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p* u1 c3 R7 o2 v% T) r
1 r1 c8 u2 K6 w X, b% l% B判决书竟比质证意见早到半小时 四川广安一民企指控法院为国企量身裁判
8 P+ S6 i) i* J* e
4 {7 r2 ~. l2 N% n1 `1 ` ~ D6 M四川盛世恒瑞公司负责人攥着账户冻结通知书,手指关节发白。“900万被冻结,业务全停了,但官司还得打下去。司法要是不能纠偏,我们这些民企还怎么活?”一场持续两年的沥青采购合同纠纷,正演变为对国企招标合规性、司法独立性与地方保护主义的严峻拷问。
: c% ]1 h% S" ]3 v+ X- ^# p' a- p; }3 R; E3 | i) a# }, t
招标迷局:中标遭劝退,规则频变疑云重重" X5 v( p9 E( F% r2 M0 h
( |& F3 K j: C+ X2022年11月,广安交投350国道沥青采购开标,盛世恒瑞以降价16.16%强势中标。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第二候选人广安联友建材公司的下浮比例为7.21%,而第三名的四川鑫鲲建材的下浮比例为7.19%,两者相差仅为0.02,明眼人都很清楚,这是典型的围标串标行为。果然公示期最后一天,竞标候选人第三名的四川鑫鲲建材负责人敬华兵与第二名的广安联友建材公司老板陈运刚突然登门,试图游说其放弃中标:“只要你们退出,我们能让第二名广安联友顶上。”面对1800万元价差诱惑,盛世恒瑞断然拒绝。随后剧情急转:广安交投单方解约,项目经历两次重新招标后,首次竞标第二名广安联友建材最终中标。
, d3 H7 z+ `: p6 O _. h3 r+ X9 N
$ T, @0 P. f/ Y接下来,更引发强烈质疑的是,第三次招标规则被大幅修改——参考价来源从行业通用的卓创、百川等权威平台,突兀变更为仅占市场份额2%的私人企业“中海沥青四川公司”。规则突变是否专为特定企业“量身定做”?首次中标遭强制解约是否合规?重重疑点浮出水面。
3 H1 j( k5 t. R, V/ U: _
' P/ ~0 h. T2 U* C, t' ~% a, {; n0 b合同陷阱:“先供货再签约”埋下致命伏笔" } x8 n2 O# R8 J2 ]8 ^0 X
6 \5 h+ I9 s0 f9 ^* @
首次中标后,广安交投副总经理兼项目经理谢原辉等人多次要求盛世恒瑞“先供货,后签合同”。迫于压力,该公司在无主合同保障下开始供货,随即发现致命条款——合同调价竟完全绑定以“中海四川”的私有信息价作为调价机制,据行业类人士反映,沥青采购从未采用过“中海四川”材料价格信息作为调价机制。截止目前中海四川沥青价格从未突破盛世恒瑞公司中标时的价格,也就意味着,如果盛世恒瑞继续履行该合同,就只能下调价格,根本没有上调的可能,这与市场行情严重背离。" J/ M$ y$ b, m3 N$ I7 d
3 L) K& h9 i% O8 x9 x2 c' `
盛世恒瑞立即提出异议,据举报材料称,谢原辉曾口头承诺修改条款,却最终以“国企规定”搪塞拒绝。后通过多次协商作为广安交投的上级单位广安交旅集团分管领导,兰宗波,李彬开会强调由于是国企不能协商处理,只能通过法院起诉来解决,法院怎么判就按判决来执行,这样他们就不会承担任何责任,对此,该公司进行了录音。( c3 A" k2 Y) V: Z3 \6 @
6 T0 j1 [$ p6 m+ s
盛世恒瑞公司天真的认为这是领导负责任的表现,会后盛世恒瑞立即按照交投集团的要求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然而就在盛世恒瑞公司提起诉讼的时候,交投集团单方面提出了解约。盛世恒瑞公司也及时回复同意协商解除协议。
: {+ R$ z6 I9 T6 ]# L% C: s+ N" w v) Z8 C4 }7 J- @
随后,盛世恒瑞公司震惊发现,中海四川公司法人代表与曾试图“劝退”盛世恒瑞的敬华兵同为遂宁籍,其定价权是否存在人为操控?当盛世恒瑞暂停供货寻求谈判时,广安交投直接解约并拒付近900万元已供货物款项。" |$ J+ S1 S& N0 Y5 o8 ?, S0 B: R( X
! M4 m2 z1 B' G) W/ j1 E7 B% h8 B
司法角力:判决书竟比质证意见早到29分钟?. {4 ^4 k3 |( d. _- {. e
! V* s" L0 B3 A Z+ M' _为追讨货款,盛世恒瑞提起诉讼并在一审、二审均胜诉。然而广安交投旋即以“违约”为由反诉索赔1500万元,并冻结其账户近900万元,致其资金链濒临断裂。1 x: Q7 T6 X4 q5 N2 B+ ?
) z! U) Q- z7 V( _# G
真正的风暴在广安区法院一审判决时爆发。盛世恒瑞实名举报主审法官朱思龙存在严重程序违法:判决跑赢质证”的司法奇观:法院接收该公司质证意见后仅3小时即火速下达判决书;更离奇的是,另一当事人阳光保险的质证意见在“被签收”前29分钟,判决书竟已送达。 - T) Z4 V$ E8 Q# Y- @& L, E# R: F& y
. B& _" U# b1 z- ]7 L A& P更令盛世恒瑞气愤的是,广安交投提交的《施工日志》称因断供导致停工,盛世恒瑞比对监理日志发现多处矛盾并要求鉴定原件,交投公司却称“原件丢失”。法院未予调查直接采信该证据。被指“双重计价”偏袒国企:判决对合同约定外的乳化沥青等货物强行调价,部分采用合同价、部分采用市场价,被质疑“为国企损失金额量身裁量”。
; R* J6 P' R }5 R8 x5 I/ M* _8 I7 }" e( f P( Y3 ^, Y. J" e
企业绝境中的呐喊:公平竞争与司法公正何处寻?4 O$ k5 g- M K( q% P; J
3 U# C; P3 [# S0 v5 Q. w& {' h
“从招标异常到司法不公,每一步都像精心设计的陷阱。”盛世恒瑞负责人的控诉背后,是民企在政商司法多重挤压下的窒息困境。手握录音、书面证据却难撼“倾斜的天平”,此案暴露出深层症结:当招标规则可被任意修改、合同承诺沦为空谈、司法程序形同虚设,最高法“依法平等保护民企”的庄严承诺,如何在基层穿透地方利益壁垒真正落地?6 G! U( u( f; G: r! |1 F
. V3 B2 W6 l0 m _6 U- q
目前,盛世恒瑞已实名向中央第十二巡视组举报广安交投谢原辉、张宗玖涉嫌索贿受贿、操纵招标及国资流失,并指控法官朱思龙程序违法。巡视组是否介入调查,将成为检验权力监督机制的关键试金石。
5 F3 Q+ A5 T/ l3 d
; p& a. _9 S9 {1 R8 e X# u6 L+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