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达川区人民医院建院60周年之际 刘永海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1983年分配到医院工作至今已有37载,从一个稚嫩懵懂的热血少年到今天银发满头的花甲老人,我经历了医院筚路蓝缕的艰辛创业到繁花似锦的闻达于世,见证了医院默默无闻的励精图治到敢为人先的奋力腾飞。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也是建院六十周年,在这喜庆的历史巧合日子里,作为一名为数不多的医院在职“老人”,我想说说我眼中的“县医院”。 翻垃圾翻出了“院始” 经过十年动乱,由于人事变迁,加之又没有专人管理档案,所以,对于医院的前身和建院时间,大家都模糊不清。 一次偶然,我看见一科室门前堆放着零乱的废弃文件。由于自己刚参工不久,对于任何关于医院的事情都感到好奇,而且在那个缺乏信息的年代,全院报纸都只有几份,出文件基本靠码字丁、刻蜡纸油墨印刷,所以,对于这些不起眼的文件,我也希望可以了解更多医院的“陈年旧事”。当时,“╳╳工作总结”中“1959年11月29日恢复了达县人民医院名称” 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暗自记录下来,并在1984年达县编制《达县志》时报了上去,从此,这个时间定格为医院的“院始”。 上班看病 下班背沙8 O# |8 {& }- L" @7 v2 P" S
今天的小红旗桥,是一片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可是你知道80年代的小红旗桥,这里还是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的城市郊区,史称“黑沟”。前辈们修建小红旗桥住院大楼的故事,虽时隔40年,但今天仍然令我肃然起敬、热血偾张,当时,医院收入少,政府拨款有限,为节约用钱,医院派杨正宝等三人前往南江采购木材,往返一趟就得半月,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医生、自己不会、自己干不了”而向医院提条件。白天上班,下班背沙到小红桥旗工地。就这样,90名职工肩挑背扛,一砖一瓦垒起了达县第一座的五层住院大楼。日月轮回、岁月荏苒,经历40年风雨,如今,这座凝聚几代“达医人”心血的住院大楼,依然矗立在凤凰山下,在残阳如血的夕阳下闪耀着不屈的绚烂荣光。 一次车祸 一次救援 一次重生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的经济走向何方,医院怎样发展,个人出路在哪,大家都很迷茫。“上班是条虫,下班是条龙。”就是当时职工精神状态的写照。但是,一次震惊全国的车祸事件改变了这一切,让医院得到重生,走上自己的发展之路。 1992年8月1日下午6时25分,刺耳的警笛声音划破沉闷的达州城,在人们紧张慌乱的眼神中,一辆辆大货车呼啸着驰进医院,当时警笛声、哀嚎声响成一片,几百人拥进医院的情景仍然让令我紧张不已、记忆犹新。由于是一辆满载80人的客车坠入四十米山崖,引起油箱爆炸,当时烧伤人员之多、烧伤程度之重,对于一个没有烧伤科的医院来说,既然专科设备,又无专业医生,但我们并没有退怯。没有命令,没有动员,只有对生命尊重,对事业初心的承诺,这一刻,全院职工在市、县政府的有序指挥下,请专家、购药品、买器械以及杀猪剥皮(植皮用),华西医院、西南医院等上级专家与我们一道并肩战斗、攻克难关,当一一个烧伤病人治愈从我们走去的时候,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我们是第一个敢于吃“CT螃蟹”的人 60年发展,医院缔造了无数第一,但对我印象最深的还1994年9月率先在达州市(乃至川东片区)引进螺旋CT扫描机的事。 1994年,CT机对于整个四川省来说,都是一个新鲜事物,260万元资金对于当时任何一家县医院来说,绝对都是天文数字。但是医院领导班子以超前的眼光和过人的魄力,贷款引进了达州市第一台CT扫描机,从此达州患者不再奔波到重庆、成都等外地去作CT检查,这为广大患者带来的便利和节约的医疗费用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从那以后,达州第一台彩超、第一台高压氧舱、第一台血液透析机、第一台海扶刀、第一台介入大血管机……如雨后春笋般被医院书写。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质的提升,医院每年保持着至少一至两个市县科研项目,1996年创建二乙,1999创建二甲,医院成为达州市最早等级达标的县级医院。 达川区人民医院 刘永海
" L3 y0 `$ f6 x4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