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 d/ t$ b: [4 S
“天价”砂石采矿权之所以备受瞩目,主要是超出了社会公众的认知。许多地方随处可见、并不稀缺的砂石资源,动辄数十亿元的成交价,委实令人匪夷所思。特别是自去年以来,国内多个地方砂石价格“跌跌不休”,而砂石采矿权市场依然高位运行,并时不时放出一个“卫星”,必然会吸引人们的眼球,进而引爆舆论场。 $ ^# ]) p; l5 G3 F: E% I, ` 事实上,砂石采矿权之所以屡屡拍出高价,与其自身的赋存状态和拍卖的资源储量有直接关系。众所周知,我国多数地方砂石资源十分丰富,很多地方一座座山都是砂石资源。为了科学高效开发利用砂石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开采“一面墙”和利于矿山闭坑后的土地综合利用,许多地方关小上大,按照砂石资源赋存状况规划设置了一批大的采矿权。因为这些新设立的砂石采矿权门槛高,与煤炭和其他金属、非金属矿山相比资源储量数字大,而权益金又是按立方米或吨计价,所以必然造成总体价格的高企,给人以“天价”之错觉。 . K' M! f7 _8 U2 C) c4 F 其实,如果我们略微对这些被喻为“天价”的砂石采矿权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天价”采矿权平均单价其实并不高。据中国矿业报社记者了解,砂石市场并不看好的河南某地,去年出让的两个建筑用灰岩采矿权,每吨达到6元以上,因为出让的砂石采矿权资源储量小,多在一两亿吨左右,所以总体价格不高,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 a* c1 o, l8 C7 z#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