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一个与往常并没有差别的周五。下午4时许,一条消息刷爆了朋友圈,3个原本在北京没有任何联系的年轻人,同时感到了恐慌。
这条消息后来被称为“3·17新政”,和之后接连出台的规定一起,被称为“北京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3个年轻人中的一个,叫大强,今年是他在北京的第九个年头。按照原来的计划,他准备拿出这些年攒下的钱,把燕郊的房子换到市里,终结到达北京的最后30公里。
现在看来,这个梦想要落空了。
在北京的第一个十年,大写着两个字:买房
因为,根据“3·17新政”,拥有商业性住房贷款记录的大强想要换一套北京市里的房子,要按照“二套房”的标准购置,也就是要多加10%的首付,他之前看上的一套“老破小”,“需要再多拿五六十万元出来”,大强说,“能借的都借了,现在真的拿不出这个钱了”。
大强感到沮丧,“其实现在想想过去这9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以现在的收入,再赚五六十万元,不吃不喝我也需要4年,谁知道4年后的房价多高了呢?”大强说,自己再也没有当年那种自信了,不再相信自己真的能在市里买到房,“变化太快了,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我现在也想不明白了,我可能真的追不上了”。
大强又想起2012~2013年,那一年,他辗转去过几次成都,那时他还想过在成都定居。“(成都)生活真是舒适,那时候看的房子6000多元/平方米,在成都的二环,那时燕郊的房价一平方米也就六七千元”。
现在,成都的房子大概涨到了每平方米一万二三千元,而他在燕郊的房子已经涨到了3万元/平方米。
“现在没什么特别的打算了,市里可能真的没什么希望了,我在考虑换到通州(北京市的一个区)”,但是通州的购房政策要求满足“近3年在通州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
“走一步看一步吧”,大强说,最近他考虑等大望路这边租的房子到期,就回到燕郊把房子装修一下,搬过去。“这么辛苦买的房子,怎么也得住一住。”
明年就是在北京呆的第10年了,第一个10年,他的人生时刻表被房子牢牢拴住,而人生又有几个10年呢?结婚、生子、立业,这些事都被提上了新的日程。在北京的这9年,房价年年涨,大强觉得只要是能买得起的时候,一定要果断出手。
突然增加的首付,突然缩短的贷款年限
与大强相比,小翔和刘航的状况更加棘手。
3月17日,他们要购入的房子都没有进入网签程序,即他们的二手房交易尚未得到北京市住建委的官方认可。这意味着,即使他们和房主、中介都签订了合同,但进入网签程序后,他们可能会面临新的变化。
刘航担心,如果贷款最长年限从30年降到25年,他的月还款额有所上升,自己能否承担得了。
比刘航受到冲击更大的,是刘航购买的二手房的原业主。
这位业主卖房是想以小换大,以远换近,这也是北京郊区很多业主的诉求。他想拿卖房钱,去付北京城里的一套学区房的首付。定金也已经交了。这位业主说,他要买的学区房的业主也面临同样问题。他们就是被俗称为“连环单”的其中两环。
“3·17新政”出台后,这个房主买的住房算作非普通住房,首付要达到80%。
卖给刘航房子的业主说,他很难多出首付买入看中的房子,也担心刘航何时能把全部购房款汇入他的银行账号。因为银行回复,贷款何时发放,尚不能确定。他们推测,“连环单”的下一环,也可能会面临同样的窘境。
刘航和小翔各自去询问中介,中介回复他们,要等北京市住建委和银行的进一步回应。
3月17日晚上,小翔找了几个朋友出来聚聚。在饭桌上,大家纷纷祝贺他,房子买得及时,房价也涨了不少。他只能笑笑,把话题岔了过去。
住月租300元的床位,5年攒20万元只为买房
明年,就是大强来北京的第10个年头了。回想过去的“拼房岁月”,大强不觉得苦。
“地下室太贵了,我租的是床位,300块钱一个月,七八个大老爷们儿住一间”,大强笑了笑,“我觉得大家住一起挺热闹的”。2009年,他建筑专业毕业,从河北沧州老家辗转来到北京,“刚开始实习那会儿,我觉得我一定会离开北京的,因为房价太贵了,这座城市和我好像没有什么关系”。想法的转变是在2011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他,年薪已经涨到十四五万元。
那一年大强26岁,他拿着一万多元工资,住着月租300元的床位房,每月餐饮、交通、应酬等开支加起来不超过1000元。“我要攒钱,我对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先攒20万元,如果我去住大房子,我攒不到这个数的。”
攒钱是为了什么?“买房啊!”从2009年到2013年,为了这个信念,大强住了4年床位房。2014年,他终于买到了房。
大强的房子在燕郊的南城,属于河北省三河市,但在大强看来,这已经算是实现了“留在北京”的念想,因为燕郊距北京只有30公里。
作为一名计划性极强的处女座,大强买房时选择的是小区和周边设施都比较完备的一套小三居,最小的卧室还可以改成书房。“选择这样一套户型,是因为我还想最终在北京市里买房。能够在郊区买房的人,一般都会选一个环境好一点儿的,适宜居住的房,我就按这个标准选。这样将来卖房,也好卖一点儿。”大强说。
2014年,他靠着没日没夜地绘图,终于攒到了20万元,加上家里支持的10万元,凑够首付30万元,再加上30年按揭贷款,购入了一套总价99万元的88平方米的房子。即便是燕郊,那一年的房价也已经是1.1万元/平方米了。
至今,大强仍能清晰回忆起买房那一天的情景,他从市里坐815路公交车去看房。“当时对于房子其实不太了解,到现场才发现大家抢房跟抢大白菜一样。”
后来大强瞄准一套户型和楼号都还不错的房,“我立刻给家里打电话,我妈妈接的,我说妈你给我汇2万元付定金。”大强说,“我妈什么都没问,说你别挂电话,你爸已经在转了,应该很快能到账。”
虽然钱很快到账,但大强看中的那套房还是被别人抢走了。最终他买到了同一个小区的另一套房。大强踏实下来,他仍然继续在市里租房工作、生活。经济压力减小后,他也不再租床位,与人在大望路附近的老旧小区里合租一套房。
虽然是与一对夫妻合租,但当被问到“自己住一间房是什么感觉”时,大强使用了一个词,叫做“奢靡”。在他看来,在这座城市的“奢靡”就是“自己住一间房,可以用来做录音棚,拍东西,当工作室,可以抽烟、喝酒,点外卖”。
那时的大强觉得生活是有奔头的,充满希望。
“等我缴纳满五年社保,再存一些钱,我就可以在市里买一个小户型了”,大强用了一个词形容了自己过去4年的工作状态——“没日没夜”。“跟朋友聚会时,突然接到甲方通知回公司改图是常有的事儿。”
去年年底,他拿到一笔可观的年终奖,也瞄上了一套房,虽然户型、环境都不令人满意,但毕竟是在市里,是他9年前就想要的生活状态。“首付要拿近300万元,虽然这几年积蓄基本都还了贷款,可是燕郊的房子涨了很多,差不多能凑够首付。”
在大强看来,换房这件事非常紧迫。然而现在,他的换房梦只能搁浅在路上。
为什么要买二套房
与奋斗5年终于买到房子的大强比,小翔要幸运一些。
小翔来北京工作一年多。毕业不到一年,他就拿到了北京户口。他的家境不错,父母在8年前,给他置办了一套面积大约70平方米的房子。他们赶上了限购前的最后一波,房子也成功地落在了父母名下。
小翔是个注重生活品质的人,家里没有什么负担。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他,一有休息时间,就和朋友聚会。工资虽然不低,但没有太多积蓄。到了北京之后,他一直租住在单位附近的一个大开间里,而父母为他准备的房子,一直出租。
2017年年前,小翔几乎没有考虑过买二套房。但过完年后,他突然发现,买房几乎成了身边朋友唯一的话题。
“有房票必须买。”这是一位已经买了房子的同乡坚持的理念。他告诉小翔,有资格买房却不买,就是浪费。
2月底的一天,在看了一周房之后,小翔选定了一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单价约9万元/平方米的两居室,房子面积大约100平方米,首付近600万元。
最终小翔签了合同,付了50万元定金。同乡提醒他,近期市场热度较高,建议他出较高定金锁定住房,以防房主因为市场价格走高变卦。
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在走出中介的那一刻,小翔给父母打了个电话,“搞定了,准备钱吧,需要在一个月之内筹齐600万元。”
小翔签了合同的第二个周末,刘航也完成了买房的人生大事。
刘航和谈了多年的女友都在传统行业工作,税后月收入加起来两万元左右。因为双方家庭能力有限,只有合力才有希望购房。两个人已经耗费了几个周末去北京远郊看房。他们的预算在总价300万元以内,且必须是“满五唯一”,这样才能避免高首付,也能多贷一些款。
终于,他们敲定了远郊房山的一套两居室,位于南六环以外,但单价仍近4万元。他们看中的是这里通地铁的预期。尽管,这里离刘航位于北五环的公司,直线距离有50多公里。即使通了地铁,单程也需要约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