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7 u! V! \5 N* \: j
p, u( b1 @5 m6 g 当地志愿者告诉澎湃新闻,26日上午,有工人上树锯枝,被举报后暂停,当日下午起,开始有大车进场,对截枝断面进行养护处理。 湖南省会长沙市地铁4号线施工,需要在680米内设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两个站点,路面上的192棵香樟树及其他树木需要“保护性移植”。长沙市分管副市长虽已作出“能不移就一棵不移”的承诺,但民众针对岳麓山风景核心区挖树、设站距离过短等质疑仍未平息。 8月2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om)就此事致函长沙市委宣传部,该部门负责人回应称,25日晚,分管副市长已就此事进行说明,截至目前市委没有更多回应。 长沙市委网宣办负责人及岳麓区政府外宣办主任潘振兴表示,目前已被修枝剪叶的一期工程91棵樟树“一定会被移栽”,但二期工程涉及的101棵樟树会移多少,“方案正在进一步优化,稍后会对外公布。” 8月28日,湖南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彭世文向澎湃新闻表示,“移树“事件由市委宣传部统一发布,设站理由已发布至学校网站,其他内容不予置评。湖南师范大学值班人员以学校未开学为由,也未就此事作出回应。 当地志愿者告诉澎湃新闻,26日上午,有工人上树锯枝,被举报后暂停,当日下午起,开始有大车进场,对截枝断面进行养护处理。27日,192棵大树的铭牌已全部做了更换,加注胸径品种等信息。已截枝的大树外围加上了围栏。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前摆出了施工方的建站方案图、移栽知识等宣传物料。1+ k# b S" k, T# A- F. Z K
4 `, p; \2 y3 q8 [! ]
站点建设存争议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长沙地铁4号线麓山南路段湖南大学站和湖南师大站站距相隔680米。岳麓区城管局行政审批科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原计划麓山南路要建一个站,但“师大、湖大两个学校一致要求分开建站,建一个站对两个学校都不方便,所以还是决定在这建两个站。” 该负责人表示,因建站需要,地上树木必须移走。“不设站点的话,我们就不会挖。哪怕是从地底下经过,也不用挖。” 27日,湖南红网援引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柳肃的说法称,“两个站点距离太近,地铁运行时间太短,这是严重不合理的。” 柳肃表示,去年参与专家论证时,对湖大、师大设两个地铁站点持反对意见。“现在如果确定建两个站的话,对地面上树的影响是无可挽回的,要想尽量减少树木移植,只有减少地铁地面上的施工。” 但长沙4号线设计项目组负责人、雷姓总工程师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从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的线网规划到建设规划,长沙地铁整体工程已持续5年,麓山南路上一直都设有两个站,“从来没有调过方案”。他表示,站点依客流量而定,“有突发客流的地方站点都比较密集。” 据雷工介绍,麓山路段学生及周边居民客流量大,加之西部为岳麓山风景区,游客使客流量叠加,2014年“十一黄金周”高峰日客流量约为10.93万人次。而此处西部的岳麓山没有路由(设计道路的各种因素),东部靠近江边客流量少,所以长沙地铁4号线“比一般城市的路由更加唯一”。 设计方称已考虑过古树保护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10月编订的《长沙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显示,建设部以建成函【2012】20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长沙市轨道交通3、4号线一期工程穿越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选址意见的函”,同意线路经由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方案。 然而,4号线所在的麓山路道路两旁香樟密集,且树龄较高,在此建成区施工,雷工表示争议难免。 网上公开的《长沙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公示》显示,工程生态环境评价重点区域包括线路下穿风景名胜区、靠近文物保护单位、古树的区段,其中,涉及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穿越长度6755米,设站5座,采用明挖施工法。涉及麓山南路古树名木3棵樟树树龄100年。 环评结论称,施工疏排地下水工程建设不会直接对古树造成损害。 但环评报告书中,未提及行道树保护性移栽方案,环评公众意见征询表中,也未列出工程施工期与植被相关的选项。团体意见征询结果表显示,64个社区中,仅银纺社区提出不损坏地面树木的建议,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均未就地表植被可能存在的影响提出异议。 雷工表示,地铁方案设计之初已考虑过工程的环境影响:“师大图书馆附近有几棵名木古树,那里原先设计要建风亭,按常规设计可能那一片(树)都保不住,后来仅为那一个小角落就设计了4、5套方案,将原本的风亭设计进行压缩,进行站内施工,虽然施工难度比较大,但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涉及到施工段的行道树,雷工认为,城市在修地铁过程中移植树木,修好后进行复种是常规的技术问题,“地铁修好后会有3米的覆土,对树木复种没有问题。” 香樟树是长沙市市树,被列为国家重点2级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6日下午,湖南省林业厅绿化办徐姓副主任告诉澎湃新闻,麓山路砍树事件已得到湖南省林业厅的关注,资源林政、野生动植物保护处等部门都已在核查相关情况。 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周树怀称,移栽野生香樟需要向林业厅申报申请采集证,但这批行道树为人工栽培,不需要向厅里申报。“我们只管野生的,人工栽培我们不了解。” 香樟树的命运令环保志愿者担忧, “香樟树保卫战” 仍在上演。26日下午,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陆春明向澎湃新闻表示,香樟树移植春季和秋季合适,这是树木生长期,有利于成活。但他表示,因移栽时有进行剪枝处理,麓山路香樟树要回复原态至少需要6至8年时间。
' s/ c( m. F" k0 M3 p2 T) b1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