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26日至27日,荷兰首相吕特来华进行工作访问,这是他五年来首次访问中国。据路透社报道,针对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对华出口等问题,吕特27日在北京表示,荷兰将确保出口管制措施不会专门针对某一国家,并努力降低出口限制造成的影响。
' k% Y7 ^9 _# k! T
+ [& f6 B+ L- m# d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吕特拒绝回答荷兰政府是否会按照美国政府的要求,阻止阿斯麦继续为中国客户提供服务。他表示:“当涉及我们的半导体行业和阿斯麦等公司时,当我们不得不采取(出口管制)措施时,荷兰将确保这些措施不会专门针对一个国家。”
/ R0 D7 d, v# }6 K( R- I0 R. y6 d3 O; T$ ^$ _5 K# f
吕特称,荷兰总是会努力降低影响,避免对供应链造成冲击,从而避免影响整体经济关系。
3月27日,吕特在荷兰驻华大使馆接受媒体采访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关键设备,荷兰阿斯麦则是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制造商,也是唯一的极紫外(EUV)光刻机供应商。
, V, `/ j) p3 s3 F, L; B! | \) U! v3 R2 \' {
阿斯麦1月24日发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在2023年净销售额达到276亿欧元,同比增长30%。其中,中国市场占阿斯麦光刻系统销售额的29%,超过64亿欧元,已成为阿斯麦的第二大市场。《华盛顿邮报》等美媒认为,阿斯麦去年的增长得益于中国的强劲需求。4 T# s2 }1 O7 Z4 G+ e
2 q/ |7 o, r. H* Q& l2 _
但近年来,美国频频对荷兰施加压力,试图限制阿斯麦向中国出售光刻设备。2019年,特朗普政府推动荷兰政府禁止向中国销售阿斯麦的顶级极紫外光刻设备。去年,在拜登政府推动下,荷兰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华出口管制,从1月1日起限制阿斯麦对华提供先进光刻机设备。( I/ H, B, }- ]6 o+ T+ C
( H/ C/ u+ e4 G, j7 a7 y 阿斯麦首席财务官罗杰·达森(Roger Dassen)此前预计,随着美国和荷兰最新颁布的出口限制措施的生效,阿斯麦2024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或将受到10%至15%的影响。# `5 Q; H7 \! u5 d" f
: o. f8 S M, K$ z, ?% n 路透社称,如今阿斯麦已经成为美国对华“芯片战”的焦点,但吕特访华期间的表态反映出,荷兰政府正在外交上“走钢丝”,寻求淡化阿斯麦设备出口限制对荷中两国关系的影响。
% b" j5 o$ R% L$ x+ Z2 a+ n5 Y: E$ G( T9 z
美国彭博社也指出,中国是荷兰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荷兰政府想要在中国和美国之间保持“中间立场”。阿斯麦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Peter Wennink)也曾公开反对出口,称该公司“绝对有必要”继续获得中国的市场准入。
荷兰阿斯麦总部针对美国胁迫荷兰对华进行科技封锁的相关情况,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此前回应称,中方一贯反对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各种借口胁迫其他国家搞对华科技封锁。半导体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在各国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美方有关霸道、霸凌行径严重违背国际贸易规则,严重破坏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严重冲击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必将自食其果。
+ c) h: t( ?# U- K% R5 K V6 u H- \7 ]0 w$ \6 P3 M
汪文斌表示,我们敦促荷方,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和市场原则,尊重契约精神,以实际行动维护中荷两国和双方企业的共同利益,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自由、开放、公正、非歧视的国际贸易环境。中方将密切关注有关动向,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s: A: t$ J7 q0 ^1 f8 s: p" ^6 b7 g, H. J! A0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