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末期的孩子最需要什么?我们能为孩子做点什么让他们能够温暖地离开?面对儿童临终关怀尚处于较大缺失状态的情况(本报曾报道),也许每个悲痛故事当事人的父母家长,只能是不放弃任何一点希望。 2岁孩子确诊白血病 父亲:不放弃任何希望 昨日上午,2岁2个月的辉辉在省医院儿科病房里,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大眼睛,看上去格外安静,抬头看看挂药水的护士,又向父亲嘟囔两句。 今年2月确诊白血病,接受化疗的辉辉已经在医院数进数出,这一次从8月16日住进省医院,又是2个多月。前不久,医生告诉过辉辉爸妈,辉辉被治愈的希望非常渺茫。尽管已经花费了30多万巨额医疗费,面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并不乐观的现实,辉辉爸妈仍是拼命地想抓住一丝希望,不愿意放弃。 自从辉辉确诊白血病后,辉辉的父亲杨先生便辞掉了工作全职陪着孩子。面对高额医疗费用,杨先生说,刚开始,全家人都陪着孩子,家里也就没了收入来源。杨先生坦言,借遍了亲戚朋友,确实有些无力支撑,但不能因为钱的原因就这么放弃。 “临终关怀”、“舒缓治疗”,这些词汇,杨先生表示从来没听说过,也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孩子真的要走了,自己能为孩子做点什么?“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他治好,再难都要治。” 18岁姑娘离世 医生:遗憾没让她漂漂亮亮地走 18岁的朵朵10月21日还是离开了,此前,朵朵已经和白血病抗争了近8年。省医院儿科副主任、朵朵的主治医师的周晨燕提起朵朵,心里就格外难受,因为没能让孩子漂漂亮亮地离开。 患病后,朵朵曾有两次自愿放弃治疗。第一次是弟弟同时患病,朵朵提出,要先救弟弟。第二次,朵朵的好朋友去世,深受打击的朵朵拒绝治疗。那一次,周晨燕和朵朵家长硬拉着朵朵回到病房接受治疗。但在今年,朵朵接受移植手术后2个月再次复发,周晨燕清楚,这一次怕是真的留不住朵朵了。 18岁的朵朵平静地接受了现实,她要求离开后,要将眼角膜捐献出来。朵朵说,太多人帮助了她,除了一双眼角膜,没有什么能够报答的。21日,朵朵又一次进了急诊,平静地走了。告别前,匆忙的周晨燕没能买到漂亮的衣服为孩子穿上。 什么时候是开展舒缓治疗的最佳时机?周晨燕说,从医疗角度,这个时间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不到最后一刻,家长绝不会放弃。而真到了最后一刻,舒缓治疗只能是给以药物镇静,让孩子感受不到痛苦罢了,但这不是真正的舒缓治疗。 “所以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就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快乐,而不是苍白的病房和痛苦。”周晨燕说,希望宝贝们一直都开心快乐,这样到最后也能少留遗憾。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 z- Q$ M' n# `0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