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别的不说,光是广告效应,就不亚于在央视投了一个亿”、“格局一下子打开了,原来连锁药店还能这么玩”、“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 _) _3 e9 r9 H7 {8 P' x; j2 S% k1 X% z+ r8 ^& {! b. @( m. T
过去一周,重庆鑫斛药房成了医药圈里无人不知的存在,其发起的近底价卖药活动震惊了整个医药圈。这家扎根重庆,坐拥450多家直营门店的知名连锁药房宣布,从4月20日起调整价格模式——所有商品按出厂价顺加1%-14%对会员进行销售,而成为会员的条件是缴纳100元的年费。
" v$ r4 P: j$ n- v( g) u! A* x B1 x- B
一时间,这个消息在医药圈掀起轩然大波,丝毫不亚于2001年益丰和老百姓两家连锁药店发起的平价药房改革。有人称颂重庆鑫斛的魄力和胆识,虽然得罪了一部分人,但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也有人批评它不守行规,把最敏感的药品价格体系公之于众,是乱价之举。
( q" b/ ^ A, c/ S4 b$ {* H- m& s# b' |, a6 s9 b: `8 o
这两种评价其实都出自于同一个逻辑原点。过去几年,线下药店的无序扩张,电商体系的价格冲击,再加上政策引发的患者回流医院,都让医药零售行业陷入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极致内卷当中。! ?7 O! J! j5 |( l; e( }0 s( L
7 q7 t$ N( X2 t% j* |; ]& C9 A! ^. N
在这个时候,任何人的冒险自救,都会被解读为是“掀了桌子”。
) @/ w9 D* m9 p
0 ~; F) m. Q2 f) x鲶鱼已入池" s0 ^) G k0 s; Y1 p9 o
1 o+ k6 m( z3 |4 B3 ?& ?
任何零售商业的本质,都是赚取售价减去进价的差额。: m) y) |" Z3 S
3 P8 a( B3 t1 O4 A
通俗来理解,重庆鑫斛这次的举动就是向消费者公开自己的进价,并明确告知将赚取的差额(1%-14%)。以某款藿香正气口服液(5支装)为例,重庆鑫斛的进价为9元,售价为9.3元,加价幅度为3.3%。
, f- {( H0 \2 h2 X1 W& y% |1 A4 |% o! t( h
“如果它只是短期的降价促销,并不会引发那么大的争议。”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健闻咨询》,在药品流通领域,药店能拿到多少扣率的进价,以及按照什么价格销售,一般都是由上游厂家决定的。药店可以对售价做微调,但不能偏离太多,否则会冲乱全国的价格体系。
$ a, {0 {7 W, J- |% x$ W" o/ r5 H4 K, d+ w) k* y" _* C; x
但在这次事件中,鑫斛不仅确立了自己的定价体系,还公开了厂家设定的进价和售价。比如以某款医用修复敷料为例,鑫斛的进价为102.92元,售价定为117.3元,加价幅度是14%,而在鑫斛出具的一份《告顾客书》中,该产品的全国统一零售底价为248元。
3 ^% Y& s, | J* n3 E; z* Y' l8 ^1 O C
“这就相当于把行业里的机密给曝光了,其它按照行规卖药的药店就会很被动。尤其是当地的药店,销量影响会很大。”$ l. g( H, p4 s! r) r
0 R: V% x6 [( d$ j, j' X& ~6 b; S
因此,鑫斛公布调价方案后不久,出于维价考虑,上述两款产品的厂家或代理商已经暂停向其供货。8 Q. d& l3 L0 I! ~
) b; J4 A4 C0 ~6 U' J
这只是鑫斛引起风波的冰山一角。《健闻咨询》获悉,在其它连锁药店的持续施压下,有多个品牌厂商正在考虑对鑫斛“收货”。另一方面,重庆已经有药店通过价格战进行反击,打出“无需充值,直接降价”的标语,大有一种“同归于尽”的架势。1 F. o) z" d, L4 c1 F
5 S! L# m3 U2 o& f8 T; u% F) `
“我们今天讨论的一切,人家在几个月前早就考虑到了,包括同行的反应,厂商的态度,甚至舆情的走向。”一位医药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在他看来,鑫斛作为一家有3000多名员工的中型连锁药店,不可能是一时冲动,“他一定留了后手。”
/ D" \% r3 S6 I+ y. J* k: H5 f' H1 |
根据相关人士测算,即便鑫斛把药品毛利降到了10%,但通过收取会员费和品牌效应带来的销售增长,也有机会把整体毛利做到30%左右。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转化足够多的会员,以及在部分厂家断供的情况下,找到合适的替代产品,保证品类的完整。/ ~2 _6 M) y, i6 ~2 o* V7 y* Q
7 k/ p& x g7 ^. I4 h
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是,几个月前,在吉林省延边市,一家名为“延边正道”的连锁药店也进行了“会员制+低价营销”的转型,一些药品的价格甚至打到了负利润。但与此同时,它入账了3600多万元的会员费,并且规划了许多增值服务,比如糖尿病患者管理,艾灸项目等等,用这部分的收入来弥补药价的折损。
, H! t% u4 n; j
, `- d- G& z" {“我觉得会员制的策略没有问题,只是执行上还有一些漏洞。”药赋能CEO、资深医药从业者邵清告诉《健闻咨询》,在他看来,鑫斛的做法略显激进,如果能够先在小范围试点后再推开,并且和药企多做一些沟通,成功的概率会更大。8 G2 u) S2 q" ^* y& J7 R" ~
/ a9 s7 u; N% G- e( \2 x
但他并不掩饰对鑫斛此举的赞赏,“这个行业需要鑫斛这样的企业,它只要能抗一年,市场就是它的了。”
3 o: P: r& ?% n9 Q- [) [7 H2 s; U* S7 ^/ @
破釜沉舟
7 \) N& q& \- z I* \. @2 V& C
/ L& r; `7 @5 h# G, m$ |" M“我一点不感到震惊,如果不是鑫斛,也会有别人来做这件事”。
8 Y8 N$ F& M# y& f& G
& B2 X$ g/ t9 f9 _# b采访中,一位医药零售行业的资深人士告诉《健闻咨询》,过去的5-10年,零售药店已经彻底告别暴利,进入了贴身肉搏的新阶段,“毕竟这么多药店,卷来卷去,调价是最后一步。”0 e) Y9 F7 i/ L- @" Q/ [6 _9 d
$ W' x) E/ s5 r9 W" v: }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零售药店总数为48.9万家,对应近14亿的人口总量,店均服务人数在3000人左右。而到了2023年,全国零售药店总数约65万家,人口总量依然为14亿,店均服务人数降至2100多人。再算上医药电商B2C和O2O的接连冲击,线下药店的客流量下滑明显。" F/ u! W, V* {! d. g. A. o3 L! H
; E5 M( d7 ~2 W+ E% ~1 e; A- M“行业里好一点的上市连锁,大概能做到1拖1、1拖2,就是一家盈利门店,对应1-2家亏损门店。如果是经营困难一点的中小连锁,1拖4,甚至1拖7都有。”上述人士表示,重庆是国内药店竞争最为激烈的城市之一,店均服务人数在1800人以下,过去几年,陆续有药店打出45折、38折的促销活动,可见生存状况之惨烈。8 }* K, Z: o( E. Y
* s9 M# f$ z$ o; o7 c
因此,在多数人看来,鑫斛调价更像是一种被逼至绝境的自救行为,而这种自救,或许是改变行业格局的第一把火。
8 P+ l" Q$ n* U% P; s0 ^6 P7 _* f4 h% a Y* @) I
对于这个市场的诸多参与者来说,药店同行和代理商显然是利益受损的一方,消费者毫无疑问会因此得利,而上游厂家的态度是最值得玩味的——一方面,它会因为鑫斛的薄利多销收获更大的市场销量,但另一方面,其它连锁药店一定会以乱价为由,要求其中止和鑫斛的合作。5 O) \) P6 D) Z1 J- h
, Z+ X. `$ d% S# d0 B“我觉得鑫斛模式最大的一个看点是,有多少上游品牌厂家会对它断供,以及断供以后,它能不能找到二线或者自有品牌进行替代,如果药品这块不能到位,这个模式基本就失败了。”
+ A) m% W% L5 E* e. N1 k9 B9 C) R# u- N
一位上游工业厂商老板表示,理论上来说,现有药品市场的同质化程度很高,替代方案不少,但药店也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用药习惯和接受度。而一旦这种模式走通,不仅是鑫斛能活下来,国内药品工业的格局也会被彻底改变,“那些非品牌的工业厂家,会有机会快速弯道超车。”6 ?* A( ^8 w6 \5 K) V7 L) X
3 ^$ N& @% H+ f5 l当一家药店不再以主流品牌为销售重心时,另一个撬动行业格局的支点也会随之到来,那就从渠道品牌向自有品牌过渡。简单来说,它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用户心智——我之所以到你这儿来买药,并不是奔着某款药,而是奔着你的某一个店员,奔着你能给我提供专业的药事咨询和服务。
" Z+ `6 H+ T+ j: `( Z. i6 }" [- J$ s, _$ N2 i2 ~/ q* P7 O
一位长期给药店做品牌管理的专家表示,如果连锁药店能够给患者推荐合理的用药方案,会大幅增加药店经营的药品品类,提高客单价。他们曾经做过测算,在配套患者管理的基础上,单个用户一年的花费从1000块增加到了3000-5000块,“患者在药店的花费是提高了,但不用去医院,整体还是获益的。”
) R7 ~, J+ {1 \0 `( S. E# X4 C2 }5 H& h- c3 \' F$ _+ ~; ]' V4 T
“大家不要小看鑫斛这次创新,我觉得它会开启一个医药零售的新纪元。”邵清表示,经验证明,会员制+薄利多销的模式在零售业态中是有生命力的,就像O2O塑造了“半小时送药”的用户心智,鑫斛模式很有可能跨越线上线下,真正塑造出“平价品牌”的用户心智。
% K; H4 i; y" T5 b( @! s5 n. s- c, ?6 {1 Q! B
邵清说,“过去那么多年,不管是DTP药房,还是慢病管理业态,都没有从本质上改变行业,会员制是有机会做到这一点的。无论成败,我都希望行业能有更多这样的创新。”/ ~# T$ X8 ?. t, l' x) i u ^
: ~# t5 J1 g, }( z, S1 b
药店好日子到头了
6 V, B5 O; E6 w, G/ i1 A9 ~+ Y" Y+ |8 N, `
过去,药店是门非常好的生意。
5 h Z# M6 R! ~/ R8 @
6 p( e$ l/ G: L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曾坦言,“2015年以前,特别是2010年以前,我们整个行业中没有哪一家药店不挣钱。无论是夫妻老婆店还是我们全国连锁,都可以挣钱。”现如今,药店不复往日的风光。“我们的好日子到头了。”谢子龙没少在公开场合提醒同行,一语道破零售药店的处境。
% E5 [( [5 o8 @7 x1 E! H0 Y7 ]
; t! s$ n, x# C! w8 f我国医药零售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竞争激烈。特别是近几年来,行业内大型药店连锁企业通过自主扩张和兼并重组,不断扩大营销网络,实现跨区域发展,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零售药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9 F0 j) b4 Z; L0 i
+ e* L3 Q' r6 u% v) Q' ~' O3 `一些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连锁企业逐步形成,这些企业借助其资本、品牌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迅速壮大。比如,在益丰药房新近发布的2023年财报中,其披露全年净增门店 2982 家,门店总数已达13250家,在财务年度内共发起了 22 起同行业的并购投资业务。
- W' L, ` W$ d, Y9 ^! N! h4 _5 |$ n" @6 W
另外,集采常态化直接导致药店经营的高毛利时代一去不返,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即便有处方外流、网售处方药等利好,但也迟迟未能兑现或难成气候。
; C% A1 F: e+ O1 k
' m! M0 Z+ s- X/ k4 f3 Z7 X6 V因此,近年来的连锁药店行业,除了并购和扩张常态化外,药店+互联网医院、药店+加油站、药店+邮政网点、药店+电商等新的跨界模式更是层出不穷。9 N2 Q& s( J0 _$ J0 ?
9 N) y& z$ d) A8 Z包括本次重庆鑫斛近底价销售卖会员的模式在内,层出不穷的各种模式,无非都是挣扎着求生存的尝试。" ], R4 S" O" ?& Q5 T9 f
- I9 M" j$ _/ Y" w( y. F# J, m2023年年底,商务部发布的《2022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64.39万家。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奶茶店门店数量也不过才50余万家。 I/ B2 ?2 Y" O, `. i
+ O0 j4 O9 \$ X* p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将会有愈来愈多的药店出局
3 c' z. U9 e" S3 k" A( a$ K* c) v a, O7 D' [* B, W7 W;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