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23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一老人有140平米住房,1万多元退休金,却睡在楼道?原因令人唏嘘...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稿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6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2 17:04: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7 M7 U: g* v( R" M( g9 ]6 y在上海,不少老年人的生活非常丰富多彩。
8 i9 G- K+ X4 h  f, Y* P2 L9 p. H! P& n! z/ Y1 x
但龙茗路1699弄东兰雅苑12号的一位老伯,却因为“爱好”太特殊,让邻居备受困扰。
老伯拾荒囤积
楼道无法通行,隐患重重
龙茗路1699弄东兰雅苑12号的居民介绍,在11楼有位老伯,喜欢捡拾各种垃圾。更让人吃惊的是,老伯140多平米的房屋里面装满了垃圾,还堆到了公共走道上,而他自己却住在楼道的配电间里。 视频截图
居住在楼下的王先生表示,由于邻居喜欢捡垃圾,消防通道被堆满,整个楼道臭气熏天,甚至还出现老鼠和蟑螂。物业和居委曾在今年年初进行过清理,由于该邻居一度居住在别处,垃圾没有再次出现。今年6月后,邻居回到这里居住,捡拾堆放垃圾的行为又再次开始,不仅影响邻里的正常生活,对消防安全也是不小的隐患。
王先生表示,该邻居平时说话待人是很客气的,家庭条件也不错。邻居们都劝他,但是没有改善。他为了看守垃圾在楼道和配电间生活,也是非常不安全的。要是出了什么事,后果不可估量。 老伯生活上并不差钱,除了这处140多平方米的房产,老伯平时主要居住在市区一套房子里,每个月还有1万多的退休金,而老伯捡拾这些废品,似乎也不是为了卖钱,就是当宝贝一样谁都不让动。 该老伯捡拾垃圾已有半年左右,14号记者前来了解情况时,楼栋的1、2、9、10、11、12层都是垃圾,根本无法行走。昨天下午,物业派4辆垃圾车进行了清理,才让楼道的大部分区域暂时恢复整洁。 运走的垃圾被一夜搬回?
清理工作屡遭阻挠
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11月11日,物业、民警及居委也对楼道进行过清理,将垃圾搬运至小区垃圾房,第二天进行清运。但当晚,老伯回家后,连夜将垃圾都搬回了楼道。当物业想要再次清理时,就遭到了老伯的阻拦。 因为屡遭阻挠,物业形容每次清理垃圾“就像打游击战一样”,要在老伯不在家时进行,清理完成后马上运走。而据观察,老伯捡拾垃圾可能仅仅是“爱好”,他收集各种品类的废品但并不卖掉。 5号来到现场时,12层平台尚有垃圾没有被清走,相关负责人承诺将在一周内清理完毕。
其实,物业也曾和老伯的家属进行沟通,那么能否从这个方向,对老伯的行为进行疏导?
东兰三居委党总支书记马翠华介绍,老伯家中情况特殊,子女在国外生活,妻子患有重大疾病,老伯生活中可能缺少关心。老房动迁后,老伯将一些旧物堆放到这里,后来慢慢变成堆积垃圾。 物业和居委发现老伯行为异常后,积极进行过劝阻和管理,但在民警联系家人并谈话后,清理工作依旧进展得不顺利。后续居委及物业将定期开展环境治理工作,民警也会再次联系家人,进行教育沟通,加强关心和治理。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还居民一个安定的卫生环境。
如何治标更治本?
心病还需心药医
由此可见,老伯捡垃圾并不是由于物质匮乏,而是心理出现了问题。除了清理垃圾,其他人还能做什么?
古美路街道社区自治办主任吴国澜表示,街道将在环境整治后,加强对居民的关心关爱,并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请志愿者进行定期沟通,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对老伯进行心理干预与辅导。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肖涛分析,老伯可能是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妻子又发生重大疾病后内心恐慌,于是患上了“囤积强迫症”。
由于老人思维相对固化,脑功能也有些退化,很难改变自身认知,导致治疗困难。肖涛建议,从家庭支持及社会支持进行改善:家庭方面,家属需要给予安慰及关心;社会方面,可以由社区对空巢老人给予支持,并前往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清走楼道内的垃圾或许治标不治本,治疗老伯的“心病”可能还有较为艰难的一段路要走,这不仅需要街道、居委和物业的努力,更需要家属和老伯本人的配合,希望在外界的帮助下,未来老伯能一步一步走出心灵的荒地。
延伸阅读:
每月几千元退休金,却为1毛钱易拉罐忙活……小区里的拾荒老人,为了什么?
成都金牛区肖家村二巷88号院内,一间50多平米的住房被各类废品塞满。空间有限,这些废品还时常“跑”向楼道,有时堵在安全通道口,引来邻里不满。
屋主是位独居的七旬老人,一家企业的退休会计,每月有退休金。“拾荒已成为她的精神寄托,不捡,感觉生活就失去了意义。”社区工作人员说。
同在一个院内。退休老人刘美(化名)常常为几个饮料瓶和纸板忙活大半天。这是她消磨时光的方式。
如今,城市小区里的“拾荒老人”越来越多,勤俭节约、打发时间、经济所需……背后原因各有不同。
专家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所需的“老年空间”仍有很大缺口,“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推进还有路程要走。 老人拾荒
有退休金,却把50平住房塞满“垃圾”
记者在成都金牛区肖家村二巷88号院内见到76岁的刘美时,她戴着黑色鸭舌帽,挎着牛皮小包,细雨下,白色的皮鞋干干净净。
她在一个垃圾桶摆放点前停下了脚步,弯腰捡起了一个易拉罐,用木棍清理掉罐内的脏东西,放进随身的口袋。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收获了好几个饮料瓶。
这样的“溜达”,每天要进行多趟。
刘美的生活条件还算优渥,每月2000余元的退休金,子女都有了自己的家,工作稳定,孙女也已上大学,只是老伴儿在几年前过世了。
一个人的生活有些无聊。以前小区还能打一打毽球,但现在没有了,也没有其他的休闲场所。她不喜欢唱歌跳舞、打麻将,闲着的时候,多数靠电视机和手机打发时间。
# w9 r  ]) ^% x+ j" f  u8 x$ _
刘美在小区里捡垃圾
/ n# Q' j/ D. m3 A( w. H$ G0 d% |7 W' W* s
看着小区有其他老人捡废品,她也跟着捡起来。“老年人瞌睡少,醒得早,白天又不敢睡多怕晚上睡不着,出去走一走,弯弯腰,活动一下也好。”
饮料瓶、纸板带来的经济收益其实并不多。“如果每天能卖5元,一个月也才150元。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刘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纸板现在卖5角一斤,10斤才能卖到5元;易拉罐1角一个,要捡50个;塑料饮料瓶就更不值钱了,8角一公斤,也得要上百个。
况且小区里还充满了“竞争”——捡拾者不止她一人。“老年人生活无聊,如果小区或者社区能组织更多更丰富的老年活动,设置一些活动场地,谁还去捡垃圾呢?”刘美说。
75岁的陈金群年轻时是一名清洁工,没有孩子,丈夫已经去世。虽然有1800元的退休金,但她喜欢“有一份工作”的感觉。
她习惯在夜晚出门,在肖家河步行街附近散步。11月6日这天上午,她在一家收购站用拾得的物品卖了5元钱。
这笔钱赚得并不容易——200多个饮料瓶,要倒掉水、擦干净、装成袋;50多个纸箱,要破开、踩瘪、绑成捆。这个过程伴随着潮湿和腐臭的气味,双手也变得灰黑黏腻。
同在金牛区肖家村二巷88号院里,还有一位老人,70来岁,是一家企业的退休会计,每月退休金有好几千块,一间50多平米的住房被各类废品塞得满满当当。记者到访时,几乎很难找到下脚地。

0 D# N$ Z1 x& K1 Z$ H3 z( k老人拾荒把家堆满
4 A4 [" N* \2 b- }( u# V% e7 }+ b# |' E( g8 y( T. T8 M- a/ T$ B
邻里常常表达着不满。“老太太长期捡垃圾把公共场所占用,安全通道都堵死了,紧急情况下根本无法逃离。”
社区和物业接到不少投诉,但上门劝导常吃闭门羹。“她对劝导工作十分抵触。”荷花池社区工作人员说,“拾荒已成为她的精神寄托,不捡,感觉生活就失去了意义。”
劝导的效果不理想,通知孩子也没用。楼梯间的废品还是越来越多。最后在派出所、社区、物业等联合协调介入下,才清理出了安全通道。“这实在是迫不得已,平时主要还是以劝导为主,极个别情况下才会采取强硬措施。”
管理犯愁
拾荒引发邻里矛盾,社区物业“以劝说为主”
“每次放点垃圾在门口,还没来得及下楼扔,就有人把装垃圾的纸箱捡走,垃圾倒一地。”
“我家隔壁的老太太把捡来的垃圾堆放在楼梯通道上,没有人可以管吗?”
“楼下阿姨捡垃圾堆在门口,夏天虫子多,麻烦去说一下。”……小付是成都高新区一小区的楼栋管家,她所负责的几个楼栋群里,时常会有业主发出这样的信息。
当面劝说,联系家人,有人听劝,也有人不愿配合。“无论物业、社区、还是家人劝导仍要继续捡,确实很难管理。”
同样有困扰的,还有家住成华区御龙山小区的居民王先生。他介绍,小区之前有不少老人为了捡纸板直接聚集在快递收发点,“从早到晚在快递收发点守着,手里攥一把小刀。有很多次我刚取完快递,他们就用刀指着我,问‘割不割’?”
王先生觉得,这种行为显得很没礼貌。不少业主向物业公司表达了反感意见。
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说,在收集了业主意见后,物业对不文明捡垃圾的行为上门进行了劝导,并在小区里拉横幅进行宣传,目前情况有所改善。 小区里的有偿垃圾回收箱
金牛区肖家村二巷88号的物业工作人员则表示,小区里的住户老年人比较多,有一些老年人闲着没事,就会捡垃圾。发现这种行为,物业方面也只能进行劝导和沟通。
荷花池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日常小区里拾荒的老人不止一两个,一般捡完都会卖掉,少部分人会堆放在楼道里,但只要劝说疏导,大多会很快处理。
在社区工作人员看来,不少捡拾垃圾的老人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精神健康。身边人以及社会需要让老人得到关怀,心灵不再空虚,“精神健康了,愿意参加社区活动,或许就不去捡垃圾了。”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社区除了节假日慰问,也组织了很多老年人活动,还有专门的助老社会组织加入,只要老人愿意都可以参加活动。不过,这需要他们自愿,不能强求。
专家意见
老年人退休后“脱离社会”,需要更多理解和关怀
在四川省老年学会会长,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雪永看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前两个方面体现了物质需求,后面则体现了精神需求。这提示我们,在养老服务中除了关心老年人的物质需求,也要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如何看待城市小区老人拾荒现象越来越来普遍?张雪永表示,一方面是老年人退休之后脱离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缺失,需要“融入”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在城市化发展下,部分农村老人融入城市的“不适应”问题。
张雪永说,在社会关系中,人际关系是一种社会资本,老年人退休之后脱离社会导致的孤独,其实就是社会资本的流失。老年人拾荒,背后也反映出由于社会发展迅速,老年人慢慢脱离社会,与社会步伐不一致从而出现了不适应。 老旧小区老年人活动空间缺乏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张雪永认为,首先,这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大家关注和重视,给予理解和关怀。其次,在此基础上,应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老年观,积极融入社会。比如,从社区角度,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老年活动。最后,还需要更多的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通过互助、融入集体活动,来恢复补充老年人流失的社会资本。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胡光伟认为,城市小区里老人拾荒现象具有一定社会的原因,除城市化“融入”因素外,目前这一批老人以“40”“50”“60”后为主,这个时期的老年人是在社会相对贫困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无论来自农村还是城市,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胡光伟认为,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老龄化社会中需要面临的问题,拾荒是部分人群的一种生活习惯,或难以改变。建议小区管理者可以组织制定一些文明公约;年轻人也多一份理解和宽容;社区也可以组织多样的活动来丰富老人生活,让他们多一个选择。
背后关注
“老年友好”还需更进一步,呼吁需更多“老年空间”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小区里出现“拾荒老人”。勤俭节约、打发时间、经济所需……背后原因各有不同。
另一个值得关注问题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所需的“老年空间”仍有很大缺口,“老年友好社会”的推进还有路程要走。天涯南苑小区是位于成都锦江区天涯石南街29号的一个20多年的老小区,面积不大,仅100余户居民。小区公共区域被汽车占据,居民活动配套设施缺乏,唯一的活动空间是一个摆放着两张麻将桌和部分书籍的20平米房间。
那平日大家都怎么活动呢?“到外面去各耍各的。”小区居民说。
同样,在锦江区四圣祠南街8号院,除了在小区中央有一个大型花台,再无其他的配套设施。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要是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一些健身活动器材就更好了。
卓锦城三期属于电梯商品房小区,70岁以上住户有600余人,占了小区总人口的18%,此前同样没有更多的固有场地提供给他们。
在业委会、物业、社区多方的商议下,才将小区一处闲置已久的架空层进行打造,为老年人提供交流活动的平台。200多平米的空间内,设起棋牌中心、按摩理疗室、书画室、读书吧等区域,成为老年人家门口的休息、交流与娱乐中心。
而在红星新闻记者的走访中,目前尽管已有部分小区、社区在完善老年设施和空间,但依然还存在很大不足。老旧院落的活动空间和场所多以麻将室为主;新近小区和新规划的小区,在相比儿童游玩空间和场所上,少有引入老年友好理念,从设计到建设,均少有涉及老年群体。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胡光伟认为,目前除图书馆、公园、广场等场所,大多休闲场所主要都是面对年轻人的。老年文化建设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确存在较大矛盾。他建议,可以增加对老年文体公共投入,扶持产业发展,加大对老年人活动场地的建设。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社会关注关爱老年人,支持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老年人创造有益身心健康的环境,可以吸引或带动更多的老年人参与。
作为日常与老年人打交道的一线工作者,成都兴蓉社区工作人员孙睿婷建议,社区的活动可以有一定的倾斜和侧重,比如可以鼓励喜欢拾荒的老人担任院落的垃圾督导员,协助和监督院落里的垃圾分类工作,既可以引导居民做好分类,也可以顺便得到可卖的废品。同时,每个月还能得到一笔补贴。
对于有农村背景的随迁老年人,孙睿婷建议街道或社区可以开辟一片共享菜园,满足老人们在“一亩三分地”上劳作的愿望。“兴蓉社区曾有过这样的尝试,菜园不论大小,老人们需要的只是一种念想,无论有多少收获,他们都很开心。”虽是一种小小的尝试,其在满足老年人参与社会的多元需求、提高晚年生活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上,无疑是有意义的一步。
7 `% [! _3 x2 y4 ]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12-3 07:48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