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是学校颁证给学院,但学院就没告诉我,还把学校颁发的证书给撤销了,这中间学院并没有书面或电话告知我本人。”34岁读研,如今已42岁的内蒙古任女士回想起求学不易,很是心酸。
1 Q4 ~1 \9 Q5 h) Y0 U+ D) I3 N2 ?0 Y2 E# d5 R; o7 C
6月28日,上海静安区法院裁定驳回任女士的诉讼。7月6日,任女士夫妇递交了上诉状。+ t0 m% z }. b! t$ n! W$ A( _
; O* u2 ~0 ]' \
>>>短命的学位证$ I F/ k+ @" Q8 S1 m9 m0 U* f
: ]5 ^ Y! Y+ _! f5 {下属二级学院公告撤销了学校颁发的证书0 ?, [" B" b( D9 D
; K* w6 ^7 j" j# ^9 d& n& O
2015年3月,任女士考取2015级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工程硕士研究生。
# r- ?5 U" e* D$ P/ S0 u
( w# B; n7 {1 W: r4 k& P在职读硕期间,任女士完成了全部课程的考核,并按照同济大学的学位申请规定达到了论文答辩、论文成果发表和论文外审等要求,她多次向学院申请学位评审未果。2023年8月,任女士向学院表示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后,她收到学院邮寄来的证书。
; ]" a- |! Z6 E3 b. I1 g4 a. Z$ W8 v/ f" K+ F6 U
“等我们拿到这个证,看到日期时才知道这个情况,去查了学信网才发现,这个证在一年前就已经登记了。”任女士截图为证,也就是说,2022年6月30日,同济大学已经向她颁发了学位证书。
就在任女士与学院沟通过程中,2022年7月11日,学院却公告撤销了同济大学颁发的证书。
5 p9 R# p/ P& k' u/ V" J. s2 j, P# r2 c! O0 x9 X0 G$ A- F& X
“学院发布了不予授予的通告,把学校颁发的证给作废了。”记者看到,2022年7月11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发布公告,对任女士等5人作出“不授予学位”的决定,也就是说,她的同济大学学位证仅仅“存活”了11天。
>>>遭遇并非个例4 O/ c" R: E3 H# @: x) Z
3 F+ s! G# d, A" ?" [$ h
导师名下4名学生均被学院“不授予学位”
4 h+ Y1 y- U4 {1 \5 [" y C* _% a+ K
% l Q% {4 x1 }; G“正常是学校颁证给学院,但学院就没告诉我,还把学校颁发的证书给撤销了,这中间学院并没有书面或电话告知我本人。”
/ [! @: I% g7 @/ z# ^* N, x! q
- X6 f& I0 y6 J. ^$ l/ O任女士认为自己的遭遇并非个例,导师名下包括她在内4名2015级工程硕士均被学院“不授予学位”,她有理由怀疑学院领导和老教授有隔阂,才被区别对待。
8 \6 Q8 U' v5 X( s9 S/ v/ N( K9 q# T
从2022年7月开始,任女士和其他3名不被授予学位的研究生开始向同济大学校长办公室投诉。
" [6 c) J; q- A" v& }/ E& u5 m6 d# A
任女士认为是学院针对自己,回想起此前学院的一些做法,论文被要求修改十多次,“说论文没有实质内容,甚至还提出标点符号有问题要去修改。”0 m( D; \) t$ I$ x+ Y# d# J
8 ]' U$ Y8 Z& |
此外,她还经历了2次查重、两次外审。2022年7月,学院要求她写承诺,“就是最后一次评审不过就不能再申请。”
4 L9 Q$ E: x$ d1 [( o o. M6 B5 y% k: E' N& U9 v/ o
记者获得的相关文件显示,任女士导师当年所带的这4位学生均未获授予学位。记者通过任女士夫妇联系这4位同学,7月8日,加了其中一位同学的微信,但截至发稿,未获其回复。% J4 T" z8 b6 ^& u* r/ t6 {
, B& I% h8 V$ `0 L5 u* d
>>>证书效力待定
" @9 E( j2 K, _4 w5 T _# s0 O5 u9 [
二级学院“废掉”学校颁发的学位证书是否合规?" u; _' O7 e* J8 \( C: E1 n; x
v+ b: `2 c3 x t" o: ]) M3 R任女士夫妇出示了这份硕士学位证书,称证书的“效力待定”。 f/ y2 }2 o& n) h' ^
: W" K5 E: P5 O1 N. b记者看到,证书上显示,任女士在我校材料工程专业已完成硕士学位培养计划,依据《同济大学章程》授予工程硕士学位,上面有时任校长和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的个人签名,照片处盖有同济大学的钢印。
* A" o" S+ v( \# o$ j" J5 S$ |$ U8 @( Q5 R
“因为学信网上注册了,但是学院又把学校发的给作废了,所以我们要起诉这个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任女士的丈夫表示,持这个证书报考博士或者评职称无效,“因为不光是要看学信网,还要查证相关的荣誉、处分等信息,只要在网上百度就能查到。”; N' ?4 d: W5 M; e- K' p+ s
$ c" k, I( U4 `. W为了这份学位证书,任女士夫妇在向学院和同济大学校办多次沟通,并向教育部监察委反映未果。
/ n7 T! p! w4 B1 j
0 ~; v/ z$ B9 L7 J2 O4 e* Z任女士丈夫认为,究其本因,是同济大学下放了学位授予权。“你是博士还是硕士,评审是在学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但同济大学下放给二级学院。二级学院没有权利否掉学校的所颁证书,因为学位授予必须是同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开会,没有无记名投票,都无权撤销。”- P% {* d# f' X) P; q# B* l
: t3 b9 O0 t# `/ `9 M' N夫妻俩认为,这是权力滥用,“二级学院废掉学校的证书,二级学院没有授予或不授予学位的主体资格。法不许可即禁止,二级学院没权利这样做。”
+ V0 G7 b' K* Q# _' W9 r; ]
& y+ @3 A3 K; P: ~& a>>>提起行政诉讼0 M5 Y }# R+ ?$ k1 o
7 R) h8 n. ]. n( X4 Y6 V5 t法院审结以不符合起诉条件裁定驳回起诉) A3 t# z6 e" ?
r+ a9 X- @* W
任女士的丈夫是从业律师,考虑到为妻子维权,为了确定这份学位证的有效性,同时希望改变学位授予权下放,避免别的学生重蹈覆辙,2023年10 月向上海市静安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将同济大学告上法庭。* K' u( Y! i" N. ~
" h Y9 b) ?- r0 K+ A上海市静安区法院发布的诉讼裁定书显示:同济大学延期发证和材料学院扣证的行为,没有对任女士的合法性利益产生影响,虽然任某某求学的时间长达8年,但最终还是拿到证,所以不应该起诉。
1 f* E' u% i2 C9 f. j
; @4 }3 ]) d# R' A裁定书还认定,在任女士申请学位的3年内,同济大学材料学院所做的“不予授予学位”的行为是过程行为,均都不可诉。2024年6月28日,法院裁决认为任女士不符合起诉条件,驳回其起诉。
$ W0 o& V* `; o% f1 p
' Y7 e- D+ r: i3 c& c; z% H6 e对此,任女士夫妇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我是学院的学生,他们把我的学位撤销了,我怎么没有起诉的资格?”
# @- y8 f. z* h ~# t$ j" g
" |; c: u- h* o. H; I“2023年10月26号起诉,2024年2月份法院立案。行政诉讼不能调解,立案就很艰难,法院说诉讼材料有问题。5月8号开庭好不容易开庭,6月28号法院审结,最终又说没有资格,那为什么立案审查时不讲?”2 U- s4 a& g0 N! l% ^& E7 ]: P1 d
: m( c: g8 j6 L
任女士丈夫表示,同济大学作为国内知名985高校,将“学位授予权”下放给二级学院,违反《行政性许可法》和《学位条例》的相关法律规定。8 Z& a: k0 m, q8 q3 ]5 m
" A/ g- C8 l ?* L4 }% W+ m' d1 ?庭审质证环节,学校提供的证据均为复印件且无同济大学盖章,甚至部分证据就是几张打印的A4纸,但最终在裁定书中都被法官采纳。
m* o" D2 l0 i: w) @# J& b, b2 J3 h8 { A4 ^6 h8 N) @
任女士不服裁定,目前已提交了上诉状。
# w6 i% A7 {7 y' o' c
- @5 h! ^/ d3 \- n- p丈夫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当年我在上海工作和读书,她在周围的浙江一个城市工作。”4 h: R$ p) X3 w9 T/ `
* H7 `- S/ t3 Q% Q2 p任女士坦言女人不易,34岁读研,风里来雨里去,周末赶过去上课,如今 8年的时间被耽误了,“如果不在同济读,在其他学校可能几个证都拿到了,我现在42岁了,职称、升职、加薪啊,很多事情都耽误了!”6 e; O2 B/ F" {8 f
& a* x. b3 k" W6 F- J0 T
>>>校方回应官司
* ^, J s% i! z! c& b3 x( s+ Z
$ C- C4 }# N) F3 s$ s' v# I7 Z3 h驳回所有起诉,学位证书是否有效不便说
$ H$ H5 F: T; q. ^4 S" @2 e
0 T s; Y2 Q1 u5 a7月8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同济大学,教务处一位工作人员答复记者称:“学位都已经授予了,她现在是在打官司嘛。她起诉了,法院已经判决下来了,驳回她的所有起诉了。”
' ]9 X4 z: c7 h4 W" \3 Z* `% P7 \% w; T
记者询问任女士拿到手的这份学位证书究竟是否有效?工作人员表示不方便说,很快挂掉电话。
! J/ x% M# w* a# ]! N' q& d, i* G% |' G" n, k+ S. W- o
记者随即联系同济大学,学校信访办工作人员表示:“不了解她投诉的相关情况,你要采访可以跟学校宣传部门联系。”: z* e, F# |( t/ i3 A, b
3 {7 Y( f0 a- f- S" n, g7月8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了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这个情况我不太清楚,我这边不是具体负责的,我会跟领导请示的。”院办工作人员未提供院领导的联系方式,随即挂断了电话。
1 z5 u# j. K( \- D1 S0 a b- A% H, S4 J
2022年7月13日,任女士与院办老师打电话,要求学院出具书面不授予的原因和理由,通话录音显示,院办老师告诉任女士:“我们学院可能是没有权利去说你的学位是可以还是不可以,我们把学生论文报个意见给学校,最终授予还是不授予,这个确实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 o# i4 _; w$ D e, \1 Q G6 l; d! w: ?
2024年7月8日,记者联系上此前和任女士对接学位一事的学院老师,询问当初为何学院不授予学位,这位老师回应称:“我已经离职了,你以官方说法为主吧。” n8 i. _2 @ G0 g
2 A8 D6 u( U! R" }
2022年7月20日,任女士与这位老师的通话记录显示,对方表示:“因为你们特殊,这个确实是正在特殊处理,你大论文和小论文都缺少实质性的东西啊!”, f- Q( s/ N. U- A6 n+ ]
' a; W3 l. v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