 h
潘家正把伪造的房产证给丁老伯夫妇看:"这套房产价值220多万元,我150万元卖给你们,你们少付的70万元一部分作为借给我的30万元借款及利息,剩下的钱就算是我孝敬你们的。"& F. Z8 y. g9 r) g+ r D# _
& P! V5 _% C9 w) G. x4 l这套房子宽敞明亮、价格合适,并且还是干儿子的,丁老伯夫妇不禁心动,很快同意了潘家正的提议,凑齐了150万元,签署了房屋买卖合同。
0 X, j1 e; k; E) F/ f! D
4 j' e. S& V4 V0 Y0 h+ v出于对潘家正的信任,即使是办理过户登记这种非常重要的事,丁老伯夫妇也交由潘家正代办,两人则等在房产交易中心门外。1 v5 }( C8 I5 e: F0 H
% m! z$ j& p) X, U3 X! \0 ]: j) Y. f买完新房半年后,潘家正又对丁老伯夫妇说:"干爹干妈,你们的房子光线不好,长期住影响身体,我帮你们卖掉,换套好点的吧。"他还夸大了房屋光线不好的危害,以及其他问题。经过潘家正多次劝说,丁老伯夫妇同意置换自有房产。整个房产置换环节,包括选定中介、找下家都是潘家正一手操办的。最终,这套房产卖了140万元,140万元如数转到了丁老伯夫妇的银行卡上。
6 l. ~2 _, [" Z7 N
5 ^8 I R$ D) a在潘家正的介绍下,丁老伯花费129万元又换了一套新房产。这一次,潘家正还是照例去房产交易中心柜台帮丁老伯办理过户。
. a2 x9 _1 c! i \
" S4 _- G- |2 j& E) m1 L( b" I; k交易"成功"后,丁老伯夫妇和外孙女就搬到了新买的房子里。两人一如既往信任潘家正,即使潘家正只将这套房产的不动产权证书复印件给了丁老伯,他们也没说什么。发养老金之日上门"借"钱7 S! G$ G; @# ^* [0 L/ l C
6 k0 h! y: z3 N1 }6 k0 y6 ^ [4 }5 k除了丁老伯夫妇,潘家正还认了个"干妈"徐阿姨。了解到徐阿姨是一位独居老人,潘家正不仅没有表现出任何嫌弃,而且时常携带生活用品上门探望,还会驾车接送徐阿姨去医院看病。拜认干亲也从而顺理成章起来。
/ ?# n7 v# e* H& @! N
' z6 {- |& ^$ |; `2022年6月,潘家正去看望徐阿姨时,告诉她自己是开公司的,手下员工达数百人,现在急需资金周转,想跟徐阿姨借款。他承诺7月20日便将钱还给徐阿姨,利息按每月30%来算。5 [; ]# e& W# E. c4 _
+ r( e' `, C$ r& P
古话说,救急不救穷。徐阿姨二话没说,很快将自己储蓄卡里的5万元转给了潘家正。可借款还没一个月,潘家正又到徐阿姨家中借钱,但是徐阿姨已经没钱了。潘家正便怂恿徐阿姨从邻居那里借了2万元钱给他。( ~( x8 c* N4 ~5 ~- W G! y
3 T! d+ ?9 V( Q2 f$ a* A; Y
几天之后,在徐阿姨的养老金发放之日,潘家正又找到了她向其借钱,徐阿姨没多想,就将刚到手的养老金1.5万元全都给了潘家正,利息仍约定为每月30%。
2 x2 v, e4 M( U% r
9 n: t3 `! ~; y: }" }- J4 o除此之外,潘家正还从徐阿姨家"借"走了金项链、金吊坠、金戒指等金器。然而,这些被"借"走的金器,潘家正迟迟没有归还。
& U+ g2 b" c$ c* T
9 o% {3 v' n) Y3 r除了到处认干爸干妈,潘家正还隐瞒已婚事实,和3名中年女士谈起了恋爱。
$ i% i7 Y; t0 ?* J% I6 F% q4 x" n# u6 g8 X# u( B
2020年末,潘家正结识了王女士,迅速和她确立了恋爱关系。之后,他一边编造各种理由向王女士"借用款物",一边伪造房产证书向王女士"低价售房"。5 u! W) o+ V& N9 y) ?9 }
9 {- x4 Z' [% L4 d: W: x
在潘家正的"甜言蜜语"和"空头支票"双重夹击下,王女士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向其转账130余万元,满心欢喜地憧憬着和潘家正的婚姻生活。让王女士没想到的是,同城还有一位和她经历高度相似的高女士。尽管手头不宽裕,高女士仍向潘家正出借4.5万余元并多次为其垫付个人消费。
s, V- G$ k- W* D; _3 V: I/ S( q: w J) ?: p2 C' C
在丁老伯、王女士等被害人报案之前,潘家正还在与另一名葛女士同居。幸运的是,葛女士在潘家正意欲骗取钱财之前,及时看清了潘家正的本质,所以没有受到财物损失。原来是个惯犯; Y1 J$ u: c9 p8 I$ S* ?
' u4 w4 e. M Y* _" B7 a经查,潘家正原来是个"惯犯"。自2018年5月第5次刑满释放以来,他编造多个身份,短短4年见缝插针,先后认了一个"干爸"、两个"干妈",又在已有婚姻关系时同时交往3名女子,通过虚构经济实力、伪造房产证书等方式骗取5名被害人钱款共计人民币400余万元,在此期间竟也没冷落了自己偷鸡摸狗的"老本行",通过入户盗窃的方式窃取他人价值3000余元的财物。
, A+ m9 Q0 v. s
& i3 X" Z- E/ ~2023年5月,闵行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盗窃罪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潘家正提起公诉。6月,闵行区法院对该案开庭审理。. X+ s: ~3 \% `
' e( o# j2 m N/ x& u6 C5 `
闵行区法院认为,被告人潘家正入户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款,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潘家正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完毕后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系累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同时其兼犯数罪,依法应当数罪并罚。被告人当庭认罪,酌情予以从轻处罚。2 H( y, d1 d2 ^
0 n4 x" k: [ \! T0 A最终,法院以盗窃罪、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潘家正有期徒刑十四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4万元,其所欠被害人钱款仍在退赔中。# Q! W% K$ i9 ?1 i$ ]7 B$ }9 s
) o* {; W& 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