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一位名叫郑周的男子找到当地的一个节目组,说自己的养父决定用200多万买断他们30多年的父子情分,可他自认做养子的这些年,对养父母尽心照顾,如今被这样“抛弃”十分不满,因此他希望在节目组的帮助下,调节其与养父郑直树存在的纠纷。
可随着记者的深入调查,这才发现郑周根本不像其说的那样“可怜”、“无辜”,养父郑直树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忍无可忍、另有隐情。 那么,郑周与郑直树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故事?是何原因让30多年的亲情就此被200万元斩断?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吧! 一、富豪收养贫困男孩 故事的开始还要从1985年说起…… 1985年,在湖南平江一个贫困的家庭,阿正出生了,他的原生家庭条件并不好,父亲患有严重的哮喘症,母亲又是残疾人,阿正是家里的第4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成长,几乎可以预见阿正日后的生活,无非就是为生活发愁,一辈子窝在小村子里过着普通的日子。 然而,命运有时就是这样神奇,在阿正5岁的时候,他迎来了生命中的贵人,足足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这个贵人就是他的养父郑直树。 郑直树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企业家,上世纪80年代,他赶上经商热潮,成功从一个小摊贩成长为工厂老板,家庭美满、生活幸福,有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女儿,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有一个儿子凑成“好”字,一来是当年计划生育抓的严,“只生一个好”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郑直树自然也只能响应号召;二来是夫妻二人身体条件也不允许再有一个孩子。 时间长了,他们只能把“有儿子”的心愿埋藏在心底,不再提起,可内心里还是希望能有一个男孩来继承自己的家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郑直树到湖南平江走亲戚,闲聊中听亲戚讲起了村子里的那户贫穷人家,心中不免有些触动,尤其在看到那户人家活泼可爱的小儿子时,心中更是喜爱,阿正的眼睛滴溜圆,看起来就很是聪明,这样活泼开朗的孩子,如果在这样的贫困家庭成长,以后会过着怎样的人生呢?郑直树只要一想,就忍不住感到心酸。 回想起自己和妻子很想拥有一个儿子的心愿,郑直树当下做了一个决定:领养这个男孩。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男孩的原生家庭,减轻他们抚养孩子的压力,也可以改变阿正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也能了却他和妻子的遗憾。不管从哪方面来看,这都是一个万全之策!很快,郑直树就与阿正的亲生父母就此事进行了沟通,他给了那户人家一大笔钱,也承诺会让阿正和他们来往,在简单办了一个收养仪式后,这事就算是成了,自此,阿正有了一个新名字--郑周。 二、郑周放弃读书 郑直树将郑周带回家后,他的妻子罗晚云也觉得这个孩子十分有眼缘,在吃穿用度上从不曾苛责郑周,简直是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那样看待,让郑周接受和他们亲生女儿一样的教育,在郑周懂事之后,也没有放弃当年对郑周亲生父母的承诺,允许郑周和他的亲生父母接触。 不仅如此,在明知道郑周与他的亲生父母、兄弟姐妹们频繁联系后,也从未有过阻拦,反而会准备一些礼品送过去,在他看来,郑周对原生家庭的照顾,恰恰是重情义的体现。 父慈子孝,按如今这个情况发展下去,郑周应该是会被培养得极好,成为一个谦谦君子。那么,这其中究竟是出了什么差错?让郑直树执意与郑周断绝父子关系呢? 这一切还要从郑直树日益繁忙,郑周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开始说起。 郑直树的脑子很灵活,原本就小有成就,在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后,他的事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长沙拥有几千平米的厂房、办公楼,还拥有了更高的社会声望。 越来越丰厚的家产,郑直树自然也想让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强,他本都想好了,等孩子们长大就让他们学习相关的专业,在他的公司里谋取一官半职,互相照应这一辈子过得应该很舒适、安稳。 可现实并不如人愿,随着年纪的增长,郑周与郑直树一家人在性格上的差异也越发明显起来,郑周说话非常直接,而且特别喜欢和人抬杠,经常顶嘴反驳养父母,这让习惯了说话略微圆滑的郑直树很不适应。 而且郑周不止脾气大、无理取闹,还特别调皮捣蛋、不爱学习,与他们乖巧、爱学习的女儿形成了鲜明对比。
看着曾经十分喜爱的孩子变成如今这幅“讨厌”样子,郑直树也觉得十分头疼,可毕竟是自己选中的,更何况这么多年生活在一起,还是有情分在的,所以即便郑周总是在学校惹祸,郑直树也好脾气的给他收拾残局,说到底,郑周就是对读书没有兴趣,经过几次三番的哀求最终他还是在上高中的时候辍了学。 郑直树本想将郑周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可他的表现实在令人心寒,曾几何时他还心疼这个孩子,以后可能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放弃读书,却不想郑周根本不是他以为的那样,反而因为厌学主动放弃了学习的机会。 三、郑周屡教不改 不过万幸的是,郑周只是说不喜欢学校,还没准备啃老。郑直树心里始终觉得郑周很聪明,既然孩子不爱学习,那就早早到社会锻炼,有他帮衬,一样可以过好日子。 郑直树将一切思考清楚后,就安排郑周到自己的工厂历练,谁知,郑周根本不理解他的苦心,二人的矛盾也因此更加激化。 原来,郑直树觉得郑周的性格太过暴躁,进入社会一定会吃亏,为磨练他的心智,养父郑直树便特意安排他在厂里从基层员工做起。 郑周心中虽不满意父亲的安排,但也没有表露出什么,因为此时的他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威胁,反正郑直树只有他这一个儿子,未来在公司里他也一定能身居高位。 郑周自诩是未来工厂的继承人,自命清高,厂子里鱼龙混杂,不少人都曾讨好郑周这位“太子爷”,毕竟他们是需要依附工厂生活的,可时间长了,郑周还是一直在基层工作,也不见郑直树对他有什么提拔,慢慢地他发现那些工友也不会太过包容他了。 而郑周与那些工人说话还是口无遮拦、肆无忌惮,这就导致了一些争端频繁发生,其中最严重的一次,郑周的下巴被工友打伤,去医院缝了四五针,可郑直树并没有为郑周“讨回公道”,这让郑周感到十分伤心,再加上多年来一直没有被重用,反而和普通工人一样在基层工作,他的想法慢慢发生了改变,觉得父亲就只是在敷衍他。 在郑周18岁那年,听说郑直树要把他送到朋友的工厂再次进行磨炼,他觉得心里更不是滋味。因为那朋友的工厂已经满员了,这也就是说明他们工厂根本不缺人,把自己安排在一个并不缺人的厂子里,拿着养父发的工资,也没有竞争压力,能学习到什么?真的能成长吗?郑周更是觉得自己被郑直树抛弃了。而郑直树却根本没有想那么多,当年他和工友起争执,他也细心调查过,郑周挨揍也是因为他仗势欺人,郑直树自然不会包庇儿子让他再次犯错。 而之所以将郑周安排在他朋友的工厂里,也只是希望他能收敛几分,不要仗着有靠山胡作非为,好好磨炼一下坏脾气。可郑周显然不了解郑直树的良苦用心,反而从另一个角度曲解他,这些年来两人也没有说开这些误会,2014年,因为一点小事,郑周与郑直树再次发生口角,自此他离家出走三年。 四、郑直树失望至极 郑周一言不合便离家出走的戏码也曾上演多次,这次是持续最久的,郑直树这三年里寻找过郑周的下落,可对方铁了心不和他联络。一个企业未来的继承人三天两头往外跑,这样怎么行? 想到郑周没有文化、学历,总是误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再看自己的亲生女儿,大学毕业、在底层做起也毫无怨言。郑直树只觉得当年的想法是大错特错,他不再寄希望于郑周,也认识到女孩不一定就比男孩差,自己年纪大了是时候交权享受天伦之乐了。 于是,他将自己名下的资产转移到女儿名下,开始着重培养起女儿来。 而此时的郑周正一门心思在外打工,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让养父母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可惜出去这三年,钱没挣到,反而欠了20万外债,最终只能灰溜溜地跑回了家,让郑直树帮忙兜底。郑直树看着郑周这“眼高手低”的样子,再想到他的倔脾气,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而敏感的郑周自然察觉到郑直树对自己情绪的变化,父亲的“恨铁不成钢”在他看来是赤裸裸的嫌弃,尤其在看到姐姐已经手握大权,更是觉得自己在这个家多余。 郑周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养子,因此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懂事之后更是处处拿自己和姐姐比较,但凡感受到一点不公平就会难受好几天,而且还会摆臭脸,郑直树这些年为了照顾他的情绪也付出了许多,可真心换来的总是猜疑,时间久了,人也会累,郑直树这种想法再正常不过,但在郑周眼中就变了意思。 所以,在郑周感受到郑直树情绪的变化后,心中更认准了养父母不把他当一家人,他觉得自己和这拥有亿万家财的老板格格不入,而亲生父母那边都把“富二代”的他当做宝,每次回去村里人也对他很是热情,让他难得感受到自己是焦点的感觉。 郑周享受着这种感觉,他就是爱过这种日子,于是他瞒着养父母在老家盖上了二层小楼,而且并没有将此事告诉养父母,等到事情败露后,养父郑直树觉得郑周的心是捂不热了,他的做法明显是对自己有芥蒂,不然这么大的事不至于不和家里说,当年当做宝贝的小孩最终根本不拿他们当亲人,这让郑直树很难过。 既然事情发展到如此,倒不如从了郑周的愿,放他自由,断绝这份父子关系,让他和他的亲生父母再续缘分,而且郑周30多岁,也有了妻子儿女、有车有房,心思也不在自家的产业上,是时候独立出去了。 于是,他请律师向养子提出了断绝父子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15规定: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然,郑直树对于郑周还是有情谊在的,他也承诺愿意每月支付孩子一万元的教育基金,连续支付20年,这总共加起来也有240万元,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那么郑周面对郑直树的断绝父子关系的要求,又是何态度呢?他会不会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让养父母伤透了心呢? 五、郑周请求调节 言归正传,在得知此事后,郑周第一反应是“老狐狸尾巴露出来,装不下去了!”他觉得自己十分委屈,离家出走一段时间,赌赌气回老家盖了个房子,郑直树就要用200多万斩断他们30多年的父子情!当然,他最为愤慨的无非是拥有上亿家财的养父只肯给自己200多万,这让他心中极其不平衡。 很快,他就找到了湖南当地的一个节目组,请求他们帮忙调解,在委托下,记者很快和郑周一起来到了郑直树的办公室,父子二人有一段日子没见面,一见面就聊这种话题,现场气氛本有些尴尬,可很快就被郑周的几句话打破: “在这个厂里,你是皇上,我应该是太子” “你凭什么这样对我?实在太偏心……”莫名其妙地“太子论”、言语中明显的抱怨,出自一个30多岁的成年男性之口,这让在场的人都笑出声来,可郑周对此毫无羞愧,反而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 郑直树看郑周大言不惭地说出这番话,也觉得很丢脸,他配合着记者的采访讲述了与儿子郑周的渊源,而郑周在旁边竟是一脸冷漠,仿佛当事人根本不是他一样。 郑周认为郑直树之所以这么着急跟自己撇清关系,无非就是想让姐姐继承家业,不想让自己分得财产,可他也确实不甘心,郑直树拥有上亿资产,只给自己200多万,这凤毛麟角的补偿让他感觉这30多年的所谓亲情就是笑话,而且当初郑直树是说过要让儿子继承家产的,如今企业过到了姐姐名下,那他也可以不追究,但起码要平分! 事情闹到这步,大家都是没有想到的,眼见郑直树铁了心要这么做,郑周只好向奶奶求助,希望她能帮忙说几句,从而让他获得更高的利益,奶奶虽然对于郑周回老家盖房的行为不解,可她也同样不明白郑直树为何对郑周回家盖房反应那么大。她认为这对养父子之间的矛盾还不至于到断绝关系的地步,毕竟一直以来他们家待郑周都是以亲生儿子的标准来培养的。 可即便是奶奶出来说好话,郑直树都没有一点松口的意思,直言自己伤透了心,很难有一丝回转的余地。 难不成郑直树夫妻是真的对养子没有一点感情了吗?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养母罗晚云悄悄对记者说出了郑直树的心中所想,原来,郑直树在请律师断绝关系之前也犹豫了许久,毕竟在身边培养了多年,总是有感情的,就算断绝关系,以后如果郑周遇到困难他们也不会不管不问,之所以这么强硬更多是想借由此事求得郑周的一个态度,让他有所改变,哪怕他说一些软话,他们也愿意给儿子一个机会。 可郑周满脑子都是以自身利益出发,他仿佛忘记了养父母对他的恩情,在乎的只是争夺郑家更多的财产,郑直树是失望至极才变得如此决绝。 眼见一场闹剧没有结局,记者只好转达养母的话说给郑周听,试图唤醒他的亲情,最终郑周也改变了态度。 也许是看清了自己再闹,养父恐怕这200多万都不给他;又或者一夜之间想通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过分……不管他是真意识到错误还是随便说说,最终他还是放弃了“争更多家产”,回到了农村老家生活。 事情解决了,可这样的结局难免令人唏嘘!六、总结 人心不足蛇吞象,如今这个结局并不是郑直树心中最圆满的,可也是目前来说最“好”的,培养郑周30多年,他自认问心无愧,最终换来如今的光景,想必他心中也有些遗憾吧! 郑直树已经做到了在他范围内的最好,他给郑周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是郑周自己不珍惜;他告诉郑周为人处世的道理,是郑周自己误解不理解。 而郑周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不爱学习的天性、敏感自卑的性格导致的。郑周被领养时都5岁了,也有了一定的记忆,也正是因此郑直树才没有隐瞒他的身世,当然也可能是这个原因让郑周一直认为自己在郑家是多余的存在,这种心理郑直树在最开始并不知道,时间久了却发现扭转不了孩子的想法,无论他怎么努力,说多少次,郑周就是不相信、也不能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郑周因为一直知道自己养子的身份,再加上郑直树总让他在基层干活,他就对养父生出嫌隙,处处将自己和养父的亲生女儿相比,看到人家在基层做了几年晋升了,心中更不是滋味,但他从来不考虑姐姐是有学历、文化的大学生,能力也比他高出许多,下意识觉得姐姐的晋升是郑直树的意思,心中更觉得养父母偏心。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导致郑周心态更加失衡,他从来没有对养父母给予的帮助有过感恩之心,却总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试想如果他没有被养父母收养,在那样贫苦家庭长大,又会过着怎样的日子?还会有房有车、有儿有女、不愁吃穿吗?答案显然是不。 真心没有换来真情,任谁都会觉得难过;真心换来的只有算计,任谁都要失望!如果郑周沉下心来,好好理解养父的话,他的结局也不会是如此,只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希望郑周是真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能用行动来弥补,也希望郑直树以后可以不用想这些糟心事,毕竟好人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7 D! H) ?0 _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