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2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视曝光的一级致癌水果 毒性堪比砒霜 却有许多人已经上瘾!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69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16:47: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说起槟榔, 我们都不陌生,尤其是在南方的地区,他们就把槟榔当成零食时,像口香糖一样在嘴巴里嚼着,而且在台湾地区还有“槟榔西施”的传说。那么槟榔到底有害吗?

曾在央视就被曝光过槟榔会被致癌,一则新闻是:“槟榔为一级致癌物”这样的新闻一出来,就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广泛关注,这则新闻告诉人们,槟榔与口腔癌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它会导致癌症的迸发。

早在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把槟榔列入了致癌物质的黑名单,可以说它和烟酒,砒霜等属于同类物质,都是一级致癌物,这些对于我们身体都是非常不健康的。为什么人们喜欢吃槟榔

槟榔吃起来又苦又涩,还带点甜辣的轻微刺激感,这有啥好吃的?其实吃槟榔不是吃味道而是吃感觉,槟榔碱等成分可使人发热、兴奋,而且有一定成瘾性。过去曾有报道,湖南一些地方的槟榔加工厂还在腌制过程中偷偷使用麻黄草,这无疑会增加其成瘾性。由于麻黄属于易制毒原料,近些年打击力度挺大,但当地的企业还有没有这样的违法行为就不得而知了。哪些地方在吃槟榔?

其实人类吃槟榔的历史非常久,考古学上甚至可以追溯到铜器时代的越南,公元前600年的梵语手卷里也出现过它的描述(再次证明传统的未必就是安全的)。目前,喜食槟榔的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比如印度、菲律宾和我国的台湾、海南、云南、湖南、福建等地,有些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传统习俗。

受商业利益的驱使,槟榔产业不断扩大,仅在印度的规模就超过每年数亿美元。由于槟榔可能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一些国家或地区早已开始控制,比如美国1976年就严禁各州之间运输槟榔果,加拿大直接禁止销售槟榔产品。下图是来自中国台湾的警示标志。致癌物、癌症、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有专家说“槟榔和口腔癌没有直接因果关系”,这完全是混淆视听。没错,上述说法从科学上完全正确,因为严谨的研究者只能说“槟榔可以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或者“吃槟榔与口腔癌高度相关”。因为理论上我们不可能完全排除别的原因导致口腔癌的可能性,所以也就出现了“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说法。

其实这是一种很具欺骗性的说辞,容易被某些人用来胡搅蛮缠,最后陷入诡辩。其实对于任何一种慢性损害或长周期事件都存在这一现象,比如吃盐多和高血压、喝高糖饮料和肥胖,他们都是有相关性的,但未必是因果关系。还有很多人反对“吸烟导致肺癌”、“吃槟榔导致口腔癌”用这样的理由:有的人吸了一辈子烟也没有肺癌,嚼了一辈子槟榔也没得口腔癌。这又怎么解释?打个比方:致癌物好比手枪;手枪里子弹的多少好比致癌物的量和致癌强度;每次扣动扳机,相当于吃一次致癌物;枪响人亡相当于得癌症。那么谁能告诉我,我扣动多少次扳机才会打死自己?答案是,天知道啊!也许你运气好,扣了好几次也没扣响,可你是在拿生命赌运气,值得吗?

上述比喻也有不恰当的地方,比如致癌物导致癌症的概率有累积效应,好运也许很快用完;而轮盘赌每一轮的概率与之前的概率无关,还真是拼运气。在轮盘赌中,如果输了,你来不及后悔,来不及悲伤,来不及依依不舍。而与致癌物的赌局中,如果输了,你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去享受“何必当初、追悔莫及、生离死别”的各种心灵煎熬。

总结:

1、已经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槟榔是致癌物,经常吃槟榔会增加得口腔癌的几率。

2、继续吃槟榔或者戒槟榔,目前完全取决于个人,当然,后果也只能自负。

3、政府应当从公共卫生政策层面考虑,借鉴国外经验,该限就限,该禁就禁。同时加大对槟榔消费地区和人群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槟榔健康危害的真相,早日戒除这一习俗。如果想要防癌,就多吃一点海带。

但对于我们的健康还是非常好的,因为它毕竟是海洋药物,在防癌抗癌中能显示出独特的功效,一次在海产品中的海藻菜等都可以进行抗癌,因为在这些物质中,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碘元素。

总之,槟榔不要多吃,多吃就会致癌。


5 j) ]+ z' I% k, E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5-17 12:10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