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第一期国债昨日发行,抢购国债的场景再次在各家银行网点上演。降息之后,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普降,反而让此前一直受到冷落的国债重新进入百姓的理财“篮子”。降息后,究竟如何理财也成为最近市场热议的话题。
银行网点再现排队买国债
“国债收益现在比
- 9 \: `; l. ^4 N- w( e
9 L! b; _! B/ A
" s! [% f7 @' ]9 Y/ ?9 `
G& Q5 S% X9 L, K- Z1 C; M# x
+ a8 C+ O) r k% l4 C9 p存款高,咱老年人买国债就图个心里踏实。”昨天一大早,在一家工商银行支行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队,这些头发花白的老年人都是来购买国债的。银行8点半开始发号,9点起售国债。而在9点45分左右,这家银行网点的所有国债就已全部卖光。
; y; j1 {/ P1 X2 {5 Y 昨日下午,北京晨报记者致电多家银行,均被告知国债早已卖光。“半个小时就卖光了,去年都没人买,现在降息通道中,国债很受欢迎。”一家银行工作人员表示。
财政部公告显示,本期国债是凭证式,最大发行总额300亿元,其中,3年期180亿元,票面年利率4.92%;5年期120亿元,票面年利率5.32%。而目前北京地区银行的存款利率普遍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20%,1年期存款利率普遍为3%,3年期限仅为4.5%,而5年期限利率仅有少部分银行给出5%以上的利率水平。
理财收益普降已成必然
降息之后,理财看起来越来越难。银行理财收益普降已经成为趋势。记者在走访各家银行时发现,目前大多数银行传统的类存款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普遍在4%到5%之间,而高于5%的产品则更多是结构性的理财产品。其中,不少银行还推出了1年、3年、5年期的银行理财品,且有不少银行理财产品为挂钩股票、汇率等的结构性理财。
“存款1年还不如买这种挂钩汇率的理财产品,至少能够博个高收益。”广发银行一网点工作人员推荐道,一款名为“薪加薪”的1年期理财产品挂钩港币与美元的汇率,尽管在银行的宣传单页上写着预计收益率为5.1%,但实际收益率则有浮动区间,“保本,但是收益是浮动的”。记者在招行等银行也看到了类似的产品。
国际金融理财师王松向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在降息通道中,传统的类存款银行理财收益下行已经成为趋势,今年这种结构性理财将会越来越多。不过,在选购结构性理财的时候,投资者要充分了解理财挂钩的标的,以及其变动时对收益的影响,切不可只看最高收益率。晨报记者 姜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