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建筑杂志社》公号刊文截图# w4 M" f( [' `
财联社8月26日电,《建筑杂志社》微信公众号8月26日发布社评文章称,连日来,早在2022年开始就被官方多次提及要研究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制度,被严重误读! 8月2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说的原话是:“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目前,上海等22个城市正在试点。特别说一下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有了,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
`! }8 G t- Y' z
/ f$ x) Z+ a9 m: D; {上述原话中,董建国副部长最后提到“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这里的公共账户并不需要老百姓出钱!很多自媒体、视频博主没看或没细看完整的表述,就下结论说政府要收房屋养老金了。上述完整的表述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有了”。; u4 g4 T0 @* F: Q4 c/ {/ _
! h$ h8 h6 g. A. r正如很多专家所言,养老金公共账户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城市政府可以通过地方财政补贴一点、土地出让金归集一些、原公房出售资金等多渠道归集。为什么要研究房屋养老金制度?这其实是非常紧迫、非常有必要的,也是站在想方设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角度考虑的。步入存量房时代,越来越多房屋出现老化,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2022年“4·29”长沙居民自建楼房坍塌事故,以及过去大大小小因房屋老化、体检缺失带来的房屋坍塌事故,教训极其深刻,也十分令人痛心。鉴于此,步入存量房时代,不重视房屋养老问题,不未雨绸缪、不防患于未然,才是对生命财产安全本身的极不负责。( }7 e! U8 v7 A6 w/ M9 O
v+ ?% p5 ]5 R9 p有人说,不是有房屋维修基金制度吗?的确,每位购房者买房时都按建安成本5-8%缴纳了房屋维修基金,其在保障小区日常安全运转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因数量十分有限,已难以满足维护城市房屋安全和老旧小区更新需要。正因如此,为了探索建立一个稳定的能用于存量房安全体检、安全管理、维修更新补助的资金池,减少未来存量房规模越来越大、支出越来越大的压力,也为减轻居民后顾之忧,让大家住的安全、住的安心,近年来,政府部门多次提出要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大家都很关注的房屋养老金制度,其实是一项为老百姓房屋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考虑的、兜底性制度设计,早就在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文件里提出过。) |+ _1 X% K; ^ G% g7 D
/ ?1 s4 i; r; K' e房屋养老金和房地产税完全是两回事,传言房屋养老金是另一种房地产税,纯属混淆视听、牵强附会,是刻意诱导,以此引发大众误解。综上所言,如果真正建立起了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不论是对全生命期的房子,还是对居住其中的住户,在保障居住质量、品质、环境和安全,以及资产保值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这才是这项制度设计的初衷。1 F- V5 w0 W( e; I2 v2 r
) R& c1 M1 l& X s/ S小财注:《建筑杂志社》是住建部唯一直属期刊出版单位,是住建系统重要舆论阵地。
f# y S! G8 O L, o6 E, O& F% R% A0 [( V4 t/ r
相关新闻5 r' m( N( |2 X9 r1 E- C
: z0 ?1 _" V1 h0 D( q1 M
房屋养老金是变相房产税?老百姓要直接出钱吗?住建部澄清相关误解/ r5 j$ \1 {1 Y3 k$ {, L: T# b2 z
3 h) f q! ?4 O: n4 t$ F在8月2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正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三项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7 m& A2 D+ A3 h0 P3 d) Q$ d! W5 r/ b7 m7 {& j
目前,上海等22个城市正在试点。其中,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有了,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 H ~1 I6 v/ d
7 V+ j1 w* R: H( }+ e) ` u: \关于“房屋养老金制度”,社会上有不少疑虑的声音。8月24日,住建部旗下中国建设报连续推出两期专家解读,对这一说法进行解释和澄清。
住建部旗下中国建设报连续推出两期专家解读
. n) w7 _$ Y# J, E8 m& ~- \房屋养老金制度是什么?5 X$ \5 _7 A- D* g5 I
7 A) B' L" F% z# m: Y3 A
有观点认为,房屋养老金是冲着“老破小”来收的,并发布“老破小赶快卖”等言论。
5 |' w* G4 P1 `: L6 I5 ^# T1 J* u* w: o- r# S& J# k9 N. n$ \3 n
从公开信息来看,目前,国内关于房屋养老金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 w+ d& f5 o% V7 P- d
1 s& ~0 X2 g+ Y- S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法学院院长尹飞发文表示,房屋与普通商品相比,其生命周期较为漫长。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障房屋安全与正常使用,必然会出现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的保养、维护、维修乃至更换、重建的费用。这类费用,就可以称作“房屋养老金”。目前制度设计中涉及的房屋养老金,仅限于城市规划区内、以区分建筑物形式存在的住房。5 Y" ~: p4 D! j: `+ ]/ K
9 w' L0 v" N" C0 r5 ]0 |. j尹飞表示,房屋养老金制度并非针对“老破小”。通俗理解,房屋养老金包括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其中,个人账户即现行的住房专项维修资金;建立公共账户是目前这项制度要解决的重点。1 R! ]; F* y. g& a$ u
6 K( m( [" y( l尹飞表示,举例而言,小区电梯等共有部分坏了就使用个人账户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但如地震之后需要对相关区域里的房屋进行检测,或者某楼盘出现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或者说涉及公共安全,这部分资金就需要公共账户来出。
* g6 g1 l: P7 ^ Q( t. L* E
4 L' c, e2 N2 J3 o" h“从出发点来说,房屋养老金的核心是通过设立公共账户,使用公共资金来解决涉及公共安全的问题。”尹飞说。
+ E1 R/ h' z, e. k8 f7 g' w( o9 ~( s) O+ y& E% a- L3 y
老百姓要不要直接掏钱?: ~& j2 l" B' T7 }
1 A8 @/ `: K; P/ ]' d
房屋养老金消息一出,市场上出现“本来买房想养老的,结果发现最后还得为房子养老”这样的调侃,设立房屋养老金老百姓是不是又要掏钱了?# ?+ F' K; ]: a/ O* ]5 l7 m
Y+ d% o. P# m, h
尹飞表示,这次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制度,主要是使用公共资金、建立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目前,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的款项来自于公共资金,按照“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地方政府探索资金筹集渠道。因此,此次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不会加重业主负担。# j$ E i) q4 {+ L4 P6 {
) i6 n3 }4 ~. I5 q
房屋养老金需要个人承担的,也就是个人账户部分,实际上就是现行的住房专项维修资金,这部分款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本应由业主承担;按照目前的制度设计,在购买商品房或者房改房时业主就已经预缴过。其主要用于保修期满后住宅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保养、维修和更新、改造。这对于保障业主正常使用房屋、提升住宅小区品质十分必要。
5 L, U( d% {0 J2 {6 d% W( g8 m1 n3 ]6 Z: y6 |
事实上,房屋养老金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公共账户。我国城镇存量住房规模已超过300亿平方米,且随着房龄增长,老旧住房的占比还在持续攀升,存量房屋的安全隐患日渐突出,房屋安全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建立公共账户,就是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就是为了保底线、保应急、保长远,就是为了在发生区域性事故未遂先兆或者不特定房屋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对相关房屋提供体检、安全监测等公共服务,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保障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公共安全。
# ^. ~/ D) ^' y% `, }* h$ V7 @5 Z3 t( `( s: O d' _; m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阎建军也发文表示,房屋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关键举措是建立公共账户,公共账户的首要用途是为房屋公共体检提供资金。试点城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勇于担当,采用了财政出资方式为公共账户筹资。/ g- l3 Z1 H* q3 {# G H* ]" V
& C% V1 J, Y# J/ W z" k除了公共账户之外,房屋养老金还设立了个人账户,个人账户是基于已经运转二十年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无需人民群众在现行制度之外另行缴存维修资金。改革思路是让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有序有效运转起来,为电梯保险和外墙面保险等筹资,解决人民群众燃眉之急。这方面,株洲市和沧州市都推行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购买电梯保险制度改革,使用维修资金增值收益建立统筹账户,完善业主共同决策制度,在居委会监督下,采取“公示无异议”的方式购买电梯保险,取得了较好成果。沧州市已经推广到外墙面保险、防水和消防器材等共有部位或共有设施的保险。需要对株洲和沧州模式进行总结提炼,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规范性角度进行更加严格论证,以期向全国复制推广。
) h' n9 U2 Q& z- Q& F( g: p2 X
2 x$ z' x2 c; q0 V6 p房屋养老金是变相的房产税?6 M' C( S7 B5 |# `8 G
8 E4 X7 k1 ^& W9 }: C8 m! w" H市场上还有声音称,“加强版房产税来了”,“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是换个说法的房产税”,“无免征额、见房就收”。
+ t9 H, S$ N" T0 e# o+ ^) |4 x& `- A( N
4 b4 L3 f/ F9 ]- c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房屋养老金不是房产税,目前一些“房屋养老金是变相的房产税”的说法是误导的,也是错误的,更是不负责任的。房屋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组成。其中个人的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基金已经建立起来,而公共账户是后续会加快建立的,是政府自己筹资的,不需要个人出资。# D6 {) E% d& S
# H: i2 }7 ?1 r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房地产专委会主任王业强也表示,房产税是财产税,是居民持有房屋不动产而需要上缴国家的税收。房屋养老金则是为房屋未来维护和修缮而设立的资金归集账户。二者性质上有本质不同。房产税是国家为了支持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而征收的,与小区内的绿化和公共区域关系不大。而房屋养老金则是为了确保居民住房保持良好状态,能够抵御时间的侵蚀而设立的一项制度。. [: P+ E3 |8 C" E! C0 O. @) @. r
) b3 z) {! h1 [ a9 F: K
为什么要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2 R) O- u8 c! |9 V+ N3 B
9 g& h4 k2 z3 B$ t7 V8 P7 d1 P
已经有了专项维修基金,为什么还要房屋养老金?
+ \+ c8 N: s& e* `' [* W9 \/ D5 M5 L) ]+ C( i- L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阎建军表示,城镇多层多业主住宅是既有房屋安全治理体系的薄弱环节,在现有制度体系下,对于多层多业主住宅的共有部分(包括房屋主体结构、电梯、外墙面等),业主安全责任无法落实,业主委员会“有权无责”。动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要求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参加、过半数同意,门槛过高,程序漫长。6 D' u! I) y* B7 l# S
" \, D" Y$ H- w1 w" e, m) J7 o! o
业主大会决策难、决策慢,常常导致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维修和保养,更不可能做到对房屋公共安全进行风险预警和隐患排除。2 M* ^4 {. ^: o
% i4 ?# _6 F$ G7 e, U$ b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续缴制度难以落实,部分老旧住宅维修资金严重不足。2004年,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成为办理房屋产权证时必须缴纳的费用,之前的“房改房”和部分商品房没有缴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此外,2004年左右的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价格较低,以北京为例,当时的经济适用房价格在1500元/平米左右,商品房的价格集中在4000元至8000元/平米范围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缴存基数低,部分小区余额已不足三分之一,资金续筹困难。
0 ?( \% F9 l5 j1 \; b- l& h* L1 t) {* E# m! |$ T* I R- P
我国城镇存量住房时间跨度长、数量大、房屋老化日益严重。由于住房安全治理机制不完善,房屋隐患多,补齐房屋安全治理领域的短板迫在眉睫,政府不得不对既有房屋安全承担更多责任,推行房屋养老金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 w g4 n4 Q9 P6 e0 V3 k$ h& s; X- {& h3 Z1 t6 J0 R" s
新闻多看点
( A+ X6 w3 u$ a. g U4 V. x' T# M6 K- c6 T; Q \. d* j
房屋养老金的收费标准确定了?上海相关部门回应:不实!
: v* i$ k( E+ c4 S$ \* ?, F; ^+ n* g
8月25日,一则关于“房屋养老金的收费标准”的传言在社交平台引起热议。传言称,“上海浦东试点房屋养老金的收费标准提前透露,主要依据房屋的面积和楼层而定”,还像模像样地标注了不同房屋的收费细则,消息属实吗?
上海相关部门辟谣“房屋养老金的收费标准”传言
! O# P; f4 d# G; D% P
{! }- l+ t' t4 w; f1 f, f上海辟谣平台从上海市住建委、市房管局获悉,该传言不实。上海辟谣平台核查发现,传言所涉的具体数字,在2011年外省市发布的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操作细则(试行)里就已出现,并非房屋养老金的收费细则,希望大家理性对待网络传言,不信谣、不传谣。! V* V+ A, U+ \0 v5 n$ ?* v$ J
; T6 W' J2 ^7 D' E; R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