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拆下的各种木梁、条石、柱础、雀替、廊檐……这些构件在李晓春的眼里都是宝贝。这个廊檐雕刻的是将相和。 用手轻抚这些老宅的一砖一木,你仍旧能感受到它的温度。李晓春的想法很简单,希望能让后人体验到祖辈生活起居的真实状态,承载老宅记忆。 坐在古老龙门下,品一壶老树普洱,看院里桃花很是惬意。 立春了,李晓春在老宅里挂上红灯笼,他也希望有一天能在屋檐下抚琴一曲,清歌一首,回味下古人的生活。 砖用的是老旧柴火砖,瓦片还是老底子的铺法,“压七露三”——这样即便掀掉中间一块,也不会漏。 李晓春站在古戏楼上向外张望,楼外春意盎然。在他的想法里这栋楼就应该只保留框架结构,让后人一眼就能看到中国古建筑的结构之美。
# I5 a$ k- A9 _4 ^修复这些老宅,李晓春收集了很多老料。 酷爱传统文化的成都人李晓春,不愿意看到老宅慢慢腐化消亡,他花费了10多年时间,倾其个人所有,将八栋川派建筑的一梁一柱,一砖一瓦分拆、理清后运到成都。如今,这些珍稀的建筑材料正在他手中一一复苏。 来到温江万春镇,拐入一片苗圃,穿过百十株大树,几栋老宅构成的古建筑群赫然屹立在眼前。有的老宅已经恢复了原貌,有的还只是框架结构。“你可别小瞧它们,它们都是我的老情人!”李晓春坦言,搬这些老宅实属不易,一砖一瓦,一梁一柱,每个构件都要按拆卸顺序编号,然后再重新垒建,前前后后花费了1万多个工。 已经是倾其所有的他,如今是有点钱就继续施工,总希望有一天这些老宅能在自己的手中涅槃重生。 这8栋老宅,都是明清时代的建筑,有的是县太爷的宅院,有的是大户人家的祠堂,有的是龙门,有的是戏楼。远的屹立在剑阁的山脊,近的位于金堂淮口乡下都超百年以上历史。李晓春第一次见到县太爷的那间大房时就心疼不已,好好的老宅活生生被人锯了一面山墙,拆下的木料都被卖了。 当时李晓春想把它买下来,碰了钉子,这栋不到100平方米的房子涉及到8家人的产权。李晓春在几个月时间跑了4趟剑阁,一家一家去谈条件,最后才将老宅保下来。 老宅拆下的各种木梁、条石、柱础、雀替、廊檐……在李晓春眼里都是宝贝。编号记录后的这些构件装了满满几十大卡车。构件运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理和除白蚁,老宅的木梁多是直径超过40公分的野生柏木或是红松。清理时为了不伤到木料本身,不能用化学制剂,更不能用金属硬物来清理。工人只能用硬刷子一点点刷,直到最后露出木纹自然的肌理。有的木料被白蚁侵蚀得很厉害,还要用天然药材烟熏火燎消除后患。 修复老宅的主工,是他请的一位67岁老匠人,古建的所有图纸都在他的脑袋里,怎么放线、哪里开榫,全凭老人说了算。 老宅的屋梁中央有两个栩栩如生的龙头,两侧还有凤首,惟妙惟肖。说起这个,李晓春有些得意。“这是全手工堆出来的,叫堆塑。成都没几个人能做了,塑这个的师傅也快70了。”堆塑,是古建筑修复中的一项技艺,用水泥、石灰、麻筋、沙子等材料,通过贴、雕、塑等方式手工堆出来。费时费工还很考技术,完全凭师傅的手感,塑一个龙头要花上十多天时间。 2月14日是情人节,前一天,李晓春和女友在院落里点了不少蜡烛,在星星点点的烛光映衬下老宅更具美感。他的想法很简单,异地复建,原汁原味地重现老宅风情,能让后人体验到祖辈生活起居的真实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