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法制网编辑 于 2015-10-6 10:44 编辑
, Y9 n& @0 Z! @& [2 Z9 |! O, O6 i. O F1 y/ Y( E6 S2 } I
1 J" l9 b1 J6 y3 \& Z3 L* j
新华网照片,敦煌(甘肃),2015年6月23日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植被得到恢复 保护区内的小河和湿地(6月22日摄)。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敦煌市西边,面积66万公顷,是阻止库姆塔格沙漠东移、保护敦煌和莫高窟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区内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各类沙生植物迅速成长,红柳普遍长到2米以上,野生枸杞、罗布麻、芦苇、骆驼刺等荒漠植被已成规模。新华网记者连振祥摄
, l" T9 M- ~" b7 t @ 新华网照片,敦煌(甘肃),2015年6月23日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植被得到恢复 保护区内鲜艳的红柳花(6月22日摄)。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敦煌市西边,面积66万公顷,是阻止库姆塔格沙漠东移、保护敦煌和莫高窟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区内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各类沙生植物迅速成长,红柳普遍长到2米以上,野生枸杞、罗布麻、芦苇、骆驼刺等荒漠植被已成规模。新华网记者连振祥摄 ![]()
新华网照片,敦煌(甘肃),2015年6月23日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植被得到恢复工作人员在查看保护区内植被生长情况(6月22日摄)。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敦煌市西边,面积66万公顷,是阻止库姆塔格沙漠东移、保护敦煌和莫高窟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区内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各类沙生植物迅速成长,红柳普遍长到2米以上,野生枸杞、罗布麻、芦苇、骆驼刺等荒漠植被已成规模。新华网记者连振祥摄 $ i$ F( C- [7 B, c9 w.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