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把自己的身份和优越感束之高处、大谈金钱与享乐至上、崇洋媚外、丧权辱国、精致利己的教授; 也有待在自己的小方格里,真正践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的教授; 还有既把教育和学生放在首位,又心忧天下,用一腔热血造福社会的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钱红波教授,就是后两种。
这几天,他成了全网热议的对象。 而他在2月27日凌晨2点所发的一则博文截图,以及拉领导进群的微信聊天记录,也在各大平台被疯狂传阅,持续亮相。 博文里,在业界享有颇高声望的他,竟然半夜三更对全天下人宣布,他即将摘下“教授”的冠冕,辞去在海事大学的一切职务。 临了,他补充说,自己会继续指导已招的研究生,直到他们毕业且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同时,也会如质如量,把这学期所承担的本科生课程完成。
这个消息,犹如平地一声雷,震惊了海事大学的师生们。 放着大好的前途不要,钱教授这是为哪般? 原来,是因为“一枝傲梅”事件。 “一枝傲梅”,不是钱红波本人,而是海事大学经管学院一名德高望重、即将荣退的老教授,女性,博士生导师。
2023年,一身正气的她,举报了其他人学术造假、靠抄袭等手段申报一流学科等黑幕,被校长打击、报复和降级两年多。 为了替这名教授伸张正义,钱红波没有忘掉一个文人的风骨。 在其他人都选择明哲保身的时候,只有他挺身而出。 甚至还公然表态:
最后,为防止后续可能的打击报复,钱教授只能被迫辞职。 说实话,深入了解他的辞职内幕后,深深敬佩之余,我只觉得有些悲哀。 堂堂一个对教育真正做出了贡献的高校教授,竟然在人到中年、桃李满天下、事业到达巅峰的时候,为了保人身安全,被迫辞职。
这看似是钱教授本人的束手无措,实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而他的被迫辞职,也彻底暴露了当下社会的病态。本院教授荣退,无疑是院领导共同作出的决定。 你站出来为其讨公道,指责这个决定,在领导们看来,就是质疑自己的决策,挑战自己的权威,打了自己的脸。
也依然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你得罪了领导。 而钱红波的这个“得罪”,很显然,不仅是对领导决策的质疑,还有利益的撼动。 穿小鞋,被架空,遭孤立,当然是无可避免的了。 弄不好,还让你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求生不得,求伤不能”。 这样的规则,别说是钱红波这样的高知教授,就是普通打工族,也无法招架。 那究竟是选择委曲求全,做低伏小,还是誓伤抗争,另谋出路呢? 辞职,便是唯一的出路。 因为得罪了领导,你的前方,已经没有了路。 悲哀的是,钱红波教授,不过是千千万万人中的一个缩影。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他领域,在当下社会,这样“被迫辞职的钱教授”,还有很多很多。
钱红波教授,不过是为同事说了句公道话。 而公道话的本质,无非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这是正气,也是义气。 正如他拍照时身后建筑物刻下的那4个字:
公道,公正,也许是我们生而为人活着的一口气,是这个社会能够稳定的根基。明明看到了不公,却选择视而不见,那这个世界,又何来正义可言? 嚣张的人,只会更嚣张。 被打压的人,只会更凄惨。 然而,说公道话,是要付出代价的。 钱教授如此,其他人也不例外。 还记得北京三院的“揭黑医生”张煜吗? 去年2月,他突然被医院开除了。
其原因,竟然是他举报了同行陆某的治疗黑幕。 陆某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给病人过度医疗,无序用药,趁机敛财。 可最终,张煜的揭黑行为,不仅没有得到奖彰,反而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医院以“影响院方声誉”为由,直接开除了他,并且不给他任何辩解的机会。
从什么时候起,揭露真相,匡扶正义,说公道话,都成了过错? 那些在灯下黑做着龌龊行为的不法者,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是错的。 就因为揭露他们丑陋行为的正义者,说了句公道话,反被扣上了道德的枷锁。 不得不说,这就是当下社会的一种病态,悲哀至极。 更让人寒心的,是这个社会,特别是垄断了一部分资源和权力的人,他们对待公道的态度。 在他们眼里,没有所谓的公道,只有不可侵犯的利益。 只要这种正义的声音,殃及了他们的利益,就会遭到无情的打压。 正义之人,终究无法和这些利己主义者处在同一高度。 所以,也不可能相互征服。 就如王志文在《天道》里所说:
说公道话,就是他们判你伤刑最好的借口。
其实,细心观察你就会知道,“被迫辞职”的钱红波教授,不仅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敢发声,有正义感的学者,还是心怀仁慈的悲悯者。 行事的出发点,考虑的不是小我,而是大众。 他在开车送孩子去学校的路上,看到路口三角区分流点的防撞设施有缺失,没有选择事不关己,而是第一时间喊话交警善后。 他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全,而是“下一辆车会不会撞到”;
他发现上海浦东大道某中学外围的围墙,存在安全隐患,便急忙联系了当地的教育资产中心,专门成立工作排查组来解决。 还表示,“开学在即,希望能在孩子们入学之前赶工完成”。 他心心念念的,是孩子们的安全。
他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只关心学术的教授,而是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公民。
这样的人,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好人。
0 ~6 a* ^0 z! J- h可作为好人的他,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表面上,人家跟你客套地维系着联系,虚伪地表达着感谢。 可背地里,却怪你多管闲事,增加他们的工作负担。 讲真,这个社会,好人越来越难做。
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里写道:
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大抵如此吧。 就像钱红波为教授同事发声那样,即便这件事无关乎你的利益,但总是抵不住别人的猜疑和诋毁。 不是说你出风头,就是说你折了领导们的面子,损了学院里的声誉。 无论你再友好,再无私,总有人诟病。 好人做得越久,经历得越多,你就越明白: 不是所有善良之举,都能得到理解; 不是所有侠义心肠,都能换回称赞。 一个引发关注的“一枝傲梅”事件,一张高校教授的博文截图,以及凌晨拉群的聊天记录,生生让我们窥见了当下社会的病态。 但值得欣慰的是,纵使社会险恶,依然不乏很多前仆后继的“钱红波”们。 他们为了正义,不惜得罪权贵; 为了追求公道,敢于说真话; 为了道德底线,不畏他人的冷眼。 众人皆醉,唯我独醒。 坚持正义,无愧于人。 如此,足矣! : k* G; N5 S7 H0 V; p) M4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