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故被辞退,到现在也没有给我一个正式的离职通知”。 梁女士面对记者的镜头,愤愤不平地说道,提起自己的遭遇梁女士总是有道不完的委屈和诉不完的苦恼。
以往人们总是用“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形容那些忘恩负义的人,但与梁女士的遭遇比起来,这些词汇并不足以形容其公司老板对梁女士伤害的十分之一。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带着满腔热血辅助一个刚成立的公司走过最泥泞的路,吃过最艰辛的苦,拿着最薄弱的工资,当公司发展起来的时候,却忘记你的付出,也不愿意支付你应得的薪水,在没有正式通告的情况下直接将你扫地出门,这种打击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吗? 显然不能,因此梁女士为了讨要说法,这才找来了记者为自己讨回公道。 那么在媒体的干预下,梁女士的公司又该作何解释? 关于梁女士在镜头前所言的委屈究竟是否属实?
这件事情所牵涉到法律的条利,会成为梁女士权益的有力保障吗?最终这件事又会得到怎样的解决方案?且听分解。 踌躇满志干事业,一朝功成阶下囚 梁女士是杭州人,至2019年开始,来到当地一家“妊娠纹修复”机构担任销售顾问,那时这家店正处在刚起步的阶段,没有客源也没有知名度,但因为热这一份事业,也对该项目的受众有共情能力,梁女士决定全力以赴,为自己的未来争取一个机会。 于此梁女士便开启了“风餐露宿”的工作模式,众所周知,做销售少不了要接触客户,像美容店美体店的这种销售模式,只能依赖销售人员拿着宣传单,穿梭在各个大街小巷,降低自己的身段,来寻找客户。
有的人拿着他们的传单,转眼间就丢进了垃圾桶,有的人留下电话号码,其实根本打不通,一天下来能有一两个有效客户,也未必愿意花大价钱成为一家不知名店铺的会员。 这正是眼下美容美体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不是吗? 像这种花钱在自己的皮肤上做“工作”的事,一般的客户除了乐于尝试免费的体验之外,基本上都靠熟人介绍或者寻找知名机构。 话到此处,是否感受到销售岗位的不易? 可即使是这般艰难,梁女士依然可以凭借自己娴熟的销售技巧,为公司争取到更多的客户,也一举成为该公司业绩最高的销售顾问之一。
那时老板十分器重梁女士,毫不夸张地说,梁女士一个人几乎撑起了整个店面一大半的业绩。 当时的局面是,老板爱“画饼”,梁女士加油干,一想到自己能在接下来的分店当中,能拿到相关业绩提成,梁女士的爆发力也变得越发强烈起来。 就这样,在梁女士奋斗了一年半的时间里,这家“妊娠纹修复”机构,从最开始一两家店面,逐渐发展到了二十几家,梁女士的薪资,也由以往的上万元逐步累积到17万。 月薪17万是什么概念?就普通文职工作者而言,那会是一整年不吃不喝薪资的两倍之多。 当然在许多大型企业当中,一些企业高管和技术性人才也能达到这个水平,但从一个普通的销售顾问的岗位来看,梁女士的薪资已经超出了行业之最,一方面既体现了梁女士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该机构的发展之大。
原本这一切应该按照原有的轨迹,有序地进行着,可在2020年下半年,梁女士却突然收到了公司口头辞退的噩耗,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梁女士在该机构工作一年半的时间里,已经从销售顾问晋升到销售经理,她的收入加业务提成每个月都在10万元以上,当梁女士被口头辞退之时,公司甚至还欠着她十几万的工资没有结清。 “到目前为止我8月份的工资,还有10几万没有结,9月份那17天也没有跟我结”。 梁女士义愤填膺地同记者说到,眼神里满是对老板的恨意。那么话说回来,像梁女士这般能干的销售经理,老板为何要不动声色地将其扫地出门,甚至都不愿意出具一份说明? 就梁女士透露,当她收到辞退信息的时候,自己还在做业务,是公司员工转告她的,她给老板发微信也未得到回复,与此同时还被踢出所有的公司群,就这样梁女士不明不白地,从一个销售经理沦为没有任何存在价值的“阶下囚”。
因为梁女士刚来到这个公司的时候,并没有和老板签署“劳务合同”,梁女士在该公司就业期间的所有待遇,都是老板口头允诺的。如今公司发展壮大起来,老板无法接受梁女士每个月的超过十万的工资,于是向其提出了降薪意见。 可降薪也只能是酌情降低不是吗?哪有公司上来就要缩减员工90%薪资的? 当记者听到梁女士的回答之时,也替梁女士感到不可思议。 可光听一面之词,也不是媒体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不是吗?因此关于梁女士无辜被开除这件事,记者决定亲自前往该机构,一探究竟。 记者探寻实情,老板三缄其口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记者和梁女士一同来到了机构前台,询问店员相关情况,可遗憾的是该公司的员工都整齐划一的“无可奉告”,甚至有安保人员还声称: “从未见过梁女士,她没有在我们公司上过班这样的回答回答更是让梁女士窝火。
一想到公司还欠着自己近20万薪资,没有一个正式的通知就删除自己所有的指纹记录,梁女士即使想发火,却也当着记者的面生生咽下了这口气。 说到底,都是“打工人”,其他员工毕竟吃着人家饭,也不能“砸”人家锅不是? 眼见着一无所获,记者只好邀请专业调查人员前往该机构做“工作”,可惜的是,该事件依然没有进展,他们的老板“玩失踪”,员工也一问三不知,调查人员的窘境,与梁女士和记者如出一辙。 难不成,这件牵涉十几万工资的事件,只能让梁女士“哑巴吃黄连”?自然不能,否则记者也不会白跑这一遭。 兴许是不想专业调查人员“无功而返”,给自己的机构造成不好的影响,梁女士的老板竟然主动给调查人员打了电话。
“公司的回答,就是一切都可以走法律途径,但她一直在走违法途径”。 “她一直不走法律程序,一直破坏门店,还打人”。 当着记者的面,梁女士的老板狠狠地吐槽了梁女士一番,难不成故事的最终发展还会出现反转? 实则不然,只是一开始梁女士不懂法律,没有优先咨询律师,只想着自己没有跟其签署劳务合同,就意味着她那十几万元的薪资只能打水漂,因此才剑走偏锋,作出了错误示范。 但就其老板的发言来看,他似乎也并不担心梁女士走法律途径,难道是该公司的老板“死鸭子嘴硬”? 只是想在媒体和调查员的面前假装“讲理”吗?两者皆有可能,首先不签署劳务合同和无故开除员工,拖欠员工工资就已经违反了劳动法。
其次,在知道自己有过失的前提下,该老板还主动要求梁女士走法律途径,也不愿意支付其拖欠的工资了事,大抵也有其他的盘算。 莫不是“违法者”知法犯法有退路?或者梁女士的老板已经是“惯犯”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应对这种事? 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该老板违反了劳动法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但从其公开的电话言论来看,梁女士的老板并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告知调查员为何开除梁女士,只是列举了梁女士讨要说法时,所作出的种种“极端”操作。 由此便不难看出,该老板在刻意地避重就轻,混淆视听,在面对调查员的提问时三缄其口,生怕自己留下任何不利于公司的“把柄”。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眼下,梁女士除了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之外,与该公司的缘分算是彻底走到了尽头。 在绝望之时,梁女士陡然回忆起之前发工资时,老板只向其转账了1万多块钱,并答应她剩下的12万,会打进梁女士的卡里。 当时梁女士没有多想,如今看来,怕是那时老板就有了想辞退她的心,只是梁女士过于相信公司,只投身在工作当中,根本没往坏处想。 就这样任其拖欠两个多月,当其突然收到了辞退信息时,当真是后知后觉矣。如此梁女士除了走司法途径,也没有任何别的出路。
那么劳动法会如何保障员工的权益?梁女士的合法权益最终是否能得到有效地解决?且听继续分解。 老板有意刁难,法律予以保障 当该企业的员工得知梁女士已经决定走法律途径,并已经在记者的帮助下,联系律师之时,该机构的员工背对着记者,与其老板打了电话。 那么这一出又是何用意?难不成梁女士的老板只是“纸老虎”?他表面上催促梁女士走法律程序,实则很担心梁女士起诉他? 实则不然,当时梁女士的老板一直催促她走法律途径,就是认定了梁女士没有劳动合同,但是想要起诉他的第一点,就是要想办法证明梁女士曾是该机构的员工。
可没有劳务合同,又该如何证明? 不得不说梁女士的老板当真是“老谋深算”,他要求梁女士拿出劳动合同,否则他拒绝出面回应,显然,梁女士的老板有意刁难的这一招,真真地戳到了梁女士的心,这时的梁女士再也无法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痛哭起来。 接下来的1个多小时内,梁女士都是在痛苦和煎熬中度过的,可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 当律师了解过梁女士的遭遇之后,提取到了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每月按时交社保”。换句话说,就是梁女士无法出具在该公司的劳务合同,但仅凭借每个月的社保记录,依然可以对该公司提起有效诉讼。 如此说来该公司的无良老板当真是“百密一疏”,他只算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
为了趁热打铁,梁女士在律师的帮助下开始火热收集证据,在此期间该公司老板,也将梁女士单方面拉黑。 可微信和银行的转账记录,会因为对方拉黑就自动消失吗?并不会,因此梁女士有充足的薪资转账截图和聊天记录,再加上社保交付记录,因此梁女士不仅可以通过劳动法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还能以公司无故辞退,拒付工资的恶行,提出对方支付自己一年双倍的工资。 至此,梁女士彻底吃了定心丸,决定拿起法律武器,勇敢地向“黑商老板”说“不”。 不知那位老板在了解过劳动法之后,是否就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行为有过悔悟? 也许有也许没有,我们姑且不去猜测一个黑心老板的内心活动,但可以坚信的是,梁女士的权益正在一步步得到保障,那些无良商家想要坑害无知员工的操作,越来越没有“施展”的空间。
于此,特别是每一位渴望高薪的都市男女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无论对方开具什么样的诱惑条件,在没有劳动合同和社保的双重保障下,都不要轻易选择,否则极有可能人财两空。 要知道“商海莫测”,打黑工的事件层出不穷,这种事件并非只存在销售岗位,从蓝领到白领阶层,都有不同程度的“黑工现象”。 有的企业老板精通法律,擅长与法律打擦边球,丝毫不顾及员工切身利益,导致许多人领不到工钱不说,连起诉都没有有效证据,只能认栽。 因此,每一位打工人在心系前程之时,不妨仔细研读下劳动法及相关条例,在自身利益受到侵犯之时,也有把握为自己打个“翻身仗”。
1 V7 B' ^4 i+ o: \( J, | |