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1 \8 U* S; x2 u, }# z9 x; W
7 }$ K6 B8 Z" G8 c& X南水北调中线干渠
" ]! J5 L" v7 @$ j& l9 F) m- w T4 W6 V; P9 e5 M- b/ ~
) `, v, Y/ M2 X- A' D( W' L' Y
1月27日,有市民隔着铁丝网拍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壮观 曼宁公式,听起来够高大上,不学水利建筑的,不知道也没必要脸红羞愧,可不学水利建筑,却拿它出来唬人造谣,小伙伴们可就没法愉快地玩耍了…… 仅凭视频就推断水流速度、妄论结冰问题却无视事实、造谣丹江水带着泥沙的口感……很想告诉这些“大神”,别光坐在电脑前码“键盘神评论”啊,也到南水北调中线的渠边儿、水库、水厂溜溜腿儿瞅瞅去啊! 2015年1月28日,郑州迎来一场大雪,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郑州段结冰了吗?自己看去呗! 东方今报记者 赵瑞莹 张英/文 刘栋杰/图 拿曼宁公式唬人 凭视频推断水流速度不靠谱 曼宁公式听说过吗?没听说过不是你的错,因为太专业,可拿这个高大上的公式出来唬人,小伙伴们就没法愉快玩耍了。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刚一周时,自称“物理学博士,电脑工程师,业余投资家,财经评论家”的网友 “马可安”,就用到了这个公式,来证明中线工程水流速度远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工程设计的“每年平均输水量”95亿立方米无法完成,证明工程完全失败了。 曼宁公式很复杂,有6个字母、4个数字,加上乘除运算,不用咱去记,你只要知道它是测算明渠流量或速度的公式就行了。 网友“马克安”就干了一件事儿,根据央视新闻的播放时间和大黄鸭的模糊位置,“推算”出“通水时的平均水流速度为每秒0.1米,输水量为每秒22.4立方米”,认为远没有达到设计标准,势必造成泥沙大量沉积和结冰问题。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左其亭说,仅靠“大黄鸭”运动轨迹推算水流速度“不可靠”,其结论“不科学、不准确”。 左其亭介绍,干渠内水流速度,是经过水力学理论计算、模拟试验、实地试验等多方面论证的,而且流速计算和流速控制的问题,在当下水力学上不是什么难点,一些关心南水北调工程的网友,有些担心过头了。 “另外,以通水初期的水流速度来推断整个工程,也是不科学的,通水需要运行磨合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最佳状态,这是基本常识,仅抓住某个时刻的某个点,就说整体设计失败,起码这种态度就不可取。”左其亭说。 水流速度 水面和水底是两码事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更对这一论断进行了驳斥,他说,根据“大黄鸭”运动轨迹推算流速“不可靠”,因为不管水流流速多少,任何一个渠道断面的流速分布都是一个“子弹头”的抛物线状,水面和水底的流速会慢一点,而渠道中心流速最快,“不能仅根据水面轨迹来推算流速,而要精确的水利计算”,否则就是“以偏概全”。 王浩说,这里面有一套非常复杂的控制系统,但总体来说输水正常流速应是每秒1米到1.5米。 在渠首、在平顶山、在郑州、在许昌……东方今报记者站在渠边看水流,咱没啥高大上的监测设备,全靠目测,冷风吹过,水流都是翻着小浪花一路小跑往前赶,怎么也快过0.1米/秒啊! -5℃不结冰 结冰也不影响输水 1月27日,平顶山市鲁山县境内,南水北调中线从这里经过,城郊气温低至-5℃,渠面结冰了吗? 1月28日,省会郑州迎来今年冬季的首场大雪,最低气温跌破冰点,南水北调中线穿城市南郊而过,漫天飞雪,渠面被冻住了吗? 昨天雪停,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寒”,郑州城郊气温仅为-4℃到-3℃,渠面被冰雪封住了吗? 东方今报记者一一实地查看,没有!没有!没有! 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对此表示,从多年气象资料和河南省水利情况看,南水北调河南段干渠不会出现大面积结冰现象,即便在极端寒冷天气下,通过拦冰索等工程设施,南水北调工程仍能正常送水。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在河南省境内全线长731公里,南起长江流域淅川县,穿越黄河,北上华北平原,跨越地理南北分界线,自然温差大,但在南水北调工程设计时已经考虑到天气因素,并不会因天气寒冷结冰而影响南水北送。 左其亭说,俗话说“流水不腐”,水是流动的,正常年份-5℃左右都没问题,不会结冰形成阻水、影响输水的情况。北京以南的地区,在极寒冷年份,可能形成冰盖儿,但不影响输水,水在冰底下走。南水北调结冰问题,曾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做过“冰下输水”的专项研究,其实北方有很多调水工程,比如东北松花江上有不少调水工程,水利设计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 拦冰索、排冰闸、融冰泵等 多种方法对付结冰问题 实际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北段,也就是石家庄到北京段结冰概率最高,但它是中线最早完工的断面,并从2008年就开始陆续向北京多次应急调水,也积累了多年冰期输水经验,一切运行正常。 相对于水面结冰,其实温度升高后的浮冰危害更大,尤其是对暗涵,南水北调河北段设计总工程师李聚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总干渠在河北保定境内的西黑山分水口一分为二,一支明渠通往北京,一支暗渠通往天津。寒冬到来,管理部门已经在暗渠进水口设置了拦冰索和排冰闸,保证丹江水在冬季也能正常输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后,因为临近冬季,“半道结冰渠被冻住”的传言一度误导公众。北京当地媒体也已辟谣,而且记者了解到,丹江水进入北京城区后将流入卢沟桥暗涵和西四环暗涵,这些管线平均深度在地下8米左右,而且水一直处于流动的状态,水温平均在冰点以上甚至更高,不会上冻结冰。 而且,北京在团城湖设置调节池,寒冷情况下,调节池水面结冰,但对于露在外面的闸门和闸室,都加装了融冰泵,搅动池中5米深的水,防止水面结冰。 事实是,河南、河北、京津等受水区的人民,在寒冷的冬天已经喝上了丹江水。
# U3 o' V' J, q4 D7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