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体上一段视频快速传播,展示了一起城管驱逐残疾人卖唱的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这仅仅十几秒的视频引发了人们对善良和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的思考。这起事件暴露了人们对残疾人卖唱行为的不同态度,而更多的声音是指责而非赞美。
残疾人并不被视为弱势群体,他们能够在街头卖唱是值得赞赏的。尽管他们面临生活上的困境,但他们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他们利用自己的技能,顽强地生活下去。然而,这段视频让人们对残疾人卖唱行为进行了各种议论,更多的是指责而非赞美。这让我们开始思考,是人们的善良消失了吗?还是人们开始用有色眼镜看待弱势群体?或许,只有详细了解视频内容后,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视频中的场景可以简单描述为:在上海的某个地方,一群残疾人卖唱时被居民举报,城管队员前来执法,却在执行正常执法职责过程中遭到这些残疾人的围殴。 在视频中,我们看到残疾人中既有男性也有女性。他们将城管队员团团包围,拽衣领,抱住胳膊。甚至有人愤怒地对城管队员怒吼:“跟你说,你当个城管你不是人,今天我让你装B!” 面对这样的拽拉和怒骂,城管队员全程没有还手,只是提醒对方:“别动手,不要莽撞!”幸好警察及时赶到才平息了局面。
从视频中无法看清残疾人的面容,也无法准确了解他们有何身体缺陷。然而,通过观察城管队员在残疾人中的表情,我们可以窥见他们内心的无奈。他们知道不能还手,甚至不能出言反驳,只能选择沉默。 这让我们不禁回想起过去那些城管执法人员暴力执法欺负平民百姓的画面。城管执法因此备受诟病。然而,这段视频似乎为人们打开了对城管执法的另一种认知。
当那只纹着“毒蝎”胳膊的残疾人紧紧抱住城管队员,当残疾人口中发出侮辱性的“你不是中国人”等言辞时,当城管队员的下巴被托起,这一幕让人难以想象一群残疾人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在这一刻,人们似乎忘记了他们的身份。 到底是谁对谁错?公道自在人心,群众的眼睛是明亮的。然而,这一举报事件的起因是残疾人在卖唱时被居民举报,城管队员随后前来执法。 为什么会受到举报?很明显,一个原因是噪音扰民,另一个是乱占场地。举报者对此有理由,而城管队员在执法中也能辨别出举报内容的真实性。 然而,这种情况对于城管执法来说充满挑战。如果不执法,对不起举报者;如果执法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视为对弱势群体的欺凌。从视频内容来看,这些弱势群体过于强硬和狠毒。我们甚至能在视频中听到一个女孩发出这样的怒吼:“把他的腿脚挑断,让他尝尝残废的滋味!”
事件曝光后,人们原本对弱势群体的同情转变为对他们的斥责。人们对善良的底线似乎已经被触碰到。 当善良有了一双慧眼,人们对待善良的付出就有了选择。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们要帮助善良的残疾人,但绝不能怜悯这样的残疾人。 这个社会永远不会缺乏爱和善良,人们的善良并没有消失,只是有些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改变了人们对他们的理解。 对于这起事件,尽管对残疾人进行了指责,但社会对残疾人付出关爱的努力不会因此停止。虽然他们身体上有缺陷,但他们展现出的自力更生的美仍值得赞赏。
然而,当他们把这种美的形象变成一种武器时,美的本质已经消失。 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员,即便是身残志坚的人,也应将自己视为社会中的普通人。对于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任何人都没有特殊待遇。 城管执法因频发的暴力事件而备受诟病。我们既需要执法者的存在,又对他们的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本身没有错。正是这种严格要求,执法队伍才会在不断改进中成熟起来。 人性化执法要求执法队伍用更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错误行为予以忍让。但这与采取“人性化”措施的初衷相悖。 在这起事件中,城管队员的态度完全正确,仅仅是在正确中也令人深思。 或许这种思考会持续很久,现在还无法得知思考的结果会是什么。 % w8 M5 R* q$ D D7 F)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