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5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报名信息被标注“经济条件欠佳” 家长:这算不算歧视?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68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23 11:29: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不久前,成都家长张女士在夏加儿美术教育城南优品道广场校区为孩子报了一个绘画班,然而报名后,张女士称,自己无意中却发现机构在孩子的信息单上标注了“家住白河左岸,经济条件欠佳”。看到这行备注信息后,张女士心里很不舒服,认为机构有歧视学生之嫌,随后要求机构退费。
  家长讲述
  被机构备注“经济欠佳”
  “感觉受到了歧视”
  张女士告诉记者,为了能够丰富孩子的兴趣爱好,自己一直准备给孩子报名绘画班。由于离家近,她将夏加儿美术教育城南优品道广场校区作为自己首选考察地。
  前期了解后,5月31日,张女士添加了该机构负责试听课程的“月亮”老师的微信。在经过前期了解和试听课后,张女士觉得这家机构还不错,于2020年6月初为孩子一次性支付了4680元的学费。不过令张女士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却无意中看到老师在孩子的信息单上标注了一行字,“家住白河左岸,经济条件欠佳”。
  看到这样的备注信息后,张女士特别生气。“教育机构在老师的管理和规范上都做不到规范,培训员工或者招聘的员工都这样利欲熏心、价值分层的话,那么我的孩子在这里上课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吗?”张女士表示。
  张女士说,“月亮”老师就是之前负责试听课的老师,上课后就会向孩子了解家庭的情况,所以也就知道自己家住在白河左岸。经过记者查询,白河左岸小区位于成都市双流区,有部分房源属于拆迁安置房。机构回应
  备注是为了解家长、学生
  目前学费已经全数退还
  6月18日,记者拨通了夏加儿美术教育城南优品道广场校区负责人赵女士的电话,赵女士告诉记者,张女士确实是之前来校区报名的家长。
  赵女士称,在家长试听后,老师向家长了解情况并在试听单上简单记录了孩子的住址,以便后期更好与家长沟通。赵女士坦言,孩子和家长来到机构试听、了解校园环境的时候,老师全程都是热情接待,对孩子没有歧视之意,更没有所谓的区别对待,记录信息仅仅是为了更好了解家长和学生的情况。
  赵女士称,事情发生后,机构第一时间向张女士进行了道歉并协商解决:“事情发生后,我们校方一直在努力和家长协商解决。承诺给她(张女士)进行一些心理和物质上的赔偿,因为确实是我们这边的处理不得当。最后,张女士申请退款,我们也没有迟疑,全额退还了费用。这个处理结果已经有两周时间了。”
  通过张女士与赵女士的微信聊天界面可以看到,赵女士没有否认“月亮”老师备注学生家庭经济信息的行为及内容。“老师有时候会将备注信息写得很详细,确实抱歉。非常感谢您的大度和包容。您放心,我们老师没有其他意思。以后我们的教学和服务一定会加倍回馈给家长。”在赵女士与张女士的聊天记录中,赵女士这样回复。
  业内人士
  信息备注属常见现象
  目的在于挖掘家长消费潜力
  针对培训机构备注学生家庭“经济欠佳”这一情况,记者也联系到了成都某培训机构副校长。据该副校长透露,部分机构在家长信息收集方面会做得非常仔细。同时,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通常也是机构关注的重点。“例如第一次接触时,(机构工作人员)往往会暗暗观察家长开什么车、背什么包等等,后期还会通过询问家长是否做生意、家里是否有保姆、孩子谁在带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家长经济实力),以便更好地分析家长的购买力和以后的消费挖掘潜力。”
  “这种备注信息情况很常见,不过记录的内容一般都不会让家长看到。记录信息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在后期课程中及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也确实是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以便在后期做好课程推广宣传。”该副校长说。
  专家说法
  备注信息行为本身无对错
  应关注其目的及公开范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机构记录学生家庭经济信息行为本身无对错,难以就此作出简单判断。不过,应该关注的是,机构记录上述信息的目的及信息公开范围。
  “假设把学生的信息包括家庭信息向外公开,则可能涉嫌侵犯学生隐私,同时也带有一定程度的歧视意味。但若从机构内部管理的目的出发,通过信息备注,使教师对学生及家长更加了解,就很难定义这一行为是否是对学生的歧视,家长也不必过于敏感。”

9 j5 d9 r. q/ {$ ~' S) g
  实习记者 殷建 实习生 李瀚林

5 U, u. V, N- b5 y' w0 L

! U3 t0 o: k3 `* f
6 e1 D! ~, B3 ]$ \+ z% C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7-23 17:48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