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早9:30,成都天府三街新希望国际写字楼下等电梯的上班族排起了长队。和楼下的火热不同,大厦B座24楼2413B办公室大门紧锁,办公电脑搬空,公司品牌标识也不见踪影,这正是共享汽车“立刻出行”成都公司的办公地点。今年以来,众多用户吐槽曝光“立刻出行”押金难退,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立刻出行”成都公司不仅已经人去楼空,还欠下了多项费用。( I' Z. y# Z4 i+ {3 b/ o
. w. v. z5 e; d
人去楼空的公司 3月起没交电费 8月物管、房租都还没交 “2413B就是‘立刻出行’呀,他们搬走了吗?”新希望国际的物管工作人员有些懵,“上周我还上去发了资料,没看到人,以为他们放假了”。
“立刻出行”成都公司对门和隔壁的两家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两周就很少看见人了,偶尔能看见有一两个人在前台。上周后半段“邻居们”就发现“立刻出行”没人了,“前几个月还有他们的客户上门来闹退押金”。红星新闻记者透过紧闭的玻璃大门看到办公室里已经没有任何和“立刻出行”相关的标志标识,电脑也已经全部搬走。
新希望国际的物管工作人员打开电脑查询发现,“立刻出行”成都公司登记的信息为“成都山和朋友们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已经欠费4452.98元,包括“从3月起没有交的电费,和8月的物管费”。
/ }! E; A( J$ O
↑“立刻出行”成都公司欠费情况,图中的“成都山和朋友们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为“立刻出行”成都公司的工商注册名 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立刻出行”成都公司办公地点的房东曾先生。曾先生也是一头雾水,“26号他们就该交房租了,我一直没有收到,我不晓得他们搬走了,而且他们搬电脑走按说需要请物管打电话给我的呀”。 据曾先生介绍,“立刻出行”成都公司从去年起租用了他名下的办公室,“租金1万元/月,开始是季付,5个月前协商为月付”。除电脑外,办公室里的桌椅板凳、空调都为曾先生所有。随后,曾先生联系上“立刻出行”成都公司的行政主管,“他说他上个月已经离职了,没人结他们员工工资。现在也没有人跟我结房租了,他喊我把房子可以租给其他人了。”曾先生告诉红星新闻。 随后,记者多次拨打曾先生提供的“立刻出行”成都公司负责人郑先生的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而通过此电话添加郑先生的微信,郑先生在询问得知记者身份后,便不做任何回应了。而记者联系上在物管处留下电话的“立刻出行”成都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只是一个内勤人员,在今年初就离开了“立刻出行”。难退的押金 此前已有网友曝光押金难退 成都相关部门曾介入督促退押金 早在今年7月,就有网友爆料立刻出行退押金困难。“立刻出行”成都公司工作人员曾向媒体表示,公司现在运作正常,车辆也在正常运行中。不过,对于“立刻出行”押金难退的问题,一直有网友在投诉。 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立刻出行”新浪官方微博中,最近的一条微博更新于5月23日,评论727条,网友的留言大多在喊“退押金”。截至8月25日,根据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数据显示,已经有5000多人投诉“立刻出行”,投诉原因主要集中在押金未退还。 记者打开“立刻出行”APP,在成都中心城区地图上“立刻出行”的用车、还车点位几乎都显示为不可用的“灰色”。若要用车,APP内仍可以缴纳被大家称为押金的“保证金”,金额显示为499元。APP “帮助中心”中关于“保证金是否可以退?”的描述,明确了“保证金可以退”,退还时间为“保证金在申请成功后的5-10个工作日后退回”。不过,在“立刻出行”新浪官方微博及黑猫投诉中,不少投诉者标识在等待5-10个工作日的资料审查之后,少则半月多则3月都未能获得应退还的押金。申请退押金为何迟迟不到账?红星新闻记者连续多次拨打其官网公布的7*24小时400服务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作为“立刻出行”成都公司所在地的相关管理部门,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交通处李稀告诉记者,从5月起该局就陆续收到了关于“立刻出行”押金退还问题的投诉,此前还就此与“立刻出行”成都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7、8月的投诉比较少了”。7月,“立刻出行”成都公司还向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交通处表示过其会在成都继续经营。 据此前公开报道显示,2017年6月立刻出行APP正式上线,并同时在广州开始车辆投放与停车网点布局。2017年12月先后入驻佛山、成都。随后,“立刻出行”还入驻了武汉、南京、长沙等城市。2019年8月22日,南方都市报记者走访“立刻出行”公司在广州的办公地,发现该处已人去楼空。 在共享汽车领域,除了“立刻出行”外,“众行evpop”“幸福叮咚”“盼达用车”等共享汽车品牌也被曝出押金难退的消息。风口还在吗? 共享出行领域融资规模去年下降61% 共享汽车有点“凉” 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分时租赁行业研究报告》指出,作为分时租赁行业的共享汽车,截至2019年2月,已注册的企业及单位超过1600家,投入运营汽车数量约为11-13万辆,整体市场规模达28.5亿元。 正如《2019年中国分时租赁行业研究报告》指出,“分时租赁是一项重资产、总运营的业务,对运营商资本实力、技术水平、运营强度有更高要求”,共享汽车需要强大的资本实力。如果说消费者对押金退还十分敏感,那么资本对于共享汽车投资或许更加敏感。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监测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末,共享汽车以764.59亿元的融资金额成为2017年度获投金额最高的领域。彼时的共享汽车,投资机构对该领域青睐有加。 然而就在今年,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年共享经济领域直接融资规模约1490亿元,同比下降23.2%。其中,2018年共享出行领域融资规模从2017年的1072亿元下降到419亿元,规模下降了653亿元,降幅高达61%。2018年下半年,共享汽车仅发生了一起融资事件,直至2019年才有新的融资事件披露。 据天眼查显示,成都、广州两地已经人去楼空的“立刻出行”B轮融资为2018年5月7日。“立刻出行”高调宣布这轮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阿里系”的蚂蚁金服领投。“立刻出行”CEO王杨还曾表示,“将与蚂蚁金服在用户运营、信用体系及金融创新等多个层面进行紧密的战略协同。”“立刻出行”的最新融资为B+轮,时间为2019年2月22日,这也是继2018年下半年共享汽车领域唯一融资事件之后,该领域的第二笔融资事件。 延伸阅读:要用共享汽车,试试信用免押?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开始,友友用车、EZZY、麻瓜出行、巴歌出行、佰壹出行、途歌等多家共享汽车企业的业务已经停止运营,大量用户押金无法退还。 针对共享汽车押金问题,早在今年5月,交通运输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交通运输新业态用户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并于6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明确要求共享汽车运营企业原则上不收取用户押金。确有必要收取的,应当为用户提供运营企业专用存款账户和用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两种存管方式,供用户选择。并明确指出用户押金归用户所有,运营企业不得挪用。此外,运营企业应当建立用户预付资金备付金制度,备付金不得低于用户预付资金余额的40%。《办法》还要求运营企业提供便利、及时的资金退还方式,不得拒绝、拖延或设置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技术门槛。 多家共享汽车企业停止运营、用户押金无法退换,并且已有国家相关政策明确要求“不收取用户押金”,那么还有哪些正在运营的共享汽车可以免押金?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PonyCar、驾呗、摩范出行、GoFun、IGO、EVCARD等多家共享汽车可以使用芝麻信用免押金。 红星新闻 首席记者 李奕 胡挺 摄影报道 5 w+ q: @& j: r3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