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雨季的到来,在各种杂木林区,野生菌开始大量生长,这也吸引了不少人来采摘、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因此在最近时有发生。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6月6日,四川凉山州宁南县的祖孙三人一同上山采摘野生菌,将几种野生菌混炒后食用,结果三人都中毒,所幸发现及时送医,目前暂无生命危险。近日,四川疾控中心发布最新版川渝野生毒蘑菇图鉴,其中,四川省在近20多年来首次发现致命鹅膏。这种俗名为“白毒伞”的野生菌,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自从被发现,它在我国至少导致100余人中毒,其中超过60人死亡,可谓我国“蘑界”头号毒王。需要注意的是,在四川、云南和贵州等地的每年5月初至8月初,是它们的生长旺季。
↑最新版川渝野生毒蘑菇图鉴 上山采摘野生菌后食用 祖孙3人中毒入院 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四川凉山州野生菌生长最旺盛的季节,也是当地居民上山采菌的时节。家住宁南县骑骡沟乡果木村的刘某一家,祖孙三人一同上山采摘蘑菇。 “当时采摘了三种不同品种的蘑菇,之前也没见过,有一种是荞粑菌。其他的用鼻子闻闻觉得气味清新,应该没有毒,我们就采摘回家,将几种蘑菇一起炒了。”19岁患者刘某说。 然而,餐后不到1小时,祖孙三人相继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以及胸闷、气促等症状,亲戚发现后立即将他们送至宁南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经医生检查诊断,系食用毒蘑菇所致。于是马上进行洗胃、解痉止痛、补液促进排毒等治疗后,转入神经内科进一步治疗。
↑祖孙三人住院治疗 “当前正值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不采食野生蘑菇,不购买来路不明、辨识不清的野生蘑菇,不食用混杂的野生蘑菇!”宁南县人民医院提醒,若误食毒蘑菇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在清醒状态下可以服用大量温水进行催吐,保留毒蘑菇样本,尽快就医。 国内发生多起中毒事件 野生菌中有“两大杀手” 红星新闻记者查询公开报道发现,今年以来,随着野生菌上市,国内已经发生多起野生菌中毒事件,主要集中在云南省。据悉,云南是全球野生菌品种和数量较多地区,世界已知野生食用菌2500余种,云南有900余种,约占全球种类的36%,占全国种类的90%。全国已知有毒野生菌500余种,云南有200余种,其中20余种剧毒。 5月23日,云南昆明一家五口因烹饪见手青的方法不当,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一家五口中,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只有13岁。收治后,医生对5名患者进行了病情评估,并进行相应的洗胃、导泻等治疗。 前不久,云南一女子在建水市场购买野生菌食用,随后出现幻觉入院。网络社交平台的视频中,该女子躺在病床上,手不断变换着手势,给身边人做讲解。她说自己看到的东西卷了起来,变成了各种小动物,随后又变成了棉花。
↑捡拾的野生菌 云南省疾控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云南省因食用野生菌发生中毒事件600余起,导致2000多人中毒,20多人死亡。根据近年来的监测数据,有近90%的野生菌死亡病例是由于误食亚稀褶红菇和剧毒鹅膏菌。近期,云南省部分地区已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导致死亡的事件,主要是误食了亚稀褶红菇。 无独有偶,几天前,贵州省兴义市的一对父子,在村里的山林当中,采摘、捡拾了几种颜色不同的野生菌,当天傍晚炒熟后食用,二人均中毒,目前在黔西南州中毒救治中心接受监护治疗,出现了肝功能衰竭。据悉,父子俩食用的鹅膏菌是具有致死危险的一种毒蕈(xùn)(注:有毒的大型菌类称毒蕈,亦称毒菌)。 四川首次发现“致命鹅膏” 川渝野生毒蘑菇图鉴发布 6月6日,四川疾控中心发布最新版川渝野生毒蘑菇图鉴。“蘑菇种类繁多,有的蘑菇虽然其貌不扬,却含有剧毒,吃下去就一命呜呼了。近10年来,四川省每年都有因误食毒蘑菇而导致的中毒事件,其中不乏人员死亡,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四川疾控表示。
↑最新版川渝野生毒蘑菇图鉴 四川省有不少山区丘陵地带,每当6-8月进入夏季,雨水增多,野生蘑菇便进入生长旺季。人们为尝鲜或是猎奇,常常自己去树林里采摘,成为中毒事件的一大隐患。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大家经常是凭经验采摘或购买,于是中毒事件经常发生。 “今年,在我们四川省,近20多年来首次发现了致命鹅膏。”四川疾控介绍,致命鹅膏俗名“白毒伞”,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自从被发现,它已经在我国至少制造了30余起中毒事件,导致100余人中毒,其中超过60人死亡,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蘑界”头号毒王。在四川、云南和贵州等地,每年5月初至8月初是它们的生长旺季。 提醒: 误食毒蘑菇,如何处置? 那么,如果不小心误食了毒蘑菇,有什么症状呢?比较轻的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的还有精神症状,严重的还要发生肝脏、肾脏损害,最严重的就是死亡。如发生误食,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并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同时以最快的方式送往最近的医院。患者及其家属可以携带吃剩的毒蘑菇,以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2 \/ H. x: B" S* \' ~5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