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7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林大副教授首聘期不合格后自杀离世,亲人证实其患有抑郁症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1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11:06: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宋凯在学校第一个聘期的考核未通过后,于今年4月2日被发现在家中自杀。
8 F+ ~+ q% d9 }) T. w8 z/ {1 D( j
据学校官网信息,1986年出生的宋凯,本科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北京大学硕士,加拿大UBC博士、博士后。2019年,时年33岁的宋凯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宋凯在谷歌学术的页面9 ^- \6 Q2 `  N5 P% @# q

7 I4 v# V" W2 Q: |' o了解宋凯情况的杨月告诉宋凯自杀之前,未通过第一个聘期的考核,得分是不合格。宋凯的导师和学生回忆,宋凯勤奋、温和,为人友好,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宋凯和妻子育有一个孩子,在南京买了房,但没还完贷。宋凯的亲属说,宋凯患有抑郁症。很长一段时间,宋凯忙于工作、写基金(项目申请)。对于其是否是因为考核未通过而自杀,该亲属表示不清楚。
) q. B- z3 D9 o2 R9 U1 n# ~7 x# H
1 @- x0 u9 s3 \, d! \对此,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相关负责人5月13日回应媒体称,该宋姓教师确已去世,但网传信息与事实严重不符。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一名工作人员则表示,宋凯确实已去世,且患有抑郁症,宋凯并没有被降职。工作人员解释,宋凯退还了1万元的安家费,原因是他没达到学校的考核要求,这是当时入职合同中学校约定好的条款。宋凯去世后,学校将给予其家属抚恤金。致电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党委宣传部,无人接听。南林大相关工作人员称,“这个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稍后会回电。”截至发稿其并未回电。
, \; R1 [, o" A& J9 T! G3 d% M  W; R& j' F( b) P( S
未通过的考核8 s1 V% R' l/ K' P

4 ]$ e- `+ ~' Y/ L0 u. y了解宋凯情况的知情人士杨月说,他知晓宋凯去世的消息已是事发五天之后。杨月说,在他印象中,宋凯为人谦和,总是带着笑容。- O6 W1 D6 w( Y+ h8 M
/ ^% v! W0 S" G- c1 a2 W
他称,宋凯没有通过首个聘期的考核,被降薪降职,并退还一部分购房补贴和安家费。“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是一种知识分子很看重的面子上的否定。”他说,宋凯属于有编制的人才引进,虽然不是“非升即走”,但面临的状况差不多。' H' ^2 B' B, l' U" k! H

' Q( a1 h+ r: b; x1 A" m9 ^) c对此,5月13日下午,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宋凯退还了1万元的安家费,原因是他没达到学校的考核要求,这是当时入职合同中学校约定好的条款。同时,该工作人员称,宋凯并没有被降职。% M2 X) S  Z# F! u
, J$ F! S: X# L5 ^" N) S+ g9 i' f
据南京林业大学官网信息,宋凯系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生物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获得博士学位。2019年起任职于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t& g* Y/ M+ R2 I0 h$ n  j* ^

( U# R6 f* d7 T: u考核是否通过往往关系着教师的待遇和职称。2023年南京林业大学发布的《南京林业大学高层次人才首聘期考核办法》显示,该办法适用于学校引进的F类及以上的高层次人才,首聘期一般为3-4年。学校和引进人才签订《南京林业大学引进教师协议书》,依据协议书进行考核。! f; ~6 h9 f% ?; J2 L& j- Q( M, W/ b
: I* ]( h! G  @
办法规定,考核总分满分为100分,其中,科研项目类满分50分,论文类满分50分。其中,科研项目类,获批协议中约定全部项目得50分,否则不得分。; J0 W( o: t" W  n2 ~6 J
/ G+ p! i9 C* a6 {! g8 r* J
该协议载明,合格为考核得分100分、基本合格为考核得75分及以上、不合格为考核得分75分以下。考核合格则一次性发放剩余购房补贴,基本合格不予发放剩余购房补贴,享受待遇者降级聘任。不合格则不再续聘;或经双方协商一致予以有条件降级聘任,不予发放剩余购房补贴,同时按下一层类人才引进待遇退还安家费、购房补贴的差额部分。
0 Q% l( |$ E; p- D9 w
4 c0 U' p, z5 K2 ^5 j4 o& X《南京林业大学引进F类以上人才协议书》条款显示,甲方(学校)以借款形式资助乙方在南京市购置住房,为乙方提供购房补贴、安家费。如乙方申请用购房补贴及安家费支付购买住房款,安家费可全额支付,购房补贴支付的额度不超过总额的60%。首聘期考核合格后一次性发放剩余40%的购房补贴。具体按甲乙双方签订的《南京林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购房借款协议书》履行。9 i, C2 U$ G, @- i% p, Q1 J

* q, @" P" \0 b$ G“就考核标准而言,如果教师手里没有国家级的课题,是很难达标的。”杨月说,项目算是核心指标,要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再加上论文,才能基本合格。宋老师虽然发了一些论文,但没有拿到项目。
; I1 A7 Y/ k, \$ U; y1 l* d8 O7 N/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包括一般项目、重点项目、青年项目等,对于青年教师的发展至关重要。2 s% O6 A2 a6 S# N
6 G+ @9 Z7 m, f5 m; Z* q, f
曾经历过“非升即走”的高校教授赵林说,项目是教师留校升职的敲门砖,他知道有教师申请国家基金项目两次没中,压力很大。此外,完不成考核,非升即走也是常见的情况。“有学校一个学院招聘了几十个博士后,后面都走的差不多,只剩下几个。”他说。# D: n5 t# o8 P  s( U  H
' W" c" K3 c* L& Y: L
他提到,相对于面上项目(即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容易一点。不过,青年项目需要男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女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 图为南京林业大学 资料图+ |# g5 Y& N, D) a" ~( O/ {! ^# q
2 t5 i- m# m# T
亲友:宋凯生前患有抑郁症,工作压力大
6 m0 u& O/ z; L. r  \! m* K! T% W2 K4 ]0 }2 M. ~
宋凯的亲戚张平说,4月2日早上,宋凯的妻子发现宋凯自杀身亡。据他了解,宋凯没留下遗书遗言。
0 A$ Y6 R4 ]. I- |8 U, U% E
3 g) `+ `) ]$ ^. Z他说,宋凯原生家庭不算美满,但他自己的性格却是“好得不得了”。宋凯和妻子很恩爱,妻子的家庭也很疼爱宋凯。二人婚后育有一子,在南京买了房,还在还贷。& b% J  T' G3 E) T( f# A
% a% e; C: D5 ^$ c' e5 u
“年后他说要有个基金项目(申请书)要交,忙得不得了。”张平说,据他了解,宋凯自杀前最后几个月出现嗜睡的情况,时常在晚上起来工作,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不怎么出门,也不能按时吃饭。张平说,宋凯提及过基金项目的事情,说自己脑子一片空白,写不出来,还念叨着“来不及了”。在情绪低落时,家人曾对宋凯说:“你不能走那条路,你不能对不起我。”宋凯当时讲,他不会(走自杀那条路)的。
; @9 ^1 h$ r9 ?! p% e+ x- F
  `: B' n, ~. c, ]9 T3 c3 S5 x“但最后还是走了这条路。”张平说。1 {0 k* w: B' d* B+ ?, S  Q! e6 m3 M

& L2 g* E# k+ I# ^6 p张平说,宋凯家人曾带他去医院检查身体,没检出什么问题,后来发现宋凯的病历,才知道宋凯从高中时便患上抑郁症。
' l, Q& b' z  i! G- R$ j
6 \/ t0 @9 `9 e% P* s4 h7 R在曾经的学生和老师眼中,宋凯是一个勤奋、温和的人。# Y1 K! o& K' _

+ e+ _, g9 h  Z- o4 ?6 K“这个消息无可否认是令人悲伤的。”宋凯在UBC求学阶段的导师Fariborz Taghipour告诉澎湃新闻,宋凯是一位优秀的研究者,且是一个勤奋的人,性格很好,也许宋凯有点害羞,但这在亚洲文化中并不少见。! Q3 \& }& z0 Z3 j" x7 n9 D
9 m0 V) ]$ D$ @$ r# b4 P
Fariborz说,宋凯曾发表过一篇关于UV-LED系统用于水处理的综述论文,该论文已被引用800次。“他和我一起发表的另外三篇科学论文获得了100多次引用,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他对该领域的贡献。”他说。% V2 u0 R, ^* Q4 m8 d

4 t" `, l2 z3 y6 X& }/ zFariborz说,今年2月,他给宋凯发了一封问候新年的电子邮件,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交流。$ N1 {" @7 R- j7 ^
& c2 ^7 K! u) F! P, e+ t6 }* @
他说,这一事件很沉重,很难接受。6 v. B( f. j" c% M. g4 }
- S: R* E! ~' i" f9 S$ v3 _9 N3 T
宋凯曾经的学生小夏(化名)对他印象非常深刻。* L; n9 l" f/ ~7 ~
8 |- m/ P" X' i4 l5 v
小夏说,对于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宋老师都会认真解答,实验也会亲力亲为,非常真诚、治愈。“他给了我力量。”小夏说,宋老师社交能力或许是欠缺的,(心思)更多在教学和科研上。另一位毕业生说,宋老师曾是他的班主任,对学生很好,并不是很严格,但是很严谨,松弛有度。 图为南京林业大学校门
3 l. g  J+ y5 F) [
& V/ T- q; ]: s“青教”之困+ c# u  ]# v/ B" ?. b! b% Q

' v! Y0 t) W" J7 [“这不是一所学校的问题,而是通病。”杨月认为,好点的高校为了冲排名、冲博士点,二本为了升一本,专科为了升本科,都在拼命申请项目,而不是真正地做科研,没有体现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对那些潜心教书育人的老师的肯定,所谓的“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要实现很难。. Y1 {/ p% L$ n" ^; |

( [' r# B4 k5 H: K! H+ h1 l她说,宋凯在学校属于孤军奋战,虽然他也有自己的实验室,但手底下只有自己几个研究生,团队没有“大牛”。
& Z$ b$ y/ B: {- y0 W* l3 a/ W3 ^8 N
在经历过“非升即走”的高校教师赵林眼中,宋凯并非孤例。
& v/ z* u1 R0 G5 E8 d, R6 G# \$ s2 I' j3 W+ c" h
赵林曾在南京一所高校任教,几年后,他“成为了众多失败者中的一员”,离开了学校。7 F) Q$ s! @% q! Y! m9 C" F; Y

3 m" ?4 c+ q0 d- ^8 Z+ c$ {+ q他说,不过不是所有学校都会做的那么“绝”。赵林说,大部分学校都还是会想让老师留下来,有些学校不会直接开除,最多是降点工资的情况下再续聘一个周期,如果能继续坚持留在学校,等到拿到基金还是可以(翻身)。如果没在学校做出成绩,没有基金也没有成果,跳槽也是不好跳的。* e" Z0 ^2 v* n$ _

8 Y* t; R5 G7 e7 ~! p$ R他说,论文做得好,但不一定能发表到好期刊上,青年基金的本子(申请书)写得好,也不一定能拿下项目。“可能你奋斗了很多年,才和别人的起点一样。”他说。" Z1 u/ M* y- n5 \% r9 Z

3 y1 |1 i* m0 Y: i+ B; Z+ B赵林说,很多时候高校和公司类似,讲究以和为贵、向前发展和效率优先。教师想在高校扎根,就需要像员工一样,尽量完成考核要求,完成不了,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自我调节。“学校要冲考核,每个教师身上都会摊派指标,且年年上涨,总有一些人会不适应,期间出现的分歧、摩擦都很正常,没必要周边的人都是那个样子,自己就必须成为那个样子。”他说。; s: B+ b) U( C# `/ v6 w0 y9 v

* r+ ~8 i4 |& F2 e2 a- }/ I# {此前,长期研究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教师评价与发展等领域的西南财经大学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教授王思懿在接受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我国实行的“非升即走”制度,更多是大学为了打破事业编制体系下传统的终身聘用制、促进人才流动、激发教师工作活力,自上而下强制推行的。但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缺乏充分的博弈和协商过程,教师群体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缺乏表达意见的机会,因而极容易引发利益冲突。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引入“非升即走”制度的目标也并不在于保障教师学术权利、职业安全或守护潜心研究,而是通过强化聘任与晋升制度的竞争性和选拔性,增强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工作活力,建立起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
9 s+ I5 b& J  F: X& d% Q9 p. K! K) t
(杨月、张平、赵林均为化名)  r- T$ G0 G( |3 D9 z" E

0 Q( P# v6 `) `$ o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10-22 18:00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