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4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老汉一天内给自己办红白喜事 只为图个热闹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6 11:5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每日人物 单朴 发自山东日照  
  年前的腊月廿八,日照市上卜落崮村66岁村民张德样觉得这是他这辈子最风光的一天。
  “没有上万人,也得有八九千人”,满山遍野为他而来。
  这一天,他完成了三件人生大事。
  他操办了自己的葬礼,办了寿宴,娶了一个叫胡百花的纸扎的老婆。在村里这还是第一次,这让他在十里八乡出了名。
  尽管张德样弓着身子有点笨拙的爬进坟墓里时,惹来的是围观村民的哄堂大笑,这个固执的老人仍然觉得,“钱花得不心疼”。
  死亡对他来说从来不是忌讳。
  无儿无女,也没有太多念想的张德样觉得,活着穿上寿衣才是享受,亲眼看看自己葬礼的样子才踏实。
  他并不在乎别人的说法。就像他当年给村里修路给自己立功德碑一样,弄出点响动对他来说,无比重要。
  深思熟虑的“出殡”
  张德样眼神不好,22岁那年不小心摔倒,一根棍子正好戳中了右眼,落了个二级残疾,看手机必须找个暗处才能看清楚屏幕上的信息。
  2月18日下午,他趴在了别人家的墓碑后面,蜷缩在坟头上看起了手机。1米4的个头,墓碑遮住了他大半个身子。
  这几天,他比以往忙了许多,很多记者打电话找他。有电视台让他去济南做节目,往返和住宿都是免费,他正在考虑去不去。
  他闹不清上电视对他是有好处还是有坏处,就这个事情询问了很多人,仍拿不定注意。
  他没想到“活人出殡”能出这么大个名。
  有邻居说张德样一辈子“傻傻呼呼”的,但他多次说,再没有比自己的脑袋更好使的了。关于“活人出殡”,他就“深思熟虑”了一番。
  过去,外甥外甥女结婚、生孩子,他都要随礼。现在都有了重外甥重外甥女,还要不要随礼?
  张德样要通过为自己搞一场“出殡”,看看他在亲戚朋友心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他说,不走这一步,我啥时候都不清楚谁会到我眼前。
  看望他的以后继续随礼,不来看望他的以后他就不费心了。
  腊月廿八,“出殡”那天,按照张德样的说法,村边山坡上站满了人,人山人海,“天南地北的都来了”。这让他很高兴。
  但张德样的亲外甥,那天一个没来。
  张德样的二哥张德乔也没来。张德乔说,很多亲戚没去,一是因为面子上挂不住,二是因为生张德样的气,觉得他这是浪费钱。
  对于弟弟的种种举动,他觉得更多是因为他想干啥干啥,“自由惯了”。
  在村主任张茂宁看来,张德样是个古怪人,别人说话听不进去,“总是干事和别人不一样”。这个糟蹋钱的葬礼,张茂宁不去。他认为别人去,也不过和张德样有人情来往,还个份子钱,凑个热闹。
  张德样也有另外的打算。他本来认为这场“出殡”能收八九千的份子钱,实际上却只收了3430块钱。
  他为这场“葬礼”花费了16000多块钱,让他几乎没了任何积蓄,还欠下了3000多块钱的债务。
  虽然张德样待在敬老院吃住用不着花钱,但他还是要比以前更紧衣缩食了。以前每月花销差不多在五六十块钱,平时会吃点零嘴,以后则要少吃点了。
  但烟不会少吸。他随身带着烟叶,烟叶一斤6块多钱,可以抽上两三个月。
  寿宴:没想到活到了66
  村头饭店,张德样去那里吃饭。老板娘说,“他捡了一辈子破烂,能吃个面条就不错了。”
  腊月廿八,他不仅为自己“出了殡”,“出殡”结束后,还提前为自己操办了寿宴。寿宴比吃面条丰富得多,共办了八桌,十道菜,还有一大碗羊肉汤。
  吹完了白事的班子又为他吹了红事。
  小时候的张德样没想到自己能活到过66岁大寿。
  他说,“一生下来自己就是个废人,婶子大娘甚至连我自己都觉得活不下来”。
  5岁还不会走路,7岁走路还磕磕碰碰,摔倒了需要被5岁的妹妹拉起来。
  张德样小时候住的房子后面就是学校。和他年龄相仿的一位表外甥女说,她们在上学的时候,就看见张德样趴在窗户边眼巴巴地看着。
  张德样的少年时代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
  9岁的时候没了娘。他说,娘还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嘱咐他的两位哥哥,就是剩一口饼,也得挤出一粒渣子给张德样吃。
  12岁又没了爹。那时,他已上了三年学,他清楚记得四年级的书本已经发了下来,但他不得不辍学。
  辍学之后,为了活下来,只能去要饭。
  表外甥女说,那个时候,张德样他们家,连地瓜都吃不上,只能吃地瓜秧子。把秧子碾成面,连饼都捏不成,吃起来像土一样,但张德样仍得大口大口地吃。
  “包干到户”后,村里开始有人出去打工。用张德样的话说,有本事的人挣大钱去了。
  1986年,张德样也去打工,去了烟台,给人家放牛。前两年一天挣两块五毛钱,到了第三年工资每天涨了五毛钱。但到了1998年,每天依旧只挣这么多。
  不打工了,他回日照捡起破烂。马成年是他在捡破烂时认识的朋友,当时,马成年在家具厂工作,就让张德样把捡到的垃圾寄存在他那里。
  马成年觉得张德样这人不错,仗义,值得交往。但这人也挺倔,不听劝,爱折腾,但也总折腾不好,最后把自己折腾进了敬老院。
  表外甥女说他一辈子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一分钱攒成一毛钱,一毛钱攒成一块钱,一块钱攒成十块钱”。
  张德样用他攒的这些钱,主要干了两件事情,在村里修了一条200多米的上坡路,为自己搞了一场“活人出殡”。
  钱就是用来花的,这是张德样现在的人生哲学。他说,无儿无女,也不知道把钱留给谁。最好的是留下一个名声。
  “我一个孤寡老人,一个残疾人”,张德样说,留点名一辈子就值了。
  名声:一条路和一个碑
  站在村头农田旁边长约200米、宽不到两米的上坡土路上,他希望每日人物(微信ID:meirirenwu)能把这条路从上拍一遍,从下也拍一遍。
  他还想让每日人物(微信ID:meirirenwu)为他拍张照片。
  他努力站直,把右手指向这条路。这是2014年,有媒体采访修路事情时,摄影师让他摆出的造型。他还特意找到这个报道,打印了出来。
  修整这条上坡土路,是件让他非常骄傲的事情。他觉得小时候都填不饱肚子,现在都可以修路了,做了一件很多人都做不了的事情。
  他从2009年开始修路。2014年,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第一次修路就花了他一万多块钱。当时他找来挖掘机,从外边拉土修路。修了十多天时间,整条路才修成。
  他说,最近一次修路是在2015年12月6日,他还是找来挖掘机,用土铺了一下路。但现在,这条路又变得坑坑洼洼。
  他说,这路修了好几次,每次修好,过不久就会被雨水冲毁。为了这条路,他已花费了26000多块钱。
  村主任张茂宁和他说法不同。张茂宁说,张德样修路不可能花那么多钱,只是用土铺一铺。
  张茂宁觉得,这条路也没必要修,村里那么多条路,为何只修通向张德样他们家坟头的那条路?
  张德样修的那条路上头就有他的坟墓。他在2002年为自己修了坟墓,他对此的解释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
  张德样承认修路部分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坟墓。但他也认为,这是做好事,是为了“发扬雷锋精神”。
  他也有不满。三好学生都能得上奖状,他做了好事,为什么没有人来表扬,来慰问?
  2015年7月3日,他花了2000多块钱在路边为自己立了功德碑。
  碑文是他让人刻上去的,“他受到记者、村委领导和村民赞扬,三庄镇党委上卜落崮村领导要把他的事迹永远发扬下去!”。
  这个碑文有明显的错误,把“2.6万”写成了“2。6万”,把“2米多”写成了“2。多”。
  张德样并不在乎这些错误。他觉得,有了这个碑,这辈子可以留下点什么了。
  张德样固执地认为,这条路可能十年后就没有了,可这个碑一百年内都会有。
  朋友马成年对他说,这个碑没人在乎的,随时都可能没了。张德样听后沉默了,埋头抽起纸烟。
  “娶妻”:你等着我
  张德样一冬天都没穿袜子,整天待在敬老院里,冻不着。
  他已经在三庄镇的敬老院住了差不多六年,大部分时间和院子里的20多个老人待在一块,有时候玩玩纸牌,打发时间。
  平时,他穿着农村老人常穿的黑灰色布衣裳,戴着蓝灰色的帽子。
  出殡那天,他穿上了至今买的最贵的一套新衣服。280块钱,蓝色丝绸质地的唐装。
  在这一天,他不仅要“出殡”、办寿宴,还要“娶老婆”。
  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年轻的时候相过两三次亲,但1米4的身高、坏掉的右眼,以及贫穷的家境,让他不可能成功。
  这一次娶到的“老婆”是用纸扎的,有两个,都差不多半米长,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
  他的“老婆”还有名字,叫胡百花。是别人随便叫的,他也就跟着这么叫了。
  张德样抱着老婆“胡百花”参加“活人出殡”仪式。
  “娶老婆”包含在了“出殡”的环节里面。
  他说,人这一辈子要娶老婆,但他与“老婆”就相处了那么一会。
  “老婆”要和纸扎的“金山银山”这些祭器一块烧掉。
  烧掉祭器时,他放了六箱“顶天雷”。
  他捧着“老婆”说,“胡百花,你先到阴曹地府等着我,我过些时候就来”。
  除烧祭器外,正常的出殡仪式,张德样的“活人出殡”差不多也都有了,甚至更好。
  出殡要请吹鼓手,他就去请了青岛的。他觉得青岛的要比本地的吹得亮吹得好。
  他专门花钱请了人,这些人穿着长衫给他磕头。还请了秧歌队,请了他口中的“美女”来跳舞。
  2月18日,在张德样的坟地附近,有村民在放羊。张德样和他们唠嗑,谈及“出殡”,一村民开玩笑说,张德样这事全国都没有过,国家领导人都得知道。
  关于这场“出殡”,张德样有不高兴的地方。他没有孝子贤孙。在正常的出殡上,许多本由孝子贤孙做的事情,只能由他自己来做。
  但总体上,他是高兴的。他觉得,搭灵棚那天刮起了大风,但隔天“出殡”,不刮风了,还不下雨,来了那么多人,让大家看得都高高兴兴,是一种“福分”。
  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亲戚朋友能热热闹闹地待在一块,在那一天这个愿望部分实现了。
  只是腊月廿八的热闹过去了,到了除夕,他又成了孤身一人。整个春节,他都待在敬老院,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
  “出殡”后,张德样不再关心身后事。他睁眼看到了,自己死的时候谁会到眼前。
  假若真的到了出殡那天,他已经不在乎了,反正眼一闭“啥都不知道了”。

0 U6 |7 p2 L& H1 G9 Z+ T) W& f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11-15 14:34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