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女孩朱杏园 家人供图
据郑州晚报报道,高一女生朱杏园因学习成绩下降被家人批评,竟然带着一把水果刀负气出走,而她在公交车上留下的“不想活了”的语音信息,更让家人担心不已。
16岁女生带着水果刀离家出走
25日上午9时许,16岁女生朱杏园离开龙岗新城的家,家人连续拨打她的手机都被挂断,后来手机就无法接通了。
爸爸朱国勇立即发动亲友分头寻找,母亲发现女儿离家时带走了一把水果刀,这一发现更是将亲友们拉入担心和恐惧的情绪中。朱杏园的姑姑介绍,侄女去年考上杭州的一所高中,这些天放假刚刚回到郑州的家中。此次期末考试名次下降,问题主要是出在数学上,家人聘请家教要在寒假补课,她本来已经同意,却因妈妈的批评唠叨负气出走。
青春期孩子做出自杀、出走等极端行为的事件屡见报端,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都抱怨说,初中孩子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向东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逆反心理特别强。最近看到一篇专家文章,使小编对于青春期孩子的种种反常行为更加理解了。
美科学家指出,青少年的大脑是“一团乱麻”
杰伊·N·吉德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部主席,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担任教授。他也是《意识、大脑与教育》(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杂志的主编。
他指出,青少年的大脑常被评价为“一团乱麻”,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偶然“错误”。青少年的行为具有冒险性、攻击性,有时还很莫名其妙,科学家一度认为这是人类大脑存在缺陷所致。但近10年来,一些突破性的研究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这些行为并不是由大脑缺陷所致,也不是因为大脑尚未成熟,而是进化使然——青少年大脑同儿童或成人的大脑在功能上有所不同。
青少年大脑的最显著特征,是通过调整脑区间的网络连接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这种特殊的可变性(或称可塑性),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青少年在认知思维和适应社会化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但同时也容易催生危险行为和严重精神疾病。
最近的研究表明,高风险行为源于大脑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与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神经网络发育上的不匹配,前者驱动情绪产生,在青春期期间快速发育,而后者发育相对较晚,主要负责提供合理判断和冲动控制。现在已经确知,前额叶皮层到20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
所以,家长们应该正确地看待青少年诸如冒险、寻求刺激、远离父母寻求同伴等行为,这些并不完全是认知和情感障碍,而是大脑发育的自然结果,是青少年正在学习如何与一个复杂世界相处的天然行为。
这也提醒家长们,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区别对待,教育方法一定要适当。
$ g' ^% o' z- T7 W) H( ?
小编的青春期也充满了叛逆与冲动,在这里分享几条对待孩子逆反心理的小妙方,希望对家长们有帮助。
1、对孩子的教育尽量是单独的,谈话性的,避免公开的申斥
孩子在十几岁的年龄,最好面子,也就是自尊心很强。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师和同学的面前。
2、切忌不要总是在孩子耳边讲,自己怎样为他付出,拿自己小时候与他对比或拿别的孩子与他对比。
这样做,只能招来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论事,具体的分析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埋怨,比较。
3、多跟老师交流,随时关注孩子的变化。但要跟孩子说明,自己只是关心他,愿意帮助他解决问题。不是想监视他,不是不信任他。
4、在上初一之前,与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列举一下初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初中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并表达一下做父母的期望。
很多孩子刚步入初一,经历了辛苦的小升初,都会出现松懈的情绪。所以父母一定要帮助他明确目标,为他鼓劲。
5、改变只说不做的教育方式。尽量避免苍白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表率。
6、对孩子一定要严格要求,避免在孩子面前过于随便,保持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7、引导孩子结交积极上进的朋友。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除了父母和老师,朋友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了。尤其有些问题,孩子不愿意跟父母和老师交流,更愿意与自己的朋友分享。一个好的朋友可以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健康的成长。
8、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父母不能成为孩子学习的拐杖,遇到孩子不懂的问题,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引导他自己动脑思考,而不是完全代劳。
9、在孩子成绩下降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鼓励。
孩子的成绩下降的时候,一般自己已经很伤心痛苦,甚至灰心了。作为家长,应该表示关切,鼓励他,帮助他树立信心,帮助他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责备会疏远他与你的距离,以致今后出了问题,也不会再主动拿出来与父母协商。
编辑、文:Co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