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6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年味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稿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4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1:3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到了腊月,人们就进入农历了。
腊月的阳光真忙。洗过的衣服要晒,新砍的雪里红腊菜要晒,还有腌过的肉、鱼;骑在梁下一嘟噜一嘟噜黄橙橙的玉米棒儿满腹心事想着开春的事了,辣子一千只总也风不干红红的鼻子,在檐下许是嗅着这淡淡的年味。
“嘭、嘭”,腊月叫溜乡爆米花的汉子炸出了一个个带响的点;还有星星点点的鞭炮,祭灶时,才奢侈挨挨地响着,直到守岁那一夜就满天星似的响开了,鸡鸣也满天打着弧线的礼花,犬吠应和着,若一村的惊叹。弥漫的香味迅及膨胀开去,笼罩如栅,孩子是一只只雀跃的鸟。
年味越来越浓,奶奶也开始炒瓜子或炒花生了。我们就围在锅旁边看,这时奶奶会故意动作用大,让一两颗还未炒熟的瓜子花生溅到锅台上,在我用手飞快地去抢的当儿,奶奶会举起锅铲也像要去跟我抢似的:烫着!烫着!哪里顾及,一眨眼的功夫,我也把瓜子或是花生的仁放到嘴里嚼了。奶奶笑了,我也笑。
炒好的瓜子花生我们是一时吃不到的。爸爸会想着把它们放到“猫叹气”里。当然,奶奶也会藏几颗在自己的围裙里,偷偷地塞给我“香香嘴”。“猫叹气”是一种口小肚大圆形的竹制容器,农家人多半用它放一些食品,“猫叹气”意为连蹦带跳的猫瞧着也会叹气的。心里总盼着快快过年。过年了,“猫叹气”里的东西才会大白于全家,这个从腊月里就开始积攒年味的密匣在我们小孩子的雀跃声中被打开。其实,里面装的也不过就是二斤咸肉、几条咸鱼,还有花生和糕。
糕和鱼一样,是精贵的东西,它和“高”、“余”谐音,能讨村上人的好口彩,讲究也就多了。年三十家家都煮鱼,且要红鱼。煮出来的鱼叫“元宝鱼”,光能看不能吃,但每餐得端上桌,餐毕再端回去。糕能吃,也有时辰。年三十晚上要守岁,一家人围坐在火盆旁。奶奶总是说我们家过去的一些事情,听多了我们也就不感兴趣了。我们会忙着抓一把玉米在火盆里“炸花子”。花子也有不响的,不响的叫“哑巴得敢紧从灰里拨出来。拨出来的哑巴很烫,我们用两只小手飞快地传着,然后放进嘴里。我们常常叫哑巴烫得“非非非”直吹热气,呲牙咧嘴的样,惹一家人的欢心。子夜时满天星斗似的鞭炮响的时候我们也睡着了。不过醒来的时候我们会从枕旁摸出几片糕的。这糕叫“开口糕”,奶奶说吃过糕以后才能讲话。外面的鞭炮又连连的响了,路上邀邀约约是一串串的人,门脸红了,灯笼也挂起来了,日日相处的村民见着面就跟好多年不见似的,说话都那么的喜气……
如今我在用笔记本电脑敲打这篇小文的时候,不时的打开自己的信箱,“ NOUSE”和“E-mai”老是提醒我有未阅读的新邮件,打开都是网友发来的贺卡。有一位老兄真牛,他一口气给我copy了2018张贺卡。春节了,人们有了全新的生活方式,美丽的数字时代她是那么的缤纷,却总是缺少那难以说情的东西,这兴许就是——年味。
忙年
眼看过年了,王大爷的儿媳犯了心事:自己和爱人下了岗,但按照老公爹的主意,摆了个土产摊,虽说吃喝不愁,但过年了能不改善改善?
更让儿媳心中过意不去的是,公爹的每月退休金都“填”在屋里了。过年了老爷子还是混身打混身,连个新布丝没添。儿媳的思想动态王大爷内心洞若观火。他对儿子、儿媳说:“只有你们下得辛苦,我保咱家过个‘肥年’。”儿子、儿媳都是勤快人,就问王大爷有什么打算。王大爷意味深长地笑:“既然你们认头干,今晚就开工。”王大爷一个下午又是锯木板,又是熬石蜡、磨刀子。后来就把自己关在屋里听不到动静了……晚上,他把这半天的劳动成果展现在儿子、儿媳面前:他手端剪纸蜡盘、手拿几把剪纸刀,还拿着吊钱样子。王大爷这是让儿子、儿媳刻剪纸卖。王大爷说:“今天晚上咱们先刻点“大发财源”、“金玉满堂”、“招财进宝”、“四季平安”等吉祥话粗活试试。要是行,明天咱们再上细活儿。”儿子、儿媳异常兴奋,齐声说:“您就䞍好吧,明天咱们见真章儿。”儿子愣是一夜觉仅睡两小时,白天边看摊儿边刻。儿媳除去做饭,挤出来的时间,都用在刻吊钱上了。到晚上一计算,四样吉祥吊钱,每样刻成一千张,共计四千张。王大爷对小两口的刻苦精神十分满意。说:“今天晚上刻剪纸细活儿——“迎春””。儿子、儿媳一看纸样,画面传神、刻工精细,既体现传统又蕴含新意。下午儿子回家吃饭时眉飞色舞地对王大爷说:“爸,那套迎春’,我在摊上刻,就有几位顾客要买。一位中年人说‘不拿到这套剪纸,就不走了’……”
这一来,王记剪纸卖出了名气。你再看看王大爷,头上新帽、脚下新鞋、身穿新衣。连袜子、内裤全是新的。王大爷乐得合不拢嘴,连声说:“给我花这么多钱干什么,你们穿得好,我看着就痛快。”儿媳快人快语:“我们是沾了您的福气,都添了新衣服。”王大爷满心高兴,说:“年夜饭咱们去食品街!”
) t! i; x4 I4 v9 ^4 q
说年味
如今春节期间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可谓丰富多彩,春节时的饮食更是丰盛无比,然而很多人仍感觉年味不足。原因之一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过春节是倾全年的积累,在春节时过上几天平时所过不上也可以说是过不起的日子。
只从吃上说吧,平日里粗茶淡饭,只有在春节才能吃上所谓的美味佳肴,且能解了馋。因此春节对人们来说,尤其是对孩子们来说太不平常了。过去有这样的顺口溜:“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豆篓,三……·”从这顺口溜中可以看出那时过年的一通忙乎,仅这一通忙乎就把年味搅得很浓。我小的时候,对这年味中最感味美的是肉味。
在上世纪70年代,只有在春节时才能饱吃几次炖肉,只那肉锅中喷出的香味就足以令人垂涎。记得有一年阴历二十几,家里炖了一大锅肉,肉的香气不断飘散在屋中,吸引着我。我奔到锅前,用鼻子对准那随着蒸汽徐徐飘出的香味狠狠地吸了下,啊,太美了……忽然我听到脚步声,陶醉中的我马上意识到有人来了,赶紧转过脸,装作什么也没干匆忙走开。原来是母亲进屋来了,她掀开锅盖,用筷子按了按肉,盖上锅盖走了。我望着母亲走出屋,就蹑手蹑脚走近肉锅,低头赶紧闻一闻那百闻不厌的香气,反复几次后我才恋恋不舍离开了锅旁。没想到我这样小心翼翼的行动还是被母亲发现了。家人把我的行动当做了笑料,让我很觉不好意思。
至今我仍忘不了我那时用代价品味到的浓浓的年“味”。
话说过年
同样是过年,中国人对春节的期盼要远远大于元旦,即使是像我这样一个对节日从来都抱无所谓态度的人,在灯笼高挂、鞭炮声声、鼓乐欢庆的春节里,也禁不住“春”心萌动。那是一种对浓浓亲情的向往,对明媚春光的期盼。
现在的节日五彩缤纷五花八门,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各类节日多达三千多个,连海虾、莲藕、槐花、老鳖都有了自己的节日。有一些节,影响也越来越大,如情人节、圣诞节。可这些“洋节日”多半是商家炒作,再加上一些热恋男女的掺和和一些追星族的起哄,想一时取代春节还是蚂蚁撼树,最主要的是它们作为节日还缺乏一种深入到民族骨髓里的东西。那是一种文化,一种心理,一种源远流长的血缘与情感的沉淀。我一想起春节这个节日就为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自豪,全世界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具有如此盎然的诗意。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特别设定一个节日。春节,是春天的节日,如此独具匠心的创意显示的是一个东方民族的慧心。
难道不是这样么?在春节来临的时候,春天还没有到来,江河大地朔风扑面瑞雪飘飘,但中国人期盼春天的心情好像是按捺不住了。诗人雪莱说得最好,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好像是照着中国人的心理说的,或者说中国人最理解这句诗的内涵,他们急切地在冬天设定一个节日来迎接春天。于是,每到这个节日来临,山山岭岭村村寨赛都沸腾了,这时候你到全国各地走走,从上海南京路的步行街到云南大理的小竹楼,哪里还能看到一点冬日的萧条?人们包水饺打年糕,贴年画放鞭炮,舞龙灯踩高跷,大红的对联贴起来,大红的花袄穿起来,大红的灯笼挂起来,一个火爆爆的节日,一个红火火的春天,在花枝招展的春姑娘带领下,唱着跳着笑着闹着欢天喜地地向我们走来。当然,人们对自然界春天的期盼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又在春节期盼另一个春天,这一份暖融融的春意是每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无法抵挡的,这是人与人之间亲情,这份亲情像春天一样诱惑着中国人。除夕之夜祖孙三代合家团聚包饺子,正月十五夫妻牵着手儿去看花灯,爷爷给孙子一个装压岁钱的红纸包;青梅竹马的小伙子给邻家女偷偷塞一条红丝巾;夏天吵过架的男人相约正月初一喝一回酒,杯酒喝下肚,两双结满老茧的大手又握在一起;孤身在外的游子再忙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只为在老屋与亲人吃顿“团年饭”,叫一声白发苍苍的亲娘。即使我们离家千里万里远隔重洋,即使我们人处异邦一身洋装,但在除夕之夜,在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体内的生物钟会情不自禁地一齐指向华夏神州,指向故土故乡,这是一种神秘力量的牵引,像月亮的引力引发海洋潮汐一样,它引发了铁路部门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潮。这是爱的涨潮,所有在外的人都想回家过年啊。有了这个年,我们五湖四海的人心就连在一起,脸就贴在一起,因为我们是《百家姓》上的赵钱孙李,我们是大槐树下的姊妹兄弟,只为回一个共同的家,只为过一年同样的年。
春节,是中国民族的联欢会;春节是迎接春天最盛大的节日。

- |' l! G9 o+ _! v
春节趣俗
我们把春节叫过年,因为数千年来,我国历法一直采用阴历(即农历),又因一年24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年前后,所以就把农历年称之为“春节”。
“除夕”的来历
除夕,民间叫“年十”,意指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晚上。旧岁将在这天过去,新的一年将从明天开始,因此“除夕”在《辞海》解释为“岁岁除”。传说远古时有个凶恶的妖怪叫“夕”,经常危害百姓,百姓无奈只好求助于“灶王爷”。但“灶王爷”也没法治“夕”,便到天宫请神仙, 天宫派了一个叫“年”的少年神仙,在腊月三十这天晚上下凡去除掉“夕”。从此人们便把这天晚上叫作“除夕”,并点燃竹子使其发出爆裂声(现在改用燃放鞭炮),以示纪念,代代相传,逐渐形成“岁岁守岁”的习俗。
“年”的传说
阴历正月初一为“年”,这在我国已流传三千多年。据《谷梁传》云:“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有年”就是收成好,“大有年”就是大丰收。“年”的初义来自农业,古人把谷的生长期叫“年”。一熟为一年。所以古文上有“年,谷熟了”的记述。
“福”倒了
将“福”倒贴表示什么?传说,一次朱元璋要杀人,用“福”字作暗号,贴在被杀人家的门口。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灾祸,命各家在天明前都贴“福”字。其中一家因为不识字,将“福”字贴倒了。皇帝便要把贴倒的那家欲满门抄斩以泄私愤,马皇后忙解释:“那家人知道你要察访,故意倒贴福字,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朱元璋觉得有理,下令放人,以后人们便把“福”字倒贴起来,一来表示吉利,二来以此来纪念马皇后。
饺子的历史典故
从前,饺子原是在除夕午时包,到子时(除夕零点)吃,此时为两年之交,意为“交了更岁”之意。后人取其谐音,称之为“饺子”。
据考证,明朝以前的饺子,称为“馄饨”。北齐颜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偃月即半月型、正似饺子的形状。可见,饺子在我国已有一千几百年的历史了。1968年,在新彊吐鲁番的塔那北区发掘出一座唐代墓葬,出土一个大木碗,里边盛着饺子,仍很完好,其形状与今天的饺子完全相同。《燕京岁时记》曰:“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贱,皆以白面做角而食之,谓之焘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由此可见,吃饺子在我国历史悠久。
春华
简单的土地上隐约地多了几许谁也没有觉察的绿意,经过沉思带着更多的挚著的绿意。
就一切宣告了新的季节的开始。
连空中的雨星也充满了淡淡清新翠绿的凉气。
连走路的人也加快了步伐提起了精神。他们的背影洗涤了疲惫而露出了泌爽和欢悦,在大街或蜿蜒的山路上随意地排列着,游移着,已经是种不可缺少的风景。
谁也没有过多地谈论到种子,因为沉默的事物,只有在沉默的形成中才能感觉。人们保持着少有的兴奋,洁白的语言四处流淌仿如蓝色大海涨潮时叠起的泡沫,哦还有浪花,这不就是预言和梦想已久的春之花朵么?
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春华,在渐渐破土生长。
秋实
更多的时候我们看见的不是果实。
美丽的果实一年四季都能看见,都在吐露芬芳和滋润饱养着健康肤色的心意爽朗的人们。如同人们都时常走在葱笼繁茂的绿荫下。
秋天作为一种更真实的存在,坚硬剔透,深刻的成熟中释放出的巨大气息将我们包围,谁都是这博大土地和深沉岁月中的芦苇或一棵赤膊的高梁,在风中倒伏,逶迤,显露心愿。
优郁和欢欣的人,沉默和喧哗的人,都在这个季节里高大起来。象一座座巨大光亮的山岗。
秋实,更多的是一种纯冽的酒香,是拳头一样实在的精神深入到我们感受的一切事物之中,让我们为之而爱这个世界,爱这个循环的季节,季节的花朵,云水和千停万转的流芳。
让我们活着,亦象一株树一样,倒下了也不感到遗憾。
故乡春恋
春在我的心中,永远是故乡一缕清新的风,支赋有生命而隽永的歌。每当早晨或傍晚,春便会在村庄上空化作一股股馨香的袅袅炊烟,经久不散。
故乡小巷曲曲弯弯,让人猜不透究竟有多深、多长。每年春回大地,我总爱去钻故乡那些青石板路的巷子,踏响满巷的足音。
故乡的春雨如诗如画,每到雨季,春便成了一幅山朦胧水朦胧村也朦胧的天然水墨丹青画,让人看不够、爱不够。记得孩提时代,省城很多画家都爱到我的故乡去画画。他们画山,画水,画树,画鸟,画竹,画小桥人家和风土人情。那时,我便想:长大了当一名作家,用笔把故乡春天的美写出来。
在故乡,最耐人寻味的是在春天里帮爹爹看水轮碾米机的情景。碾米机在春水的推动下,周而复始地旋转着,发出“吱吱呀呀”的吟唱。
春是故乡眩目的七彩霓虹,是田埂上盛开的太阳花,像一粒粒光明的种子,撒满了那片不老的土地。
而最难忘的,就是故乡春天的古戏台了。古戏台是用杉木搭建而成的,每年春季“三月三”“,村里那些男女“演员”们就会在台上给乡亲们演一出“打龙袍”或“白蛇传”什么的,虽不那么精致,但村民还是乐得满脸洪珍像绽开的春花。
我有五年没有回故乡了,总想回去看一看。入春那天,父亲从乡下来,说村里这几年发生了许多变化,并特别告诉我沉默了二十多年的古戏班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又重新建起来了。“今年三月三还要搭台演出呢。”爹爹说,“乡亲们现在有钱了,可还是爱看村里自编自演的戏,它虽然比不上这‘星’那‘星”’的花里胡哨,可它实在。”
爹爹的话像故乡吹来的一缕春风,更唤起了我对故乡春天的思念。到“三月三”那一天,我要再一次脚踏故乡的田埂,穿过故乡的青石小巷,喝一口蜿蜒小溪里的春水,看一看乡亲们在古戏台前脸上重新绽开的春花……
走进春天
今天正是安静的日子。我静静地坐在桌前,铺开这张洁白的稿纸,如同展开自己的心页。面对你的纯净,我充满了与你交谈的愿望,请静静地听我诉说,好吗?
我想你一定会理解”走”的感觉。在那连锦不绝的山岭中,一个人默默无语地负重前行,他或挑担或背篓,无论是上坡还是下山,都使他气喘吁吁,汗淋不己。就在这艰难的行进途中,忽然段平坦的道路那么恩慧地展现在他的脚下,他心中顿时生出一阵轻松,一分感激。他顺势调换一下挑担的肩头,双手向上抬抬沉重的篓底,脚下便显得轻快起来。虽然没有停顿,那也算是前行中的小憩了。有了这一段“走”的积蓄与舒缓,前路崎岖坎坷,也可以无畏攀登了。我们曾经游过几座名山。那些声不吭的挑夫在游人悠闲的目光下踏踏地一步步攀援,只要有一段平路可走,他们便透出比你我更满足的神情。真的,我记忆中许多艰苦已经仅仅化成一个概念,但那“走”的感觉却使我铭心不忘。冬天在挖渠工地上,休息的时候你仰面躺在阳坡,慈祥如母亲般的阳光那么温暖地抚摸着你的面庞。你微微闭目,放下所有的劳苦,一种“走”的感
觉便悠悠然然地飘了起来。
渴望在攀登之后平坦地行走,是人类的基本理想之一,否则我们便无法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寨,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就为了“指通达于”,他不惜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焉的努力奋斗。在我们代代不绝的繁衍相继中,生命基因总在传递着这种不屈的信息,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教我们懂得如何才能享有走”的快乐。当然也有人在世俗的生活中被修理得平庸无能,他们把走都看得劳累无比,更无法理解拼搏的过程与意义。只要能安逸且过,就不会再奋起力争。或许我们真的无法欣赏冬去春来的景色。
从出生的那天起,我们就开始为一个目的努力着:走!那首歌唱到:我们从夜,从夜走到晨,我们从冬,从冬走到春。就这么不停地翻山越岭,跋寒涉暑最后我们总会先到一处想去的地方。那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在那里我将安妥我的灵魂。
今夜真的安静美丽。几乎一个冬天都没有下雪,但今夜雪花象信笺般地飘了下来。雪的宽容很快就把污迹与丑陋整理得干千净净,雪的气味从四面八方弥慢开来,直沁入你的五脏六腑,驱赶着残存的秽气。在深秋悲凉的日子,在寒冬刺心的路途,你曾经听过我忧郁的歌声。今天我要向你说,这场瑞雪已经把春天的喜悦带到门口,从秋冬的艰难中翻越跋涉的我们,站起
来把门打开,迈开轻松的大步走进春天。
乡村腊月
沉甸甸的腊月跌进山里,乡村便氤氲出一番新年将至的味道来。
地上有薄薄一层霜,雾浓浓的,看不见村子的颜色,那样子像睡得很甜。
天边开始发亮,村子便分娩出一条石板路,灰白灰白的,直伸到古井边。
有人挑着水桶在石板路上走动,清脆的响声踏破乡村的宁静,远处便有狗在汪汪汪地叫。人们开始陆续起床,开门声、撵鸡声听得很真切。
白皮放下水桶,便帮助女人收拾锅灶。往灶孔里塞一把松枝,将火烧得哔哔剥剥地响,水开始往上微微冒气。白皮伸出脑壳往门外望望,还不见赵二屠夫的影子。他急了,差大儿子再去请。老二听见,也猴急狗跳地跟着去。
杯茶功夫,赵二屠夫提着一竹篮器具来了。几个汉子与赵二屠夫将三百斤重的肉猪扯上木凳。顷刻,禾坪里响起了一片惊天动地的嚎叫,立刻就围上来一大群小把戏,叽里呱啦叫个不停。
太阳升高了,地上略略有些暖意。
众人七手八脚将猪洗涮得白嫩嫩的,挂在屋檐下。一瓢冷水后,赵二屠夫抡起一柄雪亮亮的钢刀划开了猪的脊背,立刻围过一群人。大人看了看,说硬有四指厚的膘。
有小伙子从地上捡起根擂猪棒,伸到白皮跟前,问:“白叔,请你说说你的快速养猪诀窍?
“嘿,有么子诀窍,我使用的是湖南正虹牌的饲料哩!”一副电视广告中蔡九哥的滑稽样子,笑倒一地坪人。
“鬼样子”。白皮的堂客瞪了一眼,提了一块肉,娇嗔地笑着跑进厨房。砍完猪肉,饭早已熟了,小把戏吵吵嚷嚷地围着灶头站了一圈,大人便在堂屋的桌上摆了满满桌。白皮噔噔地跑进厨房提了两瓶二锅头放在桌上,豪爽地嚷:“喝酒,呷肉!”粗大的声音在堂屋里荡。看样子,要杀个东倒西歪。三杯酒下肚,赵二屠夫的脸就有些红了,话自然就多。说些当年一只手提百十斤肉猪上凳的旧事,让人肚子笑痛。看见一伙后生望着他笑,就眼一瞪,说:“笑么子?那时只怕你们还在娘肚子里瞌睡哩!”人们立马收住笑,有人又上前劝他喝酒。
饭后,赵二屠夫又到另一家,小把戏像撵灯一般,哪里热闹就往哪里挤。
太阳慢慢靠山了,晚霞像燃烧的火,将天边映得绯红,绚丽的霞光里,人们说笑着渐渐散去。这时,青砖瓦屋上升起一缕缕蓝色的炊烟,有风吹来,整个村子弥漫着烤猪肉的清香。
乡村腊月被柏树枝熏得金黄,山里人捧在手里掂了掂,觉得很实在很惬意。
+ ~. _0 ]0 U1 a* x8 }: d1 e7 m
新春写意
春寒料峭之中,崭新的一年,以一种诗意的步态,穿越旧岁三百六十五道涟漪。寒风依然肄虐着,然而春的情愫已在红梅的辉映下烧成一树希冀。遥望岂皑雪线的尽头,一抹生命的绿意正摇曳着旺盛的激情,吉样鸟自天际翩然而来,高亢的歌声复苏大地的本色。许多原汁原味的美丽在新岁祥和的氤氲石中纷至沓来。
村庄被古朴的唢呐吹着,威武的龙灯舞着,传情的秧歌扭着,爆烈的炮仗辍着,美味的佳肴陈酸熏着,沉醉在一片醇厚质感的乡风民俗之中。那些辛劳了年的泥腿,正踱进冬天的憩园,依傍八仙桌击合社戏的节拍。勤劳持家的农妇把里里外外打扫得明净光亮,开始盘算年关的人情来往。在山岭那边,迎亲的队伍正吹吹打打、红红绿绿逶迤而来,新嫁娘的香腮红成了天边的彩霞,甜甜的笑靥里饱含了对幸福的憧憬。此时此刻,乡村年前的氛围像洪水一样漫过农人的心田,这些纯良的人们靠直觉体悟着漫漫的辛劳与殷殷的回报,把对未来的希冀深深镌刻于额头。
故乡的红灯笼高挂起深情的召唤,游子晶莹的泪水流淌着浓浓的乡愁,稻米的馨香飘荡
于家书的字里行间。梦里炊烟袅袅,几回回狂响着蓝色的咏叹。把他乡独处的酸甜苦辣一古脑我塞进行囊吧,然后踏上归途。在温暖的阳光里,故乡的山水草木清新了游子的眼眸,沉湮多日的乡音从哽噎的喉咙里蹦出来,汇成满堂的惊喜。当全家老小坐享年夜饭的时候,别忘了燃响一挂迎春的鞭炮,往日的烦忧飘散成一地的祝愿,而簇新的日子,就从这万户团聚的良宵开始。
徜徉于新年的歌声里,一种如饮酸醪的快感袭遍周身,激越的旋律随同生命的篝火,让芸芸众生颤粟地感到希望和人间的美好。

8 A, L7 n5 f' O7 A
家之情
过年回家是我们跟多人心中的梦想,以至于不畏归途的艰辛,车马的辗转,只要能回家和家人吃上一顿团圆的年夜饭,一年的奔波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家,在我们的心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一个人背井离乡追求名利是为家,一个人浪迹天涯辛勤工作也是为家,一个人早起晚归默默付出还是为家。生命中,我们有太多不能承受之重。但是,为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我们都甘心承受。
家是一根无形的绳,不论游子走得多远,她都能将你的心系住,让你为情记挂。在外,一个人发展得再好,如果没有了家的温馨,那他也只能是一个孤独虫;而一个人再一无所有,只要有了家的支持,他依然会很富有。
我到政府工作已近三十载,依然记得离家时,家对我的期挂:“尊重、感恩。”也正是这四个字支撑起我这三十载,在受挫折不顺心时,从不气馁,从不放弃,痛后坚持求索;在取得进步有所成绩时,也从不骄傲,从不自满,继续虚心前行。因为只有这样,我才对得起家对我的期挂,才为我的家尽了我的责任。说到家,我想到唐朝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一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所以,家不在大小,不在奢陋,关键在家的德行,以德养家,以德育家,这样的家才是我所欣赏的,也是我所追求的。
年末思家,家可欣慰,寄情于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逢春节倍思亲。
过年
过年是啥?什么是过年?
过年是吃!过年是逛公园!过年是旅游!过年是买东西!过年是守岁!过年是拜年!过年是打麻将!过年是睡觉!过年是上医院!过年是找朋友!过年是谈恋爱!不同际遇,不同现状,不同打算,不同想法,甚至不同年龄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说法和过法。这是个人的选择、自由。
一切以年过的吉利、如意、满足、祥和、欢乐、热闹为主旨。别人不能强求,不能说三道四,更不能妄加评论熟好、熟坏。这是作人的本分、原则。
但,什么是过年?我的说法却大相径庭与众不同。我以为:
过年,是一双无形的手,把人生书卷旧一页翻去,新的一页摆在你面前,等待用你的双手去写下新的人生履历来。岁月总是这样不慌不忙地挪着脚步。过年了,不经意间你就长了岁。昔日的时光里不管你是否虚度,不管你是否懊悔,还是喜悦,是收获还是失败,一切都得再来。
疲惫地走过一年,岁月赐于的路段,到了一处新的驿站,但不要忘记,前方还有更远的路要走,人生总在或多或少的企盼,它们是发光的珍珠隐蔽在前方的路途中,只有在人生将尽的刹那,你才感悟到:在人生的驿站上,你其实还能获得更丰富的果实…
人生,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田野,过年就是一颗果实,或丰润或干瘪,它是岁月的馈赠,人们都以近乎相同的形式和绝对不同的心情接受它。只有自己清楚,你心灵深处的枝头上,悬挂了一颗什么样的果实。你以什么样的心情咀嚼它、消化它,剩下一颗种子,是苦果酸果甜果香果,全在于自己如何用虔诚的心和辛勤的劳动去培育。你的双手又如何去锄掉“杂草”。
每一个日子其实就是人生时钟上的一段空格,指针“嚓嚓”地走过,青春匆匆而逝,暮春匆匆来临。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以生命为代价地使用岁月赐给自己心灵的钥匙,上足人生时钟的发条,让人生时钟顺畅地走过每一段空格,直至终点。
天行有常,过年犹如一位老农耕耘一垅田亩,在地头稍停片刻,然后跟着节令,你就要重振精神再次挥动生命的犁铧——有一份耕耘,就有份收获。
过年了!
用你的双手写好新的页人生履历表;
用你的双手在人生驿站上采摘更丰盛的果实;
用你的双手在你心灵深处播下最美最香最甜的种子;
用你的双手上足人生时钟前进的发条;
: p6 a! t3 M- H, q2 J1 ?
喜欢过年
喜欢过年。
我喜欢过年时走在迎春的花市,每一朵都盛开着妩媚的诗行。买一束花送给自己,春天的通知让我感到温润恬然。
我喜欢过年时与亲人团聚,亲情一直保护着我坎坷的人生。难得的欢聚是沐浴着最美的阳光,心儿怎不轻风扑蝶,上升到喜悦的的顶点。
我喜欢过年时忙碌录的香气扑鼻的厨房,与家人一起包饺子。看一排排的饺子如麦浪推涌,心盼望着一年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我喜欢除夕之夜与家人守岁,在电视机前谈天说地。看天下人共同欢乐,忽然觉得这世界多么深深、酽酽的人情味。
我喜欢看年夜的烟花。仰望灰蓝的夜空,缤纷异彩,多么美丽呀,即是心湖正值冬天,也会不知不觉地融化。
我喜欢在初一早晨给远方的亲友电话拜年,听他们喜悦的声音,是多么令人回味。让我也喜欢接听远方那祝福的电话,那千万里的思念,如一条小溪直扑胸怀,一阵一阵地激荡。
我喜欢到朋友家拜年,看朋友的笑靥透出的馨香,我更加理解人间的真情美。我喜欢看望熟悉的长者,道一句吉祥的祝福。老人的嘱托是历经沧桑之后沉甸甸的爱,有令你怦然心动的温暧。
我喜欢与作客的人共饮新的热茶,微笑着回顾过去一年走过的路。不管年龄多长,在每年的春天,我们是重新降生。
我喜欢年后邀朋友喝酒,痛痛快快地畅饮,欢欢喜喜地诉说。史等凡人,能正视自己平凡,一箪食,一壶酒,居陋室,我不改其乐。
我喜欢过年时上街闲逛,随手购一些小小的礼物。看行人靓丽的着装,满脸的喜气,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一副好对联的意境。
喜欢过年。过年使我走向成熟。生命本是一种美丽的过程,年龄越长越对岁月的流逝不再惊叹。青年时过年不同童年,中年时过年不同青年,老年时过年不同中年。虽感受各异,但同样有味儿。从来桃李菊兰,各自芳菲!
喜欢过年,我喜欢积极地生活,日子越不如意,希望越多。人在旅途,倾其自然,让过去的过去,让要来的到来。生活年年可以信赖。活着,就有幸福。
忆过年
草青草黄,花开花落,年又渐渐近了。
“大人望栽田,小人望过年”,这人间温馨的俗语,传了一年又一年,传了一代又一代。过年,那纸扎的旋转的风车,那串串穿街过巷的红嘟嘟的糖葫芦,让孩子们读着,显得非常有生气。
过年,有新衣穿,有鸡鱼肉吃,那火红的春联,那舞狮舞灯的热闹锣鼓,那走亲访友,来来去去的欣喜场景,好逗人又好温馨。
最相忆的要算那温馨恬静的童年了。
我的家乡位于胶东的一个腊梅盛开、翠竹相掩的山村,山村百十来白人家,户相连、屋相挨,村中有大厅夏,请年、祭祖、做喜事家家都到厅厦来,村里建起精雅可观的祠堂,祠堂里搭
有戏台,正月间戏班不断。
爆竹一声接一声。山村快过年了,那时大人们忙着到十几里外的大街上赶集办年货,车推肩担,整条路都香甜香甜,婶婶奶奶们邀伴结群,到溪边石埠上洗衣洗被,抹凳冼碗柜,用尽心
思,似乎一切都要打扮成新的。我们群稚嫩的细伢仔,也跳前跳后聚在起,忙我们的事。听爷祖辈说过年要烧旺火,我们便兵分两路,一路背上柴刀端起冲担,走过溪水上弯弯的小桥,到对面山上去劈杉树枝,砍匹木香,摞柴草,那年月还没有电视机什么的,年三十晚上,家家团聚,餐桌丰盛,围桌举杯过个年。年夜,家家灯彩雪亮,火炮一打,童年的心就躁动了,细伢仔们抱杉树枝、端匹木香、摞柴草,一下子涌到厅厦外的晒场上,燃起了一堆堆象征光明,象征希望的旺火。另一路伙伴赶灯会,拿来板凳,捧来柴草,用稚嫩的手扎禾把灯,用大人发的压岁钱买蜡烛,入夜,长长的禾把灯在家家门前舞起来,在旺火堆前舞起来,舞出山里孩子的精明与欢乐。
正月里,村里的大人、姑娘们都在赶排戏灯,唱地方调,一直热闹到元霄,为了扎灯,村里的扎灯艺人早忙开了,那用彩色绸布扎的龙灯灯珠,漂亮极了,板灯,桥灯,蚌壳灯,旱船灯,高桡灯,简直成了灯的世界,逗乐了我们这群细伢细妮们。碰到外村端着灯笼来送龙灯、桥灯灯帖的,我们心里不知有多快活。火树银花,煞是好看,伴灯的锣鼓敲打着,整个山村沸腾起来,这当儿,我们的禾把灯也凑了进来,舞啊,唱啊,跳啊。过年兴奋的情趣,全融进了舞灯的欢乐。
温馨恬淡的童年在山村刻下的梦,千回百回都在脑际回旋,冬去春归,大地一派春光。尽管我们都做了孩子的父亲母亲,这童真的生活,童年的梦幻却不曾遗忘。
感受过年
又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在欢庆的锣鼓声中给人们带来了暖暖春意。
春节过后,人们难免有一种念恋的心情——但愿天天像过年。是啊!感谢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这个美好的节日,使我们每年的各项工作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开始。在过年时调整好心情,抛开一切烦恼,把好心情尽情地写在脸上,揉和在笑声中。看吧——过年了,小孩子们穿着花花绿绿的新衣在家门口嬉戏、放鞭,在街道上追逐、穿梭;年青的俊男靓女更是打扮的那叫“酷”,在路边、在街头留下一串串欢声笑语。这一切让老年人看了自然会“乐开了怀”。看吧——五彩缤纷的焰火,造型各异的彩灯,噼啪作响的鞭炮,震耳发馈的锣鼓,时时都在提醒你——“年”到了,让你不高兴都不行。想挥洒你快乐的心情吗?你可以插进秧歌队,扭动婀娜的身姿展风采;也可以和着唢呐的旋律,放开歌喉,唱出你心中的愉悦,要么干脆接过鼓手中的木槌,把鼓点敲的更激昂,让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就从这面大鼓上传开去让所有人与你分享丰收的喜悦。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在过年时表现的更为突出。过年了,在外工作的晚辈带上小孩回家看看,带上好吃的表表孝心,其乐融融;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走动,拜个年、谈谈心,互叙友情,情深意浓;同事、上下级领导之间更需要拜访问候,节日之间拉近距离,促膝交谈增进感情;熟人见面,一声“新年好”彼此感觉春意浓浓,即使平时不太融洽的“怨家”,也会在问候与笑声中将尴尬与隔阂化为鸟有。这样的氛围真是太好了。过年了,人与人之间多了些理解与宽容,多了些关心与问候。亲情更浓、友情更深,生活中多了许多好心情。
是“年”这个吉祥的节日把平日各自奔忙的一家人聚到了一块,互相谈工作,论学习,拉家常、侃时事;或一家人驱车外出游玩,无论去公园还是名胜景区都会有景不醉人人自醉的赏心悦目之感;或一家人围桌而座,携手共垒“长城”,来个通宵达旦,把平时工作的压力和约束挥洒个精光,那才叫“尽兴”;要么亲朋好友之间猜枚划拳行酒令,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来个一醉方休。
再看我们的节日市场,更是红红火火,新潮商品应有尽有,买东西的顾客排起了长队。节日的电视台更是忙的不亦乐乎,看吧—电视里今天是迎春晚会,明天是贺岁片,可谓好戏连台。优美动听的歌声勾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总之,把所有吉祥、喜庆的词汇用在“年”这个节日上都是恰当的,所有美好的祝愿在“年”这个节日里全部变成了现实,正如电视主持人对大家的美好祝愿天天开心,万事如意,合家欢乐,美梦成真。但愿天天像过年,愿人们天天都有过年的好心情,轻松并快乐着;愿我们的国家天天像过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贺岁拜年
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又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盛大的一个传统节日,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并大多绘之于各种图像。其中表现形式最多的,要数“拜年”。
“拜年”是通俗的讲法,此外尚有“见节”、“贺正”、“贺岁”等雅称。“拜年”风俗的起源,有着一段古老的传说: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恶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个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它就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算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栓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在一起闲聊壮胆。
这一夜天色渐渐地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堆着芝麻杆,街上却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
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保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相亲见面道喜……所有这些礼节被笼统地称之为“拜年”,这种现象周而复始,逐渐形成了代代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吃芝麻杆吃倒胃口的那种叫“年”的怪物,早就不再到人间来骚扰了。
“拜年”风俗内容丰富,所以相关的图像也多姿多彩,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好友,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更有“心诚”者还有一日:有心拜年,端午止。一般泛指过去交通不便等情况,现在拜年随双休日休满假日止,过年也将临近尾声终止。用你的双手进行新的一轮耕耘吧!
春之情
满园绿意,在人们伸一个懒腰的时刻,又见到了你,见到你身影的轻盈。
这时,金灿灿的太阳让冬之魂温暖和亲吻到你的理想,在季节与季节的缝隙里,小燕子衔出一串串蓓蕾绽开的惊喜。
于是,人们鼓满了心之风帆,追随你飘逸又潇洒的足迹……
那被皑皑白雪冻死的杂念,早就销声匿迹了。你挥动轻风般温柔的手臂,迎来了第一群雁句,让催促须根伸展的小雨,以细细的音响,触探于萌动的世界之中。
人们感恩于你的柔媚,走向原野任你拥抱。你漫溢出的浓浓的馨香,撩拨着一颗颗滚烫的心,在融融绿意之间,掀起一层层泛涌的涟漪。
一切曾经憧憬过的未来,跟随你与小燕子报喜的一声声悠鸣,在大地的瑶琴上奏起了乐章。成熟的纯情,料峭的悟境,全都在嫩枝摇曳的日子里获得灵感。

  l6 c8 b: J/ _! e3 @( G9 q4 m
乡村过年
一年365天,乡下人一天到晚在田间地头忙,又是这么一个好年景,过年便要好好歇息,热闹热闹。
一进腊月,便觉一天快过一天,小孩子们开始掰着手指算过年的天数,二十八天,二十七天……于是想到了极远。忘了吃饭,爹娘来叫,叫回来了,又不安心:“爹,今年要一串千个响的鞭炮。”
“中。”“娘,咱家要买好多肉吧?”“买。”说话间,娘脸上盈满慈祥。
待腊月二十四,该准备贴春联了,到集镇上买了两张大红纸,小心叠了夹在腋下,去村里文化人那里写春联。文化人在村里被叫为先生。写春联的人多,却不乱。男女老少,写好的乐乐走,没写的先将纸放一边,来帮先生忙家务,一边忙边说笑。锅灶里填满柴禾,火苗呼呼地跑出灶膛,把人心暖得热烘烘的。一个年过来,先生的手总要酸痛三四天,可心里舒坦,再没有比受到乡亲们的尊重更幸福的事了。
大年除夕,村里人讲究守年夜,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唠叨。小孩子坐在奶奶的怀里不睡,要等着拾炮竹,即使睡了,也不脱衣服,央求了又央求“娘,明个早早喊我,莫忘了!”可毕竟孩子小,睡了,作起了甜甜的梦。
四更天刚过,不知哪家性急,抢先放起鞭炮来,接着便四下里爆竹呼应,一阵阵从远处、近处荡过来。孩子醒了,一骨碌爬起,拔起鞋往外跑,哪家炮响往哪家跑,看鞭炮正响,先双手捂了耳朵,边侧着身子望,一边作出冲刺的样子,鞭炮响过,一拥而上,捡没响的鞭炮。望望天空以及各家正燃的红蜡烛,摸摸口袋里拾的鞭炮,听着远处的鞭炮声,小孩子乐得嗷嗷地在胡同里跑、村路上窜,以至忘了回家吃饺子,弄脏了娘给新做的衣裤。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全穿得鲜亮亮的,一年总忙在田里,顾不得收拾,今年又是个丰收年,仓里有粮食,袋里有票子,身上新的,脸上笑呵呵的,心里是甜的。见面了,若是长辈,说声“给您老人家拜个年,祝您健康长寿。”若是同辈,道个“春节好”。还要挨家挨户地坐,各家的桌子上早就摆了瓜子、花生、冻米糖、烟等,坐下后笑朗朗地,谈论起人安年丰的好年成。中午时分;村里的秧歌队、高跷队,在锣鼓声中走来了,四周早挤满了人,小孩们像一个个小猴子早就爬上了树枝、墙头,姑娘们则不时对舞龙踩高跷的小伙子品头论足。说着说着,有姑娘红了脸,嘻嘻追打起来。
接下去,还会有放烟花、唱村戏、闹花灯等活动,过年这几天,各家几乎顿顿大碗大碗。农村人豪爽,喝酒讲大碗、吃肉讲大块。有客人来,一摆八大碗,不离鸡鸭鱼肉。肉块方方的,足有半两重,紫红色,汪着油,筷子夹了颤颤的,一口吞了;又端起酒,一口喝了,抹一把嘴,翻过碗来让大家看看是否剩了村里人一年四季在田里忙,耕牛跟人一样与主人风雨劳作,所以过年期间老黄牛的食料也极好。牛儿边吃边甩尾巴,似乎分享着收获的快乐。
时间真快,转眼间年儿过去了,又是一明媚的春天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忙的事多着哩!

; W, y+ b& R- t% `0 h; E# d
* v" x8 a  H# R* k! n. t
作者通联: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道办事处社区办公室 杨敏
$ F3 i+ s+ Y1 G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11-15 15:46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