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习近平振兴中国经济的战略和战术)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复杂局面,作为世界经济发展领头羊的中国经济该拿出什么样重大举措才能再创奇迹?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给出答案:“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 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一、战略上坚持持久战 战略是谋划全局、决定长远的策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需要从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并进行系统的战略谋划和战略布局。2012年9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许许多多重大问题需要进行战略谋划。凡是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和党的建设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都需要从战略上进行思考、研究和筹谋;凡是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各种重大问题,也都需要从战略上拿出治本之策。” 持久战的战略,最初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着名的《论持久战》,科学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根据中日双方力量对比、战争性质、人心所向、国际条件等因素,并得出正确结论:中国既不可能灭亡,也不可能速胜,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持久战的思想成为抗日战争中我们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习近平将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运用在经济工作中,提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战略上坚持持久战”,这是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基础上做出的科学抉择。我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深度交融,经济总量世界第二、货物贸易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全球最多,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冲击后的深度调整和恢复过程之中,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目前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我国经济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因此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坚持持久战,就要把握经济发展全局。只有妥善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中国的经济发展才能更和谐、更可持续。2013年11月,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说明时引用了清朝陈澹然的《寤言二·迁都建藩议》里的名句:“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习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家来自不同部门和单位,都要从全局看问题,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 坚持持久战,要着眼长远,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擘画经济发展蓝图,要围绕实现战略目标正确处理各个阶段的关系,使当前目标的实现为长远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必要时要牺牲眼前利益确保长远利益。同时还要长双“千里眼”,既要看得更准,更要看得远。习近平曾在离任宁德的临别赠言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的道理,克服经济建设中的急躁情绪和短期行为,做长期艰苦的努力。”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也曾指出:“要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深刻揭示并凝聚了统筹兼顾的辩证法,是指导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南。我们做一切工作,都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我们强调求实效、谋长远,求的不仅是一时之效,更有意义的是求得长远之效。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事要放胆去做,当前不见效、 长远打基础的事也要努力去做。千万不要‘空前绝后’,出现‘前任的政绩,后任的包袱’,甚至犯下不可补救的过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013年9月5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发言时强调:“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坚持持久战,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并干到底。为政之要,贵在力行,重在履事。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干出来的都是实绩,广大干部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朝令夕改,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战术是针对局部问题、短期问题,在具体工作中使用的策略。毛泽东说:“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也就是说在整体上我们一定要藐视它,在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上我们一定要重视它。”毛泽东提出不要打消耗战、击溃战,而要打歼灭战。他说:“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他还强调:“歼灭战和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包围迂回战术,同一意义。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从总体力量上看,敌强我弱;但在每一个具体的战役或战斗中,如果我们用三倍、四倍、五倍甚至六倍于敌人的力量包围和打击敌人,打歼灭战,就会不断消灭敌人,把敌人一点一点吃掉,最终就会将局部优势逐步扩大、转变成全局和整体优势。习近平承继并发展了这种思想,并将它运用到经济工作中,提出中国经济在“战术上打好歼灭战”。对于歼灭战的精要,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曾说:“必须突出重点、聚焦问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打好歼灭战,就要求我们突出工作重点,明确主攻方向,聚集问题焦点。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 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要针对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点。” 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统工程,头绪多,任务重,上来就必须有气势,先集中力量把主要改革举措推出来,然后集中力量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打好歼灭战,要求我们从具体问题抓起,抓紧抓细抓实。2014年6月6日习近平在中央深改组第三次会议上强调:“改革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打好2016年歼灭战,要瞄准经济结构性改革,抓好五大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一是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二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降低社会保险费,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降低电力价格,降低物流成本。三是化解房地产库存。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四是扩大有效供给。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使劳动者更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五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信用违约要依法处置。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 “十三五”的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战略战术已经给出,等待我们的是信心和干劲。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让我们用久久为功的韧劲和立竿见影的狠劲,“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起来打好中国经济的歼灭战、打赢世界经济的持久战。 (来源:中国干部学习网)
. y3 a% |$ {# u# e! l$ m#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