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4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宜宾古稀老人坚持书法创作 甘当汉字文化传承人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1:5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宜宾本土书法家王永武展出的作品

  四川新闻网宜宾5月9日讯(记者 易友波 周瑜原)武庙,是位于宜宾中心城区的一处古迹,这里凝聚着中国建筑艺术历史和崇尚圣贤的优良传统。然而,武庙正随着时代的变迁,开始慢慢淡出现代人的视野,也折射出传统文化的现状。

  “汉字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积淀而来的瑰宝,书法是对文字的表现、传承艺术,全世界中国仅有。可惜,书法也跟武庙一样在褪色。”近日,一场别具一格的书法展在宜宾武庙进行,宜宾本土书法家王永武如是道出心中的担忧。

  在空旷的武庙正殿,悬列着王老创作的200余幅书法作品,移步其中,淡淡的文墨气息入鼻而来,让人感受到书法和殿堂的高雅,还有清寂。这些是王老退休20余年来创作的部分作品,包括隶、楷、草、行等多种字体,条幅、横幅、楹联、扇面等多样形式。

王永武与书法爱好者交流

  每天都有一些人慕名而来,或路经踏门观展,但相比车展、房展、珠宝展等的人头攒动,这里可谓是“门可罗雀”。从王老的作品中感受汉字文化,内行者评论门道,更多的是外行者自叹不已。“这个字认啥子?”“太好看了,人家写的这个太好了。”“有些字都忘了该怎么写了”……

  “我办这个书法展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还有就是让大家通过展览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同时,也想给武庙带来人气,让这个地方变成宜宾文化艺术展览的地方。”每当有人步入展室,王老都会起身陪同,或交流或讲解。他常常自谦地说:“我是‘门门懂,样样瘟’。”

  说起与书法结缘,王老告诉记者,自己生于解放前,老家是四川武胜县真静乡,自小便被古迹“真静书岩”和庙宇金字牌匾所吸引,自幼便热衷书法,深爱书法艺术所带来的汉字文化内涵的熏陶。

  “书法作品里的名言词句中,蕴含丰富而又宝贵的人生哲学和各种学识,会对人生起到很大的影响。我回顾工作的几十年,从来没有写过一篇‘小楷’(注:犯错后所写的检讨书),就是这个原因。”

创作中的王永武

  王老真正开始研究和创作书法,是从自己退休之后。虽已年逾七旬,王老仍坚持习作,而且一般都在每天八个小时以上。现在,王老受邀在武庙办展后,武庙管理者还给他专门设立了一个工作室,用于创作和与书法爱好者交流。

  “虽然退休了,但是作为阅历丰富的老年人,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余热,将书法当作一个乐趣能强身健体,更能丰富思想文化,同时肩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使命。”王老说,自己将书法视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无论老小,爱好书法的人都可以到工作室来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汉字文化。

  王永武说,书法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里面包含几千年优秀的思想文化、道德智慧的结晶。现在的年轻人崇尚科技和金钱,逐渐对文化的传承、肩负的使命与责任逐渐缺失,文化道德对于这个浮躁的时代更为重要,年轻人需要“静”下来,老年人更应如此。

  “老年朋友需要正视自己的年龄,调整好心态,知足常乐。不要一不满意就怨天尤人,更不要人越老心越小。利用自己的专长发挥余热,用自己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去感召年轻人,引导他们上进、向善,共同成为社会有价值的人。”

# \9 F! I: H8 s+ s( R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5 04:05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