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激战正酣之际,面对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全方面经济制裁打压,普京已下定决心要干一件大事,同时,这也给中国提了个醒。 当下俄乌冲突仍在持续,据新华网报道,当地时间6月7日,俄国防部称,俄军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摧毁了乌克兰的多个指挥所、炮兵阵地、部队和武器装备集结点以及弹药库。此外,俄军防空系统还在哈尔科夫等地区击落了多架乌克兰无人机。同一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等地战事“仍然非常艰难”,乌军正在“奋勇保卫顿巴斯地区”。
就在俄乌激战正酣之际,美西方借此次冲突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也仍在继续,例如,日前欧盟委员会发布公报,第六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立即生效。未来6个月,欧盟停止购买俄海运原油,8个月内停止购买俄石油产品。到年底,欧盟从俄进口的石油将减少90%。此外,7日当天,日方再次对俄追加制裁,决定将追加冻结俄罗斯的莫斯科信用银行、俄罗斯农业银行以及白俄罗斯开发复兴银行共3家银行的资产,以及禁止与这些机构进行交易。
正因为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这种全方面经济制裁,在此背景下,促使俄罗斯总统普京做出一个判断,继而下定决心干一件大事。据悉,当地时间6月6日,第25届国际经济论坛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普京在讲话中表示,21世纪20年代是俄罗斯巩固经济主权的特殊时期,在此期间,俄罗斯将大力投资基础设施与技术设施,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改革,巩固金融主权,使俄罗斯经济重新回归大国地位。显然,普京是在借此机会向外界描绘出俄罗斯发展的蓝图。
对于普京作此判断、下此决心的原因,外界分析认为,俄乌冲突是重要的引子,俄乌冲突爆发揭开了21世纪20年代地缘政治大觉醒时代,俄乌冲突爆发前美俄之间存在各种问题,但双方并未掀桌子,经济、外贸以及深层次的意识形态问题都被遮蔽起来。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直接对美国及北约掀桌子,正是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使普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只有通过内部深化改革,强化与西方国家以外的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彻底摆脱西方制裁造成的困境。 此外,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政界、商界乃至文艺界的许多著名人物纷纷逃离俄罗斯并投向西方世界的怀抱。这些人被普京称为“耗材”,普京认为,这些“耗材”的离去,对俄罗斯经济、政治、社会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换个角度看,这也算作是为俄罗斯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使得普京能够甩开一些“历史包袱”,对俄罗斯社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事实上,普京的这一决定,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给中国提了个醒。要知道,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契机,正是通过对国际局势的准确判断,中国赢得了21世纪头20年的发展机遇,使中国成为举足轻重且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当下,俄罗斯通过俄乌冲突有了与中国相似的主张,这也意味着中美俄三国鼎立的局面进一步清晰化,对此,中国必须在新的三角关系中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5 ^4 s* U; L" E( D8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