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在俄乌冲突中积极支持乌克兰的两个美国盟友,德国和波兰近期却因“北溪”天然气管道炸毁事件,引发了一场严重争端。' n0 j; S- M {2 Q! C+ F
: V4 C$ K$ }9 {* P1 i德国媒体近日爆料称,德国原本锁定了“北溪”事件的嫌疑人并发出欧盟逮捕令,但后来却被波兰放走,德方还指责波方故意阻挠调查,可能参与破坏“北溪”管道。波兰总理图斯克当地时间8月17日针对相关指控回应称,“北溪”管道项目的“发起者和赞助者”唯一应该做的就是道歉和保持沉默。" G# O8 m, s* D7 B/ j
2 d; [' r) O0 |4 U& D* O9 w; p
当地时间8月19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图斯克的这番回应让德国各政治派别的官员都“吃了一惊”,但他们决定不作回应,以免在本应共同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之时让德波两国的争端升级。一名德国高级部长说:“普京是我们的共同敌人,我们都应该记住这一点。”
9 E+ |$ A% W1 l9 U3 M# t+ D: s
+ b' u1 T( v- U2 h, r- [据知情人士透露,上周晚些时候,波兰检方向德国检方发出一封正式信函,告知“嫌疑人已离开波兰”。信中还询问,德国调查人员是否仍有兴趣让波兰当局搜查嫌疑人在华沙附近的住所。知情人士称,在波兰当局未对逮捕令采取行动之后,德国当局将这封信视为“雪上加霜”。
波兰总理图斯克与美国和其他德国的盟友一样,波兰自近20年前“北溪”管道项目启动以来,就一直反对该项目。然而,德国政府,尤其是前总理默克尔领导的政府,一直在继续推进管道建设。
; `8 F# B! X" a$ ~5 d
/ K2 c+ G# ]: v6 e) a* I由前执政党任命、现在已经是反对派人士的波兰国家安全局局长雅切克·西韦拉(Jacek siwiera)称,现任总理图斯克的最新回应反映了波兰国内“坚如磐石的共识”。
, i0 ?5 e: S7 X, r$ U. z" x, k9 r/ f& I3 k" u1 L& t
《时代周报》、《明镜周刊》等德国媒体8月14日曾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话称,德国调查人员认为,代号为“弗拉基米尔·Z”的乌克兰潜水员是安放炸药、炸毁“北溪”管道的团伙成员之一。这名男子最后已知居住在波兰,与至少另外两名乌克兰公民联手实施了爆炸。
0 o8 j' @+ Y3 a j. h' J& O
$ \: D; U1 _* S* y/ m8 u" G7 I德媒称,“弗拉基米尔·Z”与同伙租用了一艘悬挂德国国旗的帆船“仙女座”号,并乘船驶入位于波罗的海的“北溪”天然气管道所在海域。随后,其中两人戴上潜水装备潜入水下,安放炸药并炸毁了“北溪”管道。, r. Z2 I# r+ s6 o5 T
5 n4 |4 v3 w4 M" C$ y$ v
德国法院因涉嫌“实施违宪的破坏行为和制造爆炸”,于6月对“弗拉基米尔·Z”发布欧盟逮捕令。然而,波兰国家检察官办公室发言人安娜·阿达米亚克告诉路透社,波兰收到了柏林签发的逮捕令,但该男子在7月初越过了波兰与乌克兰的边界,离开了波兰。
疑似被用于破坏“北溪”管道的“仙女座”号帆船于是,在事态酝酿发展数月之后,柏林和华沙之间的争端就此突然公开化。一些德国调查人员和政界人士认为,波兰当局试图故意破坏调查,去年已经拒绝提供这艘停泊在波兰港口的游艇的闭路电视录像,以及该地区的手机数据。
! H$ i: |. v0 j3 i- K: e# F+ L8 J' A0 z
然而,波兰国家安全局(ABW)否认了这一说法,称不存在这样的视频。波兰检察官表示,按照标准程序,这些视频在30天后通常会被覆盖。波兰检察官则公开称,他们没有立即逮捕这名嫌疑人,是因为德国检察官在要求拘留他时犯了一个错误——没有把嫌疑人的地址登记在欧洲的登记处。对此,德国当局予以否认。
9 u$ z* `+ P0 z- G8 Z5 f# [
# G) j) `) K8 c波兰检方告诉德国方面,在ABW审查此案前,无法逮捕嫌疑人,这让德国当局“感到震惊”,柏林方面随后决定将此事升级至波兰政府层面讨论。
$ p4 w7 \0 L% X! k( S _
C4 a' ~: O# ?1 k' g- k3 B4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今年7月2日,德国总理朔尔茨率领一批德国内阁部长访问波兰,同图斯克政府举行了联合会议,在经历了二战时共同存有的“艰难历史”之后,这两国的内阁成员举行会谈已是一项长期建立的传统,旨在促进两国关系。
波兰总理图斯克和德国总理朔尔茨资料图
; G5 s; Z0 ^7 U! I8 U5 c3 b) V4 `( J
据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在会议上,德国的部长要求波兰的部长确保逮捕令得到执行,但波兰人拒绝了。一名波兰高级官员私下告诉其德国同行,任何可能参与破坏“北溪”管道的潜在嫌疑人都应该被授予奖章,而不是被逮捕。而据了解调查情况的人士透露,嫌疑人随后于7月6日乘车离开波兰,进入乌克兰境内。如今,德国调查的所有嫌疑人都被认为身处乌克兰,但乌克兰不会引渡自己的公民。
' g7 x& U1 ?0 y% u4 p" f( l
; K Y- x3 Y! ]* I据报道,当地时间8月19日,俄罗斯也加入到了“北溪”事件最新事态发展的“论战”之中。俄罗斯外交部第三欧洲司司长奥列格∙佳普金(Oleg Tyapkin)对俄新社表示,俄方就“北溪”事件调查缺乏进展向德国提出申诉,并要求就“德国履行其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国际义务”进行紧急会谈。佳普金警告说,不要在没有查明爆炸主使的情况下就结束调查。
( [/ N9 f5 m) K3 |6 r; j2 N! {) w9 y5 ~. q# V
2022年9月26日至28日,位于丹麦水域附近的“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先后被发现至少4处泄漏。截至目前,参与调查的各方均认为管道泄漏“是蓄意破坏”,其中瑞典安全局在事故现场发现炸药痕迹。但对于可能的幕后黑手,至今仍众说纷纭。
2022年9月,“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去年2月,美国资深调查编辑、普利策奖得主赫什发布调查报告,指出“北溪”天然气管道泄露事故正是美国政府所为。据赫什所说,2022年6月,美国海军潜水员在一次军演的掩护下,在管道下埋设了爆炸装置,以完成美国总统拜登亲自发出的命令。对此,美政府各机构则紧急否认。) }+ k! z5 _3 \& L. m! a
( y& k. r+ D" [
此后,美国《纽约时报》和多家德国媒体却相继援引不同消息人士放出的新料,前者指认幕后黑手为“亲乌”团体,后者亦声称“线索指向乌克兰”。5 W8 g: ~. j I$ M0 [% T' @' ]* y) S9 v9 i; J
, O9 G% C e+ O0 z( Q
今年2月,瑞典和丹麦相继宣布停止对“北溪”事件的调查。其中,瑞典方面表示,瑞典对此案“没有管辖权”,但已将调查结果提供给德国调查人员,但由于保密规定,他无法公布任何证据。+ l* w y) @& J$ J A
Z. N$ p( f) z/ d1 K
近期,《华尔街日报》于8月14日再度发表长文,再次将矛头指向乌克兰。文章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称,泽连斯基最初批准了几名军官提出的摧毁“北溪”的计划,但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得知此事后要求停止。泽连斯基在接获指示后叫停行动,但时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扎卢日内无视该命令,仍继续推进了下去。! }: {. w: E. |; O7 B ^* k
3 n' b6 t9 ^9 D8 ]! l
不过,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一名高级官员否认乌政府与此次破坏活动存在任何关联,并表示泽连斯基“没有批准在第三国领土实施任何此类行动,也没有发布相关命令”。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8月15日也否认这一说法,强调乌克兰没有从爆炸事件中获得任何战略或技术优势。) { q& I' m. E6 L* p
6 L* L/ ~- j! N
俄罗斯驻美大使安东诺夫8月16日则表示,他不相信乌克兰会在没有美国默许的情况下袭击“北溪”天然气管道,美国试图将责任推卸给乌克兰,俄罗斯将查明并惩罚袭击事件的真正幕后黑手。俄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也称,美媒正试图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以掩盖这起事件的真正肇事者。+ @. p, V& f, |% ~! y5 D8 S
) b' S$ X+ r7 \, Z, a9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