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1月25日报道,菲律宾官员透露,在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下周访问越南期间,菲越两国将就加强海岸警卫队合作达成一致。报道评论认为,“两国此举可能会激怒中国”。( u6 ^* ~& I0 ^+ ?. v
; k; ?% J6 {: l- _3 O1 U
据报道,菲律宾海岸警卫队1月25日表示,菲律宾和越南将签署一份关于两国海岸警卫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目前尚不清楚该协议将包括什么内容,但这种合作通常对于减少渔船进入其他国家水域发生冲突的风险至关重要,可能有助于缓解双边争端。
5 i/ g+ ]3 d2 I0 R& j9 d* x5 e! v# t1 V" i8 P
菲律宾的一名官员表示,两国预计还将加强在大米供应方面的合作,菲律宾已经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 ~( I3 {/ ]% W* E5 L
$ {% D* d* i1 L越南外交部发言人同一天则表示,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将于当地时间1月29日开始对越南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并指出菲越两国在包括国防和安全在内的多个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越南外交部没有立即回复记者就两国海岸警卫队合作协议发表评论的请求。
去年11月,马科斯曾声称,菲律宾已同越南和其他邻国接触,讨论制定一项单方面的所谓“南海行为准则”,“这一动作如果达成将激怒中国”。多年以来,为稳定南海局势稳定,该地区各个国家一直在加快推进和最终敲定“南海行为准则”。
+ m, _* ~) A( R5 Z' N f& z4 W
/ m1 U: F) ]$ b2 ]事实上,“南海行为准则”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增强版和升级版,中国始终是磋商进程的主要推动者。“准则”磋商于2013年9月正式启动,近年来持续取得进展,关于“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工作已于去年3月初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恢复。
7 r$ R! b( K$ ^4 R
( Z1 q e0 z# T3 w0 Z“菲律宾和越南之间最有希望的两个合作领域是食品安全和海上安全。”来自美国夏威夷智库“亚太安全研究中心”的越南问题专家亚历山大·伍文(Alexander Vuving)指出,但有关海上安全问题,“越南在不激怒中国这一方面要比菲律宾显得谨慎得多”。
( v0 g! b) ^2 \. ]8 H1 J7 ]) ]7 s2 {# \# ?2 _* m1 H
值得注意的是,据《菲律宾星报》1月1日报道,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计划在2024年再招募4000人,以满足海上安全和履行其他职能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报道称,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言人阿曼德·巴利洛说,正在考虑“大规模招募”,以使其更接近拥有10万名海岸警卫队队员的目标。
; c. c0 |! ~ u, I3 a9 }8 Y' i# G5 a8 F1 e" x! S3 o9 K, t
巴利洛称:“对我们而言,合理的做法是每一公里海岸线配备3名海岸警卫队队员。据估计,菲律宾拥有3.7万公里的海岸线。”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3年11月4日,菲律宾马尼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抵达前,日本海上保安厅长官Shohei Ishii(中)与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司令加万(右)一同视察菲海警舰船BRP Teresa Magbanua。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与菲律宾围绕仁爱礁发生了一系列纠纷。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甘羽此前表示,去年12月10日,菲律宾不顾中方一再劝阻和警告,执意派出2艘海警船、1艘公务船和1艘运补船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向非法“坐滩”军舰运送物资。$ z/ P/ u9 F* F* S$ v
& f q. U9 N1 Q+ i9 `, K" N* L发言人表示,中国海警依法对菲搭载建筑物资的“卡拉延”号船采取管制措施,对菲运送食品等必要生活物资的“尤娜扎·五月”1号艇作出临时性特殊安排。中方现场操作合理合法、专业规范,菲游艇与我海警执法艇发生刮蹭是菲方蓄意“碰瓷”造成的,责任完全在菲方。菲方行径违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自身承诺,严重侵犯中方领土主权、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是爱好和平的域内国家都不愿看到的。
0 R! h: v; B9 g2 t6 ^6 N B7 P; L6 d. T( `1 w
1月25日,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表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中方坚决反对菲方在非法侵占的中国南沙岛礁上开展任何形式的建设活动。0 o X% d9 s1 }% Y, f6 ^* t
; b3 R1 c8 d1 I0 G) ?4 x; e$ q
当前中菲关系面临困难,根源在于菲方背信弃义,勾结域外大国,不断在南海侵权挑衅,损害中方正当合法权益。我们要求菲方尊重历史,认清现实,不要沿着错误的道路走下去。中方愿与菲方通过双边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但如果菲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予以坚决反制。9 U/ q7 o$ Y( d( e9 v
S: p7 ?4 o) q. K# W/ v% O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