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3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一小区老人组建乒乓球队 抱团养老不再孤单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6 15:1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卓锦城小区的老人由打乒乓球而结缘,进而抱团养老 摄影记者 王红强

  老协乒乓球队里,老龙对电器维修兴趣浓厚;一头银发的老宋是球队的“专车司机”;退休前在新疆工作的小邓擅长做手抓饭;退伍前在部队带兵的赵营长擅做糖醋鱼,弹吉他也很有水平……

  “大家都有自己擅长的,一群老年人坐到一起,相互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65岁的匡祖生说,大家从以球会友,到一起解决退休养老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也算是互相找到了依靠

  一到午饭时间,卓锦城小区二期的老龙家就热闹起来,小区乒乓球队的队友们陆续赶来,一人一道成名菜,轮流施展厨艺,糖醋鱼、手抓饭、宫保鸡丁……相继端上桌来。

  老龙今年69岁,是卓锦城老协乒乓球队队长。去年开始,他召集大家到他家做饭吃,午饭后便到楼下打球、聊天,队员年龄普遍在65岁以上,有大学教授、工程师、退休医生等。这支球队在运动之余还互帮互助。球队的老宋概括说,大家各尽其能,抱团养老,很好地解决了老年生活孤独的问题。

  “独守空房” 家里装5个收音机

  老龙名叫龙文智,队里都喊他龙哥,退休前是地震局的高级工程师。退休后,他一个人住在卓锦城二期1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他在家里装了5个收音机。“走到每个房间都有声音,保证家里有气氛。”老龙透露,孩子在上海,老伴也去那边帮着带孩子,自己一年只过去两次。

  小区里很多老人都跟老龙的情况相似,他们常常开玩笑,说自己“独守空房”。好在,乒乓球成了大家聚集的纽带。

  2011年,小区组织了一次乒乓球比赛,老龙接触了几位球迷,组建起卓锦城老协乒乓球队。几年下来,球队发展到30人左右,市里老年协会有活动,大家就组队参加,赛后一起聚餐庆功。

老龙展示聚餐的账本 摄影记者 王红强

  “集体食堂” 记清账目然后平摊

  72岁的老宋在球队里年龄最大。去年10月,老伴离开让他一度沮丧。“衣食住行,最难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曾经的大学教授老宋坦言,他不会做饭。

  老龙赶紧找到老宋,邀请他到自己家吃饭。随后,球队里没和子女住在一起的几位老兄,也干脆到老龙家搭伙。老龙家就此成了“集体食堂”。吃一次饭,老龙就把账目记在本子上,然后大家平摊。做饭是谁有拿手菜就亮出来。退休前在新疆工作的小邓,擅长做手抓饭;退伍前在部队带兵的赵营长擅长做糖醋鱼;老刘抄手做得好,大家干脆叫他刘抄手……

老龙在维修电器

  各施所长 相互帮助相互依靠

  老龙对电器维修兴趣浓厚,小区里谁家孩子玩具坏了,他都要帮忙处理。他家书房桌上,摆了一桌的维修设备。老龙指着桌上的音响,一脸得意,这个捡来的音响,他把线重新连接后完好如初。他还用一毛钱的代价,修好了一个3000多元的烤面包机。团队里谁家有个收音机要修、电灯短路等都是找他。

  “我家的电饭煲、音响,都找他修过,他就是我们队里的‘活雷锋’。”老宋不停夸,让老龙也谦虚起来:“你干得也不少啊!”老宋有40年驾龄,是球队的“专车司机”。老周要去骨科医院看病、老徐要去坐飞机,一头银发的老宋第一个站出来,包接包送。球队参加比赛,他也是后勤保障,买水买水果都是他一人搞定。“一点油费他都不收。”一旁的老伙计补充说。

  队里的老汪介绍,赵营长在部队时,借培养“两地人才”的机会学起了厨艺,“他可是三级厨师水平”。每次做饭,赵营长都是一马当先,进行技术指导。退伍后,凭借吉他水平,赵营长还在琴行执教5年,每逢聚会,老汪和队友们引吭高歌,赵营长则吉他伴奏。

  “大家都有自己擅长的,一群老年人坐到一起,相互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65岁的匡祖生说,大家从以球会友,到一起解决退休养老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也算是互相找到了依靠。

老人们在老龙家吃饭 王红强翻拍

  人情味足 有滋有味不再孤独

  老宋的孩子都住在成都,曾邀请老宋过去一起住。“可我还是喜欢一个人住,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老宋说,孩子在开公司,经常到上海广州出差。

  “远亲不如近邻嘛,这种自由组合的抱团养老模式,解决了老年生活孤独的问题。”老龙如果要去儿子家,就把钥匙丢给老伙计,帮忙把泡菜坛子看好。

  喜欢跑马拉松的老林,一次意外,中风瘫痪在床。邻居小周同是球队队员,每天承担起照顾老林的任务。“每天晚上他还要去帮老林洗脚。”老龙说,小区的人情味,让家住九里堤的老刘也喜欢上这里,每天赶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往这里跑。他说,大家一起生活,日子有滋有味,娱乐花样百出,运动一直坚持,最重要的是,一群老人完全没有和社会隔绝开来。

  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专家点赞

  从兴趣小组到抱团养老

  解决了老年人社交问题

  四川省养老服务协会副秘书长罗谦认为,这些老年人自发组织起来、相互抱团是一种很好的社区养老模式,为老年生活解决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社交。

  “很多人认为影响老年人生活的都是身体问题,其实社交问题更为重要。”罗谦说,步入老年,退出社会主流,很多老年人都存在精神上的空虚,而中国的老人在和儿女沟通交流上又相对匮乏,因此就需要帮助他们重构社交网络。

  “这种以乒乓球为纽带的兴趣小组发展成抱团养老,很好地解决了社交问题,不仅身体上得到了锻炼,也丰富了精神世界。”罗谦表示,社区也应该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帮助老年人找到自己的“组织”。他们协会也希望能够给社区提供更多支持,推行老年大学进社区等活动,丰富更多老人的晚年生活。


1 y: m1 |6 B2 w* B1 J; V% a
/ d4 f: B2 ~4 u" W5 ~+ a& V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6 06:44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