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了!我求求你一定要救救她!” 1995年3月15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的神经科门口,一位头发花白,看起来十分憔悴,相貌在50多岁的中年人跪倒在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舜伟的面前,痛哭流涕,苦苦地哀求着。 看到中年人在自己的面前跪了下来,李舜伟着实吓了一跳。 他连忙上前用尽全身力气去搀扶。
北京协和医院 好不容易将中年人扶起之后,面对着他的哀求,李舜伟虽然很想对其做出保证,可是秉持着负责任的态度,他也只能叹了口气说道: “如今令爱的病情只能采取保守治疗,至于接下来的事情,我们会尽全力,但是也要看一点她的运气了...” 听到李舜伟的这番话,中年人更是哭得撕心裂肺。 他痛苦地哀嚎着说道:“为什么老天爷要这么折磨我们一家?我们到底得罪了谁?”
朱令与父亲 之所以这个中年人会在大庭广众面前这么崩溃,是因为这几年来他们一家的遭遇实在是让人万分同情。而如果了解事情的全部经过,甚至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朱令高知家庭的两个才女 跪倒在李舜臣面前的中年人名叫吴承之,出生于1940年,当时55岁。 吴承之与他的妻子朱明新都是知识分子。 在1959年的时候,他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国家地震局工作,退休前曾经做过高级工程师。 而他的妻子同样也是名校出身的才女。 两人婚后育有两个孩子,都是女儿,一个随父亲姓,叫作吴今,一个随母亲姓叫作朱令。
朱令一家 在这样的高知家庭出生,所接受的教育自然也是与众不同的。 从小吴今和朱令的成绩在班级里就是名列前茅,几乎没有跌出过前三名之列。 上了中学之后,姐妹俩更是常年保持在第一名的位置上。 这让其他家长看到都是无比的羡慕,老师也经常夸赞吴承之夫妇会教育,不愧是高级知识分子。 夫妻俩也对一双女儿的成长感到十分自豪。
朱令 而更让他们感到骄傲的,是两个女儿在高考当中同样发挥出色,接连考上了全国最顶尖的两所高等学府。 当姐姐吴今考上北大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全家人都异常兴奋与激动。 当天晚上,吴承之专门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带着一家人去下馆子,吃了顿涮羊肉。 饭桌上吴承之和妻子对大女儿极力地夸赞,并且叮嘱当时还在上初中的朱令一定要向姐姐好好学习,将她视作榜样。 其实在朱令的心中,一直都将姐姐当做自己的目标。 每一次遇到不会的难题,在姐姐的细心教导之下,都会轻而易举地将其解开。 如果说父母是她在成长路上的奠基者,那么姐姐就是她学习路上的引路人。 果不其然,在18岁那一年,朱令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与北大齐名的清华大学。 两个女儿相继考上顶尖名校,别说在那个人才尚且匮乏的年代,哪怕就是放到今天,也是足以让全家人兴奋地睡不着觉的大好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姐妹俩将来的前途肯定是不可限量,甚至她们的上限可能比自己的父母还要高。 而吴承之夫妇也热烈地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然而,有时候命运有时候总会把生活变成一场戏剧,当你热切憧憬着未来的时候,噩运可能会突然压倒在你的身上。 突如其来的噩耗 1989年4月,在北大生物系读书的吴今,在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场夏令营时突然失踪了! 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吴家人立刻打电话报了警,随后警方出动大量警力前往当时吴今失踪的野三坡附近寻找。 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再加上野三坡周围到处到处都是荒山野岭,这让警方一直找了整整三天三夜。 最终,在吴今失踪的第三天下午,她的遗体被发现在一处悬崖之下。 刚满20岁不久的女儿,还没有享受完青春的大好年华,也没有等来光明的前途,就这样突然香消玉殒了。 这让吴承之一家悲痛欲绝,实在是难以接受。 后来在警方的尸检报告中,断定吴今是山崖上跌落导致头部受到撞击而亡,故初步断定是意外或者自杀,排除了他杀的可能。 这个结果更让吴承之难以认可。 自己的女儿阳光开朗,平时又十分细心稳重,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意外?更不可能去无缘无故地选择自杀! 于是吴承之立刻要求重启调查,想要知道女儿意外身亡背后的真相。 可当时技术条件有限,根据在吴今遗体上以及周围环境所搜集来的信息,难以让警方重新启动调查程序。 最终这起案件只能以意外事件为结束。
朱令 这突然的噩耗给吴承之一家带去了极大的打击。 在很长一短时间,吴承之夫妇都要靠着安眠药的辅助来入睡,而朱令也因为姐姐的事情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难以走出来,为此还影响了学业。 好在朱令的性格比较坚韧,很快就将对姐姐离世的悲痛化作思念以及学习上的动力。 没过多久,朱令就重新振作了起来。 接二连三的打击 1992年,在吴今离世三年后,朱令考上了清华大学化学系。 这个时候,吴家人逐渐从痛失爱女的阴霾中走了出来,而幼女升学的好消息,也让他们压抑在心中的块垒被扫清了一些。 眼看生活重回正轨,朱令也打起精神,开始带着姐姐的那份遗愿享受起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在学校里,朱令成为校民乐队的主力队员。 此外,她还是游泳高手,曾经在清华的校运动会上多次得到名次,还成为了北京市的游泳二级运动员。1994年,朱令又荣获了全国高校艺术表演独奏组二等奖。 品格出众,成绩优异,才艺俱佳,朱令的未来似乎比当初的姐姐还要高。 虽说经历了大女儿的事情以后,吴承之夫妇已经不将女儿的前途看到像原来那么重要,只求孩子能够平安一生,就已经十分知足。 可是优秀的女儿又怎么能不让父母开心。
朱令 才能如此出众的朱令逐渐成为了家中二老的精神寄托。 然而,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当吴家人觉得噩运已经远离的时候,它却悄无声息地掉头折返了回来,再次给予这不幸的一家人深深的重击。 1994年12月,正在学校上学的朱令突然开始莫名其妙地掉头发,全身还总是感到阵阵剧痛。 到了一个月之后,朱令的头发竟然快速掉光了,身上的疼痛感也越来越激烈。 得知女儿的情况后,家人连忙将她送到同仁医院进行诊治。可在医院检查了一个月,都未能查到朱令到底患的什么病,她身上的各项指标也十分正常。 这可有些奇了怪了,明明自己的女儿已经难受成这个样子,连头发都莫名其妙掉了个精光,却查不出原因。这究竟是得了什么怪病? 离奇的怪病 恰逢这个时候,与朱令交好的高中同学贝志城来到医院探望她。 贝志成在北大上学,经常接触到一些国内外的优秀学子,有着较为广阔的见识。 他向吴承之提议,可以用当时刚刚兴起的互联网,将朱令的病情发到网络上,来向全世界的医学专家求救。 朱令的求救信在互联网上发布后,一周内便收到世界各地的医生回函几千封。 这些信件中说的病情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说是由于过敏引起,有人说是可能患有癌症,而最多的则是猜测朱令患上了“铊中毒”。
在贝志城他们将铊中毒的病情与朱令对照之后,也认为两者高度相似,于是就将这份资料翻译成中文后送交到朱令家人和医院。 由于当时互联网的意义尚未显现出来,贝志城他们的这份报告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 协和医院仍然采取保守的方式对朱令进行治疗。后来在神经内科的主任医师李舜伟的帮助下,吴承之拿着女儿的化验物前去北京市职业病卫生防治所的陈震阳教授那里做铊中毒鉴定。 结果发现,果然如同贝志城他们的报告中所描述的那样,朱令的病情就是由剧烈的铊中毒而引发的。 朱令体内的铊含量甚至超过了一个普通成年人的致死量。 最终在查明病因之后,依靠着普鲁士蓝药物,医院成功将朱令体内的毒素排清。 可是由于朱令原来的含毒量过大,再加上耽误的时间比较长,造成了严重的后遗症。 朱令的神经中枢受到严重损伤,两只眼睛受到毒素压迫而失明,肌体功能也受到严重损害。
朱令患病前后对比 眼看短短几年时间,大女儿离奇身故,小女儿又莫名其妙中毒,这再也让吴承之夫妻无法忍受。 更何况,“铊”这种东西在市面上十分少见,这么大剂量的铊元素究竟是如何进入女儿体内的?莫不是有人故意下毒? 于是,吴承之再次向警方求助。 难以查清的案件 接到吴家人的报警之后,北京警方立刻开始立案调查。 很快警方就查到,在朱令中毒之前,她的寝室曾经发生过奇怪的盗窃案。 朱令的洗漱用品莫名其妙被偷走了。 而且朱令体内的铊中毒被检测出来是长期摄入的结果,而她们寝室又都是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同学,是北京室内为数不多能够接触到“铊”元素的人。
朱令宿舍 于是,警方很快就锁定了身边人故意下毒的可能性,并将朱令寝室的几名舍友全部带走审查。 在一番审查之后,警方发现,朱令的舍友孙维有极大的作案嫌疑。 根据其他人所说,在事发之前,孙维与朱令曾经因为加入音乐社团的事情吵过一架,之后两人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而且孙维是班里的优等生,经常可以去实验室接触到化学原料。 如此一来,作案动机和作案能力都具备,似乎凶手就要浮出水面了。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警方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调查之后,最终竟然以“证据不足”的理由将嫌疑最大的孙维给释放了。 这让一直关注这起案件的人们大为吃惊。 明明真相就要大白,为何警方要做出如此决定呢? 有人猜测是因为孙维背后有着强大的家庭背景。
也有人认为是警方没有找到直接证据就以“疑罪从无”的原则将其释放。 不管原因究竟是什么,这起案件始终没能将其侦破。 时过境迁,转眼朱令案已经过去了整整28年。 如今的朱令虽然已经是年近半百的中年妇女,可她的智商却始终停留在6岁阶段。 丧失自主行动的她,每天只能靠着两位年过八旬的父母来小心照顾。这么多年来,为了照顾患病的女儿,二老花光了自己的积蓄,掏空了自己的养老金。 眼看年龄越来越大,害怕自己过世之后没人再来照看女儿,于是他们一家就在政府的帮助下搬进了养老院里居住。 本该幸福美满,有着大好前景的一家四口,最终因为这两次接踵而来的噩运,生活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这不由得让人十分同情。 在面对媒体的几次采访时,二老也是情绪十分低落。 相比于生活上遇到的挫折,他们告诉记者自己更想要早点查清案件背后的真相,否则即便是死也难以瞑目。 后来,网络上的好心人发动了几次募捐活动,为这命苦的一家人献出了微薄的心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度过了一些难关。 而当年嫌疑最大的孙维,则在被释放出来没多久之后,就远嫁美国,从此定居在了那里。
患病前的朱令2013年,当网友们再次翻出“朱令案”进行激烈的讨论的时候,孙维还曾经在网上直面网友为自己辩解。 她在一则评论中回复到:“等待真相笑骂由人,我比任何人都想将真凶绳之于法。”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再加上年代相隔久远,这起案件的真相到底如何,恐怕也是再难以获悉了。(整理自历史有点冷)
( {. @% P4 s* [- [: n)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