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近日在山东枣庄,一名小学体育教师邵某某因课上部分学生未按要求到器材室拿器材,便用笤帚杆抽打体罚全班学生,造成多名学生皮外伤。6月1日,枣庄市市中区教体局回应称,涉事涉事教师邵某某已被停职。
教师用笤帚杆抽打学生被停职2021年5月31日,家住山东枣庄的李女士发现,自己在市中区红旗小学上三年级的女儿,竟然在学校被体育老师用棍子体罚殴打,导致臀部肿胀,伤痕十分触目惊心。
看着女儿受了伤,李女士心里又惊又怒,追问之下她才得知,受到体罚的远不止女儿一个人,事实上全班54名同学均遭到了这名老师的抽打体罚。
原来,当天上午,她们班的体育教师邵某某因课上部分学生未按要求到器材室拿器材而发怒,便要求全班同学趴在操场上,用笤帚杆抽打殴打他们的臀部、腿部,棍子打成三截,屁股肿得不能碰,造成多名学生皮外伤。 事后,愤怒的学生家长们一起去学校找涉事老师讨个说法,可据家长们反应,那名老师非但不觉得自己做错什么,一边玩手机一边在笑,还反问家长:"学生不听话,我们不能打吗?"
这起事件被曝光到网络上后,即刻引发舆论争议。6月1日,红旗小学所在的枣庄市市中区教体局回应称,市中区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已立即组成调查组进驻学校调查核实。 目前,涉事教师邵某某已被停职,接受区公安机关立案调查,下一步将根据公安机关调查结果对涉事教师依法严肃处理。此外,区教体局责令该学校校长、执行校长、副校长停职检查。
体罚与惩戒的边界难厘清 太阳底下无新事,事实上前述枣庄体罚事件只是数不胜数的体罚事故中的沧海一粟,一直以来,由体罚造成的事故频频发生,从未消失。 2020年9月7日,江西抚州15岁女孩仅因6个单词没听写出来,被老师强制体罚200深蹲,致尿血病危;
2020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四川苍溪10岁女孩被老师用罚跪脚踹、竹板打头等手段体罚后,在课堂上昏迷,经抢救无效去世; 2016年9月24日,江西上饶灵山县一名小学生因在课堂吵闹遭老师体罚推倒在地,导致该学生肾脏破裂,由于伤情严重,不得不对左肾进行切除。
既然体罚造成事故频发,学生因此受伤,家长因此不满,学校和老师也都要为此负责,哪一方都没有好的结果,那么教师是不是放弃惩戒权,会更皆大欢喜呢? 事实证明并不如此。2008年,某中学的两名学生上课时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课教师杨某选择当"看客",未加以制止,杨老师因此被称为"杨不管"。实际上,"杨不管"的心理每一个教师都有--管可能惹祸上身,不管则一定可以保护自己。 惩戒与体罚的边界模糊不清,使得教师不敢行使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赋予的惩戒权,而地方教育政策和部分家长对体罚的敏感态度,更令教师诚惶诚恐。 加强师德建设,尊重关爱学生 一直以来,关于教师是否有权体罚的讨论一直甚嚣尘上。有人觉得"老师管教学生天经地义,必要时体罚还能增强教育惩戒效果";就有人觉得"体罚合理化可能使部分缺乏师德的教师滥用体罚,惩戒方式一刀切,给学生带来身心双重伤害。" 最终,大部分人往往感慨,老师真难做,不管好像不负责,管过了又要担责任。惩戒与体罚的边界不清,是直接导致惩戒权旁落、教育乏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教师当中,划定惩戒与体罚边界的呼声连年不断。 但是惩戒与体罚的边界真的太难划定吗?私以为,惩戒与体罚的边界其实是十分明晰的,认为惩戒与体罚边界模糊,呼唤划定边界,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部分教师的"不专业"。
爱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因此,惩戒一定是一种出于爱的教育行为。对善于运用惩戒的教师而言,惩戒与令学生感到痛苦不是目的,在惩戒之后通过说理、示范和引导,刚柔并济地对学生做好跟踪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而体罚是一种暴力,不是教育行为,它只能给受教育者带来伤害。惯用体罚的教师,在一顿劈头盖脸的斥责、谩骂之后,心里反而觉得出了一口恶气,至于学生所受的"心伤",往往是任由他们自己去消受。 可见,是否心存爱心,或者是否给受教育者带来伤害,是界定惩戒与体罚的重要标准。这个标准看似模糊抽象,但作为教师应该不难理解和把握。爱的对立面是恨,个别学生确实"很可恨",但带着恨意去教育学生,教育行为必然变形。 因此,正如山东枣庄市中区教体局回应前述"教师体罚全班事故"的通报中所写的那样,要从现有事故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尊重关爱全体学生。
& n5 z0 `8 ^' a/ V/ X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