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4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守岁·辞旧·迎新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稿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4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12: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年年除夕夜,家家皆守岁。记忆中的事情多多,儿时守岁的情景难忘家在关中渭河边的一山村,名叫史家村。300多户人家,1000多口人。没有富家,也没有流离失所者。堪称殷实人家者仅有几户,其余大多为贫苦农民。
而除夕这一天,谁家都要展示自己的劳动所获——自家养的鸡、自家或几家合养的猪。下午四点,每家每户都宰鸡煮肉,装一大盘送到祠堂做供品,供奉祖宗的在天之灵。在祖宗神位之前的三张八仙桌上,
每家供奉的是同样的祭品,名叫三牲一只鸡、一块肉、一条鱼,外加一壶酒、两三个年糕。为了不让人看衰,再穷的人家都要把最肥最大的鸡送来,因而从供品中看不出贫富之别,它显示的只是同样的虔诚。
三炷香过后,大家向祖宗叩头行拜,便完成了祭奠之礼。守岁之前先祭
祖,是家乡人的一种文化传承。这天晚饭后,我们就开始了真正意义的“守岁"。带着酒足饭的喜悦,人们纷纷来到祠堂前的草坪上。草坪中间放着两张八仙桌,人们站立于四周。一盏电灯照亮全场。锣鼓一响,舞狮活动开始,几个年轻人,各自拿起自制的行头——狮头、狮尾和大面,狮头威武,狮尾跟随,大面逗趣。最见功夫的是跳越两张八仙桌,舞狮头的阿台,口咬狮嘴上的横杆.略退几步.然后飞跃桌面如同跳鞍马,轻身而过。他平稳落地,场上掌赢爆起。大面则做鬼相。跳得过则跳,跳不过就耍赖——以爬代跳。搞笑动作;引发围观者的阵阵欢乐。随着“咚咚咚”的鼓点和“锵锵锵锵"的锣声,舞狮活动把气氛带进另一种竞赛——赛锣鼓。
赛锣鼓是我们村坚持了多年的娱乐活动。90年代初我上初中时,曾亲自参加过两三次。我们村曾与河南东岸的古竹村赛过,后来则是本村的史、黄两姓人比赛。这比赛我们又叫“斗锣鼓”,打一阵锣鼓,相当于演奏一支曲子,大约15分钟,然后放一串鞭炮,双方都如此,锣鼓鞭炮,鞭炮锣鼓,如此你来我回,斗到深夜,直到小商店里的鞭炮都被买光。有一两次还跑到三里外的小镇去购买。此种“斗”法,除了娱乐的本意之外,多少还有一点“斗钱”的味道,谁先把凑的钱花光,买不了鞭炮,谁先停锣歇鼓,谁便是输家。我们村黄姓人家不多,因而我们郑姓常为胜者。这种竞赛,在上进入21世纪后,因种种原因而停止,守岁活动也因此寂静了许多。
家乡人未闻打锣鼓是为了防备一种名叫年兽的伤害,而明灯点烛敲锣打鼓到天亮的传说,只是代代沿袭这种习俗,年年相传,便成为独具文化意味的守岁活动。它所营造的欢乐热闹的气氛,让全村人都“今夜无眠”,留下久久难忘的印象。宋代诗人王安石说“爆竹声中一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我们村里人从锣鼓和爆竹声中感受到的,除了欢乐,还有一种温暖。   
家乡的守岁活动,还有两则总让我常挂心中。—是洁净守岁之俗。年三十这一天,每人都必须洗澡,必须把脏衣服换掉,小孩有新衣则穿新衣,大人无新衣也要换上干净之服,要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此俗不知始于何时,但从我懂事时起,直到我离开家乡,村里人都坚守着这一习惯。
二是家庭主妇不辞辛苦的品格。吃过年夜饭,全家人都到祠堂前看热闹了,而家庭主妇则要把碗筷洗涮完毕,然后再把全家人脱下的脏衣服,全部拿到江边洗干净。她们不让脏衣服存放到年初一,认为那就等于把脏气带到了第二年!他们要把脏衣服上的脏尘脏土,连同这一年的晦气,都随江水漂流到远方。
家乡人守岁这一天,不论家境如何,都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而憧憬总是带着美好,即便是穷苦人,憧憬中也未丧失信心,村里人穿了整整一年,也盼望岁末这天过后,会近来新气象和新生活。穷百姓不丧失信心,我们民族也是充满希望向未来。
时届守岁日,怀念又在心中萌生。我想起当年在家乡舞狮头的阿台,他今年75岁了。前年我回家乡
看到他,他还主动问起:“还记得舞狮的事吗?”“记得!当然记得!”我忽然想起他咬着狮嘴横杆跳桌的事,“你的牙齿还好吗?”他也想起来了,“关系不大!你看!"他一边张嘴一边大笑。他当年自制狮头,又亲自起舞,尽展金狮雄风,村中老者皆在记忆中。3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笑谈往昔。他如今虽然还健在,但舞狮已成往事,他自制的狮头也不知所终。此刻,于无限的感慨中,我最想跟他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舞的狮头歇了,但我们东方睡狮却醒了!  
为父亲守岁
月穷岁尽,在人们忙忙碌碌购物、里里外外打扫的喜庆里,又一个形色匆匆的  年亳不迟疑地走来。“干家笑语漏迟迟”的  除夕之夜,闻着那浓浓的.硝烟味儿,我的记忆总能穿透夜的喧嚣和黑暗抵达多年前为父亲守岁的情景。  
年夜饭后,父亲在煮饭,这是为正月初一准备的,表示年年有余。父亲往神龛  上插了香烛,烧了冥钞:又浇上了一盅米酒,然后吁了一口气说好了。这是父亲守岁的序曲。父亲年年有守岁的习惯,期盼
自己长寿,又为子女祈福。  
我将炉火拨得通红通红,屋里逐渐明亮、温暖起来,弥散着一股淡淡的清香。爹,您坐吧。我将准备好的红纸包递给父亲,这是给他的压岁钱,我祝愿他健康长寿,福如东海。父亲有些讶然,如一个孩子  般地不知所措。潜意识中,他早习惯了每年的除夕之夜给儿女分发压岁钱,预想不到刚出来工作的女儿却把意外给了他。随即父亲微微地笑了,父亲的笑容很好看,孩子般天真烂漫。父亲感叹说,这是他  。有记忆以来收到的第一份压岁钱然后父亲给我讲他小时候的经历。父亲说他八岁便没了爹娘,在世上茕茕孑立,没了生活的方向,不曾尝过年的‘味道。还常受别人的欺负,别说压岁钱,能活着走过来就不  错了。这是我第一次用心地倾听,父亲的故事没讲完,我却早已泪流满面。父亲显得很满足,说现在生活好了,儿女也孝顺,算是苦尽甘来。我握着父亲的手认真说:“爹,今晚我来为您守岁”。父亲听了很  兴奋,话茬儿也多起来。他给我讲了做人的要义,还讲了关于他跟我娘年轻时的爱
情,。我在火炉边静静地听着,陪着他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是父亲信奉的守岁观念。零点过后,在我的催促里,父亲开始入睡了。一会儿便传来均匀的鼾声。借着淡淡的灯光,我看到父亲睡得那么恬静、安详,虽然他已年逾六旬,却如孩子般令人爱怜。偶尔,父亲露出浅浅的微笑,那应该是梦见他挚爱的儿女了,或许还有我正在天国的娘亲。那夜我不曾阖眼,就这样静静地坐在父亲的床沿,看守着须发花白的父亲。我的心里默默地祈祷,我希望父亲从此能够远离苦难、贫病、、烦恼,也深深地祝愿至爱的父亲岁岁平安、长命百岁。我想,父亲给了我生命,又教养了我,现在父亲老了,如一株散尽了稻香的禾草逐渐没了生气;作为女儿,我一定要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父亲,让他安享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
岁月的流逝会使你省略许多记忆的细节,但是一些芬芳的情节却镌刻在你的灵魂里。我读过很多关于除夕的诗词,却一直很喜欢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巅,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宵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的诗句,那温馨熟悉的场景常让我回想起多年前那个关于我和父亲的除夕。  
翩翩起舞感觉美
许多年来,一直是循规蹈矩地整天价忙活着上班下班,抚育孩子,闲暇之时很少去干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一来没有时间,二来囊中羞涩。岁月如流,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中已经年过半百,已然是名副其实的半老徐娘了。眼瞅着头发露出了银丝,青春已经不再,时不时生出一丝淡淡的悲哀。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朋友说,单位附近的群艺馆来了一位相当不错的舞蹈老师在举办舞蹈培训班,时间是每周一、三、五晚间的68点钟。抱着锻炼身体的想法,我约了单位的几个同龄姐妹来舞蹈班参加学习训练。转眼间,近一年过去了,我感到,舞蹈真真切切地融人了我的生活中,成了我业余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没有什么舞蹈天赋的几个姐妹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且不说我们舞蹈姿势是否优美,身段是否变得挺拔,就说那两小时的运动量,也足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愉悦,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提高了舞蹈鉴赏水平,重新找回了自信。
当一天紧张的工作结束后,来到舞蹈班,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那感觉真是美极了,那是从心底洋溢出的美感,是局外人所体验不到的。参加舞蹈班的全部是女性,惟一的男性是我们的舞蹈老师王捷。他出身舞蹈世家,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现在大学艺术学院任教。训练班有芭蕾形体训练,有蒙古舞、维吾尔族舞、藏族舞、朝鲜族舞、傣族舞、东北秧歌、胶州秧歌等。我们这些舞蹈的门外汉,刚开始笨手笨脚,很不协调。经过数月的训练,我们不但懂得了许多舞蹈知识,举手投足却也有模有样,,老师夸奖我们水平不那么“业余"了。真没想到,人的潜质还真是能够挖掘出来的。
舞友中不乏年轻姑娘,但年龄4050岁左右的姐妹居多,这些人大都是子女在外地工作或者求学,没有家务拖累,业余时间找点乐趣,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艺术素质。
谁说我们的青春不再?来到舞蹈班,看看我们优美的舞姿,听听我们爽朗的笑声,你一定会被深深地打动。在这里,你会感到青春的激情依然在荡漾,青春的岁月依然在燃烧。等待观望的姐妹们还犹豫什么呢?快舞动你的兰花指,加入这快乐行列吧!
新春话年
春节是我国民间古老传统的佳节。农历腊月三十除夕,当时钟敲响午夜12点的时候,声声’爆竹迎  来了农历新年的第一个黎明,俗称正月初一。
据民间流传,“夕”是古代一种凶猛无比的怪兽,每逢腊尽春来,“夕."因饥饿难耐,就出来伤害人畜.人们就向灶王爷求救。玉皇大帝派了娃娃神’“年”下界帮助“除夕”。’“年”岁数小,却非常聪明6他让人们砍来竹子,“夕”一靠近,就。用火燃起竹子,发出“噼劈啪啪"的爆响,并让人们在门上贴上大红纸以辟邪,耀眼的火光清脆的爆竹,眩卧的红色,把“夕"吓得再也不敢靠近。人们为了感谢“年",就立下了“先除夕,后过年”的规矩6后来有读书人在红纸上写出对仗.的吉祥句子分左右贴在。门边,就成了对联,后来又有人制作出了鞭炮。每年除夕,人们都要贴对联、放鞭炮,欢欢喜喜“除夕"
“过年”。   
我们华夏民族过农历年,无论南方北方都十分热闹,挂彩灯、敲锣鼓弋舞狮子舞龙、扭秧歌、跑旱船、踩高跷、唱大戏、闹社火、包饺子、吃年糕一史书上说,“年"这个字表示五谷丰登,《备梁传》上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大有年”就是大丰收。所以,春节就成为我国最盛大热闹的节日‘了。按照民间习俗,整个“过年活动要从腊月初八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灯节之后。   
春节体现出我国人民欢乐祥和文明昌盛,举国上下共庆佳节,辞旧迎新’、瞳憬美好的明天,踏上新’的征程。   
年味儿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读着王维的诗,总会想起家乡过年的味道。
每逢春节,家乡总是会有不尽的回忆,在老家每逢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春联的张贴非常讲究,对联的大小要和门的大小相对应,张贴的位置要看着顺眼,贴着方便,两联之间左右和上下位置要对称,上联贴在左手边,下联贴在右手边,在正厅的门上方贴上“过门钱",一般都雕饰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财源滚滚"等祈福的句子,让从“过门钱"下方经过的人感到这家主人对自己的祝福。.  老家的对联是大年三十早上就开始张贴了,一家人早早的准备好用面粉做成的糊糊,一面用扫帚打扫去年张贴过的地方,预示除旧迎新,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男主人和孩子开始张贴对联,女主人在这个时候则张罗着年夜饭。大约过了晌午,放过鞭炮,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坐下来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等着《春晚》的到来。除夕夜,大部分人都会有守岁的习惯,在春晚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点燃烟花和炮竹,轰鸣的响声和绚丽的烟花预示着开年的红红火火。守岁完成之后,孩子们会很快的睡觉,大人们在孩子的床头放上本地特制的年糕,在孩子,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让孩子先吃上一块年糕,.这糕点里有着大人们“步步高升"的期盼。如果大年初一那天下了雪,大人们会特别的高兴,看着田里的麦子,由衷的赞一句:“瑞雪兆丰年,今年又会是一个好收成。
鱼是老家人必不可少的年货,家家户户在年前都会到集市上去买一些鱼回来放在家里,或是直接养  着到年后,或是煮熟了放起来从大年初一开始吃,家乡人说:“家里一  定要有鱼.,这叫“年年有余",有了鱼  就像讨了彩头一样,一年都吉利的。吃饺子和汤圆是新年的第一顿饭,在老家,大年初一要吃肉馅饺子,大年初二吃菜馅,肉的谐音是“有”,菜的谐音是“才”,本来简简单单的馅被赋予了农村人对孩子成才的希冀。
大年二十八和大年初二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在这一天里,出嫁的姑娘会带着孩子和丈夫一起来到娘家吃一顿团圆饭,娘家那边在这两天会给回家的孩子准备丰盛的食物和钟爱的点心。上午的时候,娘家都会用电话再次确认一下几点能到,路上顺利与否。饭桌上聊的最多的也是一些生活琐事:家里收成怎样,小孩子学习好不好,女婿在外面有没有新发展,饱含着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殷切关心。女儿回家之前,父母是一定要送出门的,说上几句祝福的话,让女儿多回来看看,看着女儿一家离去的身影,老人们心中总是充满着不舍和期望。每次回家过年,我总是喜欢去寻找一下村里人手工制作的灯笼,这些用烟盒或者包装盒制作的灯笼已经非常少见,仅剩下几个老人还在坚持着这门传统,年轻的媳妇们几乎都已经忘记了这门手艺。五六岁的时候,我是最喜欢在过年的时候跑到别人家去缠着别人帮我做灯笼,灯笼里面虽然没有彩灯,但可以点上蜡烛,晚上提出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灯笼的样式很多,除了普通的南瓜形状,还有十二生肖、小亭子、雷锋塔等,每一个灯笼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给我的童年留下了很多欢笑和记忆。
每次回忆起春节,心里都是暖暖的,每一个春节,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都是一年里最快乐的,虽然很
多传统都已经渐渐消失,过年的方式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但不论春节怎样变化,思乡之情总不会改变,家的味道不会改变,父母对子女回家的期盼不会改变……
   
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朋友们就开始询问,今年春节在哪里过?还是回淮南婆家吗?我笑答,当然。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自从结了婚,20多年了,年年春节是回陕北的婆家过。平时我们俩忙忙碌碌,有时会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不能回家的原因。然而春节到了,回家的意愿却再也不会有一丝犹豫。离大年三十越近,回家的欲望越是强烈,如火般燃烧,直到踏进婆家门的那一刻才能熄灭下来。    ’
年复一年,在回家的旅程中,我们经历过多次回家路线的变迁。一开始,因了老公是铁路职工,能享受免票的待遇,我们放弃坐长途客运一站到达的便利,宁愿在火车站的寒风中等待一个多小时转车。那时候宝鸡到延安全是慢车,老旧的绿皮车里,没有成排的硬皮座椅,只是简单零星地放了几张木联椅,有的车厢甚至没有一个座位,里面挤满了席地而坐的旅客。有像我们这样往家奔的外地人,更多的是沿途集市上做生意的农户——挎着篮子卖鸡的、扛着麻袋卖红薯的、拎着油腻的火腿咸鱼点心送节礼的,还有怀里抱着手里拽着后面还跟着一个孩子走亲访友的,全部挤在一个个车厢里。一路上,人声鼎沸夹杂着乡音,穿成棉团的小孩脸蛋通红手攥糕点。虽然整个车厢挤挤挨挨,但比车厢更挤的是回家团聚的迫切心情,老旧的绿皮车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满载着归家的期盼。后来,老公的免票待遇取消,我们便选择了直达的长途客运,车厢的空间小了,回家的心情依旧。每年都是临近大年三十才能放假,同车的都是赶着回家过年的,车近延安,人未到,手机响,这个问“何时到家?在哪个站台下车",那个问“东西多吗?要不要接站”。一时间,家是那样的近,那样的触手可及。路途远的羡慕早到站的,
早下车的在车门关上的瞬间将“拜个早年"四个字热呼呼地扔在车厢里,让你感到老乡的可亲可爱。现在,我们有时会选择自驾回家,不用挤火车、客运,但是小车里依然塞满了各样的东西——小吃、年货、特产、新衣,似乎只有挤的满满的,才能将过年回家的心情释放出来,不然心里会盛不下这浓浓年味。
一年一年,我们回家过年,不论我们乘着何样的交通工具,开门迎接的总是公公,他会在我们快到家的时间段里支着耳朵倾听门铃的声音,我们也会在快到家时抢先大着嗓子喊“到家了,快开门!"不需要寒暄,不需要客套,进家门的瞬间紧了一路的心突然就松下来,然后会看到一屋子的笑脸,深圳的大姑姐一家,西安的小叔子一家和我们宝鸡的一家,借着春节这个难以割舍的喜庆日子相聚一起。婆婆早已准备一桌好菜,等待我们共同入席。酒桌上,每个人都会立刻找到自己最爱吃的菜,那是老母亲一年来对儿女、孙辈想念的积聚,她提前准备了好多天,使出了浑身解数,把深深的爱通过酸甜苦辣咸的菜肴表现出来,而我们最好的回报就是喝得满脸通红,吃得杯盘狼藉。在互敬拜年中,我们听到了大姑姐小时因下水塘玩弄湿新衣不敢回家,指挥姨妹打掩护的趣事,在推杯换盏中我和女儿知道了老公小时夜里撒尿把奶奶的棉鞋当夜壶的故事……一家人捧着笑疼的肚子东倒西歪,大年三十的夜晚就这样在回忆中度过;新年零点的钟声就这样在笑声中迎来。
时光流转,在一次又一次的鞭炮声中,年夜饭的掌勺由婆婆当主角,变成了大姑姐、小叔子和我轮流上阵,一曾经是那样风风火火的婆婆已坐上了轮椅,曾经是那样意气风发的公公也是步态蹒跚,这使我们在春节临近时更像归巢的乳燕,飞回家乡,飞回老人的身边。因为父母在的地方,是一个叫家的地方,是一个让人流泪让人心醉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高堂白发在远方,怎能不归巢。
新春组歌
% X& k) O& ^9 j
) U1 R' v- J% a$ O0 f8 z
春节
放晌震天的鞭炮
迎来春天的光临
播种明天的希望
设计灿烂的未来
钟声
铿锵的声音是发出的号令
传送365个鲜活的日子
真诚又亲热的忠告
从零开始,从头做起
团圆
人心思聚的日子
家庭期盼的时刻
为恭候你的光临
礼品袋里装满了祝福
春联
蘸着爱党爱国的激情
写满亿万人民的心声
上联是国运昌日日昌
下联是民欢乐家家乐
年画
—道美丽的风景
弥漫着浓郁的习俗风情
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昭示着美好的前程
: {. o3 o4 E- J* ~+ a6 E! I6 C5 G
; m6 C" x) y" ^. p! O/ @
  
小时候天天盼过年。过年可以吃好的,穿好的,还有好玩的。进入腊月,就感觉到一股很浓很浓的年味。
吃可以吃上肉饺子,油炸饼,油炸豆腐等。每年腊月二十八,母亲都要支起油锅炸面食。母亲手巧,把面做成各种形状,炸出来的油面食也是各种形状,有油面页,有的像树叶,有的是凌形,有的是长条形,有的是正方形,还有中间带洞的圆形,油面页薄薄的,放点糖,很好吃的;有油轮子,像车轮一样,有双轮的,有单轮的。我在家最小,母亲最疼爱我,每逢这样的日子,母亲总是让我烧火,我就一边拉风箱烧火,一边看母亲不注意,偷偷地拿一块油面叶,放到嘴里悄悄地吃。那时粮食紧张,平时饭都吃不饱,更别说吃到好的,能先吃到油面页,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偷偷吃了,以为母亲没发现,长大后,才知道母亲早就知道了,只是不说而已,她也想让儿子过年时高兴高兴,长大后才体会到“拳拳慈母心"
穿可以穿新衣服。一年四季都是穿旧衣服,“新一年,旧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有时穿哥哥退下来的衣服,同学都笑我穿的衣服不合体。总盼着过年,大年初一早晨,我会早早地醒来,母亲从衣柜中拿出一叠衣服,兄妹几个一人一套新衣,不是白色就是黑色,在那时是最好看的。我总是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新鞋跑到巷子里去找小朋友,向小朋友炫耀,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那时不买衣服,也没有缝纫机,衣服和鞋子都是母亲手工缝制的。晚上,有时我一觉醒来,还看见母亲在油灯下一针一线缝衣服,油灯光把母亲的身影照在墙上,拉成长长的瘦削的影子。小时候不明白母亲的心,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小孩,才明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归。"这首诗的真正含意了。
玩可以玩滚铁环、打陀螺、打叠纸。我最喜欢打叠纸了,叠纸就是用一张纸对折,然后把两张对折的纸交叉折叠,能分出正面和反面。两个或三人玩,先石头剪刀布,输了的把自己的叠纸扔过头顶落到地上,让赢了的打,打反过来就归他,类似现在的小孩打卡片一样那时的叠纸都是自己做的,水平高就折叠得好,就能赢别人的,有时一上午能赢100多个叠纸。有的小朋友输了就哭着到家里告状,母亲又把叠纸还给小朋友,还骂我贪玩。那时的叠纸都是自己做的,不用花钱买,现在的孩子都是打卡片,很漂亮,是用钱买的,也是经济社会的产物吧。我还喜欢滚铁环,在很大很大的广场里,几个人比赛,看谁滚着铁环跑的快。
那时觉得年味很浓,大概是因为童心童乐,大概是因为有时间玩,大概是因为总是盼过年,盼吃的,盼穿的,盼玩的,有盼头才有年味。    现在有的人觉得年味淡了,也许是太忙了,也许是天天有好吃的、天天有好玩的、随时有新衣穿,也许……
也许是过年太忙了。过年只有7天假,在路上、在商场、在家里,走亲访友,看领导、看朋友、看亲人,比平时更忙了,也就冲淡了年味。也许是天天有好玩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娱乐
也丰富了,打球的、腱身的、爬山的、看电视的、上网的……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也不会等到过年时玩,也就少了过年时的玩味了。
年味,不管是浓还是淡,人人都盼着过年。过年就可以全家团圆了,_家人在一起,这才是最浓最浓的年味。
春的季节

2 d# u( e3 N/ ^) U4 L8 J5 B" |9 k; k% ?0 i' ]- }7 {/ T' p" r/ U
春暖花开细草弥香
阳光和着泥土的气息
暖暖的感觉将春意带回
云动风随两重柔
林花又红满天春
春的季节是对生的渴望
丁香的味道可真浓
随风溢满了整个原野
双语燕齐飞蝾
眷的季节滋养了爱的萌芽
你在清晨的露珠里
  为她采回阳光的味道
她从蝶的舞衣上
为你带回了花儿的清香
点点红绿几重
春的季节是美的天堂
丝丝细雨轻轻的
  沾湿一树梨花
阵阵清风缓缓的
吹起一池碎银
春暖花开生机卓尔
春的季节满含希望
展开翅膀勇敢飞翔
每一次努力都会有奇迹
5 C4 t4 I8 w( S

6 o8 j: }4 ^, v5 t. S9 I" C
鸡啼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鸡住在天上。那天鸡见天天冷冷清清,又无事可做,常常往地下人间张望,只见人间一片繁华热闹,所以非常向往。鸡王于是带着鸡群降下了人间。
鸡的家族门庭很大,也很豪富,所以鸡的穿戴是很讲究的。尤其是鸡王,出门乘轿,人马前呼后拥,显的很富贵,鸡王头上的王冠不但外表光彩照人,而且威力神奇,能发出一种令人胆战心寒的光。因此,百兽对鸡王只能是献媚讨好,背地里却垂涎三尺地打着它的王冠主意。
    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玉皇大帝下了一道圣旨,要开一个比武大会,为的是精选出一个百兽之王统管众兽。所以海中的蛟龙和林中的猛虎都报了名,准备决一雌雄。
    眼看比武的日子就要来了,蛟龙因求王心切,整日在宫中习文练武。这天,他正练的起劲,只见他的表弟蛇来求见,蛟龙让蛇到它屋里坐,蛇就对蛟龙说, “我听说你和猛虎要比武求王了,只要你把鸡王的王冠弄到手,那王位一定是你的了”蛟龙听了以后,非常高兴,送给蛇许多奇珍异宝,命令他前去“借"王冠。
再说鸡族院内,此时却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原来,鸡王正在庆贺八十大寿哩,只见蛇左手拿着一副黄灿灿的宝冠,点头哈腰,走了过来……
蛇一见到鸡王,便双膝跪倒,顶礼膜拜地对鸡王说:“我听说你老在大庆寿辰,特来给您拜寿。糟鸡王赶忙扶起蛇说:  “蛇弟,别客气了,来,我们一起喝酒吧!”说罢,便把蛇让到了桌前。酒过三巡,菜过八味后,鸡王便觉得昏昏欲醉了。蛇两眼发光,对鸡王说: “众兽早闻你的王冠有着不寻常的威力o’’蛇边说边把手中的那副金冠递到鸡王手中说:  “这是我特意为您赶制的,您戴上它,一定会更威武,更漂亮的’’鸡王本来非常高兴,听蛇这样一说,更是喜上眉梢,便毫不考虑地摘下自己头上的王
冠对蛇说: “蛇弟,看你说到哪里去了,以后需要什么,尽管来拿。现在你把这顶王冠拿去,让众兽开开眼吧!不过,要快一点给我送回来。”蛇一把接过王冠连声说到:“谢谢,一定,一定!蛇说完起身告辞而去。比武这天到了,蛟龙和猛虎来到玉皇大帝面前,在一片广阔的空开始比武。蛟龙由于蛇给它“借’’到了王冠,所以威风大增;猛虎呢?也是英勇玉皇大帝坐在宝座上,观看比武。只见蛟龙上下翻飞,猛虎左右腾挪,两兽越战越勇,不分胜负。玉皇大帝’看罢多时,下诏说: “就分蛟龙为海中之王,虎为山中兽王吧!
比武结束了,蛟龙高兴地回到宫中,它的表弟蛇对它说:  “表哥,现在你被选为海中之王了,你就把王冠还给我吧,鸡王已经催我好几次了”蛟龙一听这话,就想:如果我把王冠还给鸡王,那海中的动物会听我的话吗?不行,这王冠不能给,干脆我就借到底了想到这里,他假装发愁,命令海兽把蛇赶出了水底龙宫……   
再说鸡王,自从把王冠借给了蛇以后,每天冷得浑身发抖,上下哆嗦,以前的威风再也没有了。它到处找蛇,杳无踪迹。蛇呢?因为蛟龙不还给它王冠,生怕碰见鸡王向它要王冠,便整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鸡王越想越气,憋成了红脸,它很恨蛇背信弃义,从此见蛇便叮。
太阳公公看到鸡的惨叫后,很同情它,就对鸡王说:“以后你冷的时候,就高叫三遍,我便露出光亮,给你取暖’’
从此,鸡的脸变成了红色,蛇呢,最害怕鸡。每当鸡叫三遍,太阳老公公便露出了笑脸,给鸡取暖。流传一代一代至今。
我和春天有约
( t) g. f' }3 s5 G" _: P
# n/ E) v6 g9 R6 n8 Y5 _0 @
一个春日的激情
慢慢绽放
我和春天
有个约会
桃花
敲开
春色的窗扉
守候佳期
雏燕
眨巴着
含情的眼睛
欣然一俟
是啊
我们结识于
万物复苏之季
守候着
千娇百媚的契机
吮吸着
伊人的气息
黄昏
远处人家的巷
圈在老人
吐出的烟圈里
村子仍是
沉睡的梦
梦外已是繁花满地
我独自漫步郊外
赶赴
一个柔情的
约会

, H$ N% y, d- R; f) L3 Z$ j  o" w2 y8 `/ s, k: C
鸡年说鸡
鸡是卑微的动物,在动物界地位十分低下。古往今来我们总是瞧不起鸡:我们常把卑微的技能叫做“鸡鸣狗盗”:我们还用“鸡虫得失”吡喻无关紧要的细微得失;用“鸡飞狗跳"比喻极端混乱的状态;用“鸡毛蒜皮”比喻无关紧要的琐事;用“鸡鹜争食”比喻平庸小人争名夺利……以上各种说法已约定俗成,我不想妄加评论,我想说的是.这些约定俗成的东西,却是我们对鸡的偏见。实际上,鸡的某些品格是值得称道的,特别是那气度不凡的公鸡,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公鸡具有铮铮铁骨,它永远高高地扬起头颅,傲视一切权贵。它的骨气是动物界中少有的,它不像狗那样摇尾乞怜、低三下四、奴颜媚骨,也不像羊那样胆小怕事,一律忍让,更不会像鹦鹉那样会跟着主人学舌,它追求自我独立,从不会低头、不会献媚、不会温柔、不会顺从,为此,常常招来主人的反感。主人想,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公鸡,竟敢在主人面前摆架子、使威风,一点谦虚的态度都没有,太可恶了.必须给它点颜色才是,因而鸡的命运往往很糟。我想,鸡的那种不向世俗低头..不向权贵屈服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就凭这一点,公鸡就是十分可敬的动物
报晓是公鸡的本性,公鸡是追求光明的动物,它对光明与黑暗十分敏感。它从不稀里糊涂地生活。每天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公鸡便开始大声呐喊,向世界宣告光明即将到来。高亢的呜叫反映出公鸡的清醒和聪明,也体现了鸡对世界的热爱。公鸡报晓本来没有错,然而,在很多时候,公鸡会因为报晓而招来祸端。中国有一则。寓言故事叫做《早叫的公鸡》,说有一个人养了一群公鸡,当公鸡呜叫的时候,主人便起床了.但主人看天还没有亮,于是认为公鸡在捉
弄人,于是把公鸡给杀了。在农村,养公鸡的人常常这样决定对公鸡的取舍:哪个公鸡打呜难听就先杀掉哪一只’.大部分公鸡不是被卖掉,就是被宰杀,留一只叫声悦耳的,因而叫声的好坏与公鸡的命运息息相关。
公鸡具有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完全是自觉的,没有半点图名图利的功利成分。公鸡带领一群母鸡、小鸡觅食,当它发现一处有食物,它决不独吞,而是“咯咯咯”地叫,把其它鸡叫到这里来
一同享用。我曾住在农村,养过鸡,公鸡那种无私奉献的高尚行为一直感动着我。同是发现一处有食物,大多数动物表现为相互争抢,甚至相互打斗,弄得两败俱伤;而公鸡无私的品德足以使其它动物相形见绌,公鸡的高风亮节可圈可点。   
公鸡十分勇敢,面对敌人,它从不退缩,它竖起脖颈上的羽毛,  目光逼人,威风凛凛。公鸡曾有斗败过狗、猪、猫的战绩。在夜晚,当鸡群进窝休息的时候,站在鸡窝门口的是公鸡,公鸡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守卫在门口,以防敌人来侵犯。在农村老家.一天晚上,家里人忘记了关鸡窝的门,半夜时听到了鸡群一阵惊叫,家里人想,一定有鸡被黄鼠狼捉去了。待天明出门一看,鸡一只未少,可一瞧,大公鸡的头成了血葫芦。原来,是这只公鸡拼命对付了黄鼠狼,保卫了鸡群的安全这只
受重伤的公鸡仍精神抖擞,接连引颈长鸣,好像是欢庆胜利。母亲说,黄鼠狼口中有毒,被它咬伤的鸡十有八九活不成了。果然不出所料,那只勇敢的公鸡在黄昏时分倒下了,它英勇地死去了我当时很伤心,把它埋在房后的园子里,让它永远安息了。这件事虽过了二十余年了,但那只勇敢公鸡的形象一直留在我的大脑里,挥之不去。   
我觉得,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蔑视、小看鸡。以往我们对鸡有顽固的偏见.大概是鸡常在我们身边的缘故。我们对它太熟悉了.,反而熟视无睹,只看到它的平凡、卑微,而看不到它的高贵和不凡。鸡遭到人钔很不公正的待遇。诗人杜甫曾为鸡抱不平,他在《缚鸡行》中写道: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看来大诗人杜甫对鸡还是很关心很理解的。’
高贵总是寓于平凡之中。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理解我们身边的鸡,这样对人类会大有好处的。
    
# z5 F- z+ W; T% U8 D* W; ?
0 b1 d" Q6 N: U1 q, v8 o
为了这个喷香而甜蜜的日子
我们整整忙碌了一年
迎送了365轮日出月落
衣着崭新,容光焕发
齐刷刷地站在
这道最美的风景线上
千万副春联
如同千万张笑脸
展示出不同的心灵
千万挂鞭炮
如同千万支歌曲
唱出各自不同的心声
人们的家中清洁卫生
张贴与悬挂的年画
既美丽漂亮又大方吉祥
桌上摆满五颜六色
既有烟酒糖茶
又有瓜果梨枣
北方的水饺
热气腾腾,活蹦乱跳
南方的年糕
缠缠绵绵,又香叉甜
馋的一轮红日
一大早就蹦出了地平线
室内室外婆媳叟童欢歌笑语
大街小巷
男女老少相互拜年
满院春光洋溢
人们出门见喜
开口都是“新年好"
这句重复过千百年的问候
今天却显得特别年轻
见面都是“恭喜发财”
这重复过千百年的祝福
今天却显得格外香甜
春节,人民幸福无比
春节,中国欢乐无比
春节,世界踮脚仰望
农民,给您拜年
春节,满城歌声
春节,满街笑脸
春节,满院春光
春节,满碗香甜
在这传统的节日里
我们登上都市的最高楼端
向着远方的乡村
给辛苦了一年的农民
深深地鞠躬,拜年
农民,我们衣食的父母
吃苦耐劳,纯朴善良
在美丽繁华的城市里
闪烁着您的赤心
灿烂着您的老趼
农民,我们城市的根须
您天天劳作,季季奉献
在日新月异的都市里
凝聚着您的情爱
流淌着您的血汗
除夕,给战士
头戴着一顶钢盔
肩背着一杆钢枪
在共和国的除夕之夜
我在祖国的边疆站岗
虽然,远离故乡
我却把满腔的爱
献给了万千城乡
虽然,不能回家过年
我却把火热的情
抛进那欢乐幸福的海洋
虽然,不能与亲人团聚
我却把滚烫的心
弹跳在亿万人民的身旁
我知道在春节联欢的电视机前
没有我的笑声朗朗
可是,当迎新的钟声敲响的时候
祖国啊,母亲
你一定会看到
我在边疆举托的那串吉祥
我知道在全家团聚的宴席上
没有我祝福的诗章
可是,当一挂挂鞭炮燃爆的时候
故乡啊,亲人
你们一定会听到
我在巡逻小路上的高歌吟唱
然而
那曾经熟悉的孱弱的身影
早已化成村头青青的坟冢,
身影不再屹立,
笑容不再依旧,
我不再甩开母亲的手,
去奔跑着怀抱昔日那蹒跚的笑容。
此时,
小路早已变成一条年关儿女
最痛踏上故里的思念之路。

+ D, h- B# X5 U+ G
) V' k- Y# ~4 R' q! h+ a2 X
话说“鸡猴平等”
“杀鸡给猴看",或者说“杀鸡儆猴”、  “杀鸡吓猴”,与“杀狗劝妻"、  “敲山震虎"虽有异曲同工之妙,却无殊途同归之果。后者纯粹是一种借助、一种策略,因为狗和妻、山和虎毕竟不是同类,不可同日而语;而鸡与猴同属动物,不过一大一小、一强一弱·、一精一笨而已,人们以此比喻严惩一个以警诫其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可并不那么简单。   
‘“杀鸡给猴看”,开始时也有震慑作用,时间一长,就不那么灵了。有的猴根本不看:非我族类,干我甚事?有的猴望见鸡头落地,或哀叹鸡运多舛或起哄连声叫好,屁股一拍溜之大吉。有的猴在鸡高叫“冤枉”的当口,帮着捏鸡嘴按鸡头扯鸡腿,手起刀落,。恰除了猴的一块心病。因为鸡与猴本是同伙作案,杀鸡正好灭口。如此杀鸡吓猴,尽管杀得鸡鲜血淋漓,猴未损一根毫毛,说不定还能分块鸡肉喝碗鸡汤呢。既然“刑不上猴”,猴怕个鸟!再说,鸡也有怨气:为什么专拣软的弱的先杀,而硬的有后台有靠山的就站在一边看呢?只讲“猴道”,不讲“鸡道”,公道何在!   
杀鸡吓猴效果欠佳,人们反其道而行之,  “杀猴给鸡看",结果也并不乐观。这回轮到鸡看热闹了。甲鸡说,水灵灵的果子连吃带糟蹋,嫩生生的包谷掰一个扔一个,比野猪、狗熊还恶,。太不像话了,该杀!乙鸡说,看人家猴哥,占山为王,横行无  忌,那才叫爽呢!咱不过窝里架上的,偷把米丢只蛋,算甚鸟事?  丙鸡说,凭什么杀猴用针管、杀鸡用牛刀,还不是欺软怕硬?于  是,为数不少的鸡在当了多次看客之后,不但没吓倒,反而把胆子  练大了、爪子练长了、心练野了,肉鸡变成了斗鸡,渐渐现出了  “猴样”。久而久之,纵有成百上千猴头落地,奈何成千上万鸡势汹  汹,天下仍难太平。
看来,一味杀鸡给猴看,奸鸡会伺机钻入猴集团;一味杀猴给鸡看,狡猴也会寻机混入鸡营垒;你杀鸡它变猴,你杀猴它变鸡,使你两头杀不着它。,更可怕的是,杀鸡时,猴为鸡撑腰壮胆;杀猴时,鸡又为猴鸣冤叫屈。如此鸡猴沆瀣一气、同流合污,人类的生存状态可就惨了。   
问题的关键是,鸡和猴谁也    不是天生挨刀子的或是天生的看客,二者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刑"既要上鸡也要上猴。无论谁做了伤天害理之事,都要该打则打、当杀则杀,绝不因猴能攀扯上孙大圣那层关系而逍遥法外,也不因鸡的祖宗有打鸣报更之功而赦免罪责。在当前,尤其要防止杀  猴鸡不看、把鸡养成猴的倾向。只有  鸡猴同罪同罚谁也别当看客,才能收到“以做效尤”的理想效果,建立多彩有序的和谐社会。
金鸡值岁
新桃旧符,星移物换。在2017年新春欢快的奏鸣曲中,金鸡一声唱晓,申猴如期退去。新酉依时值岁,“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天下闻鸡起舞,共祝大鸡(吉)大利之年隆临。
民间传说鸡来源于蛋。古黄河边上,洪水过后,兄妹成婚,妹生蛋,哥哥一生气,使棍打妹妹,妹妹说:“哥哥打,哥哥打。”每下一蛋,就喊:“咯咯蛋(哥哥打),”直至今天还是这样叫。世界飞禽走兽,芸芸众生,鸡非龙虎之大物,亦非牛马之大畜,何以独特身份(十二生肖中唯一禽类),特有魅力,在统辖十二生肖的圆桌会议上,独占一席,且等分了日月,均分了人群?“一鸡二鸭三猫四狗……’’鸡又何以为岁首所主?
一、鸡傍上了“酉”字。鸡和酉字的结合过程,是一道展示诸多文化景观的风景线。一过小年,东北民间便展示了一张约定俗成的东北忙年日程表",那就是:“二十四,写大字(春联);二十五,扫尘土(洒扫庭室);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小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有;三十晚上守一宿。”其中“贴倒有"谐音‘‘有"到了,古俗“有"应作“酉"字。传说点将封神的姜子牙酉时落生,他封了诸神,天地间鬼呀神呀都敬畏他,唯恐避之不及,于是民间有了“太公在此,诸神退{立”之说.贴一个“酉”字,就如同太公在此了。“酉”与“有”谐音,酉即有,意在不受穷。酉字.原本用来把守时间的关口(除夕夜),后来改为把守空间关口,邪别进门,福请人内。酉字,最初来源于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有“酉”和“已?’字,其中“已”为天干用,“酉”见诸于十二地支序列。《晋书·乐志上》称八月之晨谓之酉,“酉,秀也,秀者物皆成也",‘《释名》称酉是庄稼成熟,粮粒饱满。在十二‘时辰中酉时为鸡归之时。《诗·君子于役》:
“鸡栖于埘(鸡窝),目之久矣,牛羊下来,太阳酉时而入,日落月升,故有日中金鸡,月中玉兔之说,这是个古老的话题。金鸡与玉兔的’联系不只是看得见的时间与空间中的日落月升,还凝固于一句俗语:“子午卯酉”。通常听人说,没听出个或没看…。午卯酉来。子午卯酉四个字,说出来轻松,却具有丰富的文化含量。子午是指纵贯南北极心午线,子为鼠(半夜起来咬东西)为阴极;午为马,马属火,阳极;卯酉线,一兔一鸡,横越地球东西,子午卯酉,涵盖整个天下。  
二、鸡关乎日,乃天明晓日之象征。古代神话讲太阳里有神乌,即三足乌。又称曰乌、金乌、金鸦。杨慎说:“日中有金鸡",即由三足乌说起;《神异经·东方经》说:“扶桑山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呜则天下之鸡悉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半壁见海日,宫中闻天鸡”句,太阳与天鸡并举,不知是日中有鸡,还是鸡啼报晓,唤得旭日东升:
三、鸡为凤凰之化身。家鸡来自野鸡,即山鸡,学名雉,西汉时曾讳高祖刘邦之妻吕雉
而说野鸡。北齐《刘子新论》称:“楚之凤凰,乃是山鸡。”有注说,楚入有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日:“凤凰也。"路入不惜干金买下来,想去献给楚王。因此留下“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的诗句。可见山鸡与凤的确是难以分得清的。鸡在江北,有“小凤凰”之称,人’们没见过真的凤凰,便以鸡来替代。替代是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鸡遂成为群禽之首。
四、鸡为辟邪之神。据壬子年《拾遗记》载,尧王在位七十年,有鸾雏年年来朝,麒游于泽薮,邸枭(俗称猫头鹰)逃到很远的大沙漠里。有一个叫祗支的国家,进贡一只重明鸟,眼睛像鸡,鸣声似凤凰,展翅一飞,能搏击猛兽狼虎,使妖魔鬼怪不能为害。后来人们无不洒扫门户,盼重明落在门上,但是这种鸟不再来了。人们刻木或铸金做成这种鸟的样子置于门户之间,魑魅妖鬼都望而却步。《西游记》第五十五回中,昴日星官帮助孙悟空降伏蝎子精,昴日星官,乃是居天宫东门里光明宫的双冠子大公鸡,昂起头来,约有六七尺高;关东民间传说,说到九斤黄公鸡的由来,因其能除城墙里吃了孩子仅剩下一堆骨头的蝎子精,才由主人引来东北。从重明鸟到“九斤黄",人们想象鸡有辟邪的神力,才描画成昂日星官,正所谓“花冠锈颈若团缨,爪硬距长目怒睁。踊跃雄威全五德,峥嵘壮势羡之鸣。岂如凡鸟帝茅屋,本是天星显圣名。”器字轩昂,气派不凡的昂日星官本相,便取像于人间饲养的大公鸡。
五、司晨啼晓被入“五德”。《韩诗外传》概括说,鸡有五德,乃文、武、勇、仁、信。鸡乃文武兼备,勇敢仁义又可信赖的动物,形容为“头戴冠、文也;"足搏距,武也;见失望舍命向前,勇也;见食相呼同伴,义也;守夜不违时,信也。"故鸡有“德禽"之雅称。鸡为吉祥物。鸡在民俗中是灵陛之物、吉祥的象征、生子的彩头、鬼魅的克星、运气的预兆。立春之日,孩子佩戴布帛饰物“迎春公鸡”。春鸡用纸底花布裹棉花,形同菱角,一角尖端缀花椒仁作鸡眼,另一角缝几根与身等长的花布条作鸡尾,造型拙朴,色彩斑斓,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春鸡钉在孩子们左衣袖上,有新春吉祥之意,一般在正月十六到庙会上将布鸡扔掉。未种牛痘的孩子,春鸡嘴里要衔一串黄豆,-几岁串几粒,称作鸡吃痘。
六、送亲鸡。娶亲日,女家选请一小男孩子抱只母鸡,随花轿出发,前往送亲。因“鸡”
“吉"谐音,图吉祥如意的彩头。引魂鸡。出殡时,由“孝子"或女儿抱一只雄鸡,走在灵前面。到墓地后,待灵柩安葬毕,将鸡送给阴阳先生,或放飞,送葬者谁抓到归谁。大吉有余。在众多民俗事象中,鸡给人们的是一个好字眼:吉。清·周亮工《书影》记载,正月初一,贴画鸡,画名“室上大吉”,《大吉有余》为传统门画。两鸡相对,可以驮来摇钱树。《功名富贵》为一幅牡丹雄鸡图,牡丹为宝贵象征,公
鸡的“公”谐音“功”也派上用场。
鸡鸣报晓,千年不废,酉鸡值岁,千载不误。在雄鸡唤起的新年新岁,每个人心头都会涌起大吉大利的美好愿望,同时知道实现这、美好愿望靠的是“三更灯火五更鸡”,闻鸡起舞的创业精神。

- I$ w/ S" }; p+ d
; k/ ^- K1 F( P, X' r
作者通联:陕西省宝鸡市宏文路218号文化大厦32层    史红霞    邮编:721004
过 年
走过晶莹剔透酌冰雪世界,褪去厚重的行装,身体和心灵随着美丽的风筝一起放飞于广袤的自由天空,抬头仰望才知道,蔚蓝的天空中已经找不到阴霾的冬天痕迹,到处是春天纯净而自然地散发着的味道。我知道春天已在不经意之间悄然来了,因为年的钟声已在鞭炮的响声中随着野百合的静静绽放,撞击着游子与旅人归家的心。
年在人们的眼里一直是团聚和幸福的日子,是新的开始,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谁也逃不脱年的牵绊和享受。因为辛苦了一年的人们都选择在这几天好好休整自己的心情和身体,过年时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把家打扫得千干净净,这样似乎才具有过年的氛围,对年才会具有更多的感受o  
记得小时候,年过得特别闹热,才刚刚进入腊月,人们就会急迫的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了。其中男人们忙着宰杀肥猪,女人们则忙着收拾家园,她们把家中所有脏的东西都清洗干净,人们平时可以没有新衣服穿,但是一定要穿干净。这样就预示着在来年的日子里会平安而幸福。所以年前的乡村到处是披挂着的衣裳被褥。父亲因为常年在外工作,所以回家是很少做家务的。然而每到腊月,父亲总是每天早早起床,把房屋周围打扫干净,把家里不需要的东西通通清理丢掉。而我们最感兴趣的就是跟在父亲身后,把那些父亲认为不必要母亲却舍弃不了的东西从家中清理出来。在这样的工作中,往往会让我们找到许多以前不小心丢失的东西,得到许多乐趣。在我有了自己的家后,每到要过年了,无论母亲在哪里,她都要提醒我要把家中的脏东西洗干净过年。而我也总是那么难得的勤快,除了置办年货,还要把家收拾干净,这样的年才会过得舒坦。儿时过年,就不会操那么多的闲心了。在孩子的眼中,过年就是放下书包和背箩自由自在地玩耍的美好时光。那时的我们会乘大人们不注意,(其实是看见了也会装做没有看见。)偷偷从家中拿一块木板去找手艺好的木匠削一快多面型的有把的小木板,做工精细的还要雕刻上花纹,这种东西叫做“打鸡板”然后从家中喂养来过年的大公鸡身上俏悄剪下翅膀上最漂亮的毛,’再把羽毛修剪成锯齿型,削一个拇指般粗细的竹筒,把三匹或者四匹鸡毛插在竹筒里面,这种东西我们把它叫做“鸡",把“鸡丢上天,会旋转出美丽的图案。于是过年时村里的人们都喜欢聚集在一处开阔地里,用手中的木板进行羽毛球式的打法。如果“鸡"在谁的手中落地,那么对方就要在他  的屁股上用木板拍打一下。这是儿时的我们最喜欢玩的一种游戏,有时大人们也会加入进来,在过年的日子里往往因为被罚
而追逐戏耍的人们掀起的开怀笑声会传到山外。朴实的农人很珍惜过年的潇洒日子,俗话说,庄稼老二别望年,过了年就要下田。所以在下田之前他们要先舒活开自己的筋骨,好好享受年的味道。那时的乡人们虽然没有高消费的生活水平,但是从不会让年过得寂寞。
现在的人们,面对年似乎已经没有多少热情了。过年时才能享受的东西,平日里都在接触享受。年对人已经没有太大的渴望和吸引了。
哎,何时才能在再回到童年时代的年里,干干净净,快快乐乐地疯狂过个年哟。
中国年(三章)

1 V, o, z. f; A' J% G" @" k

$ ^5 ^  u# K+ N6 T  N: U, V
春节
家家户户门楣上贴着那个“福”字,宣示着一种热烈氛围,那是一年一度的企盼。团圆的喜悦里,淡化了游子落叶归根彻骨的思念;甜密了恋人相会的喁喁的私语。- 窗外的冬在爆竹中归去,远处的春带着喜悦走进新的一年。双眸,投向天空。男女老少带着许多美好的祝愿,在黎明时分随风飘逸。那缤纷的衣裳,如花的笑脸,早春早来找花事,陶醉了辛苦一年的父老乡亲.又是一幅诗情画意。
庄稼人追逐年月的步履,在田埂和谷物之间。心帆,随春风扬起。   
从春雨中醮笔,直书写夏曰秋风冬雪。
晨霜暮雪,一页面沧桑,每一笔,都流泻艰辛,吐露智慧。历史在点滴中,凝成尊严。人生在不经意间,书写希望、拼搏和腾飞。
啊,代表岁月的“年”,周而往复,来去匆匆,催人奋进。
无论暗淡,无论辉煌,每一位耕耘者,都只争朝夕。
人与兽,灵与肉,一样生存与消亡,在千百年之后,文明已不是一种形式,而今天,我们依然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们依然拜谒祖先的功德。
  恭喜恭喜中国年,红红火火到永远。
元宵夜
   天上繁星,人间灯火。
元宵之夜,城市和乡村流动着条条彩色的河,每一年,都奔流着俏皮的羡慕,生活的浪波。
龙腾狮舞,催发岁月的奔腾,;花灯闪闪,说出人间的欢笑;鼓乐声声,唱响迎春的乐曲。繁星、灯火、伟大而辉煌的色调,照耀世人所有灿烂的笑容;花灯、龙灯、幽默而智慧的表演,
赢得大河上下一片欢歌。   徜徉在这片春光融融的土地上,男女老少都拾到了喜庆的生活。
5 ?- ~! q. {# v9 k: W2 `6 T

2 E9 o8 Y3 t7 z4 ]" A! L
  
小时候,我和所有同龄的孩子一样,天天盼着过年。特别是到了腊月,每
天早上刚起床就问奶奶,还有几天过年呀?这时,奶奶就笑着顺口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一了腊八就是年。”
那时,在我们农村,进入腊月,就开始办年货,蒸白馒头、擀炸果、熬红芋糖、爆米花、杀猪宰羊、剁饺子馅,整个村子都弥漫着香甜的年味。在我家,置办年货不但为过年,更为了迎接父亲归来。那时父亲远在煤矿工作,家中只剩下奶奶、母亲和我们四兄妹,一家人总是离多聚少,于是父亲就把一年惟一的一次探亲假放在春节,春节就成了全家人团聚的幸福日子。我们扳着指头算着父亲的归期,小弟还用硬纸板做个倒计时牌放在床头。奶奶把攒了一冬天的鸡蛋擦了又擦,母亲把全家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给我们每个孩子都做一身新衣……
父亲的归来让我们欢呼雀跃。看着父亲从外地带来大包小包的特产和糕点、糖果,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心里像灌了蜜。但奶奶却不允许我们敞开肚皮吃,她和母亲合计着送给那些前后院的老人和孩子们。这样三下五除二,留给我们的就所剩无几了。望着空空如也的食品盒,我摇着奶奶的胳膊心疼地哭闹起来:  “爸爸一年才给我们买一次啊,都是你,给分光了!"这时,奶奶就会把我拉揽在怀里,爱怜地
说: “孩子,独口不香众口甜,自己都吃完有啥味?人不能光想着自己呀!乖甭哭,奶奶这就去给你们炸丸子。”耳濡目染,以后我们也把每次父亲带回的糕点分给大家。过年,给我们留下的温馨记忆还不仅仅如此。大年三十那天,雄鸡刚报晓,父亲就起床把庭院打扫得千干净净,搬出八仙桌,开始写春联,他不光写自家的,邻居来也都写。此时奶奶和母亲忙着炒花生、包饺子。我们则像大人的尾巴,乐颠颠地跑里跑外。
除夕守岁,母亲破例地点上两根蜡烛,在堂屋当中燃上一堆棉柴豆草,我们全家人一边烤火,一边嗑着瓜子、‘花生,吃着母亲熬制的红芋糖,一边听父亲讲大城市的新鲜事。母亲和奶奶也会把一年来我们几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汇报给父亲,并讲些村子里发生的事。    子时到了,奶奶先让全家人每人喝碗红糖水,说是甜甜蜜蜜过一年,接着是奶奶和父母给我们发压岁钱。此时整个村庄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我们跑出室外融入孩子们自发组成的“放炮大军”,冒着纷飞的鞭炮烟火满村跑。
如今,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商品丰富了,人们过上了天天饺子月月过年的日子。每到过年时,我总会怀念起童年全家人围火团聚其乐融融的那种亲情,怀念奶奶亲手为我们沏好的那一碗浓浓的红糖水,怀念父母亲带给我们的快乐。
感悟春天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大地铺满了明媚的春光。我下意识感觉到该出去走走了。久居一个城市,特别是冬日的城市,总让人觉得沉闷和烦躁,虽然偶尔也有几只燕子飞过,但都是瞬间即逝的弧线。
这天,正赶上双休日,我信步来到郊外乡间的田野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片片金黄的油菜,真是遍地黄花分外香啊!还有那散发着清香的泥土气息的绿油油的麦苗。惹得我思绪飞扬,好一阵激动,极力吮吸着那种真实的郁香。人总是这样,久违以后的情感往往最能牵动人的记忆和想象。而冬日的城市好像总是灰蒙蒙的,使人极难放眼望去,除了高楼,便是车辆人流,有几个时刻是在真正与大自然作真切地对话。而只有春天,这个真实的季节,才能真正撞击人的心灵,让人冲破层层封锁,直接走进春天的花园。
果园里,梨花、桃花、杏花争相开放,争芳斗艳,鸟语花香。麦苗、微风、阳光、小溪所有自然有着的一切,都不自觉地披上了温馨的色彩。  我站在四周是油菜、麦苗、果园的乡间小路上,立刻感到春风灌满了衣襟,使人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这时,我便想起那首“春风吻上了我的脸"的歌曲,虽然春天切人心灵,不能用言辞详尽描述,但习盼美丽的感觉却自始至终贯穿着这个季节。是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种舒坦,胸怀开阔的气势,使人渴望把山峦、河流、田野尽情揽人胸怀。
春天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真诚拥抱春天,是一种独特的富有,因为春天有湛蓝的晴空,有洁白的云,有绵绵的细雨,有温柔的轻风,有嫩绿的草地,有鲜艳的花丛
春天里的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令人深情陶醉。  站在春天的田野,好像一切都那么新鲜和快感,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和浊气,也没有人前人后的装饰和描抹,随便扯过一棵野菜都感受到那里面流动着血液,而这血液似乎与温情与真爱相关,让人读到透明的情怀,通体的鲜亮。
温馨是春天的快感,高洁是春天的风貌。  我就这样走走停停,从一条小路步入另一条小路,从一个村庄,到达另一个村庄。而春天是无处不在的,让人流连忘返,陶醉在这大自然的春天里。尤其是居于长久的冬日后,猝然接受春天的气息,那美好的感觉便更为奇妙敏感。而我看见的农民播种的播种,耕田的耕田,辛勤地忙碌着,像小蜜蜂一样辛勤地工作……他们似乎没有时间来欣赏和阅读春天,他们更看重的是秋后的收成。
朋友,请您谛听那里发出的最美好的音乐旋律吧,让我们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春天的怀抱,张开双臂去拥抱这美丽的大自然的春天吧!
  啊,春天属于你和我。
   

) _  P- b1 z8 U8 w' y5 z

% |, f  i7 b4 }+ v* b; ?" i
(一)
小时候,特别惦记过年。期盼着吃腊肉、放鞭炮、拿红包。后来,记忆中剩下最多的是儿时对“新衣”的渴望。懂事后,感觉年就是母亲磨豆作卤、春米制糕的忙碌身影。
年让岁月老去,老去的其实是我们的心。
年让往事模糊,模糊的或许是我们的感觉。   
年让记忆流失,流失的竟然是我们一直精心呵护的青春。   
想年的时候,时间从发际轻轻掠过;想年的时候,周遭落满清朗的光辉;想年的时候,日子总是长出茬茬嫩生生的希望。
(二)
年是什么?年少时似乎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年长后,总是茫然地问自己。
或许,年仅仅是“干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仪式?·或许,年就是“春衣试稚子,寿酒劝衰翁"里令人幸福泪流的温馨生活?
或许,年也是“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的静静等待?对于旅人,年留给他的可能是“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与“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的落寞与怅然。
对于智者,年应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时光流转,是“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的时序更迭。
说来道去,年好像是一种生活的心境,或者说是人们在春秋冬夏里生命运行的另一种姿态。
(三)
年是最具感召力的。世界上恐怕很少有传统节日能够让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为之迷醉。年让所有的妇女变得无比的殷勤,她们挥动着素手将茶几、桌椅、门窗、天花板,里里外外收拾得纤尘不染;又将被褥、枕巾、毯子、垫子,大大小小清洗得洁白如新——我们的先人称之为“除尘”。
看到了人们从天涯之遥汇聚到拥挤不堪的车站,往家赶的情景吗?那是年来了,现代人称之为“春运"。’年是心灵的港湾,让累了倦了寂寞难言的心灵归巢。不管你多么疲惫,一踏进年走进家,便浑然不觉。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根深蒂固的是,能够与亲朋共享新年,纵然是贫病交加,也是无限富有的。年是中华民族一个千年的约定,你再忙也得歇住自己的手,你再远也得搭上回家的车。过年就意味着团圆。所以,年让空巢里的老人学会了孤独地守望,守望远行的儿女熟悉的身影;年让留守的孩子学会了耐心地等待,等待久别的双亲温暖的怀抱。
这样说来,年似乎是我们生活的目的。其实,年是一个被精心装饰的日子,是被放大的生活。
3 A) b8 `& Y( q4 K- {( s. C
2 B" ^- h; l1 N0 ]- h
又把新桃换旧符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渭河的垂柳已经吐绿,家乡的杨柳也应该发芽了吧?城市喧嚣的生活有时会让我暂时失去某些记忆,然而一入腊月,有一种思念却如陌头的柳色,一天天加深。
孩子眼里的春节,也许是照例的姹紫嫣红。然而与我,那种
热闹的诱惑却已随着年龄的增长渐由浓墨转为了淡彩,或者就是一幅速写,简单几笔却更深刻。春节包含的不仅仅是红彤彤悬的春联、喜庆的鞭炮、热腾腾的年
夜饭……他是每个炎黄子孙心难以割舍的符号,他是一年365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承熬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厚重文化。
对于远方的游子来说。春是思念加亲情酿造的酒,经过匹季的发酵在这个时候呈出最醇龋香的味道。有一句听起来很俗的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包含着最朴实最传统的思想。在各种洋节甚嚣尘上的今天,那些短暂的喧闹除了让商家在功利的宣传后
赚足了大把的钞票外,留给浮躁的我们的只有宿醉后的口臭。对于那些忙忙碌碌的人们,春节是一个停留栖息的空间。想起英国诗人奥斯丁·道布森的一句诗:“你说时间飞驰而去吗?不,不,时间停驻,是我们飞驰而去。”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走得太快,步履匆匆地追赶我们想要的一切,却在不经意间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春节让我们停下脚步,总结过去,规划未来,重新收拾自己的行囊,装上亲情和温暖。    ’
对于华夏儿女来说,春节就是一棵大树,在风雨里站立了五千年,四季的更替让它的枝叶时荣时枯,,他的根深深地扎在了广袤的大地上,只是我们仰望天空太久,忽视了生养自己的大地。轻轻俯下身来,就可以看见,那些盘绕纠结的根,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一俟春来,便抽枝吐叶,长成一树浓荫。
辞旧迎新听钟声
中国人在辞旧岁、迎新年的时候,有一种传统习俗,就是到禅林古刹去倾听那深沉洪亮、吉祥如意的1 08响钟声。新年撞钟,既有吉祥寓意,又可以营造欢乐的气氛。华夏大地,以钟声闻名之处甚多,其中著名的有:
永乐钟声北京大钟寺内的永乐大钟是中国第一大钟,高696米,外径33米,重465吨。大钟由铜、锡、铝合金铸成,故发出的声音深沉浑厚、圆润悦耳。中央电视台的新年钟声就来于此。
寒山寺钟声  在江苏省苏州市枫桥镇,因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闻名天下。原钟流失’日本,清光绪30年仿唐、明古钟重铸,。1万公斤,高25米,钟声悠扬动听。如今每逢元旦或春节,为海内外宾客举办倾听新年钟声活动。
南屏晚钟  在杭州西湖、南线的净慈禅寺,寺内原有二口大梵铜钟,清末被毁,绝响近百年。80年代初,集青铜10吨,新铸直径为23米的大铜钟,从此中外游人又听了山鸣谷应的“南屏晚钟"的悠悠之声。      
雁塔展钟为唐代“长安(西安)八景"之一。清康熙年间,把金时的铁钟从武功移入小雁塔。这口铁质巨钟通高3.55米,重8000公斤,I口沿周围为765米。从此,雁塔钟声闻名于世。   
白马寺钟声在河南洛I阳市东的白马寺内大殿悬有一口明嘉靖年间铸造的大铁l钟,与洛门城楼上大钟频率相同,此钟一响,彼钟就会发生共鸣,故有’“洛阳两古钟,I东西相和鸣”之说。   
黄帝陵钟声陕西黄帝陵大鸣钟高1.05米,重2500公斤。钟顶是仿古花纹纹饰,钟体上两条巨龙盘绕,四周有莲花、牡丹等吉祥图案。整个大钟造型美观、古朴典雅,用力一击,鸣音可传数十公里以外,余音缭绕可达数十分钟毛龙华晚钟  在上海徐汇区龙华镇上,寺中钟鼓楼悬挂着一_口清代古钟,钟声悠扬动听,远播四面八方。“龙华晚钟"昔年曾与“黄浦秋涛”、“吴淞烟雨"等合称为“沪城八景"。从1989年开始,每年的最后一夜,这里都聚集起许多中外游人,静心倾听零时敲响的108响钟
南华晚钟  在广东韶关市南20公里,是佛教南宗教祖庭。寺内古钟重达5000公斤,造型优美壮观。黄昏时分,寺僧撞响大钟,钟声凝重浑厚,悠扬动听,远播四方,“南华晚钟”亦成为曲江胜旦乐相国霜钟  在河南开封市内。寺中钟楼内存清代巨钟一口,高约4米,重约1万公斤,声音凝重浑厚,可传百里之外。“相国霜钟"是“开封八景"之一。   
风岭疏钟广东肇庆市庆云寺是华南最大的寺院之一,。寺内钟楼上挂着有咸丰十年铸成的一口大铜钟,凌晨或午夜,在万籁俱寂的时候,庆云寺的钟声在山谷回荡,这便是闻名遐迩的“风岭疏钟”。  
感悟新春
不经意间,金猴奋起的一年过去,雄鸡高歌的一年到来。打开新年的第一页日历,就如掀开一张崭
新的图画,岁月的年轮在春的脚步中增长,生命也在风的呼吸中升华。在我的体验里,新春不仅是季节的回声,更是一场力与智、健与美的创造。君不见,隆冬经燕子几回剪辑后,便成了隔年的记忆,大地开始了歌与诗的孕育。春到大地复苏,草醒了,蘸着尖尖的嫩牙翠绿,在春的封面上写下第一笔。给寻春者做个擎引。绿叶跟着到来,像浪涌、像潮奔,漫山遍野追赶荒山、秃岭,那身影摇曳着蓬勃的气息,那脚步印着的是一行严肃的文字,宣告生命对衰亡的永恒战胜。
想起匆匆远去的日子,心中不禁潮起潮涌,有着许多的遗憾,有着许多的不足,还有交臂后的再度相逢。想想朋友的殷殷问候,听听亲人的谆谆祝福,一路顺风不再难以把握,每一个举动都扯着关心的牵挂,每一步的迈出都有了亲情的依托。
谁说时光的飞速流逝,总让人由衷感叹人生的短暂?其实,人生之中的许多困难乃至失败,只能算是岁月之歌中一串不协调的音符。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于是不敢再放纵自己,游戏人生。要珍惜时间,认真对待生活,只要通过勤奋和拼搏,旭日还会升起,依然能奏出生命乐章中最关的弦音,依然会赢得热情的喝彩。雄鸡鸣春,一元复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火红岁月,每时每刻,都有崛起的奇景,拓展的宏图,登攀的风光在诱惑着我们,召唤着我们。只有敢于以_腔热血去进取,拼一躯勇力去追求,聚无数智慧去开拓,才能系实春天的主题。  
6 M4 p0 \6 I" [

  ?0 l- c0 F- J+ ~
儿时过年的花棉袄
离年还有一阵子呢,已有了零星的鞭炮声,有了这些响声儿,就有了年味。虽然过年对我们来说只剩了一个概念。也没了多少企盼,偶尔还会生出些“韶华易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但是年还是乘着春的脚步,势不可挡地到来。
上班的路上,有家童装店,卖一种叫A B C”品牌的童装。款式新颖,做工精良,多是淡雅的颜色,看着满室的琳琅满目,不禁想起我六岁那年的春节,还有那年的
新衣,紫底白色碎花的小棉袄儿。那时候,过年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吃好饭,穿新衣”的代名词。入了腊月,即开始掰着指头算日子了,盼望着春节的到来。男孩儿比鞭炮的数量种类女孩则比谁的衣服新,全然不理会日子的艰难。当看到妈妈拿回一块淡紫色底子,撤满白色小花的花布时,心里那个美呀,知道过年一定有新衣穿了,因为我家就我一个女孩儿。
此后的几天,天天看着那块花布儿,心里那个急啊i实在忍不住了,就悄悄的问姥姥“什么时候给我做新棉袄啊?~过年一定让你穿上,放心吧”姥姥笑答。后来姥姥总算开始做了,先量了我,又去摆弄那块布,横着量,竖着比。知道姥姥的针线活又快又好,所以也就放心了。
随着鞭炮声的稠密,年说来就来了。除夕夜,煤油灯下,拿出新衣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只是感觉薄了一点。因那时冬天很冷,滴水成冰,平时的棉袄都很厚实。当时只顾兴奋了,也没在意妈妈和姥姥的耳语,只看到姥姥歉意的一笑。
初一清晨,天还不亮,鞭炮声惊醒了我,一骨碌爬了起来.,拿起新衣就往身上套。这时妈妈走来温和的一笑说“咱商量个事,外面太冷了,先不穿咱的新棉袄?’’我当然是不愿意,已经在同伴面前夸了口,如果不穿岂不是让伙伴笑话了?妈妈一边说,我就一边掉眼泪。后来还是爸爸出来打了个圆场,“新棉袄穿里边,旧棉袄穿外面不系扣儿,能看到新衣服
匆匆吃了几个水饺,拔腿就跑了出去,去找要好的玩伴,看到伙伴们的花团锦簇,再看自己穿在里面的新衣,索性把旧棉袄脱掉扔在了同伴家,高高兴兴地上了街,出来家门,才知道天有多冷,着实“美丽冻人”了一把。只冻得小脸发紫,小手冰凉,其代价也是惨重的,下午就开始发热,咳嗽。后来才知道,姥姥为了让一岁的弟弟过年也有“新气儿”,把我的棉袄缩了水,给弟弟做了一件棉马甲。
光阴如梭,时代变迁,现在的孩子再也没有了这样的体会,当然也少了这份欣喜。过年成了他们“放松”一把的机会。随着年代的久远,儿时的记忆多已模糊,只有那件碎花棉袄还存在记忆里,或许是因为那“美丽”的代价太大,所以记忆深刻。
团年是一种责任
母亲在世时,经常念叨:  “以后我们不在了,你们姊妹就会像脚盆断了一样,一个个东分西散的。”我知道,这是母亲在告诫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骨肉亲情都很重要,兄弟姊妹间要团结、多关照、常往来
后来,父母亲相继去了,我们一个个也相继成了家,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生存压力增大,大家都在为家庭和子女劳碌奔波,相互间往来和联系的频率便大大降低了。尽管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而且又都有便捷的联络条件.但总因各自诸多的因素有时甚至很长时间都不曾通过电话。这时,母亲的话就会在耳边响起,于是就会拿起电话来,相互间联络联络,问候问候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大家才会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先是去父母的墓地祭拜,然后便来到其中一个姊妹家里.大家七手八脚、争先恐后、有说有笑地共同营造着那一餐团年的甜蜜。当夜幕降临,窗外霓虹灯闪烁的时候‘.面对满桌丰盛的佳肴,我们按下电话免提键,与居住在台湾的叔父一家共举杯盏,祝福来年的风调雨顺、吉祥安康。这时,一股浓浓的亲情和久违了的幸福便油然在血管里奔腾,想起母亲的话,眼里会觉得有热乎乎、湿漉漉的东西在滚动……呵呵.这就是团年。
前不久,因诸事不顺打算去外地旅游散心,正准备行动,突然想到年关将至,自己客居异乡倒落得清静解脱,‘可团年桌上也许会因自己的缺席给大家留下缺憾,甚至因此产生不必要的担忧和误会,且团年中那一份难得的浓浓的亲情和温暖像一条柔情的纽带缠绕着我,难以割舍,于是改变了主意。    :
千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延续着团年的习俗,它不仅给我们喜气、欢乐、祥和与甜蜜.还能滋生出浓浓的亲情,甚至化解着矛盾,消融着误解,凝聚亲人间的信念和力量你看那在外奔波了一年,正千里迢迢匆匆往家赶的脚步;你看那拥挤的车厢里一双双倦怠但始终渴盼着回家的眼睛;你看那步入家门时亲人间的拥抱、大声的问候和爽朗的笑声,那团年桌上杯盏里的酒水合着欢乐的泪水猛吞的情景,你就知道,团年,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为了团年桌上的欢笑,我们需要付出一年的辛劳、拼搏、奋斗.甚至分离。可以说,团年不仅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习俗和传统,不仅是我们每一个家庭的信念和目标,更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对父母、对家庭、对亲人们的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我国各民族的春节习俗
汉族:过春节时间较长,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或农历二月初二结束。北方人大年初一都吃饺子;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地喜欢吃糯米年糕;台湾
同胞都吃米丸子,象征着团团圆圆过日子。春节期间有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元宵、闹花灯、舞狮子、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的习俗,有的地方举行提灯会、打秋千、耍龙灯、放焰火等活动,春节是汉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蒙古族:除夕之夜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并围着火炉吃饺子、下棋、听艺人说书。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大骏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便利用这一机会赛马。  
藏族:春节一过,藏历新年就到了。这天,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各式各样的假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以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煮上肉,打好酥油茶,还把糌粑和红糖捏成供品,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表示预祝丰收。人们还互相拜年,亲友见面互赠哈达,表示祝福和敬意。正月初二要给到了17岁的姑娘上头。这时,父母给女儿准备好漂亮的服装和头上的装饰品,把以前梳的5条小辫改成几十条小辫,从此,她就成大人了。
瑶族:瑶族人民过春节,有一项活动叫“耕作戏"。初一,姑娘们穿上漂亮的衣衫、花裙,戴上精致的银饰,小伙子也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集会一开始,每三人为一组,一人扮牛,一个扶犁,一个禾锄,表演 “耕作戏",以示喜迎春耕,预兆丰年。
达斡尔族:春节前,青年们跳着富有民族风格的“鲁日格乐舞"通宵达旦。初一清早,青年们双手各自沾满锅灰,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涂抹。据说,这是预祝丰收和吉祥的意思。
壮族:壮族的风俗更有趣,初一大早,人们各自到邻居家的菜园拔掉两三棵青菜,表示来年团结互助。这一天,青年男女一起跳“打谷舞”。这个流行的传统舞蹈分四节,包括插秧、车水、割稻和舂米,富有农村风味。小要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来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这一天,男女青年互相串门拜年,并结伙出外游玩,尽兴方归。
哈尼族:在春节前几天,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用糯米作饼)准备过年。而青年男女呢,都忙着上山砍竹子、立秋千架。年初一,男女老少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成群结队地去参加荡秋千比赛。青年男女并趁此良机,互相选择自己的意中人
鄂伦春族:黑龙江省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在春节初一早晨,年轻人要先向长辈敬酒行礼表示尊敬,平辈之间也要对饮祝贺。吃过年饭,青年人还要举行跑马、射箭等活动。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示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侗族:除夕夜,人们拿着鸟枪走出大门,朝天打三枪,一时各处枪声大作,称之为“除旧炮、迎新春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姑娘是组织者和裁判员,哪个小伙子获胜,姑娘就会把水酒作为奖品送到他的嘴边。
苗族:苗族群众在新年里喜欢举行斗牛比赛,斗牛场上往往聚集了数千名观众。斗牛之后人们一面喝着糯。米酒,一面踩着鼓点,和着芦笙翩翩起舞;青年男女则用歌声谈情说爱。
姑娘们不仅穿上绣满彩色花纹的新衣,而且佩着耀眼的银饰。苗家人称春节为“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拷酒打粑祭祖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6 c) ?7 k0 M" Z% Q$ ~- a- I) w1 R3 W

' y0 x; y: w/ e  |' p
快乐年
1 H/ }8 L/ H( y3 Q. ~

0 A3 j/ @+ }2 F& [  Q* e
新年来到笑脸上
春联贴在门两旁
家家挂红灯
户户年货香
大街小巷
流淌着笑语欢畅
小院阳台
洋溢着灿烂阳光
大江南北放礼花
长城内外爆竹响
万里山河披锦绣
中华大地新气象
过年喽
天也清新明丽
地也开阔亮堂
金鸡啼唱报春忙.
雪花飞舞梅欢畅
人人笑颜开
个个换新装
城市乡村
拜年的人儿熙熙攘攘
街头巷尾
欢快的人群神采飞扬
老人孩子乐哈哈
青年男女结成双
中华民族过新年
亿万人民喜洋洋
过年喽
风也轻歌曼舞
云也涂红化妆
. ]: v7 A2 `8 \# O7 Y

9 d7 G3 }( m" A* l
年是什么?老人说,年是一只怪兽。
传说中的故事越来越远了,故事的结果却留了下来,经过千年的沉淀,年不断被赋予的内容,剔除了旧的东西。年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新的答案。
有人说,年是一种颜色,鲜艳的中国红,庸常日子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用窗花、门联、鞭炮、灯笼、灶台不熄的烟火、新娘子和一张张笑脸洇染而成的
有人说,年是一种气息,腊月的上空,空气里飘荡着,年糕,爆米花,大锅里熬着糖,屋子里弥漫着蒸气,天地一团喜洋洋o
有人说,年是一个滋场,无论多远,都被一个叫做“家”的地方吸引。回家的路有多长,对家的思念和向往就有乏长。
有人说,年是一坛酒。离乡背井的人用压缩了的思乡,酿成一坛浓烈的酒,待到回家的那天开启畅饮,醉倒在家门口。
年是起点,从年出发是希望。年是终点,一年的奔波汇聚
在年的河流里年是成长。孩子  靠在门框上量着身高,比去年标的记号又高出了一大截。年是一锅汤,用亲情温情熬制的热汤年是364大于1,那么多的日子积攒着为的就是这一天。,年是淡淡的哀伤,毕竟又是三百六十五天又过去了。
年是一种声音,鞭炮爆炸时清脆的响声,纸屑纷纷落下,红尘满地。年夜饭桌上大人相互祝福声,祝老人身体健康,一家人平平安安,孩子百无禁忌的童言引起大家一串笑声。肚子撑得滚圆了,主妇们又围着锅台洗刷,碗碟叮咚作响。电视机打开着,春节晚会就让它先自顾自闹着,炉火旁兄弟间好好围坐一会儿,一年里发生的事,无论是苦是累,说给亲人听听,把所有的不快和悲伤扔到旧年的风里,暂时把身体放平了,把心放宽了,然后振振衣袖,眺望明年的日子,不,明天的日子,希望总在前方闪着动人的光彩。门外,孩子们已急不可待把烟花绽放,近处远处,高高低低不断有热烈的爆烈声音相呼应。
年其实只是一个日子,小时候总要等很久才能等到,现在却觉得,怎么又过年了?如果把生活二分,日常生活与节日。日常生活犹如流水,节日则是流水上漂浮的花瓣,日常生活犹如平坦的河床,节日则是一个悬崖,把流水变成瀑布,过年是生活流水中最鲜艳的花瓣。虽说生活好过了,平时也谈不上节衣缩食,但日子总是得算计着过,过年了也奢侈一回,拣着喜欢的大包小包地买。给孩子买一套新衣,给家里添一台大彩电,把屋子修饰一下,’虽然不豪华,但亮眼多了。也该犒劳犒劳自己了.累了一年,辛苦了一年,好好松口气,选一套悠长的电视剧,或者是现在正在放的好电影,或者是喜欢听的音乐,其实平时也是在看在听的,只是总是有些断续,不够尽兴,一期《中篇小说选刊》也要分几个晚上才能看完。那么这七天时间,就可以做一点“补课”的事情,看那些早就计划看的长部、名著忘记工作时的纷扰,看故事说八卦,悲情也好搞笑也罢,总之彻底地地懒散一回。
很多人在感叹,如今的年越来越乏味,怎么就找不着孩童时的兴奋?人是一种健忘的动物,饥荒的阴影虽已日渐模糊,但没有理由就可以忘记了父辈们的伤痛。幸福的感觉总是被稀释和麻木,如果问,以一天的幸福换一年的幸福会有人答应吗?
无论是盼还是怕,过年,这都是个心上的日子
乡间的小路
3 O) B; |4 x( t) P: p$ t
/ W$ @( G5 R, H
乡间有一条小路。
那是连接村头
回归故里的思乡之路。
还是孩提时候的我.
每当年关将至。
母亲便牵我踏上这条小路。
小路蜿蜒曲折。
就在小路窄窄的那头。
总会有一个孱弱的身影立在村头,
渐渐地
一张面带亲切笑容的脸.
正满足地望着我们。
我立即挣脱母亲的手,
迈着并不坚实的步伐,
奔跑着去怀抱那步履蹒跚的笑容。
此时,
小路洋溢着欢笑,
从村头到村尾。
那时,
小路是年关儿女们
最想踏上的归乡之路。
长大成人的我.
搀扶着母亲再次踏上乡间的小路,
小路依然。
5 ~5 k& q" v3 K% T% e
) X. x6 w, {0 V* q
6 e& T3 U* r, s, \7 s% _
) D" W6 b" t# V6 {& [
雄鸡唱咏
雄鸡一唱天下白。鸡是曙光,朝霞的引导者:在茫茫的黑夜,在沉寂的荒郊,一声鸡鸣,给多少焦灼苦涩的旅人带来温暖与希望。于是,游乐“晨鸡唱不绝"的欢愉,游乐“鸡鸣茅店月"的诗情游乐“鸡唱千门晓"的兴奋,有策马扬鞭的精神,有了直闯“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勇气!’鸡是号角,以不绝的强音鼓舞开拓进取的人们 “元日画鸡于户”,正月初一拿画鸡贴在门上,不仅是寄寓着人们对来年“鸡鸭”满栏的愿望,而且因为鸡以轩昂的英姿辉煌于世,象征着拼搏。李时珍论鸡日:“鸡骁勇,即使与悍鹰恶隼相搏,亦勇斗不-怯。”翻开历史精英谱,出生于鸡年的英杰豫星座般闪耀着光芒:苏轼、蔡伦、诸葛亮、王安石、詹天佑、梁启超……今之鸡年,必定会涌现出更多的改革英才!    鸡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天下有百家姓,世上便有百家鸡。鸡是人类亲密的伴侣,它潇洒、脱俗、随遇而安,不因身居富.家而骄矜,不因蛰居贫家而哀怨。它忠于职守,为一切人报晓。为此古人云,鸡有五德:“头戴冠,纹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故鸡有“德禽"之美誉。于是,鸡才从史书的扉页走来,活跃在诗人的神韵里,画家的线条里,音乐家的旋律里,儿童的追逐嬉戏中,鸡哟,是一种能歌善舞的吉祥。
一声引颈长鸣,惊破茫茫夜色。闻鸡起舞、极力奋进的岂止是古人刘琨、祖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已成.为当今无数有志者的座右铭。已逝的著名作家路遥,居陕北农舍,鸡鸣则起,勤奋写作,留下辉煌的《平凡的世界》;华西村富裕起来的农民,闻鸡而奋起,。在黄土地上致力改革,创造了闻名.中外的。亿万元村;乡村教师,晨鸡初唱,便秉烛命笔,用自己的心血浇灌祖国的花朵…..鸡鸣之声此起彼伏,响遍东西南北中,于是车轮滚滚,马蹄得得,机声隆隆,新的一日在鸡鸣.中铺开宽斑画卷。鸡像中国的版图,东三省是高昂的鸡头,面向东太平洋引吭高歌,欢呼灿烂的日出;新疆西藏是鸡尾,翎毛高扬,闪耀着华夏民族鎏金溢彩的辉煌;台湾海南是鸡脚,雄居于蔚蓝色的波涛,奋身世界争强的洪流。长城是鸡的脊梁,黄河是鸡的经络,北京是鸡的心脏,雄鸡扇动着金色的羽翼载着十三亿英雄儿女展翅飞翔,飞向明天。飞向现代化,飞向黎明曙光!
恭喜健康——拜年新时尚
辞旧迎新,互道祝福。在所有的祝福语中,“恭喜发财”已成为人们拜年的一种口语‘习惯。.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说上一句“恭喜健康”让人听起来确实清心润肺,耳目一新。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健康着永远是美丽的。健康之所以美丽,因为它是构筑我们生活的基石。没有健康,再豪华的别墅,不过是钢筋水泥;再漂亮的跑车,不过是破铜烂铁;再丰厚的存款,不过是零的堆砌;再迷人的风景,不过是凋谢的花朵。一位西方哲人
说过:“人的财富第一是健康.第二才是财富。"真正的财富,不是拥有钱财最多的人,而是
拥有财富且身体健康的人。我们时常听到人们在说:“金钱有价,而健康则是无价之宝。"说得很实在。健康的身体是不可能用物质换取,’也不可能用金钱买到的。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已在思考物质财富和健康之间谁更重要这个问题了。在美国,多数实业家认为一个人无论有多高权势、地位和名气,只有当他们保持普通人的心态,拥有正常人的健康时,才会有真正的快乐。美国一些企业老板最忌讳炫耀财产,他们很注意养生保健,在以“工作狂"出名的日本,清心寡欲、俭朴自然之风正吹遍这个岛国。在我国台湾,20年前,大老板们聚在一起,不是比坐骑,就是比手上的宝石、身上的衣服,如今他们比的是谁的血脂、血压、血糖、胆固醇低谁的腰围没超标,拥有健康的人生已为台湾人最大的需求。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豪富们不比阔气比健康,确实令人值得深思。
据当今科学家多次实验的结果表明,人类自然寿命应在100120岁之间,遗憾的是,绝大部分人的寿命都难以达到这个正常年限,而是在6070岁就出现早衰早亡。据调查我国成年人体质标准不合格的占286%。另一项调查显示,在物质文明和医疗技术极为发达的西方国家生活的人,却没有医疗落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那样较易活到自然寿命。因为现代人的一些生活方式往往是以消耗‘健康为代价的:或费尽心机算计别人使自己寝食难安,心理负担过重;或纵情犬马声色,沉溺灯红酒绿而透支生命;或滥用药物使身体陷入“素质下降——依赖药物——素质更下降——更依赖药物"的恶性循环之中;或为挣钱去违背生活规律,使身体处于超负荷状态而疾病丛生……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拥有健康,便能拥有快乐;没有健康的身心,便难拥有幸福的人生。但愿“恭喜健康”胜过“恭喜发财”。新年,请多说声“恭喜健康”!

6 Q& _2 E3 O+ T, x

2 l. b" [) a  R; Z' S# d1 j' S  E
春节祈福拾趣
  在中华民族子民心中,过年无疑是一个大同世界形象的缩影。虽然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同,’世态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数千年来中国人在过年中极力祈福逐祟,极力追求喜庆、瑞气、祥和,克制自私、妒忌、暴戾,代以“三阳开泰,万象更新”,“春满乾坤福满门,天增岁月人增寿”,人我无分的大理想。    过年祈福的主要风俗是贴春联、剪纸花、挂年画了。
说到贴春联,要追溯到古代的“桃人”人。东汉《风俗通义》载,上古时,有叫神荼和郁垒的兄弟俩,善于捉鬼,他们用苇索把朔山章桃树下害人的鬼缚起来投给老虎吃。后来,那里的县官为了驱鬼,就在每年除夕用桃梗做成两兄弟的形状,挂在门前消灾免祸,这就是传说中的桃人。人们后来又简化为用桃木制成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板,上面分别刻画着神荼和郁垒的像,挂在大门两旁,用“桃符"代替了“桃人”。再后来叉简化为在桃板上分别写出神荼、郁垒两个名字代替画像。这样,神名对神名的二言桃符就是最原始的“春联”了。
五代末,后蜀国王孟昶降宋的前一年除夕,在桃符上提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五言对偶词,被认为是传世的第一副在桃符上提的春联。此后,文人学士群起造仿,促使春联成为一种士族习俗。而真正在民间盛行,则始于明初。据清人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记》称:“明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阉豕者,尚未请人耳。太祖为其书日:‘双手辟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而去。”春联之名就是朱元璋提出来的。由于皇帝的提倡,春联出现了大普及。至此,春联与桃符和门神完成了历史的分化,走上了独立的道路。随之就出现了用红纸书写春联,并沿袭至今。
春节人们还爱在门窗上贴纸剪的鸡。为什么不是鸡年,人们也喜爱鸡呢?可能是因为大年初一是“鸡日”的原故吧。东方朔在《占书》中称:“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古代神话还传说鸡是重明鸟变的。据说尧帝时,远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避邪的重明鸟,大家都喜欢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放在门户,或在门窗上画重明鸟,辟灾祈福。因重明鸟似鸡,以后就逐步演变为画鸡或剪窗花鸡贴在门窗上,就此还成为了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也特别重视鸡,称之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这一古老风俗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
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中国最早的年画该算是门神,早年没有纸,只得手绘神像于门上防雷雨闪电、驱鬼逐祟。隋唐开始有了木版门神画,宋朝出现了着色、套色门神画。明朝开始门神画演变为
年画,题材更为广泛了一在解放前,直到目前一些农村的老年人仍把年画称为“门神”记得在旧时,最受人们喜爱的年画是《老鼠嫁女》,童话般的意境,充满诙谐、幽默与喜庆,难怪鲁迅先生也爱不释手予以收藏。解放后创作的“庆丰收”、“祝寿图”、“闹新春”等一批批生活气息浓烈的年画更是受人们的爱好。年画中少有说教味道,其一切褒贬、好恶、祁望和忌讳,虽在画外,却寓在其中。
回味无穷的年夜饭
当家里最大的桌子摆满了美味佳肴,农历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到了。
普天下的中国人都不约而同地奔赴晚上的盛宴。不管是坐火车、乘飞机,还是自驾游、拼车族,又或是步行族,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希望,要在除夕夜赶回家,与亲人共此灯烛光。风雪也许会减缓回家的速度,却挡不住“赶年”的脚步。在路的那一头是家,是亲人的牵挂,是熟悉的家乡菜,是深藏心底的温暖。    ’
诗经《尔雅·释天》中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可以说,“年"就是指丰收喜庆的日子,是中国人对丰收的庆贺方式。在封建社会.年三十这天,圣明的君主会特赦犯人们回家去吃顿年夜饭;在旧社会,杨白劳虽然贫穷得无法交租,也尽力想让喜儿在年三十能吃到白面,喜儿不是有句唱词吗:“爹爹带回白面来,欢欢喜喜过个年”。年夜饭代表着一家团聚,代表着天伦之乐。
关于吃年夜饭,中国人有很多习俗。年夜饭就餐前,必须要先准备供品祭祀祖先,求祖先保佑来年平平安安,‘祭完祖先年夜饭方可开始。吃年夜饭时,家家都要有一道菜即全鱼,取年年有余之意。在我国南方,鱼是整个宴席的最后一道菜,大家并不是真正地去吃,只是端上来摆样子,留到明年表示日子有富余。
12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川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自古就有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之说。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如今,时代在变,年夜饭也在变。从上世纪7()年代吃肉打“牙祭”,80年代餐桌上出现大棚菜,90年代海参鱼翅上餐桌,到步人2 1世纪,各大饭店推出天价年夜饭,在除夕夜前两三个月就被预订满了;。从进入腊月就开始准备年夜饭,到订购年夜饭
半成品在家简单操作,或是请酒店大厨做好后送货上门。有的甚至在年三十‘这天,从冰天雪地的东北来到风景如画的海南,在天涯海角吃年夜饭,过一年浪漫的春节。“旅游团聚”“异地团聚"逐渐成为传统节日里的新时尚。
有人总结说,年夜饭昔日是重“吃”,今日是重“情”,。一起吃顿年夜饭,酒肴相对,倾诉感情,年夜饭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们吃的,更多的是亲情,是团圆,是期待。
9 r& K& t- @, _/ F8 f

) j* O. T0 R- y' K) J4 T: V
儿时的春节

; {' f: u2 X9 e( U# U9 @

1 N1 l: e" \  C4 D* d
每逢春节邻近,都会让我记起儿时过年时的一些情景。那时的家在农村,家境很清贫,但是春节依然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祭灶神
我的父母对苦难的命运心不甘,期盼着我们一家能过上好日子,所以每年过年对灶神的迎送总是毕恭毕敬。但是清贫的日子依旧年复一年,所以我对灶神爷没有什么好印象。有一次祭灶之前,我把它的嘴巴上涂了一层厚厚的浆糊,心想:粘住你的嘴巴,不许再去说坏话!事后被父亲发现了,把我狠狠地骂‘了一顿,。从那时起我就更加地憎恨灶神爷,也不相信它能对我们会有什么帮助。解放后,从此我们一家一天天好起来走上了富裕之路。
打灯笼
过年打灯笼,是我儿时常玩的游  戏。那时候我们家里买不起灯笼,父亲  就会动手给我做灯笼。看他在萝上挖  ,一个坑,里面盛些煤油,放上一根用棉花  搓成的灯芯,四周插上些木签,再用红纸  把四周糊起来,一盏萝卜灯笼就算做好 了。这灯笼别看它模样差了点儿,但是  很瓷实。记得有一种叫“碰碰碰”的玩  法,其实就是小朋友们打着灯笼相互碰t着玩,看谁的灯笼碰不灭。当然我会赢  多输少,因为萝卜灯笼很重,一般的灯笼’都碰不灭它。这一游戏的输家是要向赢  家进贡的,所以每年过年我获得的鞭炮、  糖果之类的“战利品”往往会比别的孩子’多得多。现在的我,春节期间也曾为侄辈们学着做过类似的一些灯笼,可是他  们嫌太丑,不屑一顾,殊不知那里面珍藏  着多少我儿时的幸福回忆。
放鞭炮
对女孩子来说,放鞭炮是过年之中最为高兴的事儿了,我也同样。但是大人们给予买炮的钱,远远满足不了我的需求。于是我就采取了一些补救的办法。首先  是去放长挂鞭的人家捡来一些没有燃放  均鞭炮,进行必要的加工后可以重复使  用。其次就是自己制作烟花。做法很简  单,就是把一部分鞭炮拆散开来取出火  药,卷在厚厚的纸筒里,只把一头封死,另  一头再配上一根可以引燃的信子就算做好了。每当五彩缤纷的礼花在我家小院  里燃放的时候,小院就不再有痛苦,欢笑  就会充满在我们之间如今我的梦中还  经常会出现那欢乐幸福的场面。  
穿新衣
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穿新衣都是过年中最为向往的事了,我也同样。记得有一年,父母可能考虑到姐姐大了,就买了一件新衣给她,而我和弟弟仍然要穿改制的旧衣裳。当我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带领弟弟向父母大哭大闹了一场。最后以我们每人拥有一件新衣服的胜利而告结束。以后才知道,给我们买新衣的那些钱,是母亲卖掉了为父亲做好的两双布鞋和两只正在下蛋的母鸡后才凑齐的。长大以后,每年过年都会想起这件事,除了享受父母给
予的温暖,就是悔恨不及的自责。
吃饺子
对于我们穷苦家庭的孩子们来说,过年能吃上肉饺子那是天大的好事了,除夕之夜父母总会千方百计地满足我们的要求。一旦有饺子出现,那就会让我狼吞虎咽。那时母亲只是看着我们吃,且对我们说:看谁能吃上包有钱的饺子,能吃到的人一辈子都会有钱花。
于是我也就放开肚皮吃。有一次为了和弟弟争好运,我一口气吃下了两大碗,可最后还是没能吃到带有铜钱的饺子。且大家也都没有吃到。我感到很奇怪,就去问母亲。母亲笑而不语,我很纳闷哥哥聪明,他很快就说出了答案,根本就没带有钱的饺子。我不解,姐姐说这是母亲为.了让我们多吃饺子而使用的计策:现在想起来,常常会有泪水潸然而下、.如今的春节,每当全肉馅的绞子端上来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当年母亲看我们吃饺子的模样。我就会为她盛上一碗,摆放在她的遗像前。燃上一炷香,希望她也能与我们一起分享快乐。
压岁钱
对于我来说,得到压岁钱是过年之中我最为关心的大事了。有了钱我就可以买炮来放、买糖来吃、买洋画片、玻璃弹子之类的玩具来玩,年就会过得很开心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父亲总会用红纸给我们包上一些压岁钱备用。子时一过,当我们向他们磕头拜年之后,就会得到一份数目可观的压岁钱。以后慢慢长大后才知道,那些压岁钱都是父亲在临近年关的时候,到火车站背麻包、出苦力挣来的。知道了压岁钱的来由之后,我再也不敢向父亲要压岁钱了。如今的我,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总会为父亲烧上很多的纸钱,明知道他享用不上,却还是要坚持那么去做。
岁月悠悠,一晃已经是迈入了老年行列的人了。‘现在回忆起儿时过年的情景,感觉依然是那样的清晰。现在的孩子们平时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的过年该是幸福的。可是他们体会不到在我清贫的过年中也曾拥有过的幸福和快乐。

0 u7 S3 [/ {! }
% F) R6 U4 g% \2 v

  J5 ~1 P% {# `8 `3 I$ l

% b* A' u( ?& N- d
迎春喜读咏年诗
春节俗称过年,旧时称为元日、新岁、新正等,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  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  写下了千古传咏的咏年诗篇。
唐人卢照邻的《元月抒怀》:“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堂春。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真是人歌花舞,草色风光,春色烂漫。宋朝诗人陆游则描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饮罢屠苏酒,真为八十翁。本忧缘直死,却喜坐诗穷。米贱知无盗,云阴又主丰。一箪那复虑,嬉笑伴儿童。"节日里老人欣悦快乐的形象跃然纸上、活灵活现。明朝叶寓的咏年诗·“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香满旧山河。柳梅芳容裤,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也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们过春节的欢乐情景。
从古代的咏春节诗中,我们还可以窥见民间的风俗人情。苏东坡在诗中写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为了守岁,家家户户明灯高挑,炉火熊熊,男女老少围坐一起,相互祝福,连儿童也不肯上床睡觉。富裕人家“岁岁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那气氛则是另一番景象了。到了大年初一,人们相互热烈祝贺新年。宋人李克庄写道:“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这种老当益壮、惜时奋学的襟怀,令人振奋。宋朝诗人戴敏的“相祝无多语,年新德又新",不仅祝福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祝贺有好的道德情操,更是难为.可贵。     
除夕赋诗乃是墨客诗人的一大乐事。苏东坡在《守岁》中说:“明年凯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诗中不乏振作进取精神。’唐朝高适的《除夕夜》:“旅客寒冬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崔涂的《巴山道人
除夕抒怀》诗句:“渐与骨肉远,转于童作亲。那堪正飘泊,末日岁华新。”白居易也有描写守岁的:“守岁樽天酒,思乡泪满巾。”这些诗都表达了客居他乡的诗人感慨身世、怀念亲人、遥望未来之情…….
在古人咏年的众多诗篇中,要数王安石的《元日》诗最为有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曰,总把新桃换旧符。”不仅写了节日的热闹欢乐景象,还表达了自己拜相执政、改革变法的理想和追求。
那年除夕
“那年除夕……”辛勤忙碌了一年的母亲,用她满是老茧的双手和对生活的梦想.,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当一家人围坐桌前享受着那中国人特有的醇香节日快乐时,母亲都要像祥林嫂讲阿毛剥豆子般讲起“那年除夕”的故事。如今母亲不在了,可那故事却像定时的闹钟,每到一家人聚在餐桌前辞旧迎新的时候,母亲的“那年除夕……"就会不差一分一秒地回荡在我们的耳旁。
四十五年前,我的家只有我奶奶、哥哥和父母,我还没有来到这美丽的世界。那年的三百六十五天,对于我家来说,是特别的灰朦。先是奶奶中风卧床不起,为了不影响在煤矿工作的父亲,母亲硬是把照顾瘫在床上的奶奶和年仅5岁的哥哥的全部重担扛在了自己的肩上。不管母亲如何尽心尽力,奶奶终究没能逃过那一劫,于那年的五月谢世而去。屋漏偏逢连夜雨。刚把奶奶送走,那病魔竟然又缠上我的母亲。母亲脚背上先是起了一个水泡,有些红肿,开始母亲也没有太在意,只是用荷叶敷着祛毒。可不曾想。那红肿非但没有消掉,反而越肿越大,由脚背蔓延到小腿、大腿,不到十天整个脚就溃疡,流脓不止,走不了路,竟然只能以床为伴。更奇怪的是母亲的头发也开始脱落。听此消息的父亲来不及向煤矿领导请假,心急火燎地赶回家。第二天叫上我的舅舅、大伯和小叔,用山里的杂木棍子和草绳子做了一副担架,四个人轮换着把母亲抬往三十里开外的县城医院。沿途的路人看到躺在担架上、头发基本脱光的母亲,都说,人都这样了,还能不能坚持到医院,很难说。事不凑巧,天黑才被抬到县城的母亲被拦在了城外,那天县城戒严。好说歹说都不让进城,被激怒的父亲最后把带在身上的抗美援朝复员证甩在警察的面前,才得以进了城,而且入了院。经过医生两个月的治疗和父亲的精心照护,母亲的病治好了,命保住了。当父亲再去煤矿上班时,因为没有向煤矿领导请假,工作给丢了。因为煤矿已散,人员早就安置完毕。就这样,父亲又回到家乡成为了农民。但父亲没有怨言,丢了自己的工作,挽回了一个完整的家,他觉得值。  
那年除夕,一个物质缺乏的年代,家里没有钱准备像样的年货,母亲只好用自家房前屋后所结的南瓜,做了顿丰盛的南瓜宴。有油炸糯米南条,有粉蒸南瓜团,有炒南瓜片,有南瓜糕,有南瓜羹……还
有香喷喷的南瓜籽儿,父亲、母亲和哥哥,品尝着南瓜做成的食物,心里想着来年,一家人度过了一个香香甜甜的除夕。第二年,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上,给这个家特别是年近四十岁的父母带来更多的幸福和
欢乐。又是一年除夕到,母亲的话,又在我的耳边萦绕,“一家人能平安、幸福、快乐地生活,就是喝水也心甜呀。作者通联:陕西省宝鸡市宏文路218号文化大厦32层    史红霞
  P9 {6 X& O+ d" Y4 e: t
! j0 i1 z$ ~( s$ X* L* D0 \

; L6 V) o3 s9 s# j% o6 ^6 g8 Y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11-14 18:39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